•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訓練動作
  • 啞鈴
  • 上半身肌群
  • 健身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瑜伽
  • 重量訓練
  • 跑5K
  • 跑步
  • 初階訓練
  • 運動器材
  • 跑步訓練
  • 核心肌群
  • 肩部肌群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早起健身做重訓表現差﹗跑步卻沒差?
1
早起健身做重訓表現差
早起健身做重訓表現差﹗跑步卻沒差?
2
遲性肌肉痠痛
運動訓練後的肌肉痠痛是件好事嗎?這幾個答案幫你解惑
3
BLADEZ DT1多功能雙桿訓練器:能力提升的最佳選擇
史考特醫師
史考特醫師

早起健身做重訓表現差﹗跑步卻沒差?

2021-07-20
知識庫 健身 觀念 增肌 重量訓練 史考特醫師 書摘

科學家發現,傍晚進行高強度運動或重量訓練,表現會比較好;至於中低強度的有氧運動,和生理時鐘之間的關聯性則較不顯著。

早起健身做重訓表現差
早起健身做重訓表現差﹗跑步卻沒差?

平時我們仰賴手錶來得知時間,其實大腦裡也有個生理時鐘在記錄日夜循環。為了研究人類在太空中失去日夜時間感的後果,1962 年一位法國科學家在伸手不見五指的地底洞穴住了 62 天,他沒帶手錶或任何計時裝置,地面上的人也無法與他聯繫。每天起床、吃飯、睡覺時,他會向地面人員打信號以記錄作息時間,看看在失去時間感的環境裡,人的作息會變成什麼樣子。

每天他睏了就睡,餓了就吃。雖然不見天日,也無從得知時間,他的作息竟然維持著 24 個小時又 30 分鐘的日夜循環。由此可證明,人體裡也有一個生理時鐘在持續運轉,這個時鐘不僅掌管我們的作息循環,還控制了我們的內分泌、體溫、食慾、以及運動表現。

研究運動科學的學者於是想到,運動表現是否會隨著生理時鐘變化?我們又是否可以配合生理時鐘以獲得最佳訓練效果?答案是:確實可以!

健身練肌肉傍晚做最好、早起做反而差

科學家發現做爆發型、力量型、無氧的運動,例如重量訓練,在傍晚 4-8 點之間表現最好,早上 6-10 點反而是力量最差的時刻。

根據不同研究的數據,早上跟傍晚的運動表現差距在 3-21%之間。換句話說,傍晚的肌肉力量可能比早上高出 3-21%不等。2009 年的研究甚至發現,重量訓練在傍晚做,得到的肌肥大效果比早上做多了 0.8%(未達統計顯著)。科學家還不完全知道這個現象的成因,有人猜是體溫變化,其他人則認為是神經徵召能力的改變。總之原因還有待進一步研究發掘。

人體一天的力量、爆發力變化
人體一天的力量、爆發力變化

相對起來,中低強度的有氧運動就比較不受日夜循環影響。有些人喜歡晨跑、晨泳,有些人則喜歡在晚飯後、睡覺前去健身房騎飛輪。不管是何種有氧,其運動表現跟生理時鐘沒有關係,早上或晚上跑步基本上是沒差的。

雖然高強度運動或是重量訓練的表現在傍晚比較好,習慣練早上的朋友也別太過擔心了。研究顯示,身體會對特定的訓練時間產生適應。換句話說,習慣練早上的人,早上的力量反而會比下午更強。而習慣練傍晚的人,則是會進一步拉大早上與晚上之間的力量差距。

運動金字塔,訂製符合自己習慣的運動模式

話說回來,再好的運動計畫、再理想的運動時間,只要沒有持續執行都是枉然,貫徹始終才是運動習慣的基礎。現代人生活忙碌,上班、上學、帶小孩、交報告、趕死線,光要擠出時間來運動就很困難了。

除了職業運動員,很少人有那樣的時間彈性,可以決定要早上還是晚上運動。儘管固定時間運動、或是傍晚做重訓,可以讓你獲得一點點優勢,但選擇個人最方便、最實際,最可行的時間來運動,我想對大多數人才是可長可久的策略。

運動時間金字塔依照重要性從下往上,金字塔的第一層是依照個人時間許可/喜好來安排訓練,第二層是固定每天在一個時間訓練,第三層才是高強度運動在傍晚做。

運動時間金字塔
運動時間金字塔

運動是一輩子的事情,初學者的第一要務就是奠定習慣,不要半途而廢,所以沒有壓力,能好好運動的時間就是好時間。時間比較有彈性的朋友,固定在下午做重量訓練可能會更好。而有氧運動者就不用擔心這個,什麼時候練都很好。

至於常有朋友詢問,晚上做重訓會不會影響睡眠? 2018 年發表在《運動醫學(Sports Medicine)》期刊上的統合性研究,發現晚上運動不會妨礙睡眠,甚至能增進睡眠品質!針對重訓所做的研究也發現,不管是早上、下午、晚上做重訓,對於睡眠都有正向幫助,有做都比沒做好。

