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過疫情的嚴峻,一年一度全台最大路跑盛事-台北馬拉松將於12月19日強勢回歸!在全面備戰的關鍵時刻,adidas隆重推出adizero競速跑鞋台北馬指定配色「Sonic Ink」,以電光藍為主調,炫光綠點綴其中,展現跑步的疾速能量。adidas最強競速跑鞋adizero adios Pro 2,以LightstrikePRO雙層中底結構,搭配EnergyRods推進系統,帶領無數菁英跑者突破生涯最佳紀錄;最速輕量厚底訓練跑鞋adizero Boston 10更是跑者訓練時的最佳利器,延續adios Pro 2競速血統,雙中底全面升級,助跑者找回競賽狀態,於年末封關之戰突破速度極限!
adidas adizero Pro系列跑鞋自推出,便在賽場上締造男子與女子多項馬拉松世界紀錄。全新adizero adios Pro 2推出不到半年,就助菁英跑者拿下眾多國際馬拉松賽事冠軍,肯亞男子及女子好手也在11月紐約馬拉松上腳adidas adizero Pro 2「Sonic Ink」全新配色再奪冠軍。為破紀錄而生的adizero adios Pro 2,重新進化的LightstrikePRO雙層中底結構,重量較前一代減輕30克,並嵌入模擬人體腳掌骨骼的碳纖維EnergyRods,有效降低能量損失,提供爆發式推進力。鞋面採用輕薄的Celermesh 2.0環保材質,兼具高透氣與延展性;採用複合式大底設計,在前緣處加入ContinentalTM馬牌大底,搭配輕量橡膠材質,打造競速跑鞋所需的絕佳抓地力,引領跑者在年底臺北馬拉松發揮超常水準,飆出新境界!
距離臺北馬拉松正式倒數五週,積極備戰中的跑者們,必須在短時間內回到疫情前的體能配速,adidas最速輕量厚底訓練跑鞋adizero Boston 10便是跑者們的最強裝備。adizero Boston 10全新厚底升級,雙中底上層採用adios Pro 2同等級LightstrikePRO,搭配下層LIGHTSTRIKE中底,並加入EnergyRods推進系統及後跟碳纖維片,兼具緩震與推進力;鞋面採用輕量工藝式網布,帶給跑者舒適透氣且穩定包覆的腳感;耐磨的ContinentalTM馬牌輪胎大底,即使在雨天訓練,也能展現優異抓地力,助跑者在回歸賽道前,恢復備戰狀態。
今年受疫情影響,多數馬拉松賽事被迫停辦,跑者頓時失去訓練目標,然而即便沒有了跑道,他們也從未停下腳步,因為#堅持 不只為快,訓練不是為了超越別人,而是忠於內心對跑步的熱愛。adidas身為長期台北馬拉松贊助夥伴,自11月23日起,於adidas X 台北馬拉松活動頁面舉辦消費者抽獎活動,邀請全台跑者上傳個人跑步照片,寫下#堅持 不只為快宣言,並分享至社群,不論參賽與否,皆能獲得adizero系列鞋款抽獎機會,邀請好友加入更可解鎖多項好禮,11月23日起就與adidas一同慶祝台灣規模最大路跑賽事-台北馬拉松強勢回歸!
