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訓練動作
  • 啞鈴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健身
  • 跑步
  • 下半身肌群
  • 跑5K
  • 瑜伽
  • 徒手訓練
  • 瑜伽動作
  • 核心肌群
  • 初階訓練
  • 重量訓練
  • 跑步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跑者最佳10分鐘賽前暖身伸展
1
跑者最佳10分鐘賽前暖身伸展
2
跑步經濟性
跑步經濟性 - 跑步效率高低是這樣測出來的
3
美國越野女王Anita Ortiz 安妮塔‧歐提茲:母親、教師、跑者三種角色的平衡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跑者最佳10分鐘賽前暖身伸展

2018-03-28
知識庫 跑步 伸展 馬拉松 路跑

不管是參加5公里路跑還是一場全馬賽,起跑前的暖身是必備的,不過因為路跑賽大部份都在很早的凌晨舉行,有許多跑者可能因為睡得比較晚而到場寄物後馬上就要開跑了,這時候還是不能放棄做充分的暖身,讓你的身體熱起來,以免剛從沈睡中喚醒的身體在跑步中發生抽筋或受傷的狀況,讓你的假日健康運動變成一場災難。

跑者最佳10分鐘賽前暖身伸展 ©ShutterStock

基本的靜態伸展

一般來說,多數跑者在10公里以內的路跑賽前,大多會做一些靜態伸展,這對於距離不長的路跑活動來說尚稱夠用,大致上就是身體大部位的暖身伸展,可參考圖示所示範的幾種動作:

1.前後仰頭
2.左右擺頭
3.繞圈轉頭
4.肩部旋轉
5.上臂旋轉
6.大臂旋轉
7.膝關節旋轉
8.上半身伸展旋轉
9.髖關節旋轉
10.踝關節旋轉
11.英雄式
12.側蹲伸展

因為是一般在路跑賽場上常見的動作,因此我們就不詳細說明,也都是在賽前可以做的動作,但若想真正讓身體暖起來,我們則建議你做「動態伸展」。

基本的跑前靜態暖身伸展

讓你身體真正暖起來的動態伸展

動態伸展包括一些爆發性的運動,以增加身體的運動範圍,並藉由一些中高強度的動作來對身體特定部位作出挑戰,讓他們做好接下來要面對的長時間高強度的衝擊。

在賽前做好動態伸展的好處還包括:
1.打開全身的毛細血管,尤其是腿部。
2.改善血液循環和血流量
3.潤滑關節,為接下來嚴苛的衝擊做好準備
4.溫暖肌肉
5.改善運動範圍,提高效率和身體協調性

在進行動態伸展前,我們建議你採取以下三步驟做明智的跑前暖身:

1.走路
花上3到5分鐘從停車場走路到會場,可以讓身體擺脫坐姿模式進入鍛鍊模式,這是讓身體做好準備的第一步。

2.增加步幅
做5-6個一百米大跨步。大跨步可以幫助身體將血液充滿肌肉,徵召下肢肌肉纖維進入備戰狀態,並幫助身體從步行模式轉為跑步模式:

‧ 輕鬆跑至少兩分鐘-或者更多。
‧ 在60-100米的過程職中逐漸加速,然後逐漸減速。
‧ 每走一步,同時晃動雙腿90秒。
‧ 不用精準計時,也不用在意每個步幅的長度,重點在於把身體熱開。
‧ 要注意不要過度伸展,大跨步時一定要保持簡短和快速的節奏,不要把腿跨太開,以免受傷。

3.動態伸展

 1  單腿擺盪
a.前後擺盪:一手扶在柱子以穩定身體,另一手叉腰。將雙腿分別前後擺盪。
b.交叉擺檔:面對柱子,雙手扶著柱子,將一腿往側邊打開約45度角,然後往內擺超過另一腿。換腿執行同樣步驟。

 2  小腿側踢
模仿踢毽子的方式,以另一邊手掌做目標,將一腿往內踢。換邊執行。

 3  單腿踢臀
保持站姿將雙手背在臀部交疊,交替使用單腿往後踢到手掌。

 4  弓步走
雙手叉腰,以一腿向前邁出一大步,彎曲膝蓋,直至大腿平行於地面,膝蓋與腳踝對齊。向上拉回身體,換腳往前進。可執行10-20步。

©Active

 5  側邊弓步蹲
從站姿開始,一腿往側邊跨開,另一腿往下半蹲,把腿收回來回到站姿,換邊各進行20次。

©MATT RAINEY/Runner's World

 6  單腿硬舉
從站姿開始,保持膝蓋微彎。身體往前傾,雙手往下伸展,將一腿往後伸直,另一腿則保持彎曲的狀態承受身體重量,保持姿勢30秒。回到站姿,再換邊進行。

©MATT RAINEY/Runner's World

資訊來源/Runner's World、ACTIVE、SELF
責任編輯/Oliver Wu

分享文章
 運動科學網
運動科學網

跑步經濟性 - 跑步效率高低是這樣測出來的

2020-06-02
運動科學網跑步字典跑步訓練運動生理跑步知識庫

有跑步習慣的人,應該對「跑步經濟性 Running Economy」這個詞不陌生,因為這是一個很常在跑步訓練時提到的概念。但實際上,跑步經濟性在運動科學上的定義與影響的因素到底是甚麼呢?是體重胖瘦?跑力高低?配備輕重?還是...或許對大多數的跑者而言,這個問題並沒有很清晰的解答。

