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敗並不可怕,只要有機會,就能證明自己。」她說:「要珍惜每一次的機會。」 2021年總統教育獎,東京帕運健力國家代表隊選手林亞璇,燦爛的笑容身後有一長串說不完的人生故事。
林亞璇幼年因墜樓意外不慎導致胸部以下癱瘓,縱然必須依靠輪椅行動,但她的心靈卻比任何人走得更遠,眼界也更為寬廣。
儘管身障帶來諸多不便,她沒有因此放棄,無論是讀書求學上都有著好成績,跟著學姐投入健力運動,沒想到投入健力運動一轉眼二十多年光景。至今已經參加過五屆帕運,六屆亞帕運及多次世界盃競賽。健力運動對於身障者的分級與鑑定,並不像其他運動細分,而純粹以體重為區分。在林亞璇的 61 公斤量級,不只參賽選手眾多,也有許多身體健全的侏儒運動員、長短腳選手、小兒麻痺選手等等。
「健力是全身運動,很多侏儒選手可以靠拱腰或核心去發力,可以舉到一百三十公斤。但我因為胸椎第四節損傷,只能單靠雙手去推,能推到八十七到九十公斤就已經是極限了。」靠雙臂發力跟自核心發力是完全不同層次的健力表現,亞璇說道:「但我不氣餒,只要有兩三公斤的進步都很高興。」熟識健力運動的復健師告訴她,如果只是健身當然可以選擇健力,但目標放在競技上,脊椎受傷的亞璇在健力項目很吃虧,不適合。
受限於身障條件,儘管奪金很難,亞璇沒有選擇放棄,面對每一次挑戰都盡力去做出最佳表現。在不利的條件下,她在北京帕運舉出第六名的成績,不只帶給她信心,也讓她有接下一步的勇氣,接著又在 2011 年阿拉伯世界輪椅運動會女子六十公斤級奪下金牌。
「現實很殘忍,但我知道我可以,因為我夠努力。」她說:「我希望讓大家知道,參加帕運不是去玩的。」
大大小小得過無數獎牌的她,也曾在亞帕運取得銅牌、輪椅運動會女子六十公斤級金牌。言談之中,亞璇仍謙虛地把讚譽給了學妹資惠,笑說資惠表現比較好,她只是做好自己該做的事,盡力而為。不同量級的兩人,出國比賽彼此照應、形同姊妹。然而,2020年東京帕運,林亞璇將獨自前往日本參賽,承擔起隊友的祝褔,用自己的雙手舉起世界。
六度前進帕運殿堂,林亞璇表示東京帕運有著不同的意義:除了獨自參賽,沒有好姊妹資惠陪同之外。這屆的難度也越來越難,許多侏儒選手越舉越重。參加過六次帕運的她也練了二十二年歲月,很難想像下一屆的巴黎帕運還有機會。
「參加這麼多比賽,我已經不需要向他人證明自己了。」亞璇說:「我對自己還是有期許,還可以再努力下去,這個信念推著我前進。」
已然站在健力項目最前端的亞璇,原本不知道是否有機會前往東京帕運,在 2019 年世界盃一舉舉起個人國際比賽最佳記錄 84 公斤,IPC(國際帕委會)宣布獲得參賽資格,這顆擱在心上的石頭才卸下。「每一屆帕運的水準越來越高,是否還有機會前往巴黎帕運也不知道。」她說道:「二十二年來付出了很多,曾經也懷疑要不要堅持下去。但這是我的選擇。」
身為帕運等級的健力選手,亞璇自然也是諸多付出,不久前左肩肌腱受傷,自杜拜回到台後趕緊去復健治療。為了健力的夢想,住在台中的亞璇每天騎摩托車前往彰化和美實驗學校訓練,全台灣只有和美實驗學校有專業教練與專業設備,但這樣的交通往返來回就要兩個小時,風雨無阻。
過往僅選上國手會有補助經費,但整年的訓練過程中,一切都必須靠自己。亞璇說道:「今年確實有比較多的資源與幫助,讓更多的身障運動員被看見,這是一個很大很大的進步,感謝體育署跟中華民國殘障運動總會,大家一起為身心障礙運動的努力。」,亞璇分享:「帕運跟奧運不一樣,奧運會有國光獎章,有很高的獎金。但帕運是依據績優身心障礙運動選手及其有功教練獎勵辦法辦理,沒有國光獎章,獎金也不多。如果沒有很強烈的動機,帕運運動員很難堅持下去。」,從言談中,除了感受到亞璇對於健力運動的熱愛,也發現她對於整體環境優化的期待!
