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啞鈴
  • 健身
  • 訓練動作
  • 核心訓練
  • 運動器材
  • 瑜伽
  • 上半身肌群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跑步訓練
  • 伸展
  • 跑10K
  • 核心肌群
  • 跑步
  • 瑜伽動作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人物誌
  • 台灣小將游進東京帕奧 陳亮達:我不怕輸
1
台灣小將游進東京帕奧 陳亮達:我不怕輸
2
蛙式與蝶式的呼吸和換氣技巧
3
一起運動一起生活,史上最美游泳姐妹花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台灣小將游進東京帕奧 陳亮達:我不怕輸

2021-09-27
人物誌 水上運動 故事 游泳

今年將代表台灣,進軍東京身障奧林匹克運動會(又名:帕拉林匹克運動會、帕奧)的游泳選手陳亮達,目前正在左營國訓中心積極備戰中!對於即將到來的國際盛會,亮達說:「比起緊張,我更興奮!因為帕奧跟奧運是同一個等級的比賽,也是身障運動員的最高殿堂!」 此次 2020 東京帕奧,陳亮達將出戰三個項目: SM7 級 200 公尺混合 S7 級 100 公尺仰式 S7 級 400 公尺自由式。

陳亮達
陳亮達將代表台灣出戰2020東京帕奧三個游泳項目。圖片來源:陳亮達

我都跟一般人一起訓練,沒有分別

陳亮達一出生即沒有小腿,右手手指併指,家人為了幫助他復健,3 歲就送去學游泳。當時只因教練一句:「有沒有興趣繼續游?」因而開啟了陳亮達的游泳選手之路。

陳亮達從小學、國中到高中都是讀游泳體育班,與其他一般組同學一起練、一起比賽,沒有特殊分別。「小時候比較會擔心別人的眼光,但慢慢習慣之後就不太會在意了。當時的生活很單純,沒有想太多,就這樣一直游下去,反正也不知道要做什麼。」陳亮達笑說。

游泳對現在的陳亮達而言,不只是一個讓身體保持健康的復健活動,更是一件可以從中獲得成就感的事情,「每跨越一個時間門檻,進步的時候就會很開心,也會更有動力去練習。」

左營國訓中心陳亮達
陳亮達目前在左營國訓中心積極備戰。除了游泳,也積極透過各項肌力訓練加強體能。

確立夢想的戰役:2018 亞帕運

2017 年時值國三的陳亮達,為了取得 2018 亞帕運的參賽資格,全心全意投入訓練,最後不僅順利前進亞帕運,更一舉奪下兩面銀牌(S7 級 200 公尺混合式、S7 級 400m 自由式)!

「亞帕運是我第二場國際賽,但卻是第一場全亞洲的國際賽事,我在出發前也不知道自己在亞洲的實力是如何,」陳亮達回憶起亞帕運的比賽過程,「跳下去就是努力緊咬旁邊水道的選手,真的沒有想太多。」

東京帕奧陳亮達
為了爭取亞帕運和東京帕奧資格,陳亮達得到世錦賽等國際賽累積積分和爭取達標機會。圖片來源:陳亮達
陳亮達2018亞帕運兩面銀牌
陳亮達於2018亞帕運獲得兩面銀牌,他與同組另兩名得獎選手合照。圖片來源:陳亮達

陳亮達話鋒一轉說:「如果提早一年努力的話,現在的我可能會更好…。」他解釋自己其實在爭取亞帕運之前,從沒想過自己可以游到這樣的成績、甚至代表國家站上國際舞台,幾乎沒有國際比賽經驗的他,相對的訓練心態就沒那麼嚴謹。

直到 2018 年亞帕運結束,陳亮達終於找到了可以努力的方向,對於自己未來的游泳之路也更加篤定。

在渺小希望中游破逆境:東京帕運

「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將東京帕奧延後一年,讓我有更多時間準備和機會去拚到 A 標。」對於這一次將前往身障運動員最高殿堂,陳亮達告訴自己:「無論結果,都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放手一搏!」

然而從義大利比賽回來隔離結束後,剛好碰到台灣發布疫情三級警戒,陳亮達有長達 2 個月沒能下水練習,直到 7 月進到左營訓練中心才真正重返訓練。

「目前的身體狀態尚未調整至最佳狀態,真的不知道實際比賽可以發揮多少。但也不可能急,因為急也沒有用,只能一步一步慢慢來。」陳亮達說。

陳亮達
陳亮達透過國際比賽累積經驗。圖片來源:陳亮達

成功是累積、是不怕輸

年僅 19 歲的陳亮達,已拿下國際賽多面獎牌和 109 全國身心障礙國民運動會 7 項冠軍,但如此風光成績的背後是 10 多年來的累積與逐年穩定的進步,以及「不怕輸」的選手特質。

