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訓練動作
  • 啞鈴
  • 健身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瑜伽
  • 下半身肌群
  • 初階訓練
  • 徒手訓練
  • 重量訓練
  • 跑10K
  • 跑步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ASICS發佈新款GEL-NIMBUS 24緩震跑鞋 邀請跑者完成124K長跑挑戰抽全新跑鞋
1
GEL-NIMBUS 24緩衝型跑鞋
ASICS發佈新款GEL-NIMBUS 24緩震跑鞋 邀請跑者完成124K長跑挑戰抽全新跑鞋
2
田中馬拉松取消十周年實體賽 改為「線上跑」
年底賽事不保﹗田中馬拉松取消十周年實體賽 改為「線上跑」
3
跑步技巧提升
用數字來量化跑步訓練的能力!STRYD帶你了解這4項能力指標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ASICS發佈新款GEL-NIMBUS 24緩震跑鞋 邀請跑者完成124K長跑挑戰抽全新跑鞋

2022-02-11
話題 跑步 路跑 ASICS 運動裝備 馬拉松

ASICS正式發佈全新一代GEL-NIMBUS 24緩衝型跑鞋,全新一代緩震技術再升級,首度搭載最輕量FLYTEFOAM BLAST +中底,相較上一代更回彈,更大幅減少20%重量,成為GEL-NIMBUS系列歷代最輕,目前鞋款已於全台正式上市,將帶給跑者輕適緩震跑步體驗,享受每刻跑步時光!

GEL-NIMBUS 24緩衝型跑鞋
林敬倫演繹ASICS正式發佈全新一代GEL-NIMBUS 24緩衝型跑鞋。NTD4,980

FF BLAST+中底正式亮相

GEL-NIMBUS 24不僅承襲上一代系列的設計優點,更是在鞋款外型、輕量化和緩震性能上卓越精進,鞋身外型更貼近年輕一代消費者喜愛的流線外觀,並根據現代跑鞋輕量化的整體趨勢進行全方位「瘦身」,首度採用以輕量緩震為特點的FLYTEFOAM BLAST+(簡稱FF BLAST+)中底科技,上層FF和下層FF BLAST+的中底結構讓GEL-NIMBUS 24較上一代整體彈力提升12%,重量減輕20%,大幅降低約20克。而大底搭載ASICS LITE RUBBER,相較一般橡膠外底更加輕量兼具耐用性。最後,移除上一代外置後跟穩定片,將其嵌於後跟海綿當中,使鞋款視覺觀感更加輕巧。

FLYTEFOAM BLAST+
GEL-NIMBUS 24首度採用以輕量緩震為特點的FLYTEFOAM BLAST+中底科技。

ASICS亞瑟士同步實現GEL-NIMBUS系列對於舒適跑步體驗的一貫承諾!這次中底依舊採用基於男女跑者差異而量身訂製的3D空間結構,減輕鞋身重量同時通過大幅度的形變為跑者提供更優質的緩震體驗。

而受到媒體一致好評的針織插角鞋舌,其透氣、柔軟且具有延展性的鞋舌,全面性包覆腳背,提供貼合的感受,大幅減少跑者在移動步伐時,鞋舌與腳背的摩擦感。後跟搭載經典亞瑟士膠材質,以及採用TRUSSTIC SYSTEM中足穩定片,打造兼具緩震與穩定的腳感,適用內翻、高足弓與一般足旋跑者,為長距離跑步提供最佳衝擊保護。

ASICS GEL-NIMBUS 24長跑挑戰賽

嶄新一年ASICS推出ASICS GEL-NIMBUS 24長跑挑戰賽,即日起至2月20日至馬拉松世界報名,即可於2月21日至3月13日累積跑步里程數,凡完成24km跑者,可獲得ASICS官網GEL-NIMBUS 24專屬200元商品折扣,以及ASICS跑步背包10L抽獎資格;跑步里程累積至124km者,則有機會抽中ASICS平織防撥水外套及全新一代GEL-NIMBUS 24跑鞋。

ASICS GEL-NIMBUS 24長跑挑戰賽報名

ASICS GEL-NIMBUS 24長跑挑戰賽
ASICS GEL-NIMBUS 24長跑挑戰賽,即日起至2月20日至馬拉松世界報名!