縱然過往資源不足與身障條件不適合,在鏡頭前嶄露笑容的亞璇有著自己的想法:「健力讓我更有自信,也更有信心。比起一般人,我並不差。唯一的差別是別人站著,而我坐著。」她形容就像是愛一個人,付出所有去愛它,即使沒有很好的回報,也因為愛得很開心、很痛快,也收穫很多。健力改變了她的人生,也讓她看見了世界。
亞璇不否認自己曾經很在乎他人的眼光,但接觸健力之後有了自信,在原本小小的心靈上多了一分成就感。讓她能更勇敢地面對生活種種的一切。
「健力是跟自己的比賽」亞璇說道:「那怕只要多舉一公斤,你都會覺得自己有進步。」
以自己六度參賽帕運的親身經歷,鼓勵所有身心障礙者勇於踏出自己的一步。「就算復健師說我不適合,但一次又一次我舉得更重。如果我沒有實力的話,我是不可能走到這裡的。」她說:「只要你願意行動,就算不是到最好,但還是會有奇蹟出現的。」
「有機會來了就要去爭取,不要怕失敗。」她說:「失敗並不可怕,沒有機會才可怕。如果這次帕運我比不好,我努力四年、我準備四年。但如果比不好,沒有機會了,連證明自己的機會都沒有。失敗了可以一直挑戰,但機會不會等你,你也不可能一直都有機會。」有機會就要勇敢去嘗試,而不是讓機會悄悄地溜走。
「儘管放棄一切選擇了健力。」亞璇說:「但我很感謝二十歲的自己,因為我想拚拚看,選上國手的機會不是我想要就能有。」趁著能努力的時候放手一搏,即使失敗了也不要擔憂。
二十二年終不悔,要感謝殘總持續以來的栽培,也要感謝一路以來支持的家人與朋友。「我跟資惠都說,如果我們的手會斷掉,要斷也要斷在比賽台上。」亞璇笑說。
東京帕運過後,隨即到來的是亞帕運,等到年度大賽都過了,她會留給自己一點時間,除了維持訓練外,也找一份穩定的工作,並期許藉由影片或其他方式推廣身心障礙運動,讓更多人認識並感受運動的美好與樂趣。
多年的健力生涯,為亞璇帶來了自信與美好的回憶。真正的強大來自於每一次的體驗與挑戰,一點一點地把重量往上加,隨後再舉起這些重負,比賽總伴隨著成功的喜悅與失敗的淚水,而亞璇不只是舉起了鐵片,也將自己的生命舉向更高、能看得更遠的位置。
照片來源:中華民國殘障體育運動總會、林亞璇
文章出處/don 1 don
在美國洛杉磯有一名男子,出了一場嚴重的車禍後,卻因為身型實在太過於肥大,導致擔架無法承受他的重量,最後動用5名救護人員才把他扛上車,最後男子因為羞恥心作祟,下定決心怒甩95公斤的肥肉,最後還轉行當健身教練。
29歲的喬丹·葛拉姆(Jordan Grahm),從小就非常愛吃且一直維持胖胖的體型,直到高二時,因為母親突然過世,讓他變得更加暴飲暴食,從那時起,每天都要吃下約10,000卡路里的食物,每天早餐他都要吃掉一盒玉米脆片外加兩份鬆餅,到了午餐時間,他都是以高熱量、高油脂的食物為主,像是漢堡、炸雞、薯條等,到了下午時,還會吃上好幾包洋芋片以及巧克力當做點心,晚餐時間也是毫無忌口的一直吃,最後葛拉姆終於將自己的體重吃到了380磅(約190公斤)。
葛拉姆:「在母親突然過世時的那段期間,我受到非常大的打擊,我不知道當時要怎麼宣洩我的情緒,只好靠食物來麻痺自己,在一日復一日的情況下,我才意識到我的體重已經快到200公斤了,直到那場車禍後,我差點進不了醫院,我才意識到我的身材威脅到我的人生了。」
葛拉姆:「母親過世後的那一陣子,我患上憂鬱症,那天,我原本開著車想去兜風散散心,但突然一股悲傷上來,我有想輕生的念頭,於是我就將車子撞上路燈,當車上的安全氣囊爆開後,我才回過神,發現我的車子已經面目全非了,但是我只有頭部輕微的擦傷,當我從車子的殘骸爬出來時,我趕快打給救護車請他們來救我,當醫療人員到場要將我抬上擔架時,他們發現我實在太胖,於是動用了五個人才把我抬上去,但最糗的不是在這邊,當我到醫院要檢查身體時,因為我的體型太肥大,無法進入核磁共振攝影機,只能採用特殊的設備來進行檢查,當時真的覺得丟臉至極,還聽到許多護士竊竊私語,從那時起,我就下定決心開始減肥,想擺脫胖子的生活。」
開始減肥後,葛拉姆先從飲食下手,改掉每天暴飲暴食的壞習慣,並保持一天只攝取2,800卡路里,每天只吃粥、雞肉和沙拉和一些水果等,光靠嚴格的飲食計畫,葛雷漢在一年內就瘦下了45公斤,之後開始每天帶著愛犬健走。
葛拉姆:「剛開始我每天帶狗到山上散步,這個路程約1.6公里,每次上山散步都會花上我一個小時的時間,慢慢地,我可以走得愈來愈快了,並將具哩延長到3.2公里,我的狗狗都會催促我,並希望我能增快步伐並加長距離,像牠一樣可以走得很遠。」
但是瘦身速度太快,導致葛拉姆身上的皮膚快速掉下來,最後他還募集了18萬美金(約58萬台幣)來動手術,並將身上多餘的皮膚切除。
葛拉姆在第2年內,成功的瘦下95公斤,並徹底愛上健身,開始每天踏入重訓的生活,有時還會參加一些健力比賽,在減肥過後,體格不僅變得更加強壯,而且從頭到腳都散發出自信,跟兩年前的他完全判若兩人,最後葛拉姆還決定要成為專業的健身教練,並幫助其他人改變自己。
葛拉姆表示,剛開始接觸健身的時候,自己連一下引體向上都做不起來,還認為自己可能一輩子都做不到,但是他沒有放棄。葛雷漢:「我永遠記得我成功做到第一下的感動,我感覺自己終於邁出第一步,也知道辛苦真的會有回報,所以我希望跟我一樣曾經因為身材煩惱的人,也可以跟我一樣跨出那一步,要是母親看到現在的我,一定會非常驕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