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許多的人都為了讓身材看起來很苗條,便會選擇穿上塑身衣褲、調整型內衣或者小一號的衣服,但這些穿衣方式很可能就在不知不覺中讓身體受寒了,舉例來說,當手指受傷時,若OK繃包紮得太緊,便會造成指尖變色發紫,所以當身體受到緊身衣物的壓迫時,類似的現像便會發生在身體的各個部位上。
然而,你是否穿著尺寸不合身的胸罩和緊繃的襯衫時,背部也會被胸罩勒出層層肥肉?還有是否脫掉衣服後,發現身上留下了內衣痕?當身體受到壓迫時,便容易造成血液循環變差、體寒或水腫等問題;尤其腰部(腹部)若被勒緊,就會讓腸道蠕動受阻,當腸內運化停滯進而導致便秘的發生。
改穿寬鬆的衣物讓身體好活動之外,能夠改善血液、促進淋巴循環,亦可期待養顏美容和瘦身效果;鞋子也是同樣道理,尺寸太小的鞋子會影響血液循環,萬事需要量力而為。另外,也提供4個在日常生活中就可溫暖腸道的好方法,讓你腸道順腸瘦身也更佳有效率!
方式1.選擇一個好的肚圍
「肚圍」是使用起來超簡單卻效果卓越的保暖神器,只需要穿戴在身上,便能讓身體由內而外溫暖起來。人人都說「禦寒先讓有脖子的部位溫暖起來」,而「腰脖子」即腰部也包含在內,溫暖好身體掌管消化、吸收食物以及排泄廢物的這幾個重要器官,便可更有效增強其作用。人體腹腔裡有很多血管,因肚圍升溫的血液輸送到了全身上下,血液循環變好,全身也就跟著暖活起來了。體溫升高,代謝增加,也讓脂肪更容易燃燒,進而變成瘦體質。
肚圍是確實可以讓身體溫暖起來的抗寒好物。一直以來,日本人就為了「不讓肚子著涼」,每天晚上都會為孩子穿上肚圍,現在亦稱作「West warmer」或「body warmer」款式時尚可愛,內衣專賣店和網路上都有在販售,盡可能不分季節,除了洗澡以外的時間都穿一件在身上;若執行起來較困難的話,也可只挑睡覺時穿著。
方式2.正確使用暖暖包
很多人都認為「暖暖包」是寒冷冬天的必備單品,但在炎炎夏日冷氣開太強的地方,肚圍再加上暖暖包也能作為輕便的保暖物品。使用上不僅升溫快速且更具長效保暖效果,十分地優秀。若想溫暖體內器官,還可隔著肚圍將暖暖包貼於腹部和腰部兩側,讓溫度傳遍全身也無需擔心低溫燙傷。
驅寒的穴道主要集中於肚臍下約6至7公分處,故可將暖暖包貼於此處,腰部則可貼在位於骨盆中央的薦骨上,會使身體慢慢暖活起來。薦骨上有八個穴道,通向薦脊髓伸展出來的神經與內臟連接著,因此藉由溫暖這個部位讓神經活絡,便可促進血液循環。此外,只要使用肚圍或暖暖包溫暖好腹部,子宮和卵巢跟著暖活起來,亦有助於緩解生理痛或月事不順預防罹患婦人病。
3.嘗試熱水袋暖肚
「湯婆(熱水袋)」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睡覺時擺在腳邊的一個物品,其實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很多用途。不妨可以嘗試在做些簡單運動時,使用湯婆從肚子開始按摩腰部或其他部位,全身馬上就會暖活起來。最近的熱水袋是越來越多樣化,亦有各式各樣的大小。除了倒入熱水使用的款式之外,還有可直接用微波爐加熱的款式等種類繁多。將40度至50度的熱水裝入500毫升的寶特瓶使用,也是個不錯的方法呢。
4.DIY熱式貼布
傳統「熱式貼布」再次受到了關注。沒有低溫燙傷的疑慮,可放在腹部上使用,讓身體由內而外溫暖起來。最推薦給各位的是「蒟蒻熱貼布」,蒟蒻一經加熱轉身就成了熱式貼布,蒟蒻本身的成分會吸附體內老廢物質和毒素,兼具良好的排毒效果。還有加熱後不易散熱的「熱鹽貼布」也十分推薦。此外,驅寒保暖效果超級好的「生薑」熱敷也值得一試,將生薑磨成泥狀後裝入袋中,放到一鍋冷水一起加熱,待稍微降溫後,將毛巾放入薑水鍋中沾溼、擰乾後,即可熱敷腹部。
• 文章摘自莫克文化,石原新菜 著《整腸瘦身法:溫養腸道輕鬆瘦!》一書。
在中醫概念裡,腹部的漢字寫作「御中」,代表身體的正中心,人體腹腔裡有很多器官,同時亦有非常多的血管;人體所需的營養成分經腸道消化吸收後,會經由血液循環運送至全身,腸道進而從血液中獲取養分,意思也就是說,腸道功能越好,血液循環便越好,反之血液循環越好,腸道功能則越好;藉由從外部和內部雙管齊下來溫暖腸道,可以促進血液的流動,達到改善全身的血液循環,也提升人體代謝功能的效果,為了能夠更有效地達到減重效果,首先必須要留意腸道的保暖。
■擁有溫暖的腸道,將可讓我們:
1.增強免疫力,養成不易生病的健康體質。
2.提升肌力,讓身體健康有活力。
3.幫助消除肥胖,打造易瘦體質。
4.同時溫暖子宮與卵巢,有效緩解女性生理不適。
5.腸道通暢,改善膚況擁有好氣色。
更多《整腸瘦身法》資訊
責任編輯/David
