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上半身肌群
  • 跑步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跑5K
  • 重量訓練
  • 跑10K
  • 徒手訓練
  • 初階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瑜伽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6個必備的運動技能 學起來讓你的專項運動訓練能更上一層
1
運動技巧
6個必備的運動技能 學起來讓你的專項運動訓練能更上一層
2
2024臺北市極限運動大賽 頂尖選手齊聚南港10/26-27熱血開賽!
3
創田徑鏈球大會紀錄 波蘭女將嚇一跳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6個必備的運動技能 學起來讓你的專項運動訓練能更上一層

2021-12-28
話題 綜合 路跑 單車 增肌 減脂 觀念

無論你從事任何形式的運動或訓練,對於身體健康絕對是無庸置疑的有幫助,但對於運動成績和表現而言,最需要注意的就是運動項目的專項技能練習。例如打網球的人需要敏捷性、力量、速度和手眼協調等4個方面下功夫練習,尤其是敏捷性這塊訓練正是專項運動必備的能力。如果你已經符合美國運動醫學會 (ACSM) 體育活動指南,並且想要為特定的健身相關目標進行更多訓練,就還需要考慮這6個與技能相關的訓練組成部分。

運動技巧
對於運動成績和表現而言,最需要注意的就是運動項目的專項技能練習。

6個必備的運動技能

1.力量

力量是結合了速度和肌力!從本質上講,它是你產生最大力量的速度,在體育運動中力量運動員是指那些在短時間內全力以赴發揮力量的人,例如奧運的舉重型運動員、足球運動員和體操運動員等等;但是其它運動項目的運動員,例如籃球、排球和網球這類的運動項目,也可以從發展更大的力量中獲得好處,尤其是跳躍反彈需要腿部力量,而有力的扣球需要上肢力量和下肢力量的結合,因此,力量的強化是各項運動不可缺少的基礎。

2.速度

當你想到速度時,可能會想到例如100公尺衝刺這樣的運動項目,但速度在本質上是相對的。一名優秀的100公尺短跑運動員,需要非常非常快的爆發力,但可能只能持續約10秒左右;另一方面,如果馬拉松運動員想要提高速度以創造出個人最好的成績,那他們可能會將每公里的比賽配速從每公里10分鐘縮短到每公里9.5分鐘,並將這樣的速度維持大約4個多小時。

以上所舉例的兩個運動項目的訓練方式截然不同,但他們的目標相似!就是在運動比賽的過程中讓自己變得更快,因此,速度的訓練會根據你運動的方向與形態而有所不同;但無論哪種運動項目,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都是提高速度的最佳方法之一,這種訓練方式包括在設定的時間內全力以赴或幾乎全力以赴的完成,然後設定身體休息的時間,這樣的訓練模式它反復挑戰身體的有氧和無氧系統,並讓肌肉、心臟和肺部都能習慣於在更高強度的工作模式下,進而發揮出更好的能力。

3.敏捷

敏捷性是身體能快速移動和輕鬆改變方向的能力,例如籃球員都必須要非常敏捷,因為他們必須向各個方向進行移動、跳躍、滑動、扭轉和後退,以快速的反應來面對球場上各種的方向變化,因此,它們就必須要讓身體接受大量的敏捷性訓練項目,以便能在當下立即做出反應並改變身體方向。

力量速度與敏捷性對於許多的運動項目都十分的重要。

4.協調

有許多的運動項目都需要良好的手眼或腳眼協調能力,這包括有羽毛球、高爾夫、足球、籃球、橄欖球、壁球、射箭、壘球或極限飛盤等等項目,所有這些都要求你能夠看到外部物體,並快速的運用手或腳做出準確的反應,以滿足該運動項目所設訂的目標。

5.平衡

我們常在一些體操、瑜伽、滑雪或是衝浪的運動員身上,看到完美的平衡技巧以達成他們在運動項目的成績,但除了這些運動需要平衡感之外,還有更多的運動項目也不能或缺。平衡本身是指調整身體姿勢以保持直立的能力,它涉及本體感受或者知道你的身體在空間中的位置,並且能使你的身體重心在運動過程中隨時調整位置,以更有效率的方式來完成。 有許多的運動項目都可以在提升平衡能力之中獲得好處,例如越野跑者可以從平衡訓練中獲得好處,因為平衡可以幫助或防止他們在賽事或訓練中,被樹根絆倒或在泥濘的路上滑倒後扭傷腳踝及摔倒的風險。

6.反應時間

反應時間是指人體對外部刺激的反應速度,例如一場網球比賽當球從對手的球拍上落下時,最好的選手幾乎會零時差的做出立即的反應,並衝向他們希望球反彈的位置揮拍。因此,反應時間在很大的程度上取決於身心之間的聯繫;當你的眼睛看到一個刺激時,頭腦就會立即分析這個刺激,身體便會立即根據那個分析做出反應,這種身心反應在很大程度上與平常的訓練和經驗知識有關聯;職業級的網球運動員,幾乎都可以立即做出分析與預測球落地的方向,並立刻做出最正確的反應。

資料參考/Runner’s World

責任編輯/林彥甫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2024臺北市極限運動大賽 頂尖選手齊聚南港10/26-27熱血開賽!