詳細活動資訊請持續關注官方粉絲專頁。
資料來源/adidas
責任編輯/Dama
專業運動品牌ASICS將於2020年2月7日推出METARIDE AMU限量款跑鞋,這雙跑鞋是與日本重量級建築設計師隈研吾(Kengo Kuma)所聯手推出,除了再次凸顯了ASICS精益求精的品牌特質,更是開創鞋履品牌與建築領域跨界合作的嶄新模式。
即將於2/7上市的ASICS METARIDE AMU限定鞋款,是以2019年初發表的 METARIDE跑鞋為設計藍本,並以降低跑步時能量耗損做為特點的跑鞋,其搭載的GUIDESOLE弧形嚮導科技,能夠更有效率的協助跑者們突破界限跑出自己。而這次攜手隈研吾先生的設計概念,不僅融合了METARIDE的特點,更為METARIDE AMU的外觀設計注入了最新的日本建築概念元素,將METARIDE卓越科技性能與個人環保簡約風格巧妙糅合,賦予出全新跑鞋剛柔並濟的特色。
隈研吾(Kengo Kuma)先生在建築領域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他也是2020 年東京奧運會主場館的設計師,除了十分擅長將古典與現代風格融為一體之外,他更崇尚「身心合一」 的理念。這個理念恰好與ASICS「健全的精神寓於強健的體魄」的品牌精神不謀而合,因此在本次的跨界合作鞋款中,兩者更是將該理念帶入設計風格與元素之中,希望藉此聯名設的推出為更多人帶來身體與精神上的鼓勵與支持幫助。
ASICS METARIDE AMU 中的AMU(編む),日文為「編織」的意思。鞋面設計構造取材自傳統日式竹編工藝,相互交錯的編帶狀材料形成別具風格的跑鞋外觀;這些編帶的位置與形狀經過特別設計,可與針織面料巧妙結合,能舒適的包裹著雙腳,讓跑者在運動時能同時提供穩固兼具彈性的支撐度,為跑者們帶來獨特的跑步體驗。
介於鞋面與鞋底之間的緩衝層中底部位材料則選用源自樹木的纖維素奈米纖維(Cellulose NanofiberCNF),這種輕質又柔韌的纖維是近年來頗受關注的新型高性能材料,其本身天然的暖色調也使中底的顏色格外亮眼。
日本重量級建築設計師隈研吾先生表示:「此款跑鞋是我們迄今精心打造出最微型的建築藝術品,借鑒傳統竹編工藝所打造出的外層,與貼合雙腳的柔軟針織內層相得益彰;這是一雙層設計可根據跑者在奔跑中任意屈伸與扭轉等動作,而自動形變並貼合足部的鞋款」。
此次,ASICS將攜手日本建築師隈研吾先生,將豐富多樣的設計元素進行巧妙的融合,創新打造出此款全新設計款限量跑鞋,並在助力於跑者們盡享跑步快感的同時,更令他們得以跑出自己且成就更好的自我魅力。
1.柔韌針織鞋面:取材自傳統日式竹編工藝,交錯的條帶形狀材料包裹雙足,為運動提供穩固又不乏彈性的支撐。
2.FLYTEFOAM 中底科技:由纖維素奈米纖維(CNF) 製成的堅韌中底,既穿著輕盈又具有極佳的緩震性,底部FLYTFOAM PROPEL 強化腳掌離地時的反彈力。
3.GUIDESOLE 弧形嚮導科技:符合物理工程學的上翹中底構造使得重心更易轉換,致力於幫助跑者在跑步中減少腳踝部位的能量損耗,令他們跑得更遠且更省力。
4.鞋跟GEL 緩震膠科技:鞋跟底部的GEL 緩震膠帶來持續的緩震性能,減少人們腳掌觸地時所受到的衝擊。
ASICS METARIDE AMU跑鞋全球限量2020雙,台灣限量販售36雙,將於2020年2月7日起亞瑟士台北旗艦店及台灣亞瑟士官網開賣,建議售價NT$10,800。
資料提供/台灣亞瑟士
責任編輯/David
100英里,相當於約160公里,這個比台北行天宮跑到大甲鎮瀾宮還更長的距離,在她之前沒有女性一次跑完過,而她是怎麼做到的?
耐力賽終點線前,一位美國女性Pat Smythe(現名為Smythe -Conill)告訴她身旁的競爭對手兼陪伴30個小時的配速員Phil Lenihan﹕她需要專注、傾聽自己的身體,並好好體會最後1英里的努力。那時是1978年6月24日,35歲的Pat Smythe即將成為史上第一位完成美國西部100英里耐力賽的女性。
Smythe –Conill以29小時34分的成績衝過終點線,在這場美國越野賽始祖「西部100英里耐力賽」中,她成為28名完賽者中最快抵達的女性,得到后冠。「我伸出手抓住Phil的手,接著我們在終點線前最後衝刺,在那最後平坦的1/4英里(約400公尺),我沒有把目光專注在地面,因為我知道我的方向,而我是第一個到達終點的女性。」Smythe –Conill在1978年秋季號的馬拉松雜誌這麼寫著。
而今年是Smythe –Conill封后的第41週年,也是這場世界上最古老的100英里耐力賽第45週年。
