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想要健康,跑走就對了!
1
想要健康,跑走就對了!
2
adidas X9000科技跑鞋  全新高密度JET BOOST中底潮感避震同步升級
adidas X9000科技跑鞋 全新高密度JET BOOST中底潮感避震同步升級
3
跟著名人跑澳洲黃金海岸馬拉松 5月份昆士蘭系列講座

想要健康,跑走就對了!

2016-09-22
知識庫 跑步 觀念 路跑 趨勢

最近兩、三年,路跑取代了單車,成為台灣最熱門的全民運動,想要參加一場路跑或馬拉松也總是一位難求。根據統計,十幾年來路跑活動每年場次從42場增加至626場(2015年),成長了將近15倍。不僅路跑活動數目增加,活動內容也越來越多元,例如Hello Kitty路跑、Trick or Run萬聖節路跑、螢光夜跑等都讓許多沒有路跑習慣的民眾體會到,路跑不再只是埋頭跑步的活動。根據體育署統計,路跑竄升為台灣人最愛的運動前三名,有四分之一的運動人口,選擇慢跑做為平日的休閒興趣。
當身邊的親朋好友們紛紛拿出運動鞋,準備起跑,你是否也想跟進呢?但對剛入門的人來說,跑步有兩點需要克服,第一是體力不足,擔心跑到筋疲力盡、喘不過氣;第二是怕膝蓋關節磨損,造成運動傷害。別擔心,試試看「跑走運動」一次解決兩種擔憂吧!

想要健康 跑走就對了

什麼是「跑走運動」?

先來介紹「運動」的定義:對人體來講,只要有在動,就會產生一定的熱量效果,所以不管是跑步也好、走路也好,都一定有消耗能量的作用。

「跑」的定義:當人體以時速6公里以上在前進的過程當中,會有兩腳離地的狀況。
「走」的定義:當人體以時速6公里以下在前進的過程當中,隨時會有一腳保持踩地的狀況。
「跑走」的定義:簡單來說,它就是跑步的一種。不過它混合了「一腳踩地的走」跟「兩腳同時離地的跑」,在慢跑跑到肌肉疲勞前,改為快走進行,走一會兒再恢復為跑步,以「慢跑、快走、慢跑、快走⋯⋯」輪流交替進行,而且它的速度通常不會太快。

「慢跑+快走」=「跑走運動」
有些人如果身體有過舊傷、肌力或耐力不足、膝蓋不好等等的因素,使得他沒有辦法直接跑步,他必須由慢速的走,慢慢變成快速的跑。在過程中,走跟跑之間會形成一個比例,譬如他可能先走路9分鐘、跑步1分鐘,變成走路8分鐘、跑步2分鐘;進而慢慢去調整比例,提高跑步的時間;到最後也可以變成純粹的跑步運動。所以現在有一派運動人士認為「跑跑走走、跑跑走走」可能比單純的跑步更好、更有效果。

跑走運動的由來

「跑走運動」是由美國奧運田徑選手Jeff Galloway所提出的,他從1978年開始研究不會造成運動傷害的馬拉松訓練方式,發現跑走運動非常適合跑步初學者,並且對於身上有舊傷、體力較弱的中老年人來說,也是很好的運動方式。

跑走概念提出者Jeff Galloway ©athleteonfire.com

為什不能單純跑步就好?

理由一:跑越快反而越無法燃脂,瘦得越慢!

