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身體痠痛不適的人想要改善、解決問題,一定要先了解問題的來源!才能知道物理治療師幫你做治療、或是交代你做回家運動的重點和目地是什麼? 做這些動作有什麼幫助?這篇文章讓你初步了解現代人常見頸椎間盤突出的來龍去脈,更提出改善頸椎間盤突出的 3 大類運動 8 個招式。
拜賈伯斯所賜,現代人長時間使用手機或電腦,容易導致頸椎長期維持不正常姿勢,像是烏龜脖子一樣的動作。 如此一來,您的脖子承受不當壓力,首當其衝的就是椎間盤,容易導致椎間盤突出進而壓迫到神經,常見的症狀就是頸部、膏肓、肩膀、手臂、手掌的痠、抽、痛、麻。
不論是用電腦或是看電視,我們都很容易變成像烏龜脖子一樣的姿勢。很多上班族都會說「我的肩頸好緊繃」,這是怎麼回事呢?究竟會引發什麼問題?!以下上交叉症候群示意圖能解答,這是典型的上半身肌肉失衡型態,和現代常見的不良姿勢有關係。
烏龜脖子姿勢會造成曲線部分(即藍色文字框)的肌肉長期維持於「縮短位置」,縮短的肌肉會限制脖子、背的活動。 另一方面,會造成直線部分(即紅色文字框)的肌肉長期維持「拉長位置」,由於要長時間抵抗短縮肌肉的拉力,可能也常會在這些肌肉感到緊繃、痠痛。
如果長期維持以上姿勢,會導致上斜方肌、提肩胛肌、胸大肌、胸小肌 「短縮、僵硬」,深層頸部屈肌、菱形肌、前鋸肌、下斜方肌 「拉長、緊繃」 。剛剛說的都是肌肉的問題,到底跟椎間盤有什麼關係呢?可以參考下圖:當頭往前移1吋,頸部受到的壓力就提升約10磅;換算下來,大約前移1公分就提升約1.8公斤。
照以上所述,如果緊繃的肌肉變得更緊繃、無力的肌肉變得更無力,頭部位置可能會越來越向前。你將更難脫離這樣的不良姿勢,頸部的壓力漸漸得以脊椎與椎間盤受力為主,肌肉已經沒辦法幫助你了。所以,治療重點更會是在改善整體姿勢問題、改變生活/工作的習慣,降低椎間盤的受力,而這樣的改變,通常搭要搭配運動治療來改善肌肉的不平衡,單純被動治療是不夠的喔!
雖然長期做物理治療師建議的回家運動很辛苦,但知道了原因,其實就像吃藥一樣必須定期服用,長期才會產生變化!說到這邊,聰明的你對自我保健運動應該有點眉目了吧? 最後先總結頸椎自我運動保健的方向如下: .「放鬆」 上斜方肌、提肩胛肌、胸大肌、胸小肌
.「加強」 深層頸部屈肌、菱形肌、前鋸肌、下斜方肌
以下,讓我們用一些實際範例告訴你,如何透過運動改善椎間盤突出。大致上將運動分為三類:
一、椎間盤突出的復位運動: 透過特定動作方向的執行,使椎間盤壓力平均分散。
二、常見無力肌肉的誘發訓練: 透過啟動肩頸區域的穩定肌群,使肩頸回到良好排列。
三、常見緊繃肌肉的伸展放鬆: 透過伸展過度緊繃的肌群,讓動作不再卡卡。
其中建議的優先順序為:先做復位運動再做其他兩者。若復位運動能有效使你的症狀下降,再做其他兩者也較不會有代償動作出現。 另外必須注意的是,任何會加劇症狀的動作請務必暫停,建議由物理治療師評估過後再進行。
復位動作的特徵是,剛開始做會引發症狀,但若連續做了幾次症狀會逐漸遞減甚至到沒有症狀,代表這正是適合你的復位運動;相反的,若連續做了幾次症狀沒有改變或甚至變多(範圍變大、痠痛/麻上升) ,請立刻停止運動,代表目前選定的項目不適合你!
1. 收下巴運動
執行重點:如圖左與圖中,直接將整個頭部平行向後移,而不是做出低頭的動作,同時將胸口微向前推,每次後收停留 1-2 秒就回到原本位置,建議每小時做 15-20 次。
常見錯誤:整個頸部彎曲變成低頭的動作,如下圖。
2. 收下巴運動合併頸部側彎
執行重點:熟悉前面的收下巴運動之後,可在後收的狀態下增加頸部側彎(耳朵往肩膀走)。先將頭部平行向後移,然後頭部側彎至痛側,感受到緊/痠/痛即可煞車,切勿過度用力。若產生強烈疼痛請避免做這個動作,嘗試過 3-5 次若症狀有持續下降才適合繼續執行,建議每小時做 15-20 次。
1. 躺姿下的點頭運動:誘發深層頸部屈肌
執行重點:準備一條毛巾,並將毛巾捲成與躺姿下頸部與床面的空隙高度約為相等,並置於頸部下方。將雙腳掌至於床面,雙腳膝蓋微彎 45 度。輕輕點頭讓臉部平行天花板,同時脖子會將毛巾輕輕下壓,維持 10 秒後放鬆,總共做10次。
常見錯誤:執行時需注意脖子表層的肌肉不應明顯出力隆起,我們要誘發的是深層肌肉,而不是表層的肌肉,所以若你做起來很吃力、難以呼吸、喉嚨很緊等,代表你太用力囉!
