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屆新北市鐵道馬拉松接力賽(追火車)即將於明年 4 月 17 日開追!這場堪稱全台最具特色的歡樂接力賽,每年頂著超高品質、超高樂趣、超高人氣的三高規格,報名隊伍數屢破紀錄。 這屆除了有超吸睛的七棒專屬毛巾設計等創意物資;名教練、選手與網紅眾星雲集的隱藏版隊友;更將報名隊伍設定至 1,000 隊的終極目標。新北市長侯友宜今(16日)出席記者會表示,才開放報名不到一個月就有 700 隊報名,之後若達一千隊標準將加開名額讓大家跑得開心。
第七屆推出讓追友倍感尊榮、熱烈討論的七棒專屬毛巾,並將棒次名稱如女神棒、海神棒等融入毛巾設計,每人拿到的皆是自己負責棒次的代表款。此外,延續往年組合式獎牌設計,第七屆更將各棒次賽道沿線最具指標的人氣景點,刻印呈現於每一棒的完賽獎牌上,讓新北鐵道沿途美景隨身帶著走,每項完賽物資吸睛度、收藏性再創新高,絕對讓追友們的完賽時刻驚喜不間斷!
延續第六屆大獲好評的隱藏版隊友組,在第七屆力邀了全新陣容重磅登場,包括知名運動Youtuber-梁哲睿Jerry、三重箭歇團總教練-黃崇華、跑界小清新-吳敏、外景女鐵人-段慧琳、萬金石新科亞軍-周庭印、光頭教練-李翰暄、小旋風-鄭瑞竹、運動網紅-李詹瑩、玉兔女神-游雅君、追夢女俠-陳宇璿,以及變裝組代表的貓女姐接Vita等11位隱藏版隊友神助攻,與追友一同共襄盛舉追火車,一起賽後狂歡,明年4月17日的終點將是眾星雲集,看點滿分!
適逢第七屆的追火車,恰好以 LUCKY 7 的幸運數字為核心,更要讓明年參賽的追友跑得過癮又開心,賽事首創幸運星成績獎,於記者會中抽出的7隊幸運名次,在完全無法預測的情況下,直到所有完賽隊伍名次全數產出後,獲得幸運名次的隊伍即可獲得 AKIWEI 太陽眼鏡、Compressport 中空帽、GA 黃金甲葉黃素果凍及在地完賽慶功宴等精美獎項,只要完賽就有中獎機會,一個無關資歷、實力、耐力的獎項,完全倚靠的只有全隊的幸運指數高低多寡,增添整體賽事趣味性!
除了幸運星等好禮,福容大飯店今年依舊義氣相挺贊助變裝組前三名獲獎隊伍 Villa 及海景房;與鐵道馬長期合作的日籍西武鐡道公司,雖然受到疫情影響,但新北市政府與西武鐵道的台日交流持續,明年也將以實際行動大力支持回饋鐵道馬。
鐵道馬拉松接力賽賽道橫跨雙溪、貢寮二個行政區,除了知名的福隆沙灘外,賽道沿線還會經過舊草嶺隧道、卯澳漁村、牡丹社區、雙溪老街,參與者可以用雙腳慢慢欣賞、細細品味貢寮、雙溪小鎮的人文與靜謐。
這屆主辦單位與注腳雙溪等在地業者合作,推出追火車客製餐點及伴手禮,希望跑友能於賽後派對品味及認識在地小農的佳餚、料理及特產。並賽前規劃兩場旅跑深度體驗活動,包含在地導覽及手作課程,讓追友不僅是參與賽事,還能夠體驗周邊特色景點,2022 鐵道馬將讓所有的參賽者體驗不一樣的運動旅遊!
