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東京奧運延至今年 7 月 23 日起正如火如荼進行中,根據香港於 7 月中旬東奧開賽前公布的調查指出,女性對於東京奧運的興趣與男性僅差 3%,女男平衡程度遙遙領先僅次於奧運會的全球熱門賽事 NBA。
數據分析公司尼爾森體育(Nielsen Sports)指出,儘管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限制,觀眾無法飛到東京場館現場加油,但調查顯示世界最大經濟體中,有 45% 女性表示對 2021 年 7 月 23 日至 8 月 8 日舉行的東京奧運感興趣,此數據只比 5 月份調查對奧運感興趣的男性人數低了 3%。
尼爾森體育品牌負責人 Lynsey Douglas 表示:「奧運會提供了一個團結的時刻,各國運動員們齊聚一堂,參與世界上最大的體育賽事。儘管今年的東京奧運在許多方面與以往的奧運會不同,但它們在促進體育運動性別平等方面的力量仍然至關重要。由於女男獲頒獎牌的機會幾乎均等,奧運在重大賽事中提供了性別最平衡的粉絲群。」
根據尼爾森的調查研究,奧運會在 15 個最富有國家中,有 13 個國家的 47% 受訪者表示對夏季奧運會感興趣或是非常感興趣,此數字遠遠超過了僅次於奧運的第二受歡迎賽事-NBA,後者有 33% 的人表達有興趣,但其中只有 17% 女性對 NBA 感興趣。
隨著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越來越接近性別平等,東京奧運也增加了 18 個新項目可頒發獎牌予女性。女子項目將在 494 場比賽中頒發共 156 枚金牌;而男子項目將在 530 場比賽中頒發 165 枚金牌。國際奧委會還額外設計混和項目,讓更多的女性能獲得榮耀。
國際奧委會也表示,東京奧運的女性參與率為 49%,高於里約奧運的 45%,幾乎與男性持平,也是迄今為止女性參與程度最高的奧運會。因為增加女子划船項目(四人單槳)增加而得以參加奧運的美國划船運動員 Grace Luczak 也表示:「這是第一屆男女平等的奧運會。」
資料來源/The Economic Times, Business Standard
責任編輯/Dama
UNDER ARMOUR長年致力於支持臺灣運動選手及提供創新運動裝備,期望能給予國內頂尖運動員以及廣大運動愛好者最大的幫助,而以堅毅的精神確實傳遞著UA 「The Only Way Is Through戰勝是唯一的路」品牌理念的TEAM UA選手,「舉重女神 郭婞淳、柔道男神 楊勇緯及拳擊女王 陳念琴」更於2021年征戰體壇世界舞台,並以卓越的運動表現與戰勝意志深深鼓舞著每一位臺灣民眾。
UNDER ARMOUR相信基層體壇的健全發展及全國人民的支持能讓運動員持續在世界運動舞台上發光發熱,因此特別於8月中旬舉辦「Team UA感謝祭」,活動期間每筆消費5%金額都將作為運動發展基金、捐贈給臺灣基層運動員。今日(31日)記者會現場UNDER ARMOUR特別攜手Team UA選手們共同捐贈一百萬元運動發展基金,予選手們的母校臺東縣立豐榮國小、新竹市立成德高中以及臺中市立后里國中柔道隊,期望透過實際行動來勉勵懷抱夢想的年輕運動員,為臺灣運動盡一份心力!
今年如願完成金滿貫拼圖的舉重女神 郭婞淳,靠著堅韌不屈的「婞念」拿下本屆金牌榮耀、同時也保持女子舉重世界紀錄的殊榮,放眼未來,郭婞淳的舉重之路還會繼續前進,面對更多重要國際賽事的挑戰,郭婞淳依舊期望自己不忘初衷,一次又一次的讓自己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她也表示:「能夠正向面對挑戰不是與生俱來,正是因為經歷過所有的困難與挫折,才能不斷累積勇往直前的力量!」,經歷過從無到有,到現在努力登上體壇世界舞台獲得成就,婞淳勉勵學弟妹與所有渴望站上世界體壇的運動員,和她一起保持強大信念、鍛鍊自我內心能量,用正向堅定的態度來面對所有困難!
楊勇緯今年首次站上體壇最高殿堂,便刷新臺灣史上最速奪牌紀錄,進帳史上第一面柔道獎牌!同時也傳遞「精力善用、自他共榮」的柔道精神,讓國人充分感受柔道運動的魅力!回臺短暫休息後,楊勇緯便馬上返回左營國訓中心投入訓練,備戰將於10月登場的全國運動會。
面對未來許多賽事挑戰,楊勇緯仍要求自我保持百分百自律:「雖然現在對自己的表現開始越來越有信心,但走下頒獎台後我就告訴自己要放下這個光環,重新開始學習。」楊勇緯也特別鼓勵學生運動員:「不管好與壞,所有的經歷都是你們成長的養分,只要堅持自己的夢想,就能找到自己的一片天。」楊勇緯相信,唯有保持堅定的內心才是克服困境與壓力的關鍵,「心之所往、就是方向」。
陳念琴在二度經歷大賽洗禮後,憑藉著奮戰不懈的鐵血精神闖進世界八強,陳念琴坦言拳擊選手在訓練時總是專注於研究各式靈活技巧,就連上場前一刻都還在苦惱如何突破對手招式,而她卻認為:「享受比賽就是身為拳擊選手最棒的戰鬥方式」。
陳念琴也期待學弟妹們能督促自己正向轉念,放下強爭輸贏的壓力才是運動員的致勝關鍵,她也鼓勵年輕運動員:「比賽有輸有贏,但不是你的人生目標,因為人生目標沒有設限」,陳念琴用過人毅力向世界證明自我,無論成功或失敗,陳念琴戰勝各種挑戰的堅定鬥志,才是值得大家學習的運動家精神!
資料提供/星裕國際
攝影、責任編輯/林彥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