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訓練動作
  • 啞鈴
  • 核心訓練
  • 健身
  • 瑜伽
  • 運動器材
  • 上半身肌群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跑步訓練
  • 跑10K
  • 跑5K
  • 跑步
  • 核心肌群
  • 營養補給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能量飲含多少咖啡因和糖? 這樣喝能提神免傷身
1
能量飲含多少咖啡因和糖?  這樣喝能提神免傷身
能量飲含多少咖啡因和糖? 這樣喝能提神免傷身
2
專家:常吃「超加工食品」,小心越吃越短命!
3
如何打開你身體的脂肪燃燒開關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能量飲含多少咖啡因和糖? 這樣喝能提神免傷身

2022-05-03
知識庫 飲食 營養補給 觀念 知識 運動補給

許多運動咖會在賽前與訓練前補充能量飲,希望能提升運動表現、增強續航力;也有不少上班族、學生在熬夜或精神不濟時,習慣到便利商店買一瓶能量飲來提神。然而,能量飲、提神飲料內含的咖啡因真的能消滅疲勞、提升體力嗎?每個人都適合喝嗎?以下是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署管理署營養師鄭文怡來為大家做詳細說明。

能量飲含多少咖啡因和糖?  這樣喝能提神免傷身
能量飲含多少咖啡因和糖? 這樣喝能提神免傷身 ©Kenny Eliason on Unsplash

能量飲的提神成分與副作用

能量飲的提神成分主要來自咖啡因及維生素B群。其中咖啡因雖然在短期內可以人體快速吸收而達到提神的效果,但也可能造成中樞神經焦慮與睡眠障礙等副作用,因此喝能量飲時須注意攝取份量所含咖啡因,且避免同時攝取過量的咖啡和濃茶。

咖啡因不消除疲勞 18歲以下、孕婦忌喝

市售能量飲的常見配方中,提神的成分主要來自咖啡因。咖啡因是一種神經興奮劑,攝取咖啡因後會刺激人體的中樞神經系統,讓人消除睡意,但卻不代表能消除疲勞。一般來說,咖啡因的作用可達3-4小時,隨著每個人的體質以及對咖啡因的耐受度不同而效果不一。

鄭文怡營養師指出,咖啡因雖有提振精神、增加專注力的效果,但若過量攝取,可能會產生心悸、睡眠障礙、心律不整等症狀。根據衛生福利部建議,成人每日咖啡因攝取量不應超過300毫克;而市售小罐能量飲(250ml)含有80毫克的咖啡因,接近一杯濾掛咖啡的咖啡因含量(90毫克)。

此外,懷孕婦女及有心血管相關疾病病友,較不適合飲用能量飲。青少年則對咖啡因的耐受度不及成年人高,可能影響腦神經的發展,也不建議飲用。美國小兒科學會也聲明,18歲以下的青少年不該飲用能量飲料,以免造成神經系統發展受損,以及危害心血管的健康。

避免飲用能量飲的族群
避免飲用能量飲的族群 ©食品藥物管理署

牛磺酸與維生素B群 緩解疲憊感

除了咖啡因,能量飲中也經常含有牛磺酸或維生素B群等成分,其中,牛磺酸為胺基乙磺酸,是身體所需的營養成分之一,具有保護腦部神經細胞損傷及抗氧化的功效;維生素B群則是協助體內新陳代謝的酵素輔酶因子,若維生素B群不足,則無法擔任新陳代謝中的輔酶角色,很容易會感覺到虛弱無力。

鄭文怡說明,咖啡因和維生素B群是讓人產生好精神的主要因子,當身體進行長時間活動,會開始耗損體內的牛磺酸,因而產生疲憊感、精神不振…等,此時適當的補充甲硫胺酸和半胱甘酸及維他命B6,身體會開始製造牛磺酸,緩解疲憊感。

