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6個必備的運動技能 學起來讓你的專項運動訓練能更上一層
1
運動技巧
6個必備的運動技能 學起來讓你的專項運動訓練能更上一層
2
延長驚險勝出 美國男籃挺進最終四強
3
韓國射下9金3銅 中華臺北4銀一銅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6個必備的運動技能 學起來讓你的專項運動訓練能更上一層

2021-12-28
話題 綜合 路跑 單車 增肌 減脂 觀念

無論你從事任何形式的運動或訓練,對於身體健康絕對是無庸置疑的有幫助,但對於運動成績和表現而言,最需要注意的就是運動項目的專項技能練習。例如打網球的人需要敏捷性、力量、速度和手眼協調等4個方面下功夫練習,尤其是敏捷性這塊訓練正是專項運動必備的能力。如果你已經符合美國運動醫學會 (ACSM) 體育活動指南,並且想要為特定的健身相關目標進行更多訓練,就還需要考慮這6個與技能相關的訓練組成部分。

運動技巧
對於運動成績和表現而言,最需要注意的就是運動項目的專項技能練習。

6個必備的運動技能

1.力量

力量是結合了速度和肌力!從本質上講,它是你產生最大力量的速度,在體育運動中力量運動員是指那些在短時間內全力以赴發揮力量的人,例如奧運的舉重型運動員、足球運動員和體操運動員等等;但是其它運動項目的運動員,例如籃球、排球和網球這類的運動項目,也可以從發展更大的力量中獲得好處,尤其是跳躍反彈需要腿部力量,而有力的扣球需要上肢力量和下肢力量的結合,因此,力量的強化是各項運動不可缺少的基礎。

2.速度

當你想到速度時,可能會想到例如100公尺衝刺這樣的運動項目,但速度在本質上是相對的。一名優秀的100公尺短跑運動員,需要非常非常快的爆發力,但可能只能持續約10秒左右;另一方面,如果馬拉松運動員想要提高速度以創造出個人最好的成績,那他們可能會將每公里的比賽配速從每公里10分鐘縮短到每公里9.5分鐘,並將這樣的速度維持大約4個多小時。

以上所舉例的兩個運動項目的訓練方式截然不同,但他們的目標相似!就是在運動比賽的過程中讓自己變得更快,因此,速度的訓練會根據你運動的方向與形態而有所不同;但無論哪種運動項目,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都是提高速度的最佳方法之一,這種訓練方式包括在設定的時間內全力以赴或幾乎全力以赴的完成,然後設定身體休息的時間,這樣的訓練模式它反復挑戰身體的有氧和無氧系統,並讓肌肉、心臟和肺部都能習慣於在更高強度的工作模式下,進而發揮出更好的能力。

3.敏捷

敏捷性是身體能快速移動和輕鬆改變方向的能力,例如籃球員都必須要非常敏捷,因為他們必須向各個方向進行移動、跳躍、滑動、扭轉和後退,以快速的反應來面對球場上各種的方向變化,因此,它們就必須要讓身體接受大量的敏捷性訓練項目,以便能在當下立即做出反應並改變身體方向。

力量速度與敏捷性對於許多的運動項目都十分的重要。

4.協調

有許多的運動項目都需要良好的手眼或腳眼協調能力,這包括有羽毛球、高爾夫、足球、籃球、橄欖球、壁球、射箭、壘球或極限飛盤等等項目,所有這些都要求你能夠看到外部物體,並快速的運用手或腳做出準確的反應,以滿足該運動項目所設訂的目標。

5.平衡

我們常在一些體操、瑜伽、滑雪或是衝浪的運動員身上,看到完美的平衡技巧以達成他們在運動項目的成績,但除了這些運動需要平衡感之外,還有更多的運動項目也不能或缺。平衡本身是指調整身體姿勢以保持直立的能力,它涉及本體感受或者知道你的身體在空間中的位置,並且能使你的身體重心在運動過程中隨時調整位置,以更有效率的方式來完成。 有許多的運動項目都可以在提升平衡能力之中獲得好處,例如越野跑者可以從平衡訓練中獲得好處,因為平衡可以幫助或防止他們在賽事或訓練中,被樹根絆倒或在泥濘的路上滑倒後扭傷腳踝及摔倒的風險。

6.反應時間

反應時間是指人體對外部刺激的反應速度,例如一場網球比賽當球從對手的球拍上落下時,最好的選手幾乎會零時差的做出立即的反應,並衝向他們希望球反彈的位置揮拍。因此,反應時間在很大的程度上取決於身心之間的聯繫;當你的眼睛看到一個刺激時,頭腦就會立即分析這個刺激,身體便會立即根據那個分析做出反應,這種身心反應在很大程度上與平常的訓練和經驗知識有關聯;職業級的網球運動員,幾乎都可以立即做出分析與預測球落地的方向,並立刻做出最正確的反應。