2. 四足跪姿下做肩前推運動:誘發前鋸肌
執行重點:如下圖上方為起始動作,下方為動作完成。四足跪姿下,從頭到背部呈一直線,把雙手往床面的方向推,使兩側肩胛骨往外往前推,從外觀看起來像是把你的背朝天花板的方向頂,然後再緩緩回到初始位置。注意雙手肘應盡量保持伸直,運動的過程中手肘不應有動作。每一組做 10 下,共做 3 組。
3. 趴姿下肩胛後收運動:誘發下斜方肌
執行重點:趴姿下(可在額頭下放置一捲起毛巾,臉部較舒適),尾椎找腳跟、恥骨貼向床面,雙手擺身體兩側,兩側肩膀微微聳起,再將肩胛骨朝中間夾起後,接著慢慢將雙手抬離床面至與地面平行,並將雙手朝腳的方向延伸,再回到初始位置。每一組做 10 下,共做 3 組。
另外,誘發下斜方肌通常雙手起始位置應擺在雙耳旁 45 度,但因如此較為困難且易有聳肩代償動作產生,建議先從雙手擺在身體兩側開始,再慢慢進階至上舉 45 度。
常見代償:
1. 若脖子覺得很用力,代表你過度聳肩了。
2. 若覺得腰痠,代表你沒有維持尾椎找腳跟、恥骨貼床,用到過多腰部的肌肉。
1. 胸肌的伸展運動
執行重點:利用門框將手臂外展至 90/120 度 (可拉到胸大肌的不同區域),讓前臂貼著門框,雙腳呈弓箭步,將身體重心稍微往前並把身體轉向對側,維持 20 秒後休息,共做 3 回合。
2. 提肩胛肌的伸展運動
執行重點:以拉左邊為例,將頭轉向右邊 45 度並將頭往下彎,用對側手將頭部往下加壓(如果手還沒壓就緊繃了,請勿持續加壓,以緊繃、微痠痛為主),左手外展至感覺頸部到肩胛骨之間被伸展的感覺後,停住 20 秒,然後放鬆休息,重複 3 回合。
3. 上斜方肌的伸展運動
(若同側有神經壓迫導致的上肢痠、麻、痛,請勿練習以免症狀加劇)
執行重點:以伸展右邊為例,將頭倒向左邊肩膀 (耳朵往肩膀靠近但是不要聳肩),用左手手將頭部向下加壓(如果手還沒壓就緊繃了,請勿持續加壓,以緊繃、微痠痛為主),右手同時抓住椅子邊緣以穩定肩膀,維持 20 秒後休息,共做 3 回合。
執行建議:臨床上「真的」上斜方肌緊縮的個案不多,大多數都是「被繃緊」,所以執行前,建議先擺位看看頭往哪一邊倒的幅度比較小,要拉動作幅度小的一側,痠痛側不一定需要伸展。
以上運動都非常適合平時自主訓練,若仍無法舒緩你的椎間盤突出症狀,建議尋求專業醫療人員協助。 最後還是要提醒,椎間盤突出依照症狀、嚴重程度的不同,所需的恢復時間與處理方式會有所不同。
如果你的情形是以下其中之一,如:非常疼痛、產生感覺異常、出現明顯肢體無力、做了保守治療 6 個月以上仍未有任何改善,建議可與醫師及治療師討論是否有需要進一步手術治療,切勿迷信偏方延誤就醫。
動晰物理治療所的核心理念為「全人、科技、預防」,期望結合不同領域專長的治療師,建構最完整的治療方案。由不同治療師從不同面向解析問題,找尋各種解決問題的可能與治療方式。
想要跑的健康、降低過早死亡風險,原來一週一次就能辦到!一項發表於英國醫學期刊(BMJ)的研究發現跑步與健康益處、過早死亡的關聯,原來就算是沒時間運動的人,都能用不費時的輕鬆跑降低27%過早死亡風險,尤其對高踞國人死亡人數前兩大頭號殺手-心血管疾病和癌症也有效。至於需要跑多久、跑多快才能遠離死神?以下研究內容告訴你。
跑步早已被各項研究證實在身體健康的影響上,可以降低憂鬱情緒、減少心血管疾病與中風等風險;而這項發表於BMJ的系統性文獻回顧和薈萃分析研究,證實了跑步跟延年益壽也大有關聯!