你知道血型跟吃什麼才會瘦有關係嗎?這種獨特的血型飲食瘦身法是由美國自然療法醫師Peter D'Adamo所研究出來,他的理論認為血型不單單會影響一個人的個性之外,更與身體的機能息息相關,因此,他在1996年出版的《4種正確飲食法》一書中介紹了血型飲食的概念,並提出每個血型適合的食物種類以及運動類型,讓每個人都能依據自己的血型正確的成減重瘦身的目的。現在,你也會好奇自己的血型適合吃什麼與做什麼運動嗎?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
D'Adamo提出四種不同的血液類型,除了是一種簡單的個性分類之外,在理論上也可用來確定適合你健康和生命力的飲食方式,這種飲食法背後的想法是,吃含有與人的血型不相容的凝集素(Lectins)的食物,將會導致血細胞凝集並導致身體產生出健康的問題,例如心臟、腎臟疾病或癌症等等,但是關於這個論點目前還缺乏有力的科學證據,來支持這個主張。
由於D'Adamo認為不同血型之間相關的消化分泌物也會有所差異,因此,血型將會影響他們消化各種食物的能力,例如O型的人胃酸含量高,所以被認為很適合吃肉!A型的人體內分解植物性碳水化合物的酵素較多,因此適合吃蔬果或穀類食物。
另外,D'Adamo還建議透過遵循針對你血型所設計的特定飲食計劃,就可以提高腸胃道消化的效率,避免某些凝集素的不良影響,進而減輕體重並改善整體健康狀況。
血型飲食強調針對不同血型的某些食物和訓練計劃,無論是哪种血型的人在飲食上都強調食用全食物,並儘量減少加工食品的攝入。以下就是四種血型的分類,你也趕快來看看自己適合哪種食物與運動吧!
A型
A型人的祖先主要起源於亞洲與中東地區,透過農耕的方式來獲取他們所需的能量。因此,A 型的人體內分解植物性碳水化合物的酵素較多,適合蔬菜、水果以及穀類食物,另外,根據D'Adamo的說法,A型易罹患心臟病、癌症和糖尿病,所以比較適合集中精神與安靜的運動項目,例如瑜珈或太極拳。
B型
這個最早出現在喜馬拉雅山游牧民族身體裡的血型,有著能快速適應氣候變遷的特性。根據D'Adamo的說法,B型血液的人具有強大的免疫系統與耐受性消化系統,再加上游牧民族通常都攝取肉類與奶製品等食物,所以,體內會具有較多分解肉類蛋白質的酵素;他建議進行適度有氧訓練和平衡運動,例如騎自行車或是健走等等。
AB型
這個血型算是A型與B型的混和,根據D'Adamo的說法,AB型血液的人比其他血型的人要更為複雜,這些人最好將A型和B型運動與飲食結合起來,基本上只要是A型和B型不適合的AB型也不適合,運動方面無論是靜態或動態的運動都很適合,例如瑜珈、太極或是自行車都可以。
O型
這個最早在研究中出現的血型,也很符合狩獵民族的習性,因此,這類血型的人最擅長進行劇烈運動和攝取動物蛋白,但乳製品和穀物則較為有問題,另外,O型的人體內分解肉類蛋白質的酵素,也比其它血型的人超過三倍以上。根據根據D'Adamo的研究,麵筋、扁豆、玉米和白菜都會導致體重的增加,除此之外O型的健康狀況包括哮喘、花粉症和其它過敏反應以及關節炎都很容易發生,所以在運動方面非常適合進行一個人單調且重複的類型,例如游泳、跑步、騎自行車或是重量訓練等等。
雖然血型飲食是基於科學理論所延伸出的飲食方式,但它並非根據科學事實且其有效性尚未經過臨床實驗證實;但整體的飲食計劃建議食用天然未經加工的原型食物,這比起食用過多加工品的食品要來的健康。然而,如果你要依據血型來計劃食物的攝取方式,可能不符合美國農業部(USDA)對健康飲食計劃的定義,也可能能會造成營養攝取的失衡。不過你也可以透過下列的方式來進行改善:
AB型的飲食限制最少,並允許最廣泛的攝取能保證充足的營養攝取。
A型避免了肉類和奶類,但這些食物將具有豐富的蛋白質,不過也可以透過多樣化的素食種類來攝取植物性蛋白質。
B型除了堅果與穀類之外能攝取多樣化的飲食,符合美國農業部(USDA)健康飲食計劃的大部分要求。
O型避免了乳製品和穀類的攝取,但這個是健康飲食計劃重要的一環,只要透過攝取各種蔬菜來彌補穀物和奶製品中的營養成分,基本上還是可以符合營養的需求。
資料參考/Eat Right 4 Your Type
責任編輯/David
在過去觀念中,大家認為減重就是計算熱量,把數字加加減減就可以了。但我想也有不少人經歷過這種悲劇:即使一整天泡在健身房、飲食熱量控制得再精準,卻很難再瘦下去。
首先,營養師和各位分享一個新的運動觀念!國際期刊指出:「運動不單單只是消耗熱量,更重要的是,伴隨各式活動的訓練,讓身體的代謝反應變好!」
我們身上的肌肉和脂肪都有獲取熱量的接收器,有運動者的肌肉接受器會比較靈敏,所以吃進食物後,熱量很快被肌肉代謝消耗,也就能減少體脂肪囤積。
運動不只是計算熱量消耗,更是為了讓吃進去的熱量更有效被利用,這才是打造易瘦體質的關鍵!