能量飲中經常含有牛磺酸或維生素B群成分,可緩解疲憊感
能量飲中經常含有牛磺酸或維生素B群成分,可緩解疲憊感 ©Kayla Maurais on Unsplash

能量飲含糖 一天勿超過一瓶

市售能量飲多會添加糖來增加適口性,糖在身體裡轉化成葡萄糖提供能量,也會平衡能量飲中維生素 B 群的苦澀味。

一般市售能量飲一瓶的含糖量約在 25-28g 之間,而依據國民健康署「每日飲食中外加糖攝取量不宜超過總熱量 10% 之上限」之建議,一位 50-60 公斤的成人每天攝取上限是 37.5-45 公克的糖(每公克糖可產生 4 大卡熱量),也就是說,一天建議攝取不超過一瓶(約 200-350 毫升)能量飲,以避免過量攝取糖分。

市售能量飲一瓶的含糖量約在 25-28g 之間
市售能量飲一瓶的含糖量約在 25-28g 之間 ©Sharon McCutcheon on Unsplash

雖然能量飲能在短期間讓人保持專注,但無法解決長期的身體疲憊。食品藥物管理署建議,身體體能不足時,偶爾可透過食品或飲品補充營養,但是,保持體力的最佳方法還是充足睡眠、正常的作息與均衡飲食!

資料來源/藥物食品安全週報第867期、國民健康署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專家:常吃「超加工食品」,小心越吃越短命!

2019-07-17
話題觀念飲食方式飲食保健

現代人生活忙碌,想要好好吃上正餐都非常難,所以就會前往便利超商購買微波料理或即食便當作為每日三餐,不過,根據國外研究顯示,經常吃這類的「超加工食物」恐提升死亡風險,甚至可能與猝逝有關。

專家:常吃「超加工食品」,小心越吃越短命! ©consumerreports.org

什麼是超加工食物

所謂的超加工食物(ultra-processed foods)是利用各種添加物,維持在隨時可食用的加工食品,大多含有高糖、高鹽與各種食品添加劑。現代人購買食用這種超加工食物的比例愈來愈高,導致各種非傳染性的慢性病增加,包括肥胖、高血壓、癌症等,逐漸讓眾人的身心健康狀況逐漸下降,然而最常見的就是零食洋芋片、冰淇淋、加工肉品、微波飯菜、碳酸飲料、餅乾、蛋糕等。

©BT.com

常吃超加工食品,提升14%死亡率

由於購買這種超加工食物的民眾愈來愈多,因此巴黎大學做了一項有關超加工食品對健康的研究。首先他們追蹤45,000名且年齡45歲以上成年人,時間長達7年,他們發現幾乎每人都有吃超加工食品的習慣,此外,他們從研究中發現,每增加10%超加工食品的攝取量,就可能提升14% 死亡風險。因為超加工食品往往添加更多的鈉,提供的纖維量偏低,這種營養組合更容易升高心臟病風險,而加工肉類中會產生多環芳烴(PAHs)的化合物,已被世界衛生組織界定為一級致癌物。另外,包裝與儲存加工食品,會使用到雙酚A(BPA)等塑化劑物質,人體攝取過多將導致激素分泌異常。

常吃超加工食品,提升14%死亡率 ©insider.com

常吃超加工食品,族群收入較低

大型食品工業已是現代社會不可或缺的一部份,超加工食品也提供更多的便利性,然而,這種飲食趨向背後與貧富不均息息相關。此外,他們還從研究中得知,偏好超加工食品的族群,大多偏向低收入、低學歷、少運動、肥胖等特徵,根據劍橋大學流行病學專家福勞希(Nita Forouhi)指出,超加工食品的普及,反映了社會不公,這類食物較便宜又能飽腹,對弱勢族群有吸引力。

常吃超加工食品,族群收入較低 ©pixabay.com

研究人員說明,這不是說這類食物本身提高死亡率,而是長期吃下這些添加物,提升重大疾病和慢性疾病風險。看完超加工食品帶來的可怕之處,你們還敢吃嗎?