不過對於超高強度,或是在睡前一小時內做運動,還沒有什麼研究可供佐證。原本就有失眠困擾的朋友,為了保險起見,最好別在睡前一小時內做高強度運動。而沒有失眠問題的朋友,請放心的運動。

Dr.史考特1分鐘小叮嚀

訓練時間首重個人偏好、再來是固定訓練時間、最後才是傍晚做重訓。晚上做運動其實不會睡不著,對時間緊迫的現代人來說,晚上也是可以運動的。

資訊

• 圖文摘自三采文化出版,史考特醫師著
《一分鐘健瘦身教室2 Dr.史考特的科學增肌減脂全攻略:最新科學研究 X 秒懂圖表解析,破解41個健瘦身迷思!》一書。

本書特色

科學實證!最受信賴的 Dr.史考特,讓你增肌減脂超效率! 
人人都在鍵盤健瘦身的年代,你需要一本最新、最科學的增肌減脂聖經!

你準備開始增肌減脂了嗎?
先讀讀,保證更快更好地達到心中目標!

• 更多《一分鐘健瘦身教室(2)Dr.史考特的科學增肌減脂全攻略》資訊 請點此

一分鐘健瘦身教室2 Dr.史考特的科學增肌減脂全攻略
《一分鐘健瘦身教室2 Dr.史考特的科學增肌減脂全攻略》

責任編輯/Dama 

/ 關於史考特醫師 /
史考特醫師

史考特醫師,本名王思恆。從醫學院時代開始著迷於健身運動,空閒時間不是在運動/烹飪/進食,就是在研究運動/飲食/健康的科學知識,是個健身呆。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運動訓練後的肌肉痠痛是件好事嗎?這幾個答案幫你解惑

2021-01-15
健身話題觀念運動恢復增肌肌肉痠痛運動傷害路跑

有從事運動或訓練的你一定都有過肌肉痠痛吧!所謂的肌肉痠痛大多數的人都會稱之為「鐵腿」,這時常發生於重量訓練、跑步或單車運動者身上,然而,這個正式名稱為延遲性肌肉痠痛(DOMS),也是許多運動訓練後較為不愉快的副作用,但有許多的人都認為運動訓練後,肌肉沒有產生酸痛就代表這次的訓練沒有成效!所以,運動訓練後的肌肉痠痛是件好事嗎?首先,我們就必須從肌肉為何會痠痛開始了解起!

遲性肌肉痠痛
運動訓練後的肌肉痠痛是件好事嗎?

根據美國運動醫學學院的定義,運動後的肌肉酸痛也稱為延遲發作的肌肉酸痛或DOMS,表明你的運動對肌肉組織造成些微的損害。南卡羅來納大學哥倫比亞分校運動科學系主任Shawn Arent教授解釋說,當這種肌肉損害或微撕裂發生時,我們的身體會透過觸發受傷部位的炎症來啟動修復過程。

另外,Arent教授也解釋說,身體組織的液體會積聚在肌肉中,給受損區域帶來額外的壓力,通常在運動訓練後12到24小時,開始出現你熟悉的肌肉緊繃感和疼痛感。

肌肉組織造成些微的損害
當運動後肌肉損害或微撕裂發生時,身體會透過觸發受傷部位的炎症來啟動修復過程。

雖然,每次的運動訓練都會造成肌肉組織一點點的傷害,但是某些類型的訓練卻會造成更高程度的傷害,並且從廣義上來講還會引起痠痛等不適感。特別是,比起其它類型的常規訓練新的訓練動作,會比平常更激烈的訓練或涉及許多離心運動的訓練動作,都可能造成肌肉更大的傷害和痠痛感。

長灘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運動機能學系系主任Jan Schroeder博士說,離心或延長的肌肉收縮,實際上更容易導致肌肉出現痠痛感,你試著想一下,在小山坡上行走或慢跑或在二頭肌彎曲或胸部臥推期間,肌肉通常承受的傷害要大於向心動作(在肌肉不斷縮短的運動範圍中)。根據2019年5月發行的Frontiers in Physiology雜誌內的一篇評論說到,在離心與向心這兩種運動中,肌肉纖維組織都面臨著很大的壓力,但是與向心的肌肉相比,更少的肌肉纖維被徵召來進行離心收縮。

向心與離心訓練
有較於向心動作離心或延長的肌肉收縮,實際上更容易導致肌肉出現痠痛感。

肌肉酸痛是件好事?

肌肉組織撕裂或發炎,聽起來好像事件十分糟糕的事情!按照正常的邏輯來說我們當然希望在日常生活中盡量減少炎症的發生,因為,根據過去的研究表明,慢性炎症將會導致許多慢性疾病,但某種程度的炎症可能是肌肉生長和修復的重要信號,據Arent教授說,如果肌肉組織能從炎症中修復過來,那就能讓肌肉組織或得更加強大的力量,因此,雖然我們不希望肌肉經常出現發炎的狀況,但希望能盡快從發現的現象中恢復。

請記住,運動訓練後肌肉不一定要出現痠痛才表示訓練有效,會痠痛只是意謂著肌肉組織面臨一些小損傷,你不必每次訓練都要造成肌肉痠痛,Arent教授說,肌肉痠痛不應該是你判別訓練是否有效的指標任務,你只需要專注於訓練當下肌肉的感受度即狀態即可。