資料參考/Runner’s World

責任編輯/林彥甫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延長驚險勝出 美國男籃挺進最終四強

2017-08-28
綜合籃球球類新聞台北世大運話題

爭取世大運男籃四強門票,27日美國出戰以色列。上屆金牌得主美國遭遇頑強抵抗,第四節用犯規戰術想確保勝利,卻意外地聰明反被聰明誤、差點陰溝裡翻船,直到延長賽才有驚無險以110:104挺進四強。

延長驚險勝出 美國男籃挺進最終四強

面對身高矮一截、但鬥志頑強的以色列,美國男籃第四節剩3.3秒、握有三分領先,教練團選擇執行犯規戰術,不讓以色列有一舉追平的機會,但以色列後衛Iftah Ziv命中第一罰後,第二罰故意不進,中鋒Daniel Koperberg第一時間掌握進攻籃板,空中一氣呵成完成補籃,比數來到97比97、進入延長。

延長賽美國Dakota Mathias在僅剩38秒時、投進超前三分,終場以110比104擊敗以色列。Mathias賽後談到那記關鍵三分時表示:「當時氣氛相當緊繃,持球隊友陷入重重包夾,球到我手上時,進攻時間也快到了,只能選擇用後撤步出手,真的很幸運能投進這三分球!」

美國另一位贏球功臣則是後衛Carsen Edwards,7月初他才代表美國青年隊參加U19世青賽,最終拿下銀牌。而此役由於得分主力Vince Edwards受傷勢影響,Carsen Edwards下半場成為球隊進攻核心,全場狂轟8記三分球在內的36分,其中第三節個人進帳18分。

男籃美國隊Vincent_Edwards(白衣)在防守球員包夾下出手。

Carsen Edwards賽後說:「我試著整場都保持侵略性,以色列是很好的球隊,陣中有許多職業球員,我們每個人都全力以赴地發揮,做好每個細節,才有最後這麼好的結果。」

資料、圖片提供/臺北世大運組委會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韓國射下9金3銅 中華臺北4銀一銅

2017-08-24
賽事綜合台北世大運新聞話題

2017臺北世大運射箭賽24日收兵,韓國隊技高一籌,囊括了10面金牌中的9金,其中李承潤(Lee Seungyun)連兩屆包辦反曲弓個人賽、混雙和團體賽3面金牌最搶眼,唯一突破南韓缺口的,是奪得複合弓男子團體賽冠軍的俄羅斯隊。

反曲弓團體賽銀牌中華臺北隊。

22歲的李承潤,這次是第二次參加世大運,他自2005年開始練射箭,此次和里約奧運金牌搭檔金優鎮(Kim Woojin),一起來臺角逐世大運,個人賽在世界紀錄保持人金優鎮失常、未能晉級金牌戰的情況下,他擔起重任,成功守住3面金牌。

李承潤表示,比賽這幾天的天氣對他來說太熱了,狀況其實不大好,但他不斷提醒並鞭策自己,就算狀況不好,還是要維持一定水準,對於金牌戰對手中華臺北,李承潤說:「臺灣選手實力愈來愈好,愈來愈常在國際大賽碰頭。」

被問到外界傳聞、韓國隊為訓練箭客專注力,練習時會在手上放蛇,男子反曲弓個人賽世界紀錄保持人金優鎮笑說:「是聽前輩說過啦,但我自己沒碰過,現在多用科學化的訓練,加強心理素質。」

韓國隊里約奧運金牌成員本次世大運依舊拿下金牌,右起李承潤、李雨錫、金優鎮和教練合影。

首日射破女子反曲弓個人賽世界紀錄的韓國崔美善(Choi Misun),對於個人賽被淘汰,覺得有些可惜。「但我告訴自己接下來還有比賽,要先拋下之前成敗,還好團體賽和混雙都順利拿下金牌,這樣心情有稍微好一點。」

射箭賽結束後,是否要四處走走看看?女子個人賽金牌得主姜彩榮(Kang Chaeyoung)笑說:「是很想啊!但我們25日就得回韓國了!」

韓國隊右起崔美善、姜彩榮、李殷京,開心重登女子反曲弓團體賽后座。

中華臺北隊在本屆射箭賽共拿下4銀1銅,銀牌分別是男、女反曲弓團體賽、女子反曲弓個人賽譚雅婷(Tan Ya-ting)、女子複合弓個人賽陳怡瑄(Chen Yi-hsuan)的傑作,銅牌得主是複合弓混雙陳享宣(Chen Hsiang-hsuan)/陳怡瑄。

中華臺北左起彭家楙(Peng Chia-mao)、譚雅婷(Tan Ya-ting)與雷千瑩(Lei Chien-ying)聯手獲得女子反曲弓團體賽銀牌。

未能摘金,中華隊教練倪大智坦言有點可惜,但仍給選手表現打一百分,「女子團體賽金牌戰,中華隊由2:4追到4:4,加射才輸給射出三支滿分箭的韓國隊,拼戰精神值得肯定。」

中華臺北隊拿到女子反曲弓團體賽亞軍。

資料、圖片提供/臺北世大運組委會
責任編輯/Oliver Wu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