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跑步
  • 訓練動作
  • 瑜伽
  • 核心訓練
  • 減脂
  • 飲食
  • 跑步訓練
  • 增肌
  • 運動生理
  • 瘦身
  • 徒手訓練
  • 啞鈴
  • 跑10K
  • 觀念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CHALLENGE TAIWAN 十週年首創完賽 NFT 「三鐵女神」賈永婕賽前站台
1
CHALLENGE TAIWAN 十週年首創完賽 NFT     「三鐵女神」賈永婕賽前站台
CHALLENGE TAIWAN 十週年首創完賽 NFT 「三鐵女神」賈永婕賽前站台
2
Garmin自行車生態系三新品齊發   首款太陽能充電自行車錶 Edge 1040全新進化
Garmin自行車生態系三新品齊發 首款太陽能充電自行車錶 Edge 1040全新進化
3
只有要站上滑板的勇氣,就有挑戰夢想的動力-Nike Skateboarding Club 體驗活動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CHALLENGE TAIWAN 十週年首創完賽 NFT 「三鐵女神」賈永婕賽前站台

2022-04-09
話題 戶外運動 鐵人三項 賽事 低碳運動 趨勢

CHALLENGE FAMILY 國際鐵人三項競賽台灣站(以下簡稱 CHALLENGE TAIWAN,CT) 即將在 2022 年 4 月 21 至 24 日於台東開賽。CT 目前是國際及台灣最具規模的鐵人三項賽事,提供專業賽道,更打造前所未有的鐵人三項嘉年華。今年 CT 邁入十週年,「十歲」亦如「拾穗」,以稻穗豐收、饒富燦爛美好的意象印證台東之美,更象徵鐵人訓練與目標達成的圓滿喜悅。8 日的賽前記者會特別邀請熱愛鐵人運動的全民女神賈永婕站台,期許在 CT 十週年,所有投入其中的選手與家人們如同今年主題「Always Better Together」,一起變得更美好!

CHALLENGE TAIWAN 十週年首創完賽 NFT     「三鐵女神」賈永婕賽前站台
CHALLENGE TAIWAN 十週年首創完賽 NFT 「三鐵女神」賈永婕賽前站台 (照片提供: 星予公關)

賈永婕藉三鐵運動發揮影響力 與鐵人王者張團畯現場PK

曾出版《51.5 公里的瘋狂:賈永婕的三鐵美麗人生》一書的知名藝人賈永婕,可以說是演藝圈最熱衷三鐵運動的「三鐵女神」。在心態、體態及外貌上一直保持著絕佳狀態,運動儼然成為她生活的一部分。而與 CHALLENGE TAIWAN 的緣分早在 2014 年,賈永婕在先生的鼓勵下參賽,近幾年更是全家出動一起比賽。

賈永婕表示:「鐵人三項不只是一個人的運動,而是一群人帶著鐵人精神影響更多人。」記者會現場與鐵人王者張團畯、CHALLENGE FAMILY 亞太區 CEO Jovi Lo 羅威士進行鐵人競賽 PK,三人同時在滑雪機、飛輪、跑步機上展現英姿,相互較勁,Jovi Lo 羅威士還出動自己年年參與小鐵人競賽的三位孩子 Joma、Mavi、Vig 加油助陣,現場嗨到最高點,讓人看見 CT 十週年的熱血活力!

CHALLENGE FAMILY亞太區CEO Jovi Lo羅威士、三鐵女神賈永婕、鐵人王者張團畯一起挑戰鐵人競賽PK
鐵人競賽PK,左起為 CHALLENGE FAMILY 亞太區 CEO Jovi Lo 羅威士、三鐵女神賈永婕、鐵人王者張團畯

賽前記者會由鐵人主播侯以理熱力主持,邀請到多位重量級貴賓。台東縣政府秘書長盧協昌預祝 CT 十週年賽事順利圓滿;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嚴長壽讚賞:「CHALLENGE TAIWAN 為台東帶來很大的觀光與經濟效益,運動休閒蔚為風潮,期許 CT 十週年賽事能讓更多人看見台東之美。」CHALLENGE TAIWAN 獲得 Mercedes-Benz Taiwan 台灣賓士連續贊助六年,攜手打造絕佳鐵人三項賽事環境,台灣賓士總裁 Oliver Britz 表示,在疫情中舉辦這樣的比賽真的很不容易,他今年也帶領團隊 20 位同仁參賽,鼓勵選手突破自我極限,展現「Never Stop Improving」運動精神。 

