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很喜歡戶外活動的 60 歲女性因膝關節近來常疼痛而就醫,骨科醫師診斷為退化性關節炎,並將她轉診物理治療師;女性聽到診斷結果後很沮喪,想到自己 60 歲才剛退休,想出去旅遊、多做戶外活動享受人生,現在卻覺得人生變黑白......。若罹患退化性關節炎,是否從此不能活動、不能出門旅遊,還需要一直跑醫院做電療復健呢?這是許多退化性關節炎病患的疑問與心聲,本篇由台大醫院物理治療中心為你解答。
台大醫院物理治療中心表示,改善退化性關節炎,不是只能靠吃藥、做電療,也應尋求物理治療師介紹合適的運動,勤做運動可以有效緩解疼痛、增進運動與活動的功能,且不論年紀或者是症狀的嚴重程度,運動對所有的退化性關節炎患者都是有幫助的。
目前退化性關節炎的臨床診斷標準是:
■ 年齡 45 歲以上,若出現活動相關引起的關節疼痛。例如:早上起床後出現患側關節的晨間僵硬,但可以在 30 分鐘內緩解。
■ 45 歲以下但曾受過創傷性關節傷害,也可能會罹患退化性關節炎。約有 50% 的年輕人在關節運動傷害後的 10 至 15 年間,出現退化性關節炎的現象。
台大醫院物理治療中心指出,針對髖關節與膝關節退化性關節炎的研究顯示,做運動能顯著地降低疼痛,也可說「維持運動」正是關節炎的止痛良藥。運動可以增強肌力,達到保護與支撐關節的效果,也能減輕關節的僵硬;還能改善身體平衡與穩定能力,達到降低跌倒、受傷的潛在風險。
整體而言,退化性關節炎的運動項目建議有基本 3 大方向,包括局部肌力訓練、伸展運動與全身性的體能活動。
1. 局部肌肉肌力強化運動
2. 伸展運動
3. 全身性的體能活動:如快走、游泳、騎自行車等,可以增加有氧適能並減少靜態久坐的時間。
台大醫院物理治療中心強調,給予適當的運動方式,可有效減緩退化性關節炎所帶來的疼痛,並增加身體機能,而不是只能做儀器止痛。若在身體活動時有任何不舒服,建議可至醫院就醫,透過物理治療中心尋求專業物理治療師的建議,協助你選擇適合的運動方法,對抗退化性關節炎。
延伸閱讀:
類風濕性關節炎不一定會痛!醫揭「1症狀」更常出現
我的大腿拉傷了嗎?復健醫師教你「1分鐘」快速判斷法
本文獲優活健康網授權轉載。
原文:膝關節退化從此不能動?台大專家授復健6法:多運動才助緩解疼痛
《優活健康網》為台灣極具專業權威性的健康知識平台,擁有完整醫療記者與編輯群,提供最正確的就醫認知與醫療知識。
【Uho優活健康網】:http://www.uho.com.tw/
【Uho優活健康網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uhofbfans/
人生而不平等,脂肪也是!歐洲心臟雜誌最新發表的一項新研究指出,軀幹較有肉的蘋果型身材女性,與心血管疾病發生率明顯相關;而常被笑稱「大象腿」、腿部脂肪較多的西洋梨型身材女性,反而心血管疾病風險較低。下次當妳雙腿塞不進牛仔褲時看這篇研究,可能會讓妳破涕為笑。
這項新研究於6月30日發表於歐洲心臟雜誌(European Heart Journal)。研究者追蹤全美國2,683名身體質量指數(BMI值18.5-25kg/m2)正常的停經後婦女,她們的年齡在50-79之間,參與研究前都不曾有心血管疾病發病過。
研究人員測量了所有女性的全身和各局部脂肪,包括腰部、大腿,並將測量結果從高至低分為4組比較。經過近18年的追蹤,有291名女性有過包含冠心病和中風在內的心血管疾病發病,包括202名先天性心臟病、105名中風(其中16名兩者皆有)。
分析數據,埃爾伯特愛因斯坦醫學院研究員發現,全身脂肪與心血管疾病風險無關;但是,軀幹脂肪高、腿部脂肪低的「蘋果型」女性,心血管疾病風險比軀幹脂肪低、腿部脂肪高的「西洋梨型」女性高超過3倍。即便已將吸菸等已知風險納入分析,脂肪和心臟疾病仍有關聯。
研究者解釋﹕研究結果顯示較高的軀幹脂肪與各種代謝紊亂有關,包括胰島素指數高、全身炎症和膽固醇水平異常。另一方面,腿部脂肪與這些不健康標誌的關聯性卻「通常相反」。
對於這項新研究,德國萊比錫大學Matthias Blüher和Ulrich Laufs博士共同發表一篇評論﹕「之前的研究已表明,較低或較高的體重與動脈粥樣硬化風險增加有關。而這篇研究證實,預測心血管疾病與過早死亡最強而有力的因素是腹部或軀幹脂肪增加,而不是BMI過高;此外,並非所有過胖的人都會發生早發性動脈粥樣硬;即便是BMI正常者,心血管疾病風險也會有很大的差異。」
「值得注意的是,該研究發現腿部脂肪可能對動脈粥樣硬化風險產生正面影響。而這個關聯需要深入研究。相較於內臟,腿部脂肪可能釋放出較低濃度的潛在有害代謝物,且腿部脂肪的「抗炎因子」可能降低罹患心臟病的風險。」該評論如是說。
心臟病可分為先天性心臟病、風濕性心臟病、高血壓性心臟病和冠狀動脈心臟病。其中冠狀動脈心臟病(冠心病)是血管粥狀硬化變性最容易引起的一種疾病,它導致許多西方國家年青人或壯年人的死亡。西方國家近年來冠狀動脈心臟病死亡率有減少的趨勢,但在東方的日本及台灣卻慢慢增加,因此國人應及早重視這個問題。以下是冠心病已確認的危險因子﹕
終身無法改變﹕遺傳基因、種族、年歲增高
可改變﹕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症、抽菸、家族有心血管疾病病史及更年期後的女性、情緒受壓、缺乏運動、濫用古柯鹼或安非他命。
資料來源/CNN, European Heart Journal,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責任編輯/D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