有些人說「我跑得越快,才會瘦越快」,其實不然,運動強度越高,燃燒的脂肪比例越少。怎麼判斷「運動強度」的高低?
在學理上我們用「新陳代謝速率的當量,MET」(M是新陳代謝,ET是當量)來定義運動強度。MET數字越大,代表運動強度越大。而較為普遍的定義
第一級:指競技型的運動,是運動強度中最強的,像職業足球、籃球、排球、游泳等。
第二級:指一般休閒性的運動,大概是中等強度的運動,像休閒的足球、籃球、游泳等。
第三級:指一般的活動,是最適當的運動強度,像步行、日常活動等。
第四級:指一般不太能動的,如臥床睡覺等。
以一般群眾來說,我們建議第三級強度的運動就好,並不建議做到第一級強度的運動,有可能會產生乳酸堆積等,導致身體上出現一些副作用,如酸性物質累積、鐵腿等。
了解運動強度的高低後,我們再來看看「為什麼運動強度越高,燃燒的脂肪比例越少?」我們身體內的能量來源有兩種:一種是醣類,也就是碳水化合物;一種是脂肪,而這兩種能量彼此是可以轉換的。當我們人體進行運動強度較強、較激烈的運動,像是舉重、衝刺跑步等等,對身體來說是一種緊急狀況,通常會先消耗較容易轉換成能量的「碳水化合物」,快速地提供身體所需的能量。而走路時,因為速度沒有那麼快,身體有足夠的時間將脂肪轉換成能量,所以走路時會先消耗脂肪。
不論你是跑步,或是走路,理論上消耗的能量都一樣,只是醣類和脂肪的比重不同。以走來講,你可能消耗的脂肪多一點;以跑來說,你可能消耗的碳水化合物多一點;所以不管你跑得再快,其實不會燃燒更多脂肪,這就是我們一般所說「運動強度與燃脂不成正比」。
而卡路里的燃燒多寡不僅跟「運動強度」有關,也和「運動時間」有關。我們都知道,運動時間只要夠久,燃燒的卡路里也就越多。

舉例來說,以時速4公里走路1小時,可以燃燒100多卡;以時速5∼9公里跑步1小時,可以燃燒320多卡。同樣運動1小時,走路與跑步的卡路里燃燒率相差大概一倍。不過,如果同樣的時速(時速4公里)再多走一倍的時間(多1小時),也可以燃燒與跑步1小時相當的卡路里。

跑得快不代表就能燃燒的多

*MET:「1個MET」是「基礎代謝速率」,表示一個人在靜態的時候,每單位時間內所消耗的能量。大概相當於運動強度在普通定義裡的第四級;3~6個MET是第三級強度;6~8個MET是第二級強度;而第一級強度的運動通常是10個MET以上。

*基礎代謝速率:「基礎代謝速率」」(basal metabolic rate,BMR)是指「生物體在安靜狀態時候所消耗的能量」,也就是說,一整天躺著靜止不動,什麼事都不做,身體也會消耗掉的卡路里。它其實跟每個人的本質有關係,譬如說身高、體重、年齡、性別,或平常的活動度程度等等,基本上這些就決定了一個人的基礎代謝速率。

理由二:就算是單純慢跑,燃脂效果也會不斷遞減!

一般大眾都知道,相同的時間內,如果慢慢地走,能量消耗比較少;相較於走路,跑步的速度更快,能量消耗自然相對較多。但是跑步有個很大的問題:如果跑得很快,除了非常耗能,對心肺功能也是很大的挑戰,可能會因此沒辦法持續運動很長的時間。如果無法持續運動超過一段時間,該有的成效不大。若是沒有經過專業的訓練,持續跑兩個小時是很困難的事情。但是持續走路兩個小時卻是任何人都能輕鬆做得到的,對吧?
另外,在運動方面,單一速率的活動對身體來說作用不大;不管是時速6公里的走路或時速6公里跑步,能量消耗都是一樣的。因為我們的身體是非常厲害的適應者,如果一直維持一樣的速度,它所需要使用到的能量會隨著時間流逝慢慢地減少,不管你一開始跑很快還是跑很慢,效率都一樣會降低。

舉例來說:我先用100分的力量跑1分鐘,很快地,身體進行了調整,接下來的這1分鐘只需要用70分、80分就可以了。由於身體的自我調整,所以能量使用效率是下降的。
如果用不同的速度去調配它,身體神經及肌肉自然會承受不同的生理狀況,不僅對我們的肌肉跟關節反射都會有助益,燃脂能力也自然較好。不同的速率,我們稱為「速度區間」,像是運動員常常進行的「間歇跑」。事實上,跑走運動就是一種間歇跑,只是它的強度不會像運動員的間歇跑那麼強烈,相對比較和緩,更適合一般大眾。
在跑走的過程中,當你慢慢抓到跑走之間的時間比例時,也會各自產生出一個約略的速率。所以我們說,如果你維持這樣的時速或跑或走時,不僅能量消耗較多,又可以避免掉運動傷害。
所以,為什麼建議「跑走運動」呢?除了它的能量其實消耗較多,最主要是因為一般人較容易達成,也就容易推廣了。

不管快慢 燃脂效果都一樣

理由三:「跑+走」才能增強後燃效應,躺著都能瘦!