CHALLENGE FAMILY 全球 CEO Mr. Zibi Szlufcik 也特別錄製一段影片,表達對 CT 十週年的重視、CHALLENGE TAIWAN 逐年成長,以及感謝所有參與其中的夥伴。CHALLENGE FAMILY 亞太區 CEO Jovi Lo 羅威士表示:「對所愛之人的關心、付出、陪伴,共同努力面對挑戰的信念,使我們成就出 CHALLENGE TAIWAN 特有的鐵人精神。帶著這股強大的力量,CT 十週年,慶祝我們一起成就的不凡,歡迎鐵人們回家參加慶典!」 會中也宣布賽前秒殺的「2022 CHALLENGE TAIWAN 獨家客製化樂高終點組」,4 月 8 日起加開第二波預購,限量 100 組,預購價 $1980。可以客製化選擇身體、臉部、頭部配件、號碼布、完賽成績、參賽項目等,打造獨一無二的專屬紀念。

CT十週年稻穗宣誓儀式 (照片提供: 星予公關)

引領鐵人界潮流 CT首創完賽NFT

2022 年 CHALLENGE TAIWAN 的競賽組別有 226 全程距離、113 半程距離、51.5 標準賽、25.75 青少年組、7-15 歲小鐵人、以及 3-6 歲小小鐵人。分為游泳、自行車及路跑三大項目。游泳路線位於台東的活水湖,比賽將從水邊平台開始,以逆時鐘方向繞著這座長方型的人工湖游泳。這是一個水質清澈、水溫適中,很適合游泳的開放性水域,觀眾也可以舒適地在岸邊觀賽。高低起伏的自行車賽段一開始從中華大橋騎出市區,會經過巍然的都蘭山及壯觀的太平洋海岸線。路跑段則結合了熱鬧的台東市中心、恬靜宜人的田野及海濱步道,最終在知名的鐵花村迎向終點。

完賽選手除了可以得到極具紀念價值的 CT 十週年燙金完賽衣之外,還可獲得 2022 CHALLENGE TAIWAN 十週年首創的運動賽事贈送完賽認證 NFT,不惜成本打造獨一無二的選手宇宙 NFT,寵愛每一位參賽者,堪稱是鐵人界引領潮流的創舉。選手可上傳頭像或 CT 設計的虛擬人物,每一個 NFT 都含有選手完賽距離與成績,未來也計畫與台東和世界結合,並與各大品牌合作,不定期提供給擁有 NFT 的選手們各項優惠。下一個十年,期待帶領大家進入未來另一個領域!

2022 CHALLENGE TAIWAN 獨家客製化樂高終點組
2022 CHALLENGE TAIWAN 獨家客製化樂高終點組 (照片提供: 星予公關)

致力打造最環保賽事

CHALLENGE TAIWAN 發揮「Always Better Together」的精神,也展現在愛地球的實際行動上。首創專屬 APP 報名、寄送參賽資訊、紀錄完賽成績等全面 e 化,減少紙張消耗。選手包和資料袋皆採用再生材質,每一樣選手拿到的物資,都是 CHALLENGE TAIWAN / WAYPOINT 團隊日以繼夜討論、設計的心血,與其給選手不願意穿戴的衣服、泳帽等,更希望設計的圖案、挑選的材質,選手每日都願意穿上戴上,並感到驕傲!今年更與中華紙漿合作,全賽事使用非塑紙杯,比較起傳統紙杯,本場賽事節省掉等同於 2500 支 600ml 寶特瓶的塑化材料使用量,換算可減少約 160 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CHALLENGE TAIWAN 也贈送每位選手 CT X AQUAMAX 軟水杯,鼓勵在賽事中使用自己的軟水杯,相信永續利用是環保最重要的一環,並朝環保賽事更進一步!

