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將代表台灣,進軍東京身障奧林匹克運動會(又名:帕拉林匹克運動會、帕奧)的游泳選手陳亮達,目前正在左營國訓中心積極備戰中!對於即將到來的國際盛會,亮達說:「比起緊張,我更興奮!因為帕奧跟奧運是同一個等級的比賽,也是身障運動員的最高殿堂!」 此次 2020 東京帕奧,陳亮達將出戰三個項目: SM7 級 200 公尺混合 S7 級 100 公尺仰式 S7 級 400 公尺自由式。
陳亮達一出生即沒有小腿,右手手指併指,家人為了幫助他復健,3 歲就送去學游泳。當時只因教練一句:「有沒有興趣繼續游?」因而開啟了陳亮達的游泳選手之路。
陳亮達從小學、國中到高中都是讀游泳體育班,與其他一般組同學一起練、一起比賽,沒有特殊分別。「小時候比較會擔心別人的眼光,但慢慢習慣之後就不太會在意了。當時的生活很單純,沒有想太多,就這樣一直游下去,反正也不知道要做什麼。」陳亮達笑說。
游泳對現在的陳亮達而言,不只是一個讓身體保持健康的復健活動,更是一件可以從中獲得成就感的事情,「每跨越一個時間門檻,進步的時候就會很開心,也會更有動力去練習。」
2017 年時值國三的陳亮達,為了取得 2018 亞帕運的參賽資格,全心全意投入訓練,最後不僅順利前進亞帕運,更一舉奪下兩面銀牌(S7 級 200 公尺混合式、S7 級 400m 自由式)!
「亞帕運是我第二場國際賽,但卻是第一場全亞洲的國際賽事,我在出發前也不知道自己在亞洲的實力是如何,」陳亮達回憶起亞帕運的比賽過程,「跳下去就是努力緊咬旁邊水道的選手,真的沒有想太多。」
陳亮達話鋒一轉說:「如果提早一年努力的話,現在的我可能會更好…。」他解釋自己其實在爭取亞帕運之前,從沒想過自己可以游到這樣的成績、甚至代表國家站上國際舞台,幾乎沒有國際比賽經驗的他,相對的訓練心態就沒那麼嚴謹。
直到 2018 年亞帕運結束,陳亮達終於找到了可以努力的方向,對於自己未來的游泳之路也更加篤定。
「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將東京帕奧延後一年,讓我有更多時間準備和機會去拚到 A 標。」對於這一次將前往身障運動員最高殿堂,陳亮達告訴自己:「無論結果,都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放手一搏!」
然而從義大利比賽回來隔離結束後,剛好碰到台灣發布疫情三級警戒,陳亮達有長達 2 個月沒能下水練習,直到 7 月進到左營訓練中心才真正重返訓練。
「目前的身體狀態尚未調整至最佳狀態,真的不知道實際比賽可以發揮多少。但也不可能急,因為急也沒有用,只能一步一步慢慢來。」陳亮達說。
年僅 19 歲的陳亮達,已拿下國際賽多面獎牌和 109 全國身心障礙國民運動會 7 項冠軍,但如此風光成績的背後是 10 多年來的累積與逐年穩定的進步,以及「不怕輸」的選手特質。
「亞帕運結束後其實低潮了一陣子,怎麼游都游不回之前的好成績,心情雖然偶爾感到煩躁,但最後還是得靜下心來找答案。」亮達說:「其實身障者出來運動不要侷限是贏、是輸,運動一方面是為了成績,另一方面就是為了健康,延緩我們身體的萎縮與退化。」
「大家都喜歡贏,不喜歡輸。但比賽總有輸有贏。」
不怕輸的亮達,遇到低潮並非抱怨,而是靜下心來思考:為什麼會游不好?要改變游法嗎?慢慢抓感覺、慢慢嘗試,並從中找尋其他更好的游泳方式。
對於未來,亮達用一貫沉穩的語氣說:「保持熱忱。」
無論是不到一週就要登場的 2020 東京帕奧,還是隔年的 2022 年亞帕奧,亮達希望有機會讓自己再努力一些,好好準備與應戰每一場賽事!比賽舞台會變,但亮達對於游泳的熱忱,永遠不變。
「身障者不是全部的事情都做不到,只要努力,想要做的事情都可以做得到,不要覺得自己不可能,如果這樣想的話就已經輸一半了。」最後,亮達以此鼓勵所有身障運動員。
2020 東京帕運,讓我們和 INTERSPORT,攜手一起為亮達加油,為所有身障運動員加油!