無論是路跑或是越野跑,在補給方面一直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因為他決定了你接下來路程當中,能否順利完成的關鍵之一。
不過,在運動的型態上,越野跑本身與一般路跑有很大的差異。在平坦的公路或田徑場跑步,身體能夠透過動作的慣性,以較省力的方式前進,肌群的使用大多是固定的,但越野跑不同,例如爬階梯步道時,每一步都像新的開始,你幾乎完全無法延續上一步的慣性往前進,若不使力,身體就不會前進。
在越野賽前,建議先帶著小水袋背包到比賽現場,至少循著大會公告的路線圖跑一次,了解實際情況後再回家思考比賽時的補給裝備。若無法到現場,那也請參考大會公佈的路線等高圖及照片來作為裝備上選用的準則。
依照訓練狀況而定。例如,昨天你的訓練內容是什麼,明天的計劃又有什麼,都會影響你今天的訓練過程中是否該進食。如果在周一安排了高強度的訓練,週二同樣有訓練計劃,那麼在周二的訓練中就應該補充食物,因為此時你的糖原貯存處在很低的水平,不太可能完成強度較高的訓練計劃。如果現在是周一,而周二有很高強度的訓練計劃,你就應該在周一安排強度一般的訓練,例如:短距離的放鬆跑,會為接下來的訓練計劃更順利。
能量膠是屬於半固體型態的產品,多用在訓練中與競賽中協助運動者維持血糖的產品,市售一份能量膠大概能提供15-25公克的碳水化合物之外,通常能量膠多伴隨有維生素與礦物質添加,讓產品營養價質提高。
能量棒主要可以提供在運動前、中、後過程熱量、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質的產品,當受時間限制時,這類產品能夠提供攜帶的方便性。一份能量棒能提供30-100公克的碳水化合物,與6-20公克的蛋白質,不同的碳水化合物與蛋白質比例品質,也可以運用在不同的時機。
所以無論什麼比賽,水與碳水化合物永遠是最重要的來源。
越野比賽中有不同的難度,途中一定要頻繁的補充水分,基本上要在感覺餓了、渴了之前趕快補充。
水:比賽補給點的水可以多裝一些。考慮各補給點之間的距離以及爬升,對於無法準確預估自己的完成時間的跑著來說,每一個CP點不要「踩空」,水袋都裝滿。 另外每次觀察自己的尿液顏色,也可以直觀的自己確認自己是否缺水。若參加長距離的賽事話,建議邊跑邊補充水分,因為若停下來休息補充的話,重新起跑會更加辛苦。
碳水化合物:補充能量膠、能量棒,就能補充碳水化合物。要注意的是,若參加百公里越野賽事,更要保持補給符合營養、熱量需求的標準下,做到口味的多樣性,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最後,碰到補給站後,除了自我補給外,確認食物與水能否撐到下一站也是相當重要。運動容易破壞肌肉組織,所以賽後攝取胺基酸營養品也有消除疲勞的效果。
安全是通往終點唯一的路,雖然補給有基礎的定律,但是最重要的事還是要了解自己目前的狀況,千萬不要因為做而做、吃而吃,跑得舒服、爽快才是越野跑所要給我們得啟示。
在耐力訓練一文中提到,身體的耐力跟「最大攝氧量」與「AT/LT」有關,「最大攝氧量」是在運動時身體能夠吸收的最大氧氣量,最大攝氧量的高低關係到氧氣的有效轉換高低,所以身體最大攝氧量越高,代表運動能力越好。
最大攝氧量的測定,仍舊需要專業的儀器測量與醫師測量,因為這樣的測量是具有相當的危險性存在,所以無法自行測定。測定的方式利用在跑步機上跑步,並戴上氧氣面罩,藉由不斷調高速度,檢驗測試者的攝氧量的最大值。
不過現在的許多的心率表,也開始有測定最大攝氧量的功能,但是這些功能都是經由演算法所「預估」出來的數值,就會因為測試的環境不同,產生誤差。在《心跳率你最好的運動教練》一書中有提供一套測試方式與測驗量表,利用跑步搭配書中的分級量表來「估算」自身的最大攝氧量值,雖然這樣的測試比較簡單,但是仍有 一定的危險性存在。
對於一般人來說,並不需要特地去測身體的最大攝氧量,只需要利用簡單的「安靜心率」與「最大心率」兩項數值,就可以大概了解身體狀況,與訓練狀況,唯有需要往專業運動員邁進時,在考慮前往專業的醫療中心做測定,再利用這些數值安排計畫,才是最恰當的方式。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