研究人員針對14篇與主題相關的研究進行分析,總研究參與人數超過23萬2000名,參與者健康狀況追蹤期為5.5至35年不等,而這段期間約有2萬6000人死亡。結果發現,每週只要低於50分鐘的快跑、慢跑等任何形式跑步,就能將跑者的總體死亡風險降低27%;此外,跑步還能使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降低30%、所有類型癌症致死的風險降低23%。
研究同時顯示,跑越多未必得到更好的效果。該研究作者、澳洲墨爾本大學健康與體育研究所助理教授Željko Pedišić博士在接受《跑者世界》訪問時指出,事實上,每週只要跑一次不到50分鐘的時間,或是用低於每公里配速6分12秒的速度跑,就足以跟其他「高劑量」跑步擁有同等的健康益處。
當然,對於狂熱的跑者而言,這項研究不代表你該減少自己的跑量。Pedišić博士解釋:研究僅是發現沒有證據能證實「跑量高會帶來多點好處」,對於那些老是說自己沒時間運動的人而言,研究結果是令人振奮的(畢竟,一週只要跑50分鐘就可能減少27%早逝風險,聽起來相當划算);但絕不是禁止有固定跑步習慣、努力吃課表的跑者減少跑量。
要注意的是,這項研究主要針對跑步和健康益處之間的關聯性,而不是兩者之間的因果關係。跑步幫助降低過早死亡風險可能有很多種原因,包括降低高血壓、高膽固醇、肥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和癌症的風險;此外,跑步還能改善心臟功能、有氧耐力、身體平衡和新陳代謝。
對於「跑健康」的跑者族群,Pedišić博士建議從緩慢輕鬆跑開始,找到讓自己愉悅的配速穩穩地跑,隨著時間,再逐漸增加跑步的持續時間和速度,切勿免強。如果你已經是個進階跑者,那只要繼續保持,就能獲取源源不絕的健康益處了!
資料來源/Runner's World, BMJ
責任編輯/Dama
試著用網路關鍵字搜尋「運動健護」四字,你將發現每一筆資料都跟甘思元(Kenny)教練與他創立的健護中心有關。他是誰﹖運動健護是什麼﹖也許多數台灣人不清楚,但網球明星詹詠然、高爾夫球王詹世昌等為人熟知的運動好手,都曾接受Kenny教練的運動健護服務,他是多位國家運動選手的御用健護教練,更是將運動健護帶回台灣的第一人。趁新書《Kenny甘思元運動健護全書》出版之前,運動星球特別造訪本人,透過Kenny深入了解運動健護的世界。
外表挺拔的Kenny貌似不到四十的青壯年教練,沒想到一問之下,親切的他笑著表示「我已經53歲了」。是什麼讓一個非本科系、初入社會時當業務的花蓮嬰仔,轉而在38歲時決定踏入運動產業,深耕至今長達15年﹖Kenny表示,就是因為在好山好水的花蓮長大,覺得運動既舒服又能親近大自然,培養出對運動的極大熱忱,雖然升學時沒有報考體育相關科系,但出社會一陣子後思考未來的方向,仍想把自己的興趣擺在第一位。
15年前,當時38歲的Kenny成了創業新手,主要進口德國有機產品在台銷售,這個產品是一種幫助運動選手在運動前、中、後的舒緩乳霜,恰巧透過德國品牌的牽線,推薦Kenny赴德學習產品如何運用在選手上,就此開啟了他對運動健護的興趣。回國後,他將創業主軸「賣產品」轉成「賣運動健護服務」。
在Kenny將「運動健護」帶回台灣之前,這個概念還沒在台灣出現。起初,他赴德學習針對奧運選手的「矯正訓練」,這是類似台灣物理治療師的專業,但德國相當注重「動作模式」的正確性,例如舉手時哪個部位先用力、走路時著地與離地位置。
德國的運動健護(英Performance Coach,直翻「運動表現訓練」)觀念最早是針對選手訓練,分為四個意涵:想法調整、體能訓練、恢復保養、營養管理,目的是協助選手提升運動表現,近年漸漸推廣到一般民眾。在德國,四個意涵仍以體能訓練為核心,但後來Kenny到了美國一座針對職業選手的訓練營學習,發現美國將四個內涵各自發揮地更完整。
Kenny嘗試將運動健護下個定義,應該是「運動健身與照護」。其中照護並不是針對老年人,其實每個人都需要照顧防護自己的身心,這也是運動健護最大的內涵:要照顧好自己就要先觀察自己。然而他指出,很多人不會觀察自己,就算體能很強,但心態不對、亂吃食物、不好好保養,運動表現自然不會變好。