資料來源/The Conversation、INSIDER、元氣網

資料來源/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如何打開你身體的脂肪燃燒開關

2018-04-19
減脂瘦身話題飲食方式飲食觀念

當你發現自己過於肥胖的時候,除了調整飲食加強有氧無氧運動之外,其實我們的體內還有一個很特別的開關-瘦素(Leptin又稱瘦蛋白),它對於促進人體脂肪燃燒分解有著關鍵性作用,在2009年6月美國的Cell Metabolism月刊,刊登了一份關於瘦素的研究報告,報告中以老鼠作為實驗,讓這些老鼠體內都缺乏瘦素,結果發現這些老鼠都呈現嚴重的肥胖,接著他們讓這些老鼠吃下能啟動POMC神經元的藥物,便有效抑制這些老鼠的食慾,在這個研究裡面,我們就可以知道瘦素對於人體控制體重有多重要,所以想要變瘦的你,就要知道如何開啟這個關鍵性的開關!

想要變瘦的你,就要知道如何開啟這個關鍵性的開關!

知識便利貼|何謂瘦素(Leptin): 
由美國生物學家道格拉斯•科爾曼(Douglas Coleman)所發現,於1994年命名為瘦素(Leptin)又稱為瘦蛋白,是一種蛋白質荷爾蒙由脂肪組織合成分泌的肽類激素,也可由胃上皮與胎盤細胞分泌,屬於維持生理平衡的一種能量激素,它的功用是調節脂肪儲存、加快新陳代謝、抑制食慾及控制體重。它會通過結合並激活大腦中被稱為LEPR的瘦蛋白受體,一同來完成工作,當瘦素濃度上升時,就會透過刺激飽食中樞而降低飢餓感,同時會無意識的增加能量(卡路里)消耗,能幫助人體減緩體重的增加。
(資訊來源:NCBI美國國家生物技術資訊中心)

瘦素(Leptin)在體內的運作,跟脂肪儲存有高度的關鍵!

如何開啟瘦素幫助熱量消耗

在你想要開始減少或增加瘦素濃度的時候,請記住!瘦素濃度並不是控制體重唯一的因素,其它的因素包含有飲食、遺傳基因、年齡性別、運動頻率等等,然而,在一些研究報告中發現,飲食的選擇與生活習慣可以有效幫助瘦素的濃度,幫助身體有效控制體重及燃燒脂肪!要如何讓身體瘦素濃度提高?有下列幾點建議!

 建議  1 不吃加工精緻食物

經過研究最有可能干擾正常瘦素和生長素釋放的食物是:精製穀物、添加糖、添加脂肪、人造香料或甜味劑及其它添加合成成分的食物,特別是當上列這些屬性的加工物結合在一起時。所以你應該要吃高纖維、高蛋白及擁有健康脂肪的食物, 因為,這些食物可以幫助你在進食後合餐與餐之間,獲得良好的飽足感與滿足感,減少攝取過量食物的機會。

 建議  2 採取限制進食法

人類天生就有能忍受飢餓與壓力的能力,只是演變到了現代由於食物充足,造成營養過剩以至於體脂變高,影響瘦素這類能控制體重的荷爾蒙降低。那間歇性斷食法為何可以提高燃燒脂肪的效率?在一份研究中發現,人體經過12~24小時斷食再配合高強度運動,能有效刺激人體的生長激素(HGH)分泌,由於HGH有減少體內脂肪、增加肌肉、增加骨密度、增加體力、改善皮膚光澤和肌理及改善免疫系統功能等療效,在斷食24小時HGH男性可增加2000%,女性可增加1300%。另外,在2017年發表一篇16:8間歇性斷食法的研究報告,實驗中,研究人員找來34位有每週健身3~5天習慣的男性,分為正常飲食組與間歇性斷食組,為期8週的研究,過程中,研究人員確保了每組的人在年齡、身高、體重、脂肪與肌肉含量以及三大營養素熱量,並每週進行3次的重量訓練,訓練完每個人都補充20g的乳清蛋白,經過8週的測試後,間歇性斷食這組,他們的脂肪含量、發炎激素(IL-6, TNF-α, IL-1β)、胰島素、血糖、三酸甘油酯都有明顯的降低,能抑制心血管疾病的HDL高密度脂蛋白確提升,由此可知採取間歇性斷食法搭配重量訓練,能有效降低體脂肪維持肌肉量。