CHALLENGE TAIWAN 深耕鐵人培訓,每一年講述不同的理念,Never Stop Improving、共好、Balance Your Life、We Stand Together、We Have a Deal、Make Your Own Story,一直到今年 Always Better Together,透過每一年的理念傳達正向的鐵人三項運動精神,不但與台東當地國小合作三鐵課程教育,開設單車教室等技術性課程,更透過實質的訓練營、講座活動和小鐵人教育,今年更有 1200 位小鐵人共襄盛舉。提升鐵人三項運動發展、創造共好的鐵人三項運動環境,期望每位來到 CHALLENGE TAIWAN 的鐵人,都能一同進步成長,在生活、運動、工作家庭間找到平衡,面對困難不退縮,一起創造故事寫下歷史。

CT十週年完賽衣
CT十週年完賽衣 (照片提供: 星予公關)
CT十週年完賽包
CT十週年完賽包 (照片提供: 星予公關)

今年賽事因應疫情採取高規格的防疫措施,所有參賽者必須於賽事現場領取物資前,透過「Challenge Asia Pacific APP 」填寫健康聲明書,並上傳疫苗施打證明四選一:1.健保卡 2.Covid-19 疫苗接種記錄卡(小黃卡) 3.全民健保行動快易通 APP 疫苗接種畫面  4. 4/18(含)後居家快篩或 PCR 證明,才能完成報到。確保每一位選手、觀眾與工作人員的健康與安全。

資料來源/WAYPOINT鐵人三項運動整合公司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Garmin自行車生態系三新品齊發 首款太陽能充電自行車錶 Edge 1040全新進化

2022-06-24
GARMIN穿戴裝備戶外運動單車配備館

近年綠能低碳觀念崛起、健康意識抬頭,騎自行車人口持續增加,根據全球指標性 GPS 及智慧穿戴領導品牌 Garmin 台灣用戶數據,觀察近年騎乘自行車人口及活動頻率穩定成長,2019 至 2021 年間,使用專業自行車錶從事公路車騎乘的運動次數成長 47.36%,受疫情影響從事室內自行車訓練也大幅攀升了 66%。Garmin Cycling 自行車生態系為提供騎士更完整的服務及體驗,全新升級推出包含業界首款搭載 Power Glass 太陽能充電鏡面及 Multi-Band GNSS 多頻定位系統的「Edge 1040 太陽能 GPS 自行車錶」等三大新品。

Garmin 亞洲區行銷與業務副總經理林孟垣表示:「大眾對自行車訓練的需求增加,為讓騎士更盡興、安全且有效率的完成每次騎乘訓練,Garmin 以不斷突破的創新科技,持續完善我們的自行車生態系(Garmin Cycling Ecosystem),提供戶外騎行、安全守護、表現追蹤及室內訓練的完整服務與體驗,其中包含了 Edge GPS 自行車錶、Rally 踏板式功率計、Varia 智慧雷達車燈、Tacx 室內訓練台,透過 Garmin 獨步全球的騎乘科學,以 Firstbeat Analytics 演算法精準分析,提供業界最詳細完整的騎乘指標數據,協助用戶以科學化數據了解自己的生理狀態與訓練成果,進而有效率的達成目標。」

Garmin Cycling 自行車生態系全新升級推出三大新品,包含業界首款搭載 Power Glass 太陽能充電鏡面及 Multi-Band GNSS 多頻定位系統的「Edge 1040 太陽能 GPS 自行車錶」,提供業界最強電力續航,在開啟 Multi-Band GNSS 多頻定位模式下,電力續航可達 45 小時,省電模式下可達 100 小時。Edge 1040 GPS 自行車錶結合導航、路線規劃、表現分析、騎乘偵測及智慧連結,內建進階訓練功能,全新騎乘能力分析與功率配瓦功能,讓騎士清楚掌握個人騎乘能力,並持續創造個人佳績,同時藉由 Real-Time Stamina 即時體力量表調整配速及體能;簡單且方便設定的全新操作介面,可快速瀏覽騎乘數據,亦能透過手機直接調整顯示數據,開箱即可快速使用。

為提升騎乘安全性,Garmin 推出創新技術,將尾燈、雷達、內建鏡頭三者結合為一的「Varia RCT715 智慧雷達尾燈行車記錄器」,多段式尾燈,提供不分晝夜的高能見度;後視雷達,可偵測車後最遠 140 公尺來車,與 Edge GPS 自行車錶等智慧裝置配對整合,即可發出來車警示;內建鏡頭,可清晰捕捉並記錄後方影像,並於偵測到事故時自動儲存影片。本次也發表專為越野車手設計的「Rally XC200 踏板式功率計」,完整記錄訓練總功率、迴轉速與踩踏平衡情況;簡單易拆換的軸心設計,可輕鬆轉移成 Rally RS/RK 等卡踏系統,不論是公路車或是登山車,任何季節環境都能輕鬆騎乘不間斷。