資料提供/台灣亞瑟士

責任編輯/林彥甫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年底賽事不保﹗田中馬拉松取消十周年實體賽 改為「線上跑」

2021-07-01
新聞路跑馬拉松跑步話題

台灣四大國際品牌馬拉松之一「台灣米倉田中馬拉松」(以下簡稱田中馬), 今年來到值得紀念的十周年,賽事原本希望擴大舉辦,卻因新冠疫情再次爆發,考量工作人員及跑者參與的風險,宣布將取消實體賽事,改為全新的線上跑活動,預計將於九月初公布細節及報名辦法。

田中馬拉松取消十周年實體賽 改為「線上跑」
年底賽事不保﹗田中馬拉松取消十周年實體賽 改為「線上跑」

五月後疫情再度升溫,田中馬今(1)日在官方臉書粉絲專頁發出公告:「因為對於下半年的種種不確定性,也考量到參賽選手及工作夥伴的安全健康,經審慎評估後,2021田中馬將取消實體賽事,改以全新的線上跑活動與大家在線上相聚。」

田中馬總幹事鄭宗政表示,2021年疫情延燒,連帶影響許多路跑賽事的舉辦,「一直以來,田中馬都被許多跑友視為最具有人情味的馬拉松賽事,今年之所以將實體馬改為線上跑,就是期望持續守護台灣,同時在疫情持續延燒的當下,繼續為台灣帶來更多的正面能量。」

鄭宗政也透露,田中馬線上跑的活動,預計將於九月初公布細節及報名辦法,並有別於國內許多線上跑,將秉持過去田中馬創新的精神,帶給大家不同的體驗。除了獻給原本就喜愛田中馬的跑者外,也邀請更多不常跑步的人勇敢跑出戶外、追求健康。相關細節可關注台灣米倉田中馬拉松臉書粉絲專頁。

田中馬拉松往年賽事照片
田中馬往年賽事照片,賽道上有滿滿人潮

田中馬被稱為「台灣最有人情味的馬拉松」,每一屆的賽事名額都迅速秒殺,中籤率只有二成四,是國內最難中籤的馬拉松賽事,2020年雖受疫情影響,海外跑者無法到場參與,但透過「田中馬線上跑」的活動,線上與實體合計超過18,000人共同參與,也讓田中馬的名聲遍地開花。

田中馬歷年來在「運動筆記」網站的評價,皆有 4.5 分以上的水準,為國內跑者評比十大優質賽事之一。與其他賽事追逐的目標不同,田中馬被認為是「最在地、最有人情味」的一場賽事,來到此參與賽事的跑者,都能體驗到田中鎮與台灣之美,除了有最熱情的鄉親支持,沿途還有最在地的美食小吃,堪稱最有特色的台灣馬拉松﹗

資料來源/台灣米倉田中馬拉松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Stryd
Stryd

用數字來量化跑步訓練的能力!STRYD帶你了解這4項能力指標

2021-02-01
專欄馬拉松路跑跑步訓練跑步知識庫運動部落觀念

每一種技術都要透過無次有效率的訓練來進步,這可以運用在所有的事情上面,跑步也不例外。如果你有看過任何國際級的跑步賽事轉播,選手都會在最後進行衝刺,把握機會,也在比賽中保持在前端以防最後被超車。或是你可能知道某些選手對於跑坡特別厲害,每到上坡總是可以超越其他選手,讓其他選手膽戰心驚。

跑步技巧提升
用數字來量化跑步訓練的能力!STRYD帶你了解這4項能力指標

我不怕一位練習過一萬種踢腿功夫的人,可是我害怕一位練習一種踢腿功夫一萬次的人。 "I fear not the man who has practiced 10,000 kicks once, but I fear the man who has practiced one kick 10,000 times." - Bruce Lee 李小龍

成為一名優秀的選手,必須顧及所有技術,但是想要成為第一,絕對是在某些技術高人一籌。如果有其中一項技術不是這麼容易達成,那你就必須在另外一項將它補回來,要懂得運用自己的優勢。Stryd 希望你能發揮自己最大的優勢,這就是四項跑步能力指標出現的意義。