「後燃效應」是什麼?
運動時加速了身體代謝,理所當然消耗脂肪,當你停止運動後,回到正常的代謝速率之前的時間,還會燃燒掉許多的卡路里,這就是「後燃效應」。有氧運動(像是步行、快走、慢跑等等)的後燃效應比較好,越劇烈的運動反而後燃效應越差。
為什麼跑走的後燃效應比較好?

因為跑走運動活動了你全身的大肌肉,使用很多的能量,運動的時間較長;而劇烈運動的時間很短,回到正常狀態的所需時間也比較短,要回復正常所使用的能量也比較少。
譬如說,你不會衝刺一百公尺超過1個小時,但可跑步或走路就可以很容易地超過1個小時。像是踩剎車讓火車停下來,要比較長的時間,大型肌肉就像火車一樣,啟動它比較慢,讓它停下來也比較慢。但是要讓小車停下來,一踩剎車就立刻停住了。

所有人都可以做「跑走運動」?

不同人有不同的身體狀態,需求自然也是不一樣的。老人全身性的關節都有些退化、女性肌力比較不足、或是過重導致膝蓋負荷太大,他們怎麼跑走運動?就是要「調配運動強度」。
以老年人來說,女性和男性是不一樣的,為什麼?因為老年女性會有老年期、更年期的骨質疏鬆,但老年男性的骨質疏鬆不會那麼嚴重。所以老年女性運動的地點要更講究,可能要在有太陽的地方,補充所需的微生素D;而上班族為了加強肌力,需要注重在速度的部分,需要稍微快一點,像是時速8公里,但跑個5分鐘就好。
如果是體重過重的人,要更注重燃脂力,他需要比較低強度且長時間的運動,像是時速4公里,走大約1個小時。

老年人也能跑走,但要注意地點 ©juimg.com

書籍資訊
◎本文摘自資料夾文化出版,葉文凌醫師著作:《跟著奧運級隨隊醫師「跑走」就對了:燃燒脂肪、改變體態、擺脫三高、避免痠痛,一次解決!》一書。PRO級的【長庚奧運級隨隊醫師+運動防護員+營養師】聯手出擊,打造「跑走運動」各族群都適用的完美燃脂計畫!

書籍資訊 請點此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adidas X9000科技跑鞋 全新高密度JET BOOST中底潮感避震同步升級

2021-08-16
跑步配備館ADIDAS鞋子

adidas不斷創新跑鞋技術,2021持續以科技運算提升跑鞋效能製程,利用精密電子數據分析跑者運動表現,打造三款全新升級X9000科技跑鞋系列 – X9000 L4、L3、L2。採用嶄新JET BOOST科技中底,大幅提升避震回彈效果,全力協助跑者Level Up Your Game。搶眼外型延續第一代X9000前衛風格,完美詮釋彷彿置身電玩世界的Cyberpunk科幻美學,結合科技數據、跑步機能與潮流時尚,帶領跑者開啟全面進化的運動表現。

adidas X9000科技跑鞋  全新高密度JET BOOST中底潮感避震同步升級
adidas X9000科技跑鞋 全新高密度JET BOOST中底潮感避震同步升級

adidas X9000 L4率先採用全新JET BOOST科技中底,利用顆粒更小、密度更高的BOOST顆粒結構,給予腳掌更具支撐度的回彈與穩定避震效果;結合數據分析研發而成的ADIWEAR區塊,切割三角顆粒大底,讓活動更自由、雙腳能多角度靈活翻轉,即使面對不同天候與地形,也可擁有絕佳抓地力與耐磨性。工藝式網布鞋面搭配鞋側拼接異材質設計,不僅豐富鞋款視覺層次,並兼具舒適及包覆腳感;後跟TPU穩定裝置有效加強足部穩定,提供卓越支撐與保護效能,讓跑者全力向前,自信邁開每一步。