「亞帕運結束後其實低潮了一陣子,怎麼游都游不回之前的好成績,心情雖然偶爾感到煩躁,但最後還是得靜下心來找答案。」亮達說:「其實身障者出來運動不要侷限是贏、是輸,運動一方面是為了成績,另一方面就是為了健康,延緩我們身體的萎縮與退化。」

「大家都喜歡贏,不喜歡輸。但比賽總有輸有贏。」

不怕輸的亮達,遇到低潮並非抱怨,而是靜下心來思考:為什麼會游不好?要改變游法嗎?慢慢抓感覺、慢慢嘗試,並從中找尋其他更好的游泳方式。

陳亮達游泳訓練
亮達平時除了游泳訓練,也積極地藉由陸上訓練提升身體素質。透過彈力帶,亮達可以訓練到游泳選手最需要的肩膀、胸和背部。

未來,保持熱忱、放手一搏

對於未來,亮達用一貫沉穩的語氣說:「保持熱忱。」

無論是不到一週就要登場的 2020 東京帕奧,還是隔年的 2022 年亞帕奧,亮達希望有機會讓自己再努力一些,好好準備與應戰每一場賽事!比賽舞台會變,但亮達對於游泳的熱忱,永遠不變。

「身障者不是全部的事情都做不到,只要努力,想要做的事情都可以做得到,不要覺得自己不可能,如果這樣想的話就已經輸一半了。」最後,亮達以此鼓勵所有身障運動員。

陳亮達
對於未來,亮達用一貫沉穩的語氣說:「保持熱忱。」

2020 東京帕運,讓我們和 INTERSPORT,攜手一起為亮達加油,為所有身障運動員加油!

文章出處/don 1 don

想了解更多 INTERSPORT 官方粉絲團

INTERSPORT 全台門市

INTERSPORT 摩曼頓 士林旗艦店:台北市士林區基河路 130 號 2 樓

INTERSPORT 摩曼頓 竹北文興店:新竹縣竹北市文興路一段 281 號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蛙式與蝶式的呼吸和換氣技巧

2017-06-07
呼吸訓練游泳水上運動知識庫

蛙式的換氣看起來像是只要把頭抬起來就好,但實際上它與4式中蝶式換氣難度相同。因為它牽扯到手腳平衡,既要游的快,又要能換氣,因此難度極大,很多初學者剛接觸蛙式時都會一抬頭換氣,身體就沉下去了。
 
而蝶式在一般人看來是動作難度最大的,但卻是動作姿勢最好看的一式。蝶式的呼吸控制與整個身體的配合要求更高,如果換氣姿勢不對,那麼相應的整個身體姿勢就不協調,而且會覺得很累,又游不遠。

蛙式換氣迅速夾肘不下沉

那麼掌握蛙式換氣的技巧是什麼?蛙式的換氣,主要在於手部的動作,相對自由式來說,蛙式的技術動作比較簡單,很容易學。大家都知道如何蹬腿,但上身卻往往難以露出水面吸氣,這主要是沒有注意到肘部的動作,蛙式的手部動作是手臂併攏劃出,分開向兩側後方划水,在用力完的時候,手臂應該在身體兩側,這時應該有一個迅速有力的夾肘動作,依靠這個動作的力量會有瞬間的向上浮力,上身隨著這股浮力露出水面,完成嘴巴吸氣動作,而呼氣同自由式一樣,是在水下用鼻子完成的。

對於初學游泳者來講,由於學習游泳的時間有限,或因身體協調性較差等其他原因,會有腿部動作掌握還不太熟練時,為了趕進度就進行了蛙式的完整配合練習。
 
此時,由於初學者蛙式蹬夾水的效果不甚理想,划行時身體在水中的位置更容易偏低,完成吸氣也將更加困難。游泳者在完成呼吸配合時,身體在水中所處的位置高低,將直接影響到其心理及完成呼吸的質量。同時,在蛙式呼吸配合練習中就應充分重視這一點。

蝶式換氣不刻意抬頭

很多游泳運動員蝶式換氣較多使用晚吸氣技術,即手臂內劃結束時頭部開始露出水面,手臂上劃及移臂的前半段完成吸氣動作,手臂前移過肩後前伸時低頭入水。

低頭一定要在手入水前完成,或在入水同時完成,否則會使手臂和肩部難以伸展,影響入水的遠度,使有效划水路線縮短。蝶式吸氣與蛙式一樣,不刻意抬頭,而是隨著第二次向下打水的升力以及臂腿協調配合使身體和肩升高,頭自然地露出水面。眼睛和嘴都朝向水面,吸氣結束低頭時,頭隨肩部的前伸向前下方伸展,使手入水時肩能夠充分前伸。如果抬頭太高,易使背部肌肉緊張,並導致腿部下沉。

