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很喜歡戶外活動的 60 歲女性因膝關節近來常疼痛而就醫,骨科醫師診斷為退化性關節炎,並將她轉診物理治療師;女性聽到診斷結果後很沮喪,想到自己 60 歲才剛退休,想出去旅遊、多做戶外活動享受人生,現在卻覺得人生變黑白......。若罹患退化性關節炎,是否從此不能活動、不能出門旅遊,還需要一直跑醫院做電療復健呢?這是許多退化性關節炎病患的疑問與心聲,本篇由台大醫院物理治療中心為你解答。
台大醫院物理治療中心表示,改善退化性關節炎,不是只能靠吃藥、做電療,也應尋求物理治療師介紹合適的運動,勤做運動可以有效緩解疼痛、增進運動與活動的功能,且不論年紀或者是症狀的嚴重程度,運動對所有的退化性關節炎患者都是有幫助的。
目前退化性關節炎的臨床診斷標準是:
■ 年齡 45 歲以上,若出現活動相關引起的關節疼痛。例如:早上起床後出現患側關節的晨間僵硬,但可以在 30 分鐘內緩解。
■ 45 歲以下但曾受過創傷性關節傷害,也可能會罹患退化性關節炎。約有 50% 的年輕人在關節運動傷害後的 10 至 15 年間,出現退化性關節炎的現象。
台大醫院物理治療中心指出,針對髖關節與膝關節退化性關節炎的研究顯示,做運動能顯著地降低疼痛,也可說「維持運動」正是關節炎的止痛良藥。運動可以增強肌力,達到保護與支撐關節的效果,也能減輕關節的僵硬;還能改善身體平衡與穩定能力,達到降低跌倒、受傷的潛在風險。
整體而言,退化性關節炎的運動項目建議有基本 3 大方向,包括局部肌力訓練、伸展運動與全身性的體能活動。
1. 局部肌肉肌力強化運動
2. 伸展運動
3. 全身性的體能活動:如快走、游泳、騎自行車等,可以增加有氧適能並減少靜態久坐的時間。
台大醫院物理治療中心強調,給予適當的運動方式,可有效減緩退化性關節炎所帶來的疼痛,並增加身體機能,而不是只能做儀器止痛。若在身體活動時有任何不舒服,建議可至醫院就醫,透過物理治療中心尋求專業物理治療師的建議,協助你選擇適合的運動方法,對抗退化性關節炎。
延伸閱讀:
類風濕性關節炎不一定會痛!醫揭「1症狀」更常出現
我的大腿拉傷了嗎?復健醫師教你「1分鐘」快速判斷法
本文獲優活健康網授權轉載。
原文:膝關節退化從此不能動?台大專家授復健6法:多運動才助緩解疼痛
《優活健康網》為台灣極具專業權威性的健康知識平台,擁有完整醫療記者與編輯群,提供最正確的就醫認知與醫療知識。
【Uho優活健康網】:http://www.uho.com.tw/
【Uho優活健康網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uhofbfans/
你是天生就比較樂觀的人嗎?遇到事情都有大而化之的心態?如果是,恭喜你!根據美國研究顯示,個性較為開朗的人,除了能免疫許多疾病外,壽命也會較長。因此,常常聽到說要笑口常開、不要太常生氣,真的對身體以及心靈都非常有幫助。
根據一篇發表在《PNAS》上的最新研究發現,樂觀程度最高的人,平均壽命比那些很少積極思考的人的壽命長11%~15%,樂觀主義者活到85歲甚至85歲以上的機率也最大。研究者還發現,即使我們考慮到社會經濟地位、健康狀況、憂鬱、抽煙、社交、不良飲食和飲酒等等因素,但是研究結果依然成立。意思是,即使有不良嗜好,但個性較樂觀還是較為長壽。美國波士頓大學醫學院精神病學助理教授、研究的主要作者萊溫娜(Lewina Lee)表示,這是第一個研究樂觀情緒對長壽的影響的研究,此研究讓人了解到心態以及心靈健康更為重要。
根據國外針對一對雙胞胎的研究中發現,大約有25%的樂觀情緒是由基因決定的,剩下的取決於我們自己,以及我們如何應對生活中的日常事物。因此,如果你總是對生活中的壓力無法釋懷,請別擔心,研究證明,你完全可以訓練你的大腦讓它變得更加積極。 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的精神病學教授戴維森(Richard Davidson)表示,樂觀情緒可以用訓練得到增強或說培養樂觀情緒,培養樂觀精神和其他積極的品質,確實有可能顯著改善健康相關的結果,包括壽命。然而腦力練習會改變大腦的功能和結構讓這些功能和結構發揮出一些積極的人類品質。
根據美國杜克大學的研究團隊發現,如果正常人每一個星期花上約60分鐘的時間運動,好心情的指數會提升50%。換句話說,一個正常人每個星期只要增加1個小時的時間做有氧運動,像是騎單車、打拳擊等,這樣就能提升好心情、降低負面情緒的機率50%。此外,杜克大學的精神科主任醫師特別強調:「很多對心臟好的東西也是能同時增加好心情,此外有非常好的效果,而運動就是其中之一!」
除了運動外,寫下讓你感恩的事情,這同樣也可以改善你的人生觀。許多研究表明,透過打破傳統的消極思維方式,用樂觀主義練習感恩,這樣絕對可以提高好心情。
資料來源/THE LANCET PSYCHIATRY、HEALTH LINE
責任編輯/妞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