四項跑步能力指標
身為跑者絕對要懂得運用自己的優勢,這就是四項跑步能力指標出現的意義。

四項跑步能力指標

以下這四項關鍵指標都是根據過去 90 天的跑步紀錄分析,此分析與同性別、年齡及目標的跑者進行比較,可以更明確瞭解自己相對的強弱項。

體能(Fitness):臨界功率體重比

爆發力(Muscle Power):10 秒最高功率體重比

疲勞抵抗(Fatigue Resistance):接近目標比賽功率以下所能維持的最長時間

耐力(Endurance):≥ 50% 臨界功率以上的最長連續跑步時間

體能(Fitness)

臨界功率體重比越高的跑者,通常都代表有著相對較高的體能水平,它會自動根據功率時間曲線去推算(除非你改為手動設定)。

爆發力(Muscle Power)

對於耐力運動員來說,10 秒內的衝刺能力是常被忽略的部分,但衝刺的水平除了可以反映出無氧能力外,其實也是檢驗跑步技巧的重要環節。要知道技巧不佳的跑者是沒辦法在短時間內輸出高功率/配速的,所以 10 秒最高功率較高的跑者也表示具備良好的跑步技巧。

10秒的衝刺能力
10 秒內的衝刺能力是常被耐力型運動員所忽略的部分!

疲勞抵抗(Fatigue Resistance)

疲勞抵抗可以直接反映出跑者在維持一定強度下的續航力有多長,即在回答能不能「跑得又快又久」,跟專項比賽表現具有高度的相關性。你可以用很慢很慢的配速跑很長一段時間,但不代表能夠以接近比賽強度的配速撐很久,疲勞抵抗正是告訴我們在比賽強度下,續航力落在什麼樣的水平。它會根據跑者所選擇的目標比賽距離而有不同的標準:

五公里:≥ 96~100% 臨界功率所能維持的最長時間

十公里:≥ 92~96% 臨界功率所能維持的最長時間

半程馬拉松:≥ 88~92% 臨界功率所能維持的最長時間

馬拉松:≥ 75~88% 臨界功率所能維持的最長時間

跑者續航力有多長
疲勞抵抗可以直接反映出跑者在維持一定強度下的續航力有多長。

耐力(Endurance)

就是在 90 天內以 ≥ 50% 臨界功率持續跑步的最長時間,可作為有氧耐力的指標;但這個數據只是告訴你最長可以跑多久,跟實際競賽能力並沒有直接關係(除了超馬),能夠「跑很久」跟「跑得又快又久」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能力。以下圖為例:

有氧耐力的指標
能夠「跑很久」跟「跑得又快又久」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能力。

此跑者的目標為馬拉松賽事,年齡層在 30-39 歲,疲勞抵抗是以 88% 的臨界功率為標準,即 237 瓦。從曲線可以看到在這強度下他能夠維持 1:47:37,根據同年齡層且同樣是以馬拉松為主的 Stryd 用戶當中,平均值為 1:00:38,他的數據高了47分鐘,所以他的運動水平是相當不錯。

如果你自認體能很好,疲勞抵抗不應該這麼低,有可能是你最近 90 天內沒有進行測驗、比賽或比賽配速訓練,所以數據無法顯示,如果你目標為全程馬拉松,建議可以安排一場馬拉松配速的測驗( 15 - 35 公里,依照個人狀況及課表安排),如果是以半馬為目標,建議安排比比賽距離短的練習賽(10 公里測驗等),這樣就能看到自己目前的疲勞抵抗水平。

/ 關於Stryd /
Stryd

在這個講求科學化的時代,一昧地埋頭苦練已經不是現代人追求進步的方式。 想要更客觀、更精確的方式監控跑步訓練強度? 不用毫無頭緒的猜測是否達到訓練計畫中的每一項目標。 Stryd 可以告訴你,你還能加多少速或是是時候該放慢腳步,不畏懼逆風,且戰勝風阻。

臺灣 Stryd 粉絲專頁

臺灣 Stryd 官方網站

分享文章
  • 訓練動作
  • 啞鈴
  • 健身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瑜伽
  • 下半身肌群
  • 初階訓練
  • 徒手訓練
  • 重量訓練
  • 跑10K
  • 跑步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