資料提供/menshealth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BLADEZ DT1多功能雙桿訓練器:能力提升的最佳選擇

2016-10-04
健身配備館重量訓練無氧運動BLADEZ運動器材

現在的大型公園裡,有越來越多簡易型的健身器材供平時愛運動的我們做輔助訓練,如:扭腰機、漫步機、上肢牽引…等;其中最常見的就是雙槓攀爬的器材,可做雙槓撐體或引體向上等動作,主要用於訓練手臂、背部…等肌群,對於大人和小孩都相當適合。

雖然方便,但是當想要進行這些訓練的時候,除需特地出門、尋找合適的公園,此外,還得由氣候來決定今天是否能順利進行這些訓練,由於是公共場合,其訓練的時間與內容也皆有很大的限制,想要長期堅持,又加深了一條鴻溝。
 
考量居家收納以及移動的方便性,BLADEZ推出一款DT1多功能雙桿訓練器,它不僅能做上述的動作,其他像是伏地挺身、側撐體…等動作,亦可達到很好的訓練效果。

BLADEZ DT1多功能雙桿訓練器

雙桿訓練器起源

雙桿訓練器是由雙槓演變而來的,緣起於德國,也是男子的競技體操項目之一。19世紀初,雙槓已成為歐洲廣為流行的一種健身器材,1812年後成為德國體操學派傳統的訓練項目。19世纪中葉,瑞典體操學派流入德國,在瑞典學習過體操的柏林皇家中央體育學校校長羅特師泰認為單槓、雙槓對青少年的生理有害,把德國傳統的單、雙槓排除於體操教學之外。1860年前後發生生了一場爭論,柏林體操聯盟的3個人寫了反對取消單、雙槓的抗議書,醫務參事官等19名醫生進行了專門的研究,認為雙槓運動符合人的生理特點。德國最高醫務機關接受了後者的論點,從此雙槓在體操中站穩了腳跟。自第一屆奧運開始,被列為體操競賽項目。

第一屆奧運的雙槓冠軍Alfred Nakache ©sport.memorialdelashoah.org

最優質的細節,動得安全有保障

BLADEZ DT1多功能雙桿訓練器底座的寬度及長度分別是64*80公分,鋼度則為73公分,讓使用者利用自身的重量來訓練到全身的肌群和肌耐力,尤其是重要的核心肌群;上選的加厚鋼管、ㄇ型管與底座連結穩固重心,可承受150公斤重量;因應地形的不同,加入能防止器材滑動的偏心輪腳墊,使用安全又有保障。

考量方便收納,此器材須用簡單的螺絲自行組裝,平時在組裝家具或物品時,難免會因為力氣不夠或是點之間沒有對好而造成螺絲的鬆脫。但BLADEZ DT1多功能雙桿訓練器是採用六星防滑螺絲,除了安全防止桿與桿之間鬆脫外,同時也是穩定器材的另一道鎖,完全解決在訓練之中的安全顧慮問題。

在使用器材時,也經常擔心因為手汗而造成器材滑落…等問題,所以DT1多功能雙桿訓練器特別在扶手的部分選用加寬優質泡棉,不僅好握好抓取,更能避免運動中因手汗而產生的問題。

最幸福的訓練選擇

利用雙桿訓練器可做的訓練簡單及多變化性,將訓練器倒下,可利用伏地挺身,訓練到前三角、胸肌、三頭、核心;將訓練架立起,身體放於雙桿之中,雙手掌朝上,握緊扶手做反向划船的動作,可訓練二頭、背肌、核心。不僅如此,還可利用跳耀的動作來增進敏捷及心肺等反應能力,一機多用,精確的做好動作的每一步驟,讓肌群一同協力運作,使身型與肌肉結實提升反應力,以達到訓練最佳效果。

一般小型的家用健身器材,平均售價約為1000-3000不等,其功能也容易受限於某些訓練。BLADEZ  DT1多功能雙桿訓練器的售價是2180元,平均一支是1090元,卻可以擁有如此多功能的訓練,可以說是一個相當幸福的選擇。
 
關於訓練這件事沒有絕對,並非要某一樣器材才能有一定的效果,所謂的輔助訓練器材是只在一個鍛鍊的過程中,利用循序漸進的方式讓自己的能力持續往上提升;例如上述的伏地挺身,若對於初學者來說太困難,則可以先從徒手訓練著手,最好的方式是請一位有經驗的教練指導,這樣一定能夠越來越進步。

BLADEZ DT1多功能雙桿訓練器​ 
材質   加厚鋼管、PVC塑料、高密度泡棉
尺寸   64 x 80 x 73 cm
重量   7.7KG
承重   150KG
產地   中國
保固   一年
建議售價   2180元

產品購買,請洽:BLADEZ

分享文章
  • 訓練動作
  • 啞鈴
  • 上半身肌群
  • 健身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瑜伽
  • 重量訓練
  • 跑5K
  • 跑步
  • 初階訓練
  • 運動器材
  • 跑步訓練
  • 核心肌群
  • 肩部肌群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