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東京奧運的馬拉松項目將於8月7日(女子)及8日(男子)在北海道札幌開跑,世界馬拉松紀錄保持者、也是史上唯一跑出全馬「破二」的肯亞長跑好手基普喬蓋(Eliud Kipchoge)成為男子馬拉松中萬眾矚目的焦點。不過,仍有不少強敵可能阻止現年36歲的他為肯亞連霸奧運金牌,讓我們看看可能撼動基普喬蓋冠軍寶座的六大挑戰者。
肯亞長跑運動員基普喬蓋於1984年11月5日生,是當今馬拉松世界紀錄保持人。曾贏得2016年奧運會男子馬拉松金牌(2:08:44),更在2017年,於Nike策劃的破二挑戰Breaking2在義大利蒙扎國家賽車場,以2:00:25創下馬拉松史上前所未有的紀錄(但因為專屬配速團、補給、前導指示等主導因素,破二挑戰的成績無法被列為正式紀錄)。2019年10月12日,他在於奧地利維也納普拉特公園挑戰「INEOS 1:59」計劃,以1小時59分40.2秒打破非官方的世界紀錄,把馬拉松的成績推向突破人類極限的2小時內。
這次東京奧運,基普喬蓋希望捍衛自己的奧運馬拉松冠軍頭銜,並成為史上第三位達成奧運男子馬拉松二連霸的選手(前二位是衣索比亞選手Abebe Bikila連霸1960與1964冠軍、東德選手Waldemar Cierpinski連霸1976及1980冠軍)。不過,由基普喬蓋「統治」的馬拉松時代並非不可撼動,在2020倫敦馬拉松中,他嚐到7年來連續10次馬拉松勝利後的首場失利,也讓2020東奧男子馬拉松項目更加刺激。
Kitata曾在2018倫敦馬拉松緊追在基普喬蓋之後,拿下亞軍;更在2020倫敦馬拉松賽以2:05:41奪冠,讓基普喬蓋吃下7年首敗。Kitata是個強壯且具有侵略性的跑者, 這次東奧他也希望為衣索比亞贏得20年來首座馬拉松冠軍(距今最近贏得奧運男子馬拉松冠軍的衣索比亞選手,是2000年雪梨奧運由當年22歲的Gezahegne Abera奪冠)。
長跑運動員Desisa,曾在舉辦於卡達杜哈的2019年世界田徑錦標賽贏得金牌,比賽日高溫潮濕,不少選手比賽到一半就棄賽,而他克服嚴峻天候與午夜起跑的不利時間,以2:10:40奪下個人世田賽生涯首金。同時,Desisa也是2013年和2015年波士頓馬拉松男子冠軍,以及2018紐約馬拉松冠軍(第二名正是Shura Kitata )。
2019年之前Kipruto並不受矚目,其實在2018柏林馬拉松基普喬蓋寫下世界紀錄2:01:29時,他也以2:06:23獲得亞軍;隔年他在高溫溼熱的嚴酷環境下,成為2019年杜哈世錦賽馬拉松銅牌得主,並在2020年西班牙瓦倫西亞馬拉松創下PB 2:03:30。 28歲的Kipruto 是三名肯亞馬拉松代表隊中最年輕的,也被認為他可能在自己職業生涯最大的比賽中帶來令人出乎意料的驚喜。
Cherono認為自己「很幸運」被選進奧運馬拉松肯亞代表隊,這是他第一次被徵招為國家隊。他曾在2019年奪下波士頓馬拉松與芝加哥馬拉松兩面金牌;並在2020年西班牙瓦倫西亞馬拉松創下PB 2:03:04,於該賽事拿下第二名,成為近兩年馬拉松大賽表現相當出色的選手之一。
Kiprotich在2012年倫敦奧運馬拉松比賽中以2:08:01成績奪冠,成為烏干達自1996年以來獲得的首枚獎牌,更是烏干達有史以來的第二枚奧運金牌,也在國際馬拉松界投下了震撼彈。事實上,Kiprotich的PB是在2011年荷蘭恩斯赫德馬拉松跑出的 2:07:20,同時創下該項馬拉松史上最好成績,以及烏干達馬拉松運動員的最好記錄。其他最佳表現包括2017羅馬馬拉松(2:07:30)和法蘭克福馬拉松(2:05:50)冠軍,以及2018紐約市馬拉松以2: 06: 01僅次於當年第一名Lelisa Desisa。2020東京奧運是他三度重返奧運會場,希望自己能平反在里約奧運第14名的成績。
Rupp於2017年成為第一個在芝加哥馬拉松奪冠的美國人,至今保持著多項美國田徑賽事最佳成績,包括10000米(26:44.36)、室內3000米(7:30.16)、2英里(8:07.41)、5000米(13:01.26)。Rupp更是奧運老手,已參加過2008、2012和2016年三屆奧運會,並獲得2012年倫敦奧運10000米銀牌、2016里約奧運馬拉松銅牌,2020東京奧運是他第四度出賽,上一屆的銅牌也讓他有信心能驚豔全場。
2020東京奧運男子馬拉松比賽將於日本時間上午7:00(台北時間上午6:00)於札幌大通公園舉行。
資料來源/Tokyo 2020, as
責任編輯/Dama