Garmin Edge 1040 及 Edge 1040 太陽能系列建議售價為 NT$21,990 元及 NT$22,990,Varia RCT715 建議售價為 NT$11,990 元,Rally XC200 建議售價為 NT$37,990 元,6月23日起正式在台販售。

Garmin自行車生態系三大新品齊發,以奧運選手馮俊凱都推崇的騎乘科學獨步全球
Garmin自行車生態系三大新品齊發,以奧運選手馮俊凱都推崇的騎乘科學獨步全球

自由車奧運選手馮俊凱超越自己 就憑Garmin騎乘科學

所有自行車愛好者都渴望持續提升個人體能狀態與技巧,征戰各大賽事並有傲人成績的自由車奧運選手馮俊凱表示:「選手需要規律的進行訓練,Garmin 提供業界最完整自行車生態系,從戶外自行車訓練到室內 Tacx 訓練台一應俱全,可以不受天氣影響持續訓練。日常戶外訓練我會使用 Edge 1040 太陽能 GPS 自行車錶規劃路線、導航,配合 Garmin 精準的騎乘科學,我能得到最詳細完整的騎乘紀錄,像是訓練狀態、最大攝氧量、訓練負荷、FTP 閾值功率、體能狀況指數與騎乘動態等數據,做為訓練結束後的參考分析。其中,讓我最有感的是 Climb pro 在爬坡段顯示變得更為精準,只需要事前輸入 GPX 在車錶裡,騎乘過程中,點選爬升圖就會有2個選項可以按,讓我知道接下來會有爬坡、平路還是下坡,再按一下就能看到該路段會有什麼爬坡或路線,這些功能在比賽時可幫助我更清楚路線、配速、體能分析,並有心理準備面對接下來的挑戰,有策略且精準地來做騎乘規劃。」

Garmin「Edge 1040 太陽能 GPS 自行車錶」為業界首款搭載 Power Glass 太陽能充電鏡面的 GPS 自行車錶,大幅延長電池效能,在高耗電 Multi-Band GNSS 多頻定位模式下,電力續航可達 45 小時,省電模式下可達 100 小時,太陽能充電轉換後,GPS 模式下每小時可延長約 20 分鐘,省電模式下每小時可延長約 42 分鐘騎乘記錄時間,提供業界最強電力續航;搭載 Multi-Band GNSS 多頻定位系統,不論是嚴峻高山或惡劣天候,都能大幅增加定位速度及精準度;內建進階訓練功能,提供 Real-Time Stamina 即時體力量表,透過精準數據掌握自己當下還有多少儲備體能,有助於在長距離賽事中,適時調整配速及體能,做賽事衝刺的準備,同時藉由騎乘能力分析和路線功率配瓦功能,透過累積的騎乘訓練數據交叉分析,了解自身騎乘能力及優勢,加上路程分段功率的目標建議,協助騎士妥善分配功率輸出,有效達成訓練目標;為使操作更加方便直觀,全新的操作介面搭配簡化的設定方式,可快速瀏覽騎乘數據,更容易存取資訊、路線及找到所需工具,與智慧型手機配對後,亦能直接透過手機調整顯示數據,迅速上手使用; LiveTrack 功能升級,騎乘完成後能更便利將路線分享至社群。

Garmin推出業界首款搭載太陽能充電與多頻定位「Edge 1040太陽能GPS自行車錶」, 提供業界最詳細完整的騎乘指標數據
Garmin推出業界首款搭載太陽能充電與多頻定位「Edge 1040太陽能GPS自行車錶」, 提供業界最詳細完整的騎乘指標數據

業界創新Varia RCT715智慧雷達尾燈行車記錄器 助鐵人三項國手張團畯安心挑戰

視奧運為目標的鐵人三項國手張團畯,持續突破自己最佳成績,隨著寶貝女兒出生、身分再次轉變,張團畯表示:「因為有了小孩和家庭,需要壓縮部份訓練時間,也因此更加重視訓練質量,除配戴 Garmin 智慧手錶進行跑步、游泳訓練,自行車部分也善用 Garmin 騎乘科學,量化自己的騎乘表現。我使用 Edge 1040 太陽能 GPS 自行車錶來記錄騎乘數據和分析訓練成果,對於我自己安排課表和衡量訓練狀況也非常有幫助,除此之外,我經常在凌晨出門訓練,有了 Varia RCT715 智慧雷達尾燈行車記錄器,透過後方車流警示和自動偵測事故功能,即使有時車速較快或訓練較專心,也還是感到很安心,讓我能專注訓練、維持強度。」

