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想戒含糖飲又嘴饞? 這6種最佳替代品讓你馬上戒又滿足口腹之慾
1
想戒含糖飲又嘴饞? 這6種最佳替代飲料讓你馬上戒又滿足口腹之慾
想戒含糖飲又嘴饞? 這6種最佳替代品讓你馬上戒又滿足口腹之慾
2
能量飲料喝太多 小心飆血壓、心臟失控
3
運動後不吃東西?營養師統計近9成諮詢民眾有錯誤迷思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想戒含糖飲又嘴饞? 這6種最佳替代品讓你馬上戒又滿足口腹之慾

2022-06-08
知識庫 飲食 生活 觀念

無論需不需要減肥,大家一定都知道攝取過多的糖對身體有害,但從日常飲食中捨棄糖通常較難,尤其當它在麵包、優酪乳、沙拉醬等食品中默默出現時。如果我們要做刪去法,減糖第一個最好下手的就是飲料了。雖然水是最健康的替代品,但是,如果已習慣餐餐配飲料,我們很難一下子就轉變成整天只喝無趣的白開水,甚至無糖飲料也有不少人無法接受,那麼,當你對含糖飲感到渴望時,先試試這 6 種低糖或無糖的替代飲品,包你能得到口腹之慾又不會攝取太多糖!

想戒含糖飲又嘴饞? 這6種最佳替代飲料讓你馬上戒又滿足口腹之慾
想戒含糖飲又嘴饞? 這6種最佳替代飲料讓你馬上戒又滿足口腹之慾 ©Sharon McCutcheon on Unsplash

以下低糖、無糖飲品能在不失風味的情況下,為你補充日常所需攝取的水分和營養,但沒有含糖飲所有額外的糖份和熱量。至於汽水、果汁等含糖飲料,缺乏營養、不會提供飽足感,但會導致你體重增加。

1. 當你想喝熱可可,以鮮奶茶(茶拿鐵)替代

咖啡店的熱可可是用糖漿和加糖的生奶油製成,一杯熱量至少 200 大卡起跳、含 20 克糖。喝鮮奶茶(茶拿鐵)可以從中獲得天然的甜味,並從牛奶中獲得蛋白質,如果選擇脫脂牛奶,可再減稍一些熱量並增加奶油味。

2. 當你想喝汽水,以Hint Water(天然風味水)替代

一瓶約 340ml 的汽水或可樂,熱量大約 150 大卡,含 40 克糖,而且含有人造色素、甜味劑與防腐劑。如果不想喝進垃圾水但想來點甜味,可以網購試試在全美流行,甚至矽谷企業 Google、Facebook 等大廠都會提供給員工的 Hint Water。這是種以天然水果調味的水,不添加糖、人造甜味劑和防腐劑,但有黑莓、西瓜、蘋果等多種水果風味可以選擇。

Hint Water
Hint Water

3. 當你想喝蘇打水的起泡甜口感,試試康普茶

蘇打水的含量與汽水類似,主要差在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氣體。而近期流行的康普茶是一種經過發酵的飲品,以各種茶當基底,透過紅茶菌發酵,味道酸甜且有起泡。為了提供發酵的養分,康普茶無法完全去糖,不過與其它發酵飲品相比,它的含糖量較低,更富有對腸道有好處的益菌。

康普茶在培養的紅茶菌
康普茶在培養的紅茶菌

4. 當你想喝能量飲,以美式咖啡替代

典型的小罐能量飲 250ml,熱量約 110 大卡,含約 25-28 克糖以及大量的咖啡因。早上要靠咖啡因提神,不如改喝一杯美式咖啡吧!黑咖啡幾乎沒有熱量和糖份,如果需要平衡苦味,可加入一些無加糖的牛奶。

美式咖啡
美式咖啡

5. 當你想喝巧克力奶昔,以高蛋白奶昔替代

喝奶昔通常是想體驗綿密的口感,但一般奶昔一杯就含高達約 400 大卡熱量和 47 克糖。想要感受綿密口感和巧克力的甜蜜,請試著自己搖一杯任何口味的低糖高蛋白粉,它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熱量每份大多在一百多大卡,還能幫助你保持飽足感。

6. 當你想喝冰茶,就別加糖

茶本身是個健康的飲品選擇,但多數茶類商品除了水之外,含量第二多的就是糖。這意味著你以為比較健康的茶,如果沒有注意到含糖量,其實沒有並不健康!以台灣人愛喝的 700ml 手搖飲為例,光算糖量,點半糖的含糖量就有30克,全糖更高達60克,相當於15顆方糖。所以,要喝茶就選擇無糖茶,不久之後,你將不會再渴望喝有糖的茶,甚至覺得它們太甜了。

資料來源/GREATIST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能量飲料喝太多 小心飆血壓、心臟失控

2019-08-19
話題新知運動補給營養補給保健飲食

每當你運動前想提振精神、熬夜趕報告、累到沒力氣卻還有一堆事要忙,含咖啡因的能量飲就成為振奮精神的工具。但是,你確定要用能量飲料提神嗎﹖根據美國心臟協會雜誌一項研究顯示,如果喝下約950ml含咖啡因的能量飲料,除了血壓升高,還會短暫影響心臟電傳導系統! 

能量飲料喝太多 小心血壓飆、心臟失控 ©MAURO-MATACCHIONE/GETTY IMAGES

能量飲料(energy drink)咖啡因含量高,其他常見成分包括葡萄糖、牛磺酸、瓜拿納、維生素B群、肉鹼等。(延伸閱讀:飲用能量飲料真的可以補充能量嗎?)