摘下西部100英里耐力賽后冠是41年前的事了,現年77歲的Smythe –Conill已退休。小時候的她在美國華盛頓州溫哥華市長大,1967年結婚時隨著丈夫搬到加州,開始跑步其實是大學時期為了減重,搬到北加州後,遇到更多熱愛跑步的跑者,也點燃了她的熱情。
「以前我不參加比賽,跑步對我來說是非常私人的事。」Smythe –Conill表示。然而,當她任職學校秘書期間,遇到了當地的女教師跑者Mary Healy,Healy創辦了「女性奔跑」組織,對灣區的女性教授跑步知識,開辦不久後,Smythe –Conill就加入當助理,兩人一起舉辦課程、教授女性跑步、配速、營養、重量訓練等知識;課程目的是引導學員從跑1英里開始,並鼓勵她們能越跑越遠。
Smythe –Conill直到1978年之前都不曾參賽過,Healy則是個馬場老手,當時兩人都認為,參加西部100英里耐力賽能為女性的超馬能力向國際奧委會發聲,她們也確實試著用行動去證明。而那一年,距離國際奧委會將女子馬拉松納入奧運項目還有6年的時間。
Smythe-Conill和Healy在賽前5週才開始為賽事訓練,依現在的週期化訓練概念看來,她們的訓練時間相當短暫。Smythe-Conill的週跑量從每週25-30英里(約40-48公里),大幅進步到100英里(約160公里),是藉著在山林間的長距離練跑,幫助她準備50英里的訓練計劃;她們兩人甚至開車3小時到比賽起跑點斯闊谷,沿著賽道模擬比賽。
當時Smythe-Conill在馬拉松雜誌上表示﹕「在賽前,我毫無疑問地相信我可以完賽,而我更想知道的是,在自己身上能找到的內在優勢是什麼﹖我相信比賽最終不只在比身體條件,更在比心理素質。」
在Smythe-Conill和Healy站上起跑線之前,Runner’s World雜誌的營銷經理Lenihan詢問她們可否一起跑,因為他相信自己可以幫兩位女士配速、幫助完成她們人生初100英里,而這場比賽的限時是30小時。果然,配速有效。
比賽在漆黑的凌晨5點開跑,開跑後馬上遇到山路小徑連續下坡,更經過15英里的雪地。不幸的是,Healy發生嚴重的高山症症狀,並在比賽僅30多英里時被迫退出。剩下的里程,留下Smythe-Conill和Lenihan繼續一起跑。然而,當她們離開Robinson Flat檢查站後,工作人員提醒他們配速太慢,恐怕超過30小時被取消資格,Lenihan卻自信地回答「請在終點線幫我們把獎牌準備好!」
不出所料,跑到最後一個49號高速公路檢查站時,距離終點線6英里(約9.6公里),他們已追上可在時限內完賽的時間。同時,Smythe-Conill意識到自己將成為西部100英里耐力賽的第一位完賽女性。即便腳踝極度疲勞疼痛,甚至有幾段路不得不停下來步行,但得知剩不到10K就將寫下創舉,Smythe-Conill頓時注意力集中、加快步伐,和Lenihan一起跑回終點線,創造出29小時34分的歷史。
賽後Smythe-Conill表示「我很感激,這也改變了我許多。我試圖在跑步課中告訴女生們﹕我因為自己完成了某件事情而帶來自信、自尊和自主;至於比賽對我個人而言,同時帶來了驕傲和謙遜。」
創紀錄的後幾年間, Smythe-Conill僅在1979年再度嘗試西部100英里耐力賽,但在約30英里處就退賽了,之後她繼續為自己的興趣而跑,直到1982年,她表示厭倦了「推動」而停止跑步。而1978年的那場比賽,成為她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比賽。
儘管如此,Smythe-Conill當年的創舉仍是一項重大成就。在她歷史性的一跑之後,激勵了不少女跑者突破極限。從1979年Skip Swannack以21小時56分打破同場100英里紀錄;1989年,傳奇性超馬跑者Ann Trason在這場賽事贏得了她第一次勝利,之後更繼續贏得14次勝利;而Austrheim-Smith成為第一名連續10年完成該賽事的女性跑者。直到去年,多達60名女性在20小時27分內完成100英里賽事。雖然Smythe–Conill的成績早已被超越,但她的偉大在於,她為更多女性設置了一個標竿,也讓更多女性達到她們原本認為不可能、甚至荒謬的事。
「西部100英里耐力賽像是『推動』的延伸,即便生活像一場鬥爭,但你必須繼續推動、保持耐力,並且持續享受。對每個人來說,這都是他們自己的內在進化過程。」Smythe–Conill在今年西部100英里耐力賽開賽前受訪時如是說。
資料來源/Runner's World, Western States 100-Mile Endurance Run
責任編輯/D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