Kenny曾服務過的選手擴及網球、體操、高爾夫、自行車、鐵人三項、跆拳道等運動項目,更在多場亞奧運擔任中華代表隊的運動健護教練。接觸過這麼多選手,他認為最常見的共通問題點是「沒有了解自己的需求就去做」。
Kenny指出,十幾年前教練對選手的訓練只專注於「給他力量」,但其實有些選手不需要很壯、有些需要柔軟度、有些要加強心肺能力、有些身材應該肉肉胖胖的,因應不同項目,提供給他們的訓練內容就應該不同。例如一名病人去看醫生,如果醫生沒有問診、評估就直接開藥,那病人必定得不到適當的治療。然而Kenny提及,市面上多數書籍、網路文章或YouTube都是上述例子的模式,完全不管使用者狀態,那麼病人不如去藥局買成藥就好,不需要醫師了。
同樣問題落在保養和營養上,許多人想copy成功運動員、知名運動教練的吃法,帶他們的吃法不一定適合你,這又回到同一個問題:你是不是了解過自己﹖而運動健護的意涵是「先觀察自己身體的能力」。
「運動健護」的概念是要健康防護、照顧好自己,而不只是健身練強壯;健身是結果,但先決條件是了解自己的需求。如果把運動健護當作藥,每個人不可能適合同一種藥,而運動健護教練的職責,就是帶著學生去觀察自己的狀態。
Kenny坦言自己會「挑選手」,每次接案前他都先跟選手面對面聊心態,如果認知差太多就不合作,因為雙方不對盤、對方不接受教練建議做的改變,合作上也可能事倍功半。
運用運動健護概念,Kenny曾協助當年全台排名僅30名左右,先天條件不突出的高爾夫選手詹世昌,讓他一年內轉變為新人王,之後更成為台灣排名第一的球王。詹世昌如何逆轉奇蹟﹖Kenny表示,過程中運動健護對他的最大幫助其實是「心態」。大多選手都視冠軍為目標,但我提醒他「你可以設定目標,但應把專注放在達到目標前該做什麼事﹖方法是否符合自己﹖對自己的生命是否比較好﹖」而不是為了達標,換來跟家人相處不好、不受同儕歡迎、運動傷害;就算體能強、營養足、保養好,但心裡不快樂,奪得冠軍也不會有幸福感。
「要搞清出人生最主要的核心是什麼!」Kenny強調,無論運動選手或一般人都應該換個角度想,把真正目標放在「讓生命更快樂」,得到好成績則是其中一個方式,在快樂的前提下努力,好成績自然跟著來。
舉例來說,如果一個網球選手漏掉一顆球時一直想著「慘了!我要輸了」,表現必定更不好;但如果念頭一轉,放更大的視野去看生活和人生,放掉那一球失誤或是那一場輸贏,之後表現反而會更好。
最後,Kenny以日常習慣影響運動表現的實際案例,作為這次專訪最實用的ending。我們對身體的動作模式,例如撿東西、上下樓梯,不是透過大腦思考控制,而是經由日常習慣運作。如果把這個運作模式喻為電腦程式、人體喻為機器人,人的習慣則可喻為程式運作,包含站姿、上下樓梯、舉手投足各種動作都由程式控制。人們的日常動作跟運動時的動作,由同一套程式控制,也就是說,站姿、上下樓梯的習慣動作,同時會被我們運用在球場、運動場上。
這個觀念在運動表現上相當關鍵!《Kenny甘思元運動健護全書》一書中提及「運動表現沒有開始和結束的時候」,正是點出習慣的重要性。Kenny舉例,路跑風氣盛行,跑者們膝蓋受傷的機率增加,但深究為什麼受傷﹖問題點在日常的身體運作中,太依賴將膝蓋當支點。
為了減少跑步時對膝蓋的依賴,Kenny建議「用屁股跑步」。當然,不是真的讓臀部在地上磨,而將支撐點從膝蓋轉向臀部,如果跑步時膝蓋承受的壓力有100分,現在把50分壓力放在臀部上,跑者自然能減輕膝蓋壓力。
然而「用屁股跑」的動作模式必須從日常上養成,否則跑步時不可能花心思提醒自己「要用屁股跑」,只要平常調整到不易受傷的動作模式,運動時自然降低傷害風險。
「習慣決定了我們的未來!」日常生活就是我們的運動場,只有把日常動作模式調整到不容易受傷,在真正的運動場上才不會受傷。Kenny提醒,任何人都應該為自己的健康、生活和生命負責,當有了負責心態,才不會把健康的責任推給醫師、教練,自己下功夫找出該努力的方向。
採訪、撰文/Dama
圖片攝影/楊仁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