以往,不少研究已指出能量飲喝太多會有健康風險,包括失眠、緊張、頭痛、噁心、焦慮、中風、心臟病、肝臟惡化,或是在熱天下脫水過多;而一項最新發表於美國心臟協會雜誌(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的研究,更指出含咖啡因的能量飲料可能使血壓升高,甚至暫時改變心臟電傳導系統。

研究人員招募34名年齡在18-40歲間的健康人,並將他們分為兩組,一組人喝含有304-320毫克咖啡因的能量飲料,而安慰劑組喝碳酸水、萊姆汁和櫻桃調味飲。這些參與者在3個不同的試驗日中,需喝下約950毫升(以常見市售能量飲容量,相當於約2瓶半)的上述其中一種飲料。研究者在參與者飲用前,先測量了他們的心電圖與血壓,在飲用後1小時內再進行兩次測量,飲用後4小時又測量一次。

結果顯示,與安慰劑組相比,能量飲組參與者直到喝完4小時之後,在心電圖判讀中仍呈現較高的QT interval(心室去極化和再極化的時間)。這個指標在心電圖判讀中相當重要,因為如果QT interval的間隔太長或太短,可能引起心律異常,也是病人猝死的重要指標。

另一方面,能量飲組參與者的收縮壓與舒張壓,也在統計學上呈現顯著增加。研究人員指出,收縮壓上限平均增加4.6-6.1毫米汞柱(mmHg),舒張壓的下限則平均下降3.5 mmHg。一般來說,收縮壓小於120 mmHg、舒張壓小於80mmHg為理想血壓;收縮壓在120-139mmHg或舒張壓80-89mmHg為輕微偏高,收縮壓大於140mmHg或舒張壓大於90mmHg為血壓偏高。 

能量飲料咖啡因含量高,其他常見成分有葡萄糖、牛磺酸、瓜拿納、維生素B群、肉鹼等 ©ECA

雖然這項小型研究參與者少,僅34人,但值得注意的是,能量飲中的多樣成分是如何影響這次研究結果的﹖研究人員並不認為咖啡因是罪魁禍首,但他們尚未釐清咖啡因與牛磺酸、醣類、維生素B和瓜拿納等常見成分結合後會引起什麼作用。 

這些人少喝!

第一作者、美國太平洋大學醫學教授Sachin Shah針對研究指出表示,即使研究發現的健康影響是暫時性的,但民眾仍應避免同一天內喝大量能量飲,尤其是心臟病潛在患者或是長期服用特殊藥物的人,包括患有高血壓、潛在長QT綜合症,以及服用抗心律不整和抗生素等藥物者。此外,老人和小孩也盡量不要飲用能量飲。

資料來源/Runner's World, ECA, 醫學快紀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運動後不吃東西?營養師統計近9成諮詢民眾有錯誤迷思

2018-04-24
觀念飲食方式運動補給營養補給飲食話題

國人的運動習慣越來越風行,多數運動者會關注如何正確運動,卻忽略運動前後的飲食補充。根據營養諮詢中心營養師許瓊月統計,近9成前來諮詢的民眾都有錯誤迷思,以為運動後不要進食比較好;其實應把握運動後半小時到1小時,補充約300大卡碳水化合物與蛋白質,才能幫助身體組織修復、提升運動效果。

運動後不吃東西?營養師統計近9成諮詢民眾有錯誤迷思

補給正確  增肌又維持好體態

許瓊月表示,國人普遍有「運動後越慢吃或不吃」的迷思,事實上,用適當的方法補充運動流失的能量,反而「越快吃越可幫助生理調節」,主要補充的營養素包括蛋白質幫助組織修復、碳水化合物協助合成肝醣,而掌握運動後半小時到一小時正確的飲食補給,能有效幫助肝醣回補、提高基礎代謝速率,且攝取的熱量不會變成脂肪儲存,是增肌、維持健康體態的好方法。

黃金補給定律:黃金300大卡+醣蛋比3比1

黃金補給方程式包含三大營養素:適量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以及些微脂肪,共攝取約300大卡。許瓊月表示,許多民眾運動後雖有補充蛋白質的觀念,卻害怕攝取碳水化合物影響身體蛋白質的利用效益。事實上,碳水化合物需與蛋白質共同作用,建議碳水化合物與蛋白質的比例約3:1,對運動後補給成效較佳。
 
此外,據2002年國外學者Ivy JL等人的研究發現,受試者在腳踏車運動後立即補充含80公克碳水化合物、28公克蛋白質的食物,運動後4小時肌肉肝醣的修復程度比補充相同熱量含有108公克碳水化合物者顯著,由此可見,運動後補充碳水化合物與蛋白質的較佳比例為3:1。

黃金補給方程式包含三大營養素:適量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些微脂肪。圖為便利商店即可購得的大豆營養棒及蛋沙拉

運動後簡單補給組合懶人包

關於運動後的飲食選擇,許瓊月說明,蛋白質來源以大豆蛋白較好,如果可同時補充膳食纖維還能增加飽足感、維持消化道機能;在液體補充上,運動後也必須補充足夠的水分及電解質,才能盡快達到體液平衡。
 
許瓊月以便利商店即可買到的大豆營養棒做搭配,適合想快速準備達到補給效果的運動者:

資料來源/金車大塚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