其中兩種間歇性斷食法,較容易被接受的是16:8這個方式!

 建議  3 少量多餐謹慎的吃

美食當前有時候就會不小心吃進過多的熱量,所以除了食物的選擇之外,還有一些小技巧可以幫助你獲得飽足感,首先,就是吃東西要專心吃,千萬別邊滑手機邊吃,這樣很容易不小心吃過多。多咬幾口多咀嚼一下,可讓食物比較好消化與易有飽足感,可將一天三餐的份量拆成五餐來吃,每餐盡量吃6~7分飽,這樣可讓食物獲得充分的吸收,也不會一次吃進太多,用大量的蔬菜取代高熱量的食物,讓自己感覺吃很多食物的樣子,戒掉含糖飲料,開始只喝開水、茶或黑咖啡,最後,就是把你隨手可得的區域零食通通清除,特別是辦公室或家裡,以上這些小技巧可以讓你,減少高熱量的攝取,避免進食過量。

 建議  4 每週固定的運動

運動是建立肌肉質量、改善新陳代謝和增加瘦素敏感的最佳方法之一,這有點類似於改善胰島素敏感性的方法,隨著體力活動強度的提高,你的新陳代謝率和調節瘦素的能力也會隨之增強,而且固定的運動有助於將卡路里從體內脂肪中分離出來,以便它們可以用來生長和修復肌肉組織,它還能促進生長激素、腎上腺素和睾酮素的釋放,所有這些都可以使脂肪被用作能量,並被使用而不是儲存起來。儘管運動有許多代謝方面的好處,但過度的長時間運動會中斷與降低瘦素的分泌,所以,適當的運動時間,可有效減少體脂肪。

運動是建立肌肉質量、改善新陳代謝和增加瘦素敏感的最佳方法之一。

 建議  5 安排作弊日的時間

當人體處於卡路里攝取不足或經常運動和體重增加時,我們都知道瘦素濃度就會下降,而瘦素濃度降低會讓減脂之路更加困難,即使你仍然少吃東西依然會胖,這是它導致你新陳代謝速度減慢的原因,所以你需要採用攝取更少卡路里來維持體重。那為何需要作弊日?經過一些研究發現,當你長時間處於健康飲食及控制進食方式,身體就會習慣這樣的運作模式,一段時間之後就會產生平台停滯期,這時候你就可安排1~2天恢復暫時的飲食習慣,除了可以欺騙身體讓它釋放出更多的脂肪燃燒外,還可順便緩解控制飲食的精神壓力。

有關瘦素的注意事項

看完上面關於瘦素的相關資訊之後,你可能會想,為了有效的增加瘦素濃度,並幫助預防或逆轉肥胖症,為什麼我們不吃瘦素補充劑就好?針對這點,研究人員多年來一直提出同樣的問題,但不幸的是迄今為止進行的研究表明,瘦素補充劑通常是無效的並且也是有風險的,所以,最好的方式還是多安排每週的運動頻率,再加上飲食方面的控制。

資料來源/Draxe、Breakingmuscle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 訓練動作
  • 啞鈴
  • 核心訓練
  • 健身
  • 瑜伽
  • 運動器材
  • 上半身肌群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跑步訓練
  • 跑10K
  • 跑5K
  • 跑步
  • 核心肌群
  • 營養補給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