那麼,運動前後吃點小食,對於我們又有什麼好處呢?
運動時,有些很少被鍛鍊的肌群,即便在強度很低的情況下,假使重複動作的次數較多,或持續動作的時間較長,肌肉便容易筋疲力盡,導致運動完更加勞累的感覺。此時,為了加速恢復疲勞,補充適當的熱量和營養素就非常必要!
許多人以為一定要高強度的運動才會損傷肌肉,不過,我們可能有過類似的經驗:太久沒有運動,只是去小動一下,結果隔天痛到全身都沒辦法動,大腿好像不是自己的……這些運動強度其實不算高,但長期久坐或久站的上班族肌肉群的發展不平衡,而瑜伽的支持性動作會讓偏弱的肌群受到較大的刺激,造成肌肉纖維部分的斷裂,才產生上述慘痛的教訓。
然而,運動就是個破壞再建造的過程,這麼一來才能讓我們的身體越來越強壯又健康。 運動後,攝取適度的碳水化合物與蛋白質,更能修補肌肉過度刺激後的損傷,避免肌肉耗損哦!
運動後補充足夠的熱量和營養素,不只有助於修補肌肉損傷,也能促進肌肉生長,更能擁有漂亮的曲線!
瑜伽/空中瑜伽/皮拉提斯是結合伸展和輕度肌耐力訓練的型態,由於在活動中體能消耗比較少,如果運動前沒有明顯的飢餓感,不用額外補充食物。不過,太久沒有運動的人,初期在運動中有些暈眩或是無力感的話,在運動前2小時喝杯鮮奶或豆漿,可以幫助你有足夠的能量來完成這些動作哦!
鮮奶和豆漿屬於好消化的食物類型,大約1-1.5小時便能代謝成為人體的養分,並且同時具備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不易使血糖波動過大、更能維持運動時血糖的濃度,避免在運動中可能誘發低血糖造成的暈眩或無力感。
除此之外,這類團課時間約在1小時內,大多是仰賴自身重量來做肌耐力的訓練。假如運動後還沒要吃正餐,請補充約100-150大卡的點心就可以了。
運動後的點心除了熱量要輕巧之外,足夠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較能對肌肉的修補與生長有所幫助,像是便利商店的各種優格、優酪乳都是不錯的選擇哦!
• 圖文摘自如何出版,Emma周佑庭著作《帶你爽吃美食又能瘦,才是營養師!:鹹酥雞?手搖飲?下午茶?2.5秒選對吃!》一書。
本書特色
營養師本人每天實行的爽吃原則,
保證不說「不行、不能、不可以」,
只要掌握界線,邪惡美食也能放心大口吃!
根據市調公司在2018年的問卷訪查,一天兩次的外食族約佔總人數的50%。也就是每兩人之中,就有一位須仰賴外食來滿足早、午、晚餐的其中兩餐!
你還認為吃外食就和纖瘦、強壯、健康無緣嗎?那實在是太悲觀了!
本書透過大量的二選一選項來呈現,讓你能夠輕鬆了解在選食時,什麼樣的食物對身體才是好的、有幫助的。
書中的技巧都是最簡單、可實行、極有感的管理方法,也是營養師本人每天實行的爽吃原則。
不論是「中式、西式、便利商店」的早餐;正餐的「便當、自助餐、義大利麵」;夏日人手一份的「手搖飲、刨冰」;聚會必約的「牛排、火鍋、燒烤」;還是宵夜霸主「鹹酥雞、泡麵」等,都讓營養師來告訴你簡單有感的聰明吃法!
• 更多如何出版《帶你爽吃美食又能瘦,才是營養師!》一書資訊 請點此
責任編輯/D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