蝶式換氣實際練習

  1. 吸氣時,向正前方下頜向水面抬起,但下頜不要單純向上的動作,而應向向前方池端方向伸出。
  2. 移臂的動作應放平些,貼近水面移臂,身體起伏減少,吸氣位置可緊貼水面。

身體重心要領

1. 第一次踢腿時,必須將臀部提出水面,兩肩前伸。
2. 第二次踢腿時,意識上可注意在用力同時, 收緊小腹, 促使手腿同時用力。
3. 第二次踢腿後,上身抬起吸氣,下頜向前池端伸出。
4. 手臂移臂平而快,入水點稍遠些為好

蛙式與蝶式互動練習法

1. 以蝶手之推水動作一次(收手以蛙式大划之收手動作一樣),配合蛙腳蹬夾水一次後再以一次蛙式手腳配合一次。
2. 蝶腰打水兩次,蛙式划手換氣一次。
3. 當蝶手推水至腿兩側時,將頸部引出水面,完成換氣動作(收手以蛙式大划之收手動作一樣),配合蛙腳蹬夾水一次。

蛙式(上)與蝶式(下)的互動方法

參考資料
1. swim-teach.com
2.  鹿峰國小游泳班
3.  國立師範大學

4.  維基百科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一起運動一起生活,史上最美游泳姐妹花

2017-01-25
故事游泳水上運動人物誌

比雅(Bia )和布蘭卡(Branca Feres)是一對在泳壇非常出名的雙胞胎姊妹,倆姐妹從小就開始練習花式游泳,她們還是巴西的知名模特兒兼電視主播,倆姐妹倆曾在2011年宣佈退休,在當時成為巴西國內的焦點事件,也讓她們錯失了2012年倫敦奧運,但是在2016年時,她們重返里約奧運,倆人的外貌以及身材讓她們在奧運場上成為亮眼的一顆星。

比雅(Bia )和布蘭卡(Branca Feres) ©Instagram/biaebrancaferes

巴西花式游泳選手比雅和布蘭卡,她們在體壇上是非常出名的雙胞胎姐妹花,她們做任何事情都在一起, 像是一起居住、一起吃飯、一起互相吹髮、一起運動,甚至還一起做隆胸手術,在生活中,許多大大小小的事情都黏在一起,她們高顏值的外貌以及傲人的身材,成為許多男士們夢寐以求的對象。

比雅(Bia )和布蘭卡(Branca Feres) ©Instagram/biaebrancaferes

布蘭卡:「我和妹妹的感情比跟父母、另一半更加親密,我們不僅是好朋友兼家人還更是對方的知己,在生活上,不管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希望與妹妹分享,我們穿的衣服以及化妝用品都幾乎一樣,連拍照也要擺同一個pose,曾聽有人問說,那妳們會吵架嗎?當然會,但是我們可以一下就合好,因為我們都懂彼此。從的小時候,我們倆個就非常喜歡玩水,於是我們的父親就開始教導我們游泳,從那時至今,我們就已經離不開水了。」

比雅(Bia )和布蘭卡(Branca Feres) ©muscleprodigy.com

由於倆姐妹的容貌實在真的太相似了,外人只能透過她們手腕上的刺青數字來區分誰是誰。

比雅:「有次在學校裡,姊姊的同學誤以為我是姊姊,還跟我分享了一些事情以及計畫週末要去哪玩,當時調皮的我,就她說什麼我就跟著說,完全沒有被發現我不是布蘭卡,過了幾天,姊姊的同學遇到了姊姊,並詢問姊姊是否有意願要一起出去玩,當時布蘭卡一頭霧水,覺得她根本不知道這個消息,最後才恍然大悟,發現原來是自己的妹妹與同學對話。」

她們倆姐妹在小時候有個可愛的小夢想,就是能化身成一條美人魚,並悠遊自在的在大海裡游泳,為了實現夢想,她們還拍攝了一組美人魚的寫真,讓許多人大讚實在太美了。

一起吃飯。

比雅和布蘭卡一起吃飯 ©Instagram/biaebrancaferes

一起拍攝寫真。

比雅和布蘭卡一起拍攝時尚寫真 ©Instagram/biaebrancaferes

雖然倆姐妹曾在2011年宣佈退休,並在巴西國內成為了當時的焦點事件,許多人都不能理解她們為何當時要退出體壇,但她們也表示,只想暫時過著想要的生活,但在2012年的倫敦奧運,雖然有回到選拔賽場上,但還是無緣踏入這殿堂,直到2016年里約奧運時,她們再次展現光芒,以驚艷的泳技以及外貌跌破眾人眼睛,並成為里約奧運上眾人追捧的一顆星。

分享文章
  • 啞鈴
  • 健身
  • 訓練動作
  • 核心訓練
  • 運動器材
  • 瑜伽
  • 上半身肌群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跑步訓練
  • 伸展
  • 跑10K
  • 核心肌群
  • 跑步
  • 瑜伽動作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