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膝關節退化動了會痛? 台大專家授復健訓練6招:維持運動才有效止痛
1
膝關節退化動了會痛?  台大專家授復健訓練6招:維持運動才有效止痛
膝關節退化動了會痛? 台大專家授復健訓練6招:維持運動才有效止痛
2
美國研究:做20分鐘有氧運動能提升免疫力!
3
提升免疫力大作戰 秋冬運動更有效
優活健康網
優活健康網

膝關節退化動了會痛? 台大專家授復健訓練6招:維持運動才有效止痛

2022-10-12
知識庫 保健 高齡 下半身肌群 運動恢復 觀念 訓練動作

一位很喜歡戶外活動的 60 歲女性因膝關節近來常疼痛而就醫,骨科醫師診斷為退化性關節炎,並將她轉診物理治療師;女性聽到診斷結果後很沮喪,想到自己 60 歲才剛退休,想出去旅遊、多做戶外活動享受人生,現在卻覺得人生變黑白......。若罹患退化性關節炎,是否從此不能活動、不能出門旅遊,還需要一直跑醫院做電療復健呢?這是許多退化性關節炎病患的疑問與心聲,本篇由台大醫院物理治療中心為你解答。

膝關節退化動了會痛?  台大專家授復健訓練6招:維持運動才有效止痛
膝關節退化動了會痛? 台大專家授復健訓練6招:維持運動才有效止痛

不論年紀、嚴重程度 「維持運動」是關節炎的止痛良藥

台大醫院物理治療中心表示,改善退化性關節炎,不是只能靠吃藥、做電療,也應尋求物理治療師介紹合適的運動,勤做運動可以有效緩解疼痛、增進運動與活動的功能,且不論年紀或者是症狀的嚴重程度,運動對所有的退化性關節炎患者都是有幫助的。

目前退化性關節炎的臨床診斷標準是:

■ 年齡 45 歲以上,若出現活動相關引起的關節疼痛。例如:早上起床後出現患側關節的晨間僵硬,但可以在 30 分鐘內緩解。

■ 45 歲以下但曾受過創傷性關節傷害,也可能會罹患退化性關節炎。約有 50% 的年輕人在關節運動傷害後的 10 至 15 年間,出現退化性關節炎的現象。

台大醫院物理治療中心指出,針對髖關節與膝關節退化性關節炎的研究顯示,做運動能顯著地降低疼痛,也可說「維持運動」正是關節炎的止痛良藥。運動可以增強肌力,達到保護與支撐關節的效果,也能減輕關節的僵硬;還能改善身體平衡與穩定能力,達到降低跌倒、受傷的潛在風險。

復健訓練6法 強化局部肌力與全身體能

整體而言,退化性關節炎的運動項目建議有基本 3 大方向,包括局部肌力訓練、伸展運動與全身性的體能活動。

1. 局部肌肉肌力強化運動

滑牆運動:訓練膝關節肌力
滑牆運動:訓練膝關節肌力
大腿推蹬運動
大腿推蹬運動
側抬腿運動:訓練臀部肌力
側抬腿運動:訓練臀部肌力
大腿外展訓練
大腿外展訓練

2. 伸展運動

髖關節與膝關節伸展運動
髖關節與膝關節伸展運動

3. 全身性的體能活動:如快走、游泳、騎自行車等,可以增加有氧適能並減少靜態久坐的時間。

台大醫院物理治療中心強調,給予適當的運動方式,可有效減緩退化性關節炎所帶來的疼痛,並增加身體機能,而不是只能做儀器止痛。若在身體活動時有任何不舒服,建議可至醫院就醫,透過物理治療中心尋求專業物理治療師的建議,協助你選擇適合的運動方法,對抗退化性關節炎。

延伸閱讀:
類風濕性關節炎不一定會痛!醫揭「1症狀」更常出現
我的大腿拉傷了嗎?復健醫師教你「1分鐘」快速判斷法

本文獲優活健康網授權轉載。
原文:膝關節退化從此不能動?台大專家授復健6法:多運動才助緩解疼痛

/ 關於優活健康網 /
優活健康網

《優活健康網》為台灣極具專業權威性的健康知識平台,擁有完整醫療記者與編輯群,提供最正確的就醫認知與醫療知識。
【Uho優活健康網】:http://www.uho.com.tw/
【Uho優活健康網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uhofbfans/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美國研究:做20分鐘有氧運動能提升免疫力!

2020-09-30
有氧運動觀念保健知識庫

天氣溫逐漸轉涼,早晚溫差漸大,在這樣的季節裡就很容易感冒。要增加免疫力的方法就是要睡眠充足、適當運動,以及健康飲食,這樣有助於增強免疫力,對於生病後的康復,也有相當大的好處。根據美國研究發現,一週做2-3次20分鐘有氧運動,能降低身體發炎指數。

根據許多研究實證,正確與適當的運動,能促進新陳代謝、抗老,以及增強個人的免疫能力,雖然這是大家都懂的道理,但是要做什麼運動以及做多久才有效果,這方面就很多人較為生疏。

做有氧運動20分鐘能提升免疫力

根據美國研究證實,一週做上2-3次20分鐘以上的有氧運動可以增強免疫力,以及降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危險。而30分鐘以上的有氧運動,則可以降低身體的慢性炎症反應。千萬可不要小看身體發炎的問題,如果常常沒有原因的疲憊、痠痛,或是有過敏的問題,這些都是身體發炎的症狀。有氧運動的好處很多,像是減肥、增加心肺功能、預防骨質疏鬆等,但很多人不知道,其實運動帶來的好處不只這些,它還能改善全身的循環系統,把身體中造成發炎的廢物排出去。

