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台各大公共場所均已設置AED電擊急救設備,為強化一般市民的CPR、AED急救技能,並讓更多人具備相關水域活動安全知識,兼顧陸地與水上活動安全,「醫護鐵人」結合SAEKO、易飛網以及相關協會,於今年在全台三城市舉辦CPR、AED及水域自救公益教學活動,14日首梯次活動已於台北馬拉松世界開跑,主辦單位表示,報名時名額秒殺,現場出席率更是百分百,可見運動安全觀念已蔚為趨勢。
此次活動由醫護鐵人結合榮獲台灣精品獎的泳鏡品牌商SAEKO、易飛網國際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社團法人台灣運動安全暨急救技能推廣協會,以及台灣鐵人賽事安全協會聯合舉辦,市民免費參加。活動除了邀請醫護鐵人創辦人陳彥良親身教學水域自救(開放性海域定位、熱身、收操、抽筋預防與緩解、海泳賽事經驗分享)外,更有雙和醫院EMTP李喬文進行CPR及AED實務教學。
陳彥良指出:「本醫護鐵人CPRAED系列公益活動從開辦迄今邁向第三年,期間雖因疫情影響暫緩,但隨著後疫情時代民眾已習慣防疫生活,再度舉辦時,民眾的高參與度讓目前各場次僅剩高雄場次還有名額,歡迎有興趣的民眾報名。
報名詳情請點此
雙和醫院急診醫學科主治醫師徐嘉鴻指出,CPR、AED等字眼雖廣為人知,但上課地點及機會相對有限,本活動整合知名企業與社會資源,以免費平易近人方式,讓更多民眾能無負擔地參與活動。從台北、新竹、高雄,由北至南各地巡迴展開,結合醫護專業與水上實務讓課程充滿新意。
SAEKO創辦人陳正祐表示,身為榮獲台灣精品獎的SAEKO,不僅 40 多年來秉持匠人精神的堅持製作專業泳鏡,所有泳鏡產品皆100%台灣製造,更以實際行動落實ESG。本次巡迴講座僅是SAEKO為台灣運動圈盡一份心力的開端,未來將舉辦各類活動,讓活動四面環海的台灣民眾不僅能享受水上樂趣之餘更能兼顧安全。
醫護鐵人為首創以社會企業的模式於海內外馬拉松、自行車及鐵人三項耐力型賽事中進行公益醫護救護的組織,自2016年創立以來,已支援500多場賽事,並持續與各大知名企業合作於民間舉辦運動安全防護的相關活動。醫護鐵人於2022年贊助醫師、護理師與持有EMT證照之到院前法定救護人員賽事名額,讓醫護專業人士在賽事中提供公益醫療,總計支援126場耐力型賽事(馬拉松、自行車、鐵人三項、長泳賽、越野跑及越野鐵人三項),並於賽中提供非侵入治療。帶動拚成績也要無傷完賽的運動風氣,更廣邀運動圈知名人士出版《醫護鐵人台灣經典賽事全攻略》及《狂飆的18鐵人》等書籍,分別捐贈版稅收入的一半予家扶中心及弘道老人基金會,以實際行動將愛及運動安全理念推廣至社會的每一個角落。
資料來源/醫護鐵人
責任編輯/Dama
2012及2016年兩屆奧運一共奪得3金2銀1銅的中國大陸游泳名將孫楊,最近在跨年節目中透露,他多年來進行長時間高強度的訓練,導致兩隻手的指紋全都消失,讓他出國過海關的時候,都沒有辦法按指紋。
孫楊,1991年12月1日生,浙江杭州人,身高198公分,他在奧運及世錦賽得金記錄如下:2012年倫敦奧運會上,孫楊以打破奧運紀錄的成績獲得400公尺自由式冠軍,此為中國在奧運會男子游泳的第一面金牌;並在2012年8月4日以打破世界紀錄的成績獲得1500公尺自由式比賽奧運冠軍,這是他第二面奧運金牌。2013年8月5日,在2013年世界游泳錦標賽男子1500公尺自由式決賽中,孫楊以14分41秒15的成績奪得冠軍。2015年8月6日在2015年世界游泳錦標賽中,獲得800公尺自由式冠軍,這也是他個人世錦賽800公尺的三連冠。2016年8月8日在2016年里約奧運中,後程逆轉勇獲200公尺自由式冠軍,這是他個人在奧運會上獲得的第三面金牌。
2016年里約奧運,孫楊摘下200公尺自由式金牌,讓他游泳生涯再創巔峰,不過風光成就背後,是歷經無數時間的苦練。孫楊從8歲開始接受專業的游泳訓練,然後成為選手,歷經大小比賽,一直到25歲,兩屆奧運贏得3金2銀1銅的成績,長期的訓練在水裡時間太長,包括還要練觸壁、轉身的動作,竟然讓他練到手指的指紋都消失了。
苦練游泳導致指紋消失,其實也算是運動傷害,只是這個傷害無礙生活,卻是一個血淚的印記。每個成功的運動員,奧運、世錦賽得金的風光,其背後往往辛酸的血淚史,而孫楊就是換得全無指紋的印記,令人動容。
關於翁志成翁志成,曾任國立體大教授,完成鐵人三項17次、半程馬拉松12次、自行車環島1次,現潛心從事運動故事蒐集、撰寫與攝影。
翁志成,曾任國立體大教授,完成鐵人三項17次、半程馬拉松12次、自行車環島1次,現潛心從事運動故事蒐集、撰寫與攝影。
STEP 1 準備動作
頭部朝上,保持身體放鬆。
STEP 2 手臂滑動
手臂在水平方向擺動。如果你上下划動手臂的話,將帶動你的身體也上下浮動,因為你的雙臂是與身體相連的。正確的方法是讓手臂在水平方向前後划動,五指併攏,向前划時手心朝前,向後滑時手心向後,這樣就能使你的上半身保持向上,不會下沉。
STEP 3 前後踢動
雙手併攏舉高,雙腳前後踢動。
STEP 4 四肢滑動
雙臂保持畫圈或全後滑動,雙腳同時前後踢動,使身體能更平穩於水面 (記住~四肢都要同時動,才不會沉下去)。
STEP 5 雙手內外滑動
雙臂打開放置於水面下,雙手同時向身體前方滑動聚攏,當手掌將要觸碰到時,迅速將手掌向外翻,同時將雙臂向外滑動至起始的位置。嘗試用雙手流暢地做完一個回合。
STEP 6 借助工具
如果還是害怕,可借助泳圈或是漂浮板來進行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