2024-10-24
賽事新聞活動綜合話題

由臺北市政府體育局主辦,全臺灣規模最大極限運動賽事,「臺北市極限運動大賽」將於2024年10月26日至27日在臺北市極限運動訓練中心(WAYPOINT南港極限場)盛大開賽!比賽項目分為滑板、極限單車及極限直排輪三大項目,吸引了來自香港、美國、巴西、日本、泰國及臺灣等6個國家、共計150位選手參賽,為觀眾帶來無比精采的比賽畫面及視覺震撼。

2024臺北市極限運動大賽即將於10/26-27在南港熱血開賽!

各路好手齊聚一堂

今年賽事涵蓋年齡層廣泛,參賽者年齡從最小5歲至最年長50歲不等,各路好手齊聚一堂,角逐冠軍榮譽。參賽選手中受人關注的有來自泰國BMX極限單車冠軍Rungrueang Phamee以及我國BMX極限單車國手鄭喬鴻,以及新生代年輕選手也不容小覷,BMX國手高瑞駿、黃宥霖,滑板好手藍元稚、兄妹檔姜承叡、姜淳雅及來自泰國的Prachaya Panyavuttivit都來勢洶洶,即將與其他國內外好手一同爭奪最高榮耀。

2023臺北市極限運動大賽_滑板選手組決賽

賽事分為兩天舉辦

賽事首日(10月26日,週六)將自上午9時至下午6時展開,會進行兒童組、新人組賽事,以及選手組的初賽。第二天(10月27日,週日)則為焦點決賽日,上午9時開場,下午4時結束,選手組將進行激烈的決賽。歡迎所有極限運動愛好者及有興趣的民眾蒞臨觀賽,為選手加油助陣,感受現場緊張刺激的氛圍。

2023年臺北市極限運動大賽_直排輪兒童組

頂尖選手三項技術表演

今年大會特別安排臺灣頂尖選手進行滑板、極限單車及極限直排輪三大項目的技術表演,讓觀眾近距離感受極限運動的巔峰魅力。無論是驚險的特技動作,還是流暢的高難度表演,必定震撼全場。同時,現場將有DJ的現場演出,讓比賽氛圍更加熱鬧。運動與街頭文化的結合,讓現場高潮迭起,讓觀眾沉浸在極限運動的魅力中。

臺北市政府體育局長期推動極限運動發展,並積極創建友善的運動環境,以滿足各類運動愛好者的需求。今年滑板和極限單車在巴黎奧運中大放異彩,展現了世界對極限運動的關注,臺北市極限運動大賽為我國選手提供了寶貴的實戰機會,期望能夠提升國內運動員的競技實力,並讓更多市民體驗到極限運動的獨特魅力,也期待未來有更多的潛力選手通過這一平台走向國際舞臺!

資料提供/WayPoint鐵人工廠

責任編輯/林彥甫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創田徑鏈球大會紀錄 波蘭女將嚇一跳

2017-08-27
台北世大運話題綜合跑步新聞

「76公尺85,波蘭鏈球選手在臺北田徑場留下世大運紀錄。」現場大會播報員興奮高喊,超過萬名觀眾齊聲歡呼,波蘭女子鏈球好手Malwina Kopron決賽第一擲,擲出76公尺85、打破大會紀錄,也是2017臺北世大運田徑賽,場上締造新紀錄的第一位選手。

「我覺得很棒,因為我自己都沒想到,真的很訝異、很意外,所以我第一擲丟完,我嘴巴張大了。」Malwina Kopron先是聽到歡呼聲,才知道自己超越德國名將Betty Heidler在2009年貝爾格勒世大運創下的75公尺83。

不久前她才在倫敦世錦賽拿下銅牌,「因為這面獎牌,我深信自己有能力在臺北世大運、有機會拿金牌,但真沒想到會破我自己最佳、甚至是大會紀錄,真的嚇一跳。」

創田徑鏈球大會紀錄 波蘭女將嚇一跳

22歲Malwina Kopron是近年崛起的年輕好手,76公尺85這成績,躍升成本季次佳的選手,僅落後女子鏈球世界紀錄保持者、波蘭前輩Anita Wlodarczyk。

「我身高不高、但我很壯,深蹲130磅(約59公斤)可以一次舉5下,我透過各種技術,來加強我的投擲技巧、力道和速度,好補強我身體不如其他人的部分。」Malwina Kopron強調未來要在各方面繼續努力。

她說,「接下來每一年都有一場大比賽,歐錦賽、世錦賽,然後就是2020東京奧運,我期許持續突破,最後在東京拿下獎牌,我真的好渴望站上頒獎台!」

資料、圖片提供/臺北世大運組委會
責任編輯/瀅瀅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上半身肌群
  • 跑步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跑5K
  • 重量訓練
  • 跑10K
  • 徒手訓練
  • 初階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瑜伽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