身為跑者的你還認為「跑步當然是用腳跑」嗎?那觀念要修正一下了!為了減少跑步時對膝蓋的依賴、降低受傷風險,你的每一步力量出處其實應該在臀部,也就是要「用屁股跑」。事實上,跑步時股四頭肌和小腿出的力量較小,髖屈肌、臀肌與大腿後側的膕旁肌需產生的力量大得多,三個肌群產生力量的過程在生物力學上稱為「髖關節伸展」,因此跑者除了練腳,把屁股練好更實在!以下6個動作,助你增加跑步表現、減少膝蓋傷害。
1. 雙腳直立預備。
2. 單腿微彎,另一隻腿向後抬,身體保持打直,腿抬到盡可能讓身體與地板平行。
3. 回到站立姿,每條腿各做2-3組12次。
這項運動除了鍛鍊髖屈肌和臀肌,還能鍛鍊腹斜肌。
1. 側躺在地面,靠地面的手自在伸展,另一手可放在臀部。
2. 靠上方的腿向天花板方向抬起,放下時腿仍保持離地。
3. 若要增加強度,抬起的腿放下時可讓腳趾觸碰地面。
4. 每側各做2-3組30秒。
這項運動非常適合訓練下背部、髖屈肌和臀肌。
1. 上半身平躺地面,一條腿彎曲、另一條腿伸直。
2. 運用彎曲腿的力量把臀部向上推,使肩頸、背部、臀部與伸直腿呈一直線;同時彎曲腿以腳跟著地增加強度。停在此動作深呼吸數秒鐘。
3. 放鬆平躺回地面。
4. 每條腿做2-3組15次。
1. 彈力帶的一邊綁在重物上,單腳的腳後跟套上彈力帶。
2. 站立,沒套彈力帶的腳踩地保持平衡(手可抓其他物體保持平衡),套著彈力帶的腳先往前伸預備,再往後拉至彈力帶緊繃,重複此動作。
3. 每條腿做20-25次。
1. 四肢著地跪姿,背部打直。彈力帶一端纏繞在膝蓋上、另一端纏繞在腳底。
2. 纏繞腳底的腿向後上方伸展,伸到盡量超過身體高度,過程中專注於臀肌收縮。
3. 每條腿做15-20次。
1. 雙腳站立地面,使用臀部力量左右腳輪流向前大步跳躍,全程保持雙腿伸直。
2. 可隨訓練次數逐漸加速。
3. 練習起初以50公尺為目標,之後漸進延長到100公尺。
島野雄實是日本「權威博士名醫」,他親身證實不用斷食也無須斷醣,三餐照樣吃外食,只花一年的時間就「自然瘦身18公斤」,並且維持十年完全不復胖。他的主張包括一定瘦的「5個生活習慣法」與「幕之內飲食秘訣」,同時建議避開觀念上的七個陷阱,及26個常見疑惑的解答。
在診察室,島野醫師會要求患者自己分析為什麼會變胖?為什麼瘦不下來?
「我最近很忙,都沒有運動,這應該是體重增加的原因」、「我沒時間運動,要是能動動身體就好了」……有不少患者都會做出這類自我分析。我想在各位讀者當中,應該也有人會回顧過去,覺得:「學生時代我很常運動,但是現在……」
在我們進行「肥胖治療」的現場,會利用四種治療法:
①飲食療法
②運動療法
③行動療法
④藥物療法
沒錯,「運動」當然能協助減肥。只不過,很多人對運動有相當大的誤解。例如患者A先生的情況是──
「◯◯,這次的體重掉很多喔!你是不是在生活習慣上相當注意呢?」
「沒有,我這次的跑步量很大,雖然真的非常辛苦,不過體重有減輕就好!運動真的發揮了減肥功效呢!」
但也有像患者B先生的情況──
「我像以前一樣很認真地定期去健身房運動,但是體重完全沒減輕耶!運動根本沒效吧?!」
有人說運動能讓體重減輕,有人說就算運動體重也不會減少。究竟誰說的才是真的呢?運動真的能有效減肥嗎?
「運動能使體重減輕嗎?」對於這個單純的疑問,答案是「七千大卡」。
那麼,要運動到什麼樣的程度,才能消耗七千大卡呢?舉例來說,體重六十公斤的人跑步一小時,大概能消耗五百大卡;在游泳池游泳一小時,則消耗約四百大卡。
這麼一算,七千大卡簡直就像天文數字一樣。用跑步來換算,等於一口氣跑完兩趟全馬(約八十四公里),體重就能減少一公斤。但一般人每週去健身房運動兩、三次的程度,根本無法達到跑兩趟全馬的運動量。
聽到這番話,我想不少人都會很驚訝。
「醫生呀,先等一下。我以前曾在公司的運動社團進行超級大量的運動,那個時候光是三天的集訓就瘦了四公斤喔。這是怎麼回事?」
從結論來說,「靠運動讓體重減輕」幾乎都是水分在作祟。只要劇烈運動,身體的水分就會變成汗水不斷排出。不過,這其實是暫時的,也就是身體短暫處於「脫水狀態」。
運動也和極端的飲食限制一般,會有「自己在減肥」、「自己在做對身體有益的事」的感覺,不過並不是只要運動就會變瘦。當然,運動能消除壓力、提升心肺機能、提升肌力以增加基礎代謝等,有非常多的好處。
另外,男性特別容易認為「既然以前都成功過了,我應該能靠運動減輕體重」。可是,有些案例則是患者覺得「我今天跑了三十分鐘,所以可以多吃一點」,就比平常多喝一點酒、吃甜食或冰品等,這類運動後的小犒賞對「減肥」來說,只會帶來反效果。
利用運動來減肥時,千萬不能忘了這些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