 

鐵人三項國手張團畯使用 Varia RCT715 智慧雷達尾燈行車記錄器,有後方車流警示和自動偵測事故功能,讓他能安心專注訓練
鐵人三項國手張團畯使用 Varia RCT715 智慧雷達尾燈行車記錄器,有後方車流警示和自動偵測事故功能,讓他能安心專注訓練

Garmin 整合尾燈、雷達、內建鏡頭推出業界創新「Varia RCT715 智慧雷達尾燈行車記錄器」,多段式尾燈,可依環境及訓練需求選擇恆亮或閃爍模式,提供不分晝夜的高能見度;後視雷達,可偵測車後最遠 140 公尺的來車,並可與 Edge 自行車錶、特定款式 Garmin 穿戴裝置,或智慧手機上的 Varia APP 配對,當危險時可即時發出來車警示;內建鏡頭以 1080p/30 fps 解析度清晰捕捉、記錄後方影像,可自動偵測事故,並儲存事件發生前中後的影片,內附 16 GB SD 記憶卡,開箱即可安心出發。

為幫助越野車手提升騎乘效率,Garmin 推出專為越野自行車設計的「Rally XC200 踏板式功率計」,可量測騎乘數據,包含總功率、迴轉速、左/右腳平衡、坐姿/站姿騎乘時間、 踩踏施力偏移及功率分佈,並將數據同步至 Garmin Connect APP、Strava 等平台,以進行騎乘後分析及資料分享,亦可透過相容的 Garmin 裝置更新軟體;卓越的踏板結構,與 SHIMANO SPD 鞋底板相容,可快速於不同的自行車之間互換使用;簡單易拆的軸心設計可轉移至 Rally RS/RK 等卡踏系統,任何季節環境都能輕鬆騎乘不間斷。

Garmin「Varia RCT715智慧雷達尾燈行車記錄器」與「Rally XC200踏板式功率計」
Garmin「Varia RCT715智慧雷達尾燈行車記錄器」與「Rally XC200踏板式功率計」

與專業選手飆速 Garmin Cycling Club打造多場約騎訓練營

專為車友打造的 Garmin Cycling Club 是一個相信騎乘科學的訓練社群,讓每一次的騎乘不再只是騎乘,引領車友學會判讀騎乘數據背後的意義,透過精準的數據分析來規劃訓練,有效達成個人騎乘目標。2022 年下半年,將邀請多位知名專業選手及講師,搭配 Garmin 自行車生態系產品應用,舉辦多場約騎活動及訓練營,歡迎喜愛挑戰自我的車友一同參與。更多約騎資訊請持續鎖定 Garmin Taiwan 粉絲團。

資料來源/Garmin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只有要站上滑板的勇氣,就有挑戰夢想的動力-Nike Skateboarding Club 體驗活動

2016-05-27
賽事滑板NIKE戶外運動話題

為了推廣台灣的滑板運動,Nike SB 舉辦免費的滑板體驗活動,並由陳啟紋、陳俊安、柯銘堯、柯家恩四位選手作為教練,親自在場教學示範滑板的教學與技巧,並且推廣滑板這項運動。

在台灣有很多人在玩滑板,可是卻不像籃球運動那樣容易入門,對於新手來說,接觸滑板運動具有一定的難度,如果在不正確的姿勢、場地或是觀念下,貿然的接觸滑板其實具有一定的危險性或者是傷害到其他人的情況。

因此Nike SB 藉由Nike Skateboarding Club,讓從來沒有接觸過,卻想要玩滑板的人,可以在這個體驗營中學習到正確的基本動作、觀念以及滑板的文化,或是對於已經有一定經驗的玩家,這更是一 個引爆對於滑板熱愛的引信,只要參加完這個活動,對於滑板的熱愛就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又如黃河氾濫一發不可收拾!只要有空就想站上滑板。