文章出處/don 1 don
想了解更多 INTERSPORT 官方粉絲團
INTERSPORT 全台門市
INTERSPORT 摩曼頓 士林旗艦店:台北市士林區基河路 130 號 2 樓
INTERSPORT 摩曼頓 竹北文興店:新竹縣竹北市文興路一段 281 號
炎炎夏日,是否想全身泡在冰冷冷的水裡消暑呢?然而除了游泳外,小編要推薦一項最近很夯的運動,立槳衝浪(Stand Up Paddle)。最近在社交平台上,看到許多人都紛紛開始體驗,原來這項運動近年來在國外非常流行,到底這項運動有多好玩呢?讓小編幫你仔細介紹。
SUP是Stand Up Paddle的簡寫,有些人稱它為「衝浪舟」、「立槳衝浪」或「槳板」。立槳衝浪是一種結合衝浪和帆船滑行原理的板類運動,近年來在國外非常流行。衝浪者可以直接站在板子上,用槳划行及做衝浪的動作,簡單易學,只要經過專業教練的指導,無論是誰都能瀟灑、優雅地來趟海上乘風的SUP立槳航行。立槳體驗雖然容易入門上手,但是依照體驗地點與路線不同,也會有難度的差異,如果你是比較怕水的人,建議可以從河流、湖泊這類平穩水域,或是只需要基本體能、無經驗也能玩的海洋路線來入門,比較不會感到害怕或不安。此外,國外也已經發展出各式各樣的SUP競賽。
SUP立槳衝浪難度不高,容易上手,年齡層的分布也較廣泛,經常可見家庭組合、或,攜帶寵物划著出遊。立槳衝浪也可在海上航行,甚至是衝浪,當作另一種衝浪板使用,多變化的玩法,近兩年在世界各地瘋狂流行。由於可行駛的水域較無限制,無論是平順的湖泊、有高低起伏的河川或是浪花不斷的海洋都可行駛,SUP立槳衝浪較與眾不同的是,乘著立槳衝浪可以去到許多不一樣的景點,像是新竹新豐鄉的紅樹林濕地、金山的燭台嶼與南澳的澳花瀑布等等,划行時亦可體驗台灣特殊生態之美。
立槳衝浪是一項在任何有水的地方,幾乎都能從事這項運動,然後就可以準備探索新世界!當你開始玩SUP立槳衝浪後,一開始你會非常的驚訝,透過SUP立槳衝浪竟可以把原本有限的活動範圍,大大的拓展沿伸到任何有水的空間,而且是以非常簡單的方式。 如果你正在找尋可以讓你從事一輩子的活動或嗜好,絕對不要錯過嘗試SUP的機會,SUP立槳衝浪的多樣性玩法將可以永久讓你不感到厭倦,這也是SUP立槳衝浪在世界爆發流行的原因,可以玩的刺激,也可以玩的很溫和,還可以鍛煉到肌肉,更棒的是,不管你怎麼玩都會有充足的運動量。
這麼好玩的運動,今年夏天怎麼可以不跟一波風潮,只要經過專業教練的指導,無論是誰都能瀟灑、優雅地來趟海上乘風的SUP立場衝浪航行。
資料來源/蘋果新聞、FANATIC
責任編輯/妞妞
你在舉手、伸懶腰或是游泳划手時曾覺得「關節卡卡」嗎﹖身體上各個關節活動度對任何運動、日常活動都相當重要,而每一項運動最關聯的部位不同,例如跑者相當需要訓練髖關節,而自由式泳者的胸椎關節與肩關節就非常重要。然而現在多數人長期久坐、滑手機,關節活動度都不夠,讓我們在家做些簡單訓練,打開胸椎和肩關節吧!
每次游泳訓練前都要進行這兩個關節的活動度訓練。有次跟好朋友山姆伯伯談到胸椎關節與肩關節活動度的問題,他提出的觀念非常棒,對自由式來說尤其重要,他說:「肩膀活動度需要先有胸椎的旋轉能力,而胸椎旋轉的活動度又涉及胸椎伸展的能力,所以如果胸椎伸展的活動幅度卡住了,那你的胸椎旋轉與肩關節活動度也會跟著一起受限。而改善胸椎伸展能力的最佳訓練動作是『貓牛式』。」
活動度的訓練在按摩之後進行效果最佳,最好趁著軟組織放鬆完後,緊接著進行特定關節的活動度訓練。
在進行下列活動度訓練時,動作要慢,而且不要用力、不要憋氣,也不要主動用力吸氣或吐氣,要感覺空氣是透過屈曲與伸展的動作「被動地」在身體內進出。下面每個動作都持續30秒。
動作貓牛式呼吸
反覆下面兩個姿勢,重複30秒。
姿勢1:雙手先支撐在肩膀正下方,膝蓋支撐於臀部正下方,抬頭、挺 胸、翹屁股的同時被動吸氣,肚臍往地面的方向推出,此時肩胛骨會收攏 夾緊。
姿勢2:拱背縮腹,用手撐地把背向上推出,肩胛骨就會打開。
蟹式呼吸
反覆下面兩個姿勢,重複30秒。
姿勢1:仰姿,雙手支撐在肩膀正下方,屈膝使腳跟離臀部約兩個腳掌的距離。
姿勢2:把肚臍往天上頂,挺胸收攏肩胛骨的同時吸氣,使大腿、腹部與胸部形成一直線。
靠牆四足跪抱頭抬肘訓練
靠牆的目的為了確保旋轉胸椎時,支撐邊的肩膀和臀 部不跟著轉動。反覆下面兩個姿勢,重複30秒。
姿勢1:先採取四足跪姿,支撐邊貼牆,活動邊的手掌抱頭。
姿勢2:在全身其他部分都不動的情況下,盡量抬高手肘。
(另有胸椎關節旋轉活動度訓練、肩關節活動度訓練動作,詳見本書。)
◎ 以上文章摘自臉譜出版,徐國峰著作《自由式的科學化訓練:從動作原理、技術練習到訓練課表,教你如何降低水阻、建立水感、增加推進力,游得輕鬆又快速》一書。
本書特色
華文世界第一本結合技術理論+水感與專項力量訓練法+泳力表
與個人化泳速區間+自主訓練課表的自由式科學化訓練專書
● 專門寫給已會游泳且熱中訓練,想游得更好更快的泳者及三鐵愛好者。
● 本書結合理論與訓練法,通透每個動作背後的原理,讓訓練更有邏輯、更加聚焦,練就優美的泳技。
● 透過FINA泳分與歷年來世界紀錄的研究,創建泳力表及個人化泳速區間,檢測實力展開最適合自己的自主訓練。
● 設計400公尺自由式訓練課表,拍攝128支由專業選手與教練示範的水感與專項力量訓練影片,藉由線上線下完整學習。
◎ 更多臉譜出版《自由式的科學化訓練》資訊 請點此
責任編輯/D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