adidas X9000 L4男款S23665,NT$4,590
adidas X9000 L4男款S23665,NT$4,590

adidas X9000 L4 以 Cyberpunk 前衛美學風格為基底,搭配未來感高彩度撞色拼接,男款主打帥氣科技黑魂配色,鞋側一抹搶眼酷藍線條、畫龍點睛, JET BOOST 中底則注入炫彩噴墨設計,低調點綴酷炫前衛紫藍偏光,與眾不同、潮到出水。女款主打配色於側邊三線細節翻玩時下流行的獨角獸色系,鞋面鞋身及 JET BOOST 揉混仙氣紫色調,鞋後跟 TPU 巧妙搭配復古黃,完美詮釋個性仙氣風格,運動或日常穿搭皆出眾搶眼,絕對是女孩們今夏必收鞋款。

adidas X9000 L4女款S23671,NT$4,590
adidas X9000 L4女款S23671,NT$4,590
adidas X9000 L4女款S23672,NT$4,590
adidas X9000 L4女款S23672,NT$4,590

專為城市短、中程的休閒跑者所設計的 adidas X9000 L3,使用 JET BOOST 拼接 BOUNCE 雙中底科技,足弓、後腳的 JET BOOST 中底提供良好的緩震及能量回饋,BOUNCE 中底則加強雙足穩定,工藝式網布鞋面在鞋頭處增添 Toe Cap 設計,可保護腳趾、提升前端穩定。adidas 同步推出的 X9000 L2,同樣採用 BOUNCE 和 JET BOOST 雙中底科技,後跟處的 JET BOOST 中底致敬 OZWEEGO 老爹鞋風格,加長延伸後腳跟中底區域,不僅更具街頭感,也為每一次起步向前,提供更飽滿能量回彈;圓編針織鞋面兼具舒適、透氣與高延展包覆,鞋側細節處則加入高調用色的反光 TPU 設計,即使夜間跑步也能很有識別度。adidas X9000 L3、L2 系列跑鞋選取百搭的黑、白為主色調,輔以俐落的撞色拼接,極簡又具立體線條的酷炫外型,讓跑者自信穿梭城市街頭。

adidas X9000 L3男款S23681,NT$3,990
adidas X9000 L3男款S23681,NT$3,990
adidas X9000 L2男款S2364,NT$3,290
adidas X9000 L2男款S2364,NT$3,290

adidas X9000 L4、adidas X9000 L3、adidas X9000 L2 即日起正式上市【台灣官方購物網站】。欲瞭解更多相關資訊請密切關注官方粉絲專頁。

資料來源/adidas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跟著名人跑澳洲黃金海岸馬拉松 5月份昆士蘭系列講座

2018-05-10
話題活動馬拉松跑步

澳洲黃金海岸馬拉松(Gold Coast Marathon)被全球慢跑迷奉為經典,今年將於6月30日至7月1日盛大慶祝40周年,已經報名馬拉松活動的選手,或是對「陽光之州」昆士蘭有興趣的民眾,5月12-27日周末別錯過昆士蘭系列講座,讓達人帶你到世界旅跑、深度探索昆士蘭。

跟著名人跑澳洲黃金海岸馬拉松 5月份昆士蘭系列講座

黃金海岸馬拉松是全球最重要的經典公路賽之一,也是澳洲第一個拿到國際田徑總會IAAF認證的金牌賽事,更是一場全年齡都能參與、輕鬆上手的大型路跑嘉年華。不論是「志在參加」的路跑新鮮人,或想要挑戰極限、破PB的專業級好手,黃金海岸馬拉松都是海外馬的最佳選擇之一。
 
為了讓更多民眾了解參與黃金海岸馬拉松的樂趣,昆士蘭旅遊及活動推廣局在5月份主辦一系列精采講座,邀請「跑步傳教士」歐陽靖、來自法國南方的金髪型男藝人法比歐、從小在澳洲昆士蘭長大的旅遊作家「香蕉芭比」、前奧運馬拉松國手張嘉哲,以及生態旅遊達人陳富中,在台北市WXY Xhibit 展覽空間與大家分享昆士蘭旅遊與跑馬經驗。