適度運動有抗炎作用

根據研究,適度運動有抗炎作用,不過他們並不確定高強度運動是否也能有同樣效果。韓裔的Hong教授在《大腦、行為和免疫 (Brain, Behaviour and Immunity)》期刊所發表的一篇研究報告中指出:「患有慢性炎症性疾病的患者應該總是在諮詢他們的醫生關於適當的治療計劃,但是得知運動可以作為對抗炎症的可能方案的確是一個令人興奮的進展。 」

在研究中,作者招募47位健康成人作為受試者,檢視20分鐘的中度運動所誘導的兒茶酚胺(catecholamine)生成,對於單核球(monocytes)產生腫瘤壞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的影響。實驗結果發現,受試者在運動時腦部及交感神經系統(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出現活化,並具有抗發炎(anti-inflammatory)的效果。作者表示,光是每日20分鐘中度的跑步機運動,就有機會使受到刺激而製造腫瘤壞死因子的免疫細胞數目下降達5%。

癌症是一種身體的慢性發炎

癌症是一種身體的慢性發炎,而很多人想要透過吃抗發炎、抗氧化食物來預防癌症,卻有些人有效、有些人沒效。其實最天然健康的消炎方式是「運動」。運動不只可以消除已經發炎的問題,還可以增加身體的抗發炎能力,從根本開始遠離發炎體質。根據加拿大薩省大學(University of Saskatchewan)物理治療系副教授斯科特·布徹(Scotty Butcher)在一項女性研究中發現,年齡在50~75歲的女性,如果運動能力差,死於癌症的機率是運動能力好的人的2倍,死於其他慢性病等原因的機率則增高到4倍。

資料來源/全球醫藥新知、The Times of India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提升免疫力大作戰 秋冬運動更有效

2016-11-30
知識庫生活觀念保健

隨著氣溫慢慢變涼,你是否感覺自己的身體越來越虛弱,或者,你正飽受感冒之苦?秋冬兩季最容易發燒感冒,這通常是免疫力降低的現象。免疫力是人體的防禦機制,是人體辨識和消滅外來入侵的任何異物(包括病毒和細菌)的生理反應。

免疫力容易受到細菌感染或罹患癌症,常見的身體狀況有:

1.常感到疲勞,做事提不起精神,常常需要休息。

2.大小感冒不斷

3.傷口不易癒合,容易感染。

4.腸胃不適,容易腹瀉。

秋冬季節,免疫力通常會下降。

運動強健身體 增加免疫力

我們都知道運動有助於降低罹患心臟疾病的機率,同時也能讓你的骨骼健康且強壯。美國一些針對感染性疾病與運動的研究,提出了以下幾項理論,包括:

將細菌加速排出呼吸系統
運動鍛鍊時,更快速的呼吸可以幫助身體將細菌排出肺和呼吸道,如此能減少你罹患感冒、流鼻水或其他疾病的機會。

讓病毒更早被發現
運動會促進抗體和白血球在身體中的流動。白血球是人體的免疫細胞,能阻抗疾病,運動會讓這些抗體或白血球的循環更迅速,這樣它們就可以更早地發現身上所感染的病菌或病毒,並予以消滅處理。不過,目前尚未有研究證明這些變化是否有助於預防感染。

防止細菌生長
運動時和運動後短暫的體溫升高期間可以防止細菌的生長。這種體溫上升的狀況可以幫助人體抵抗病菌感染。

紓解心理壓力
運動能減緩壓力荷爾蒙的釋放。研究顯示心理壓力會增加身體罹患疾病的機會,而身上的壓力荷爾蒙指數較低時,可以預防疾病的發生。

不過,雖然看起來運動有這麼多好處,但你不應該過度運動。已經有運動習慣的人不應該只是為了提高自身的免疫力而增加運動量,相反地、強度過大、時間過長的運動(如馬拉松和激烈的健身房訓練)實際上可能會造成免疫力的傷害。因此,適量的中等強度運動反而是提高人體抵抗力的最佳方式。

秋冬運動 中等強度最適合

有研究表明,生活中有固定適量運動習慣者,對於自身免疫系統的幫助最大也最不容易生病。適度的運動可以包括:

中等強度的運動:
每週騎幾次自行車
每日散步或健走20至30分鐘
爬爬郊山

高強度的運動,則建議隔天或間隔更長時間做鍛鍊,讓身體有時間恢復體力:
去健身房健身
跑馬拉松

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關節炎等疾病的患者,請務必諮詢專業醫師關於秋冬季節運動的要點,例如適合做什麼運動、頻率、時間等等細節,才能避免傷害、有效提升免疫力。

秋冬運動保健 熱身收操不可少

秋冬日間溫差較大,若身體免疫力較差,或是患有上述慢性病的朋友,請儘量避開清晨這段一天當中溫度最低的時刻去運動。另外,運動前後也請務必做好運動前熱身,讓身體暖和起來再去運動,運動後也要做好收操舒緩,同時換上乾爽的衣物並做好保暖,讓身體慢慢適應空氣中較低的溫度,才能避免發生意外。

運動能讓你感覺更健康,更有活力,它可以幫助你對自己的感覺更好。因此,繼續前進吧,不管是上健身課程或是去步行或慢跑,有了更強大的免疫力,才能夠確保身體健康。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