Nike Skateboarding Club 體驗活動

滑板是一件很熱血的事

在一月24日的體驗營活動中,剛好遇到了台灣十年來最冷的一天,室外的氣溫還不到五度,可是內心的澎湃與熱血,早已讓身體裡的每一個細胞沸騰了,早已忘卻環境的寒冷,手心已經興奮得出汗了,雙腿更是雀躍到不停地顫抖,只想趕快站上滑板,好好地暢溜一下。

不過為了確保學員們的安全性,以及先建立正確的滑板觀念與滑板知識,一開始會在Nike劍潭摩曼頓集合,先行挑選當天練習的滑板,以及Nike SB最新款的滑板鞋。挑選完成後,主持人JD吳政達開始進行基本的滑板觀念的講解,從滑板的構造開始講起,再來就是滑板的基礎動作,對於新手來說瞭解滑板構造是非常重要的一 件事情,如果沒有正確的觀念很容易挑選到不適合自己的滑板,反而造成以後自己訓練上的問題,所以這些觀念的培養對於未來玩滑板是相當重要的。

站上滑板就能無所畏懼

在完成室內的課程後,會有專車接送學員到新生高架橋滑板場,做實地的體驗活動,所以這時候就可以把先前學習到的知識發揮到淋漓盡致,開始盡情的開始滑了嗎?當然不是!

在開始正式的上板之前,會由JD吳政達以及Nike SB的柯銘堯與陳俊安選手,進行更加詳盡的解說與示範動作,不過呢!在教學這些動作之前,還是要做足暖身動作,以及示範一下滑板界的打招呼法,千萬不要小 看這個打招呼的動作,這個動作可是未來能不能成為滑板人的必要動作之一呢!

進入正式上滑板的階段時,當天活動參加者多半為新手,所以教學的動作皆以最基本的上板與轉向動作為主,如果本身已經具有一定的滑板經驗者,他們也會再依照學員的能力,進行不同的動作教學。

對於沒接觸過滑板人來說,站上滑板就需要一定的勇氣,如果沒有站好,很容易就會從上面摔下來,可是當你站上成功滑板時,那種成就感就像玉山攻頂時那樣無法言喻吧。

站上滑板就能無所畏懼

第二部分轉向的練習,藉由移動身體的重心,讓滑板可以轉向,而這個動作應該是當天最具有難度的,如果重心控制得不好,就無法讓滑板前頭翹起,如果重心移轉 過大,反而會讓滑板時去控制,讓人跌倒,所以如何控制重心,成為最在玩滑板時非常重要的一項課題也是滑板最基本的動作之一。

不過這些動作似乎都還沒有讓人真的有滑行的感覺,不用擔心,這時就要開始正式滑行了,一開始會由教練扶著學員,體驗一下滑板向前滑行,以及利用身體重心控制滑板轉彎的感覺,接著學員就可以自行體驗滑行的快感。

在所有人體驗完滑行的感覺之後,就是進行起步與加速動作的教學。記得起步與加速一定要學好唷!因為後面還一個小小的競賽活動,如果團隊得到第一名就會有精美的獎品,所以每個動作都要學得紮實才行。

最後就是整次活動最精彩的競賽了,將由雙方教練挑選隊員進行接力的競賽,這時該如何滑得快又穩,就是致勝的關鍵了!最終贏得比賽的還有精美禮物可以拿,至於禮物是什麼就自己來體驗一下吧!

滑板上是最自由的空間

Nike Skateboarding Club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教學環境,對於新手或是有經驗的玩家,都能在最安全,以及最適合的狀態下,接觸滑板這項運動,只要對於滑板有熱情,或是想要嘗 試,只要有勇氣站上滑板,這項運動,就是讓你盡情的展現自我,只要勇於嘗試,即使一開始還是常常落板,不過只要持續努力,哪天能在滑板場做出驚豔眾人動作 人,可能就是你!Just Do it 相信自己,勇敢的嘗試吧!

活動資訊

活動詳情請見Nike官網:Nike
粉絲頁: Nike Skateboarding Taiwan
圖片來源:Nike

分享文章
  • 健身
  • 跑步
  • 訓練動作
  • 瑜伽
  • 核心訓練
  • 減脂
  • 飲食
  • 跑步訓練
  • 增肌
  • 運動生理
  • 瘦身
  • 徒手訓練
  • 啞鈴
  • 跑10K
  • 觀念
ABOUT
Copyright © 2022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