以「衝浪者天堂」聞名的黃金海岸,充滿悠閒浪漫的度假氛圍

講座規劃也別出心裁,主辦單位與知名澳洲風格餐廳Woolloomooloo合作,推出兩款昆士蘭月限定特餐,參與者在Woolloomooloo信義店五樓WXY Xhibit 展覽空間,可邊享受澳洲氛圍與美食,邊聆聽講座,現場免費提供道地澳洲點心與旅遊照片展覽,讓大家能從各個不同面向更完整認識昆士蘭。
 
2018昆士蘭系列講座
107年5月12日(六) 歐陽靖-世界旅跑分享_黃金海岸馬拉松
107年5月13日(日) 法比歐-昆士蘭大玩家
107年5月20日(日) 張嘉哲-真男人的路跑_帶跑體驗
107年5月26日(六) 陳富中-跟著生態大師_暢遊昆士蘭
107年5月27日(日) 香蕉芭比Alice -昆士蘭在地達人玩樂全攻略
講座地點:WXY Xhibit 展覽空間(台北市信義路四段385號5樓)
講座報名及活動詳情請點此

達人小檔案

【主講│歐陽靖】

台灣女作家、演員、模特兒。母親為台灣演員譚艾珍。以模特兒身分出道,但路跑經驗相當豐富,2013年挑戰台北富邦國際馬拉松42公里,以4小時50分完賽。緊接著又挑戰了名古屋馬拉松、舊金山女子馬拉松、上海國際馬拉松、關島國際馬拉松、東京馬拉松、美國奧勒岡Hood to Coast 315km接力賽等。就讓我們跟著歐陽靖的腳步,跑向昆士蘭!

【主講│張嘉哲】

田徑國手張嘉哲曾經參加亞運、奧運、世錦賽等無數世界級大賽,不但於今年2月於東京馬拉松以2小時19分59秒的佳績,打破了許績勝於1997年締造的2小時25分55秒的紀錄,排名暫定57名,成為東馬跑得最快的台灣人,同時也是台灣首位集滿東京、琵琶湖及福岡等日本3大馬拉松大賽的跑者。外號「真男人」的張嘉哲並於2015年創辦了 LoveShoes.TW 愛心跑鞋計畫,為基層運動員尋找適合的訓練跑鞋。為將田徑運動文化植入大眾社群,提升台灣田徑運動員知名度與價值,創辦人發揮馬拉松職人精神,一生懸命的持續為台灣運動員努力創造新契機。

【主講│Alice香蕉芭比】

偶爾筆名為「香蕉芭比」,自小在澳洲昆士蘭長大,熱愛此地的和煦,與自在悠哉生活。著有《慢活澳洲陽光昆士蘭》一書,2018推出《布里斯本.黃金海岸:世界遺產、最美沙灘、極限探險、親子景點,澳洲昆士蘭度假玩樂全攻略》全新版。並時常在雜誌及臉書專頁分享澳洲生活點滴。擁有品酒執照,有輕微咖啡癮,執著美食,覺得旅遊就是換一種新的lifestyle,嘗試另一種文化新體驗。

【主講│法比歐】

Fabio Grangeon - 法比歐,台灣演藝圈的模特兒、演員、節目主持人。來自法國南方的金髪型男,從小就受到父母影響,喜歡大自然、戶外活動。2010年法比歐因為交換學生的身分來到台灣,學期結束後因對台灣念念不忘,於是決定在台定居發展。2014年時加入談話性節目《2分之一強》便成為節目中人氣型男,電視台也為法比歐開立新節目《無敵A噪咖》、《法比歐吧》及《寵物大聯萌》 等。

【主講│陳富中】

國內首屈一指的澳紐生態導遊,熱愛自然生態的陳富中,對生態保育有著深深的使命感,希望藉著每一趟航程,為大家開起一扇通往大自然的門,用緩慢的腳步、閒適的心情去體會旅遊所帶來的深度感動。歡迎與生態達人陳富中一起到澳洲探索、發現大自然地理教室神奇的每一面,豐富你的旅程。

資料來源/澳洲昆士蘭州旅遊暨活動推廣局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