跑步經濟性
跑步經濟性 - 跑步效率高低的關鍵指標

跑步經濟性是甚麼?

跑步經濟性代表的意義是跑步效率,它的概念是:固定速度下,穩定跑步消耗的攝氧量,攝氧量越少表示跑步經濟性越好。其中,攝氧量會除以體重,表示人體每公斤所消耗的攝氧量,這個動作稱之為體重標準化,目的是避免不同體重影響到攝氧量的絕對數值。會使用攝氧量是因為人體在生產能量的過程大部分都需要消耗氧氣,攝氧量越大表示能量消耗得越多。舉例來說,如果相同速度下跑者A 的攝氧量消耗比跑者B 還要大,表示他需要比較多的能量才能跑到相同的速度,這意味著在跑步的過程中,跑者A 跑步效率較差,浪費了較多的能量。

攝氧量與跑步經濟性
相同速度下跑者A的攝氧量消耗比跑者B大,意味著跑者A 跑步效率較差

跑步經濟性怎麼用?

知道了跑步經濟性之後,對我們有甚麼好處呢?對於長距離跑步而言,擁有好的跑步經濟性非常重要,因為長距離的跑步幾乎會耗盡人體儲存的能量,所以要盡可能節省能量的浪費。理論上,兩個體能條件相近的跑者,跑步效率較好的跑者能用較短的時間完成同樣的距離。這點可以從一些相關的研究中證明,例如下圖,研究結果顯示跑步經濟性越差的跑者,跑完10公里的時間越久。因此,增加跑步經濟性是很重要的跑步訓練。

跑步經濟性和跑步表現的關係
跑步經濟性和跑步表現的關係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

但跑步經濟性要如何增加呢?許多研究嘗試回答這個問題,國際的運動醫學期刊發表了一篇研究整理了相關的結果,發現觸地時間較少、垂直震幅較低、下肢剛性較大、下肢轉動慣量較低,以及較堅硬的鞋子有助於提高跑步經濟性。不過這篇研究是針對新手或是業餘選手受短期訓練(小於13周)造成的影響,作者也提到未來的研究需要更進一步觀察長期訓練造成的效果。

跑步經濟性的限制

跑步經濟性代表跑步效率,但是要如何在長期訓練下提高跑步經濟性,仍是一個研究中的課題。除此之外,由於量測攝氧量的機器通常十分昂貴,且無法在室外使用,一般大眾較難直接得知自己的跑步經濟性,對非菁英跑者的應用性不高。近年來,許多研究嘗試用更簡單的參數取代跑步經濟性,但仍無一個確切的共識,期待後續的研究可以在跑步經濟性的應用上有突破性的進展。

測攝氧量的機器
用儀器測試攝氧量 ©運動科學

參考文獻:
Conley, D. L., & Krahenbuhl, G. S. (1980). Running economy and distance running performance of highly trained athletes.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 12(5), 357-360.
Moore, I. S. (2016). Is there an economical running technique? A review of modifiable biomechanical factors affecting running economy. Sports Medicine, 46(6), 793-807.

撰文/王恩慈、相子元

*文章授權轉載自《運動科學》網站,原文:何謂跑步經濟性?

/ 關於 運動科學網 /
 運動科學網

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的實驗室裡,一群由相子元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正全心投入運動科學研究,和你一樣對未知的領域充滿探索熱忱。

面對運動科學興起的熱潮,許多人想瞭解正確的運動資訊卻不知道從何下手? 運動科學網持續更新經過科學驗證的運動知識與運動觀點。不論是創新產品、研究結果,甚至是專業理論,我們都會轉譯成簡單易懂的文字,讓讀者利用最短的時間瞭解運動的最新趨勢。

為了讓健康的運動觀念進入日常生活,我們創立了運動科學網;為了讓正確的運動知識提升生活品質,我們創立了運動科學網,我們致力於運動科學的研究,希望這些努力不僅僅侷限於學術領域中,而是讓熱愛運動的普羅大眾更健康快樂地運動。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美國越野女王Anita Ortiz 安妮塔‧歐提茲:母親、教師、跑者三種角色的平衡

2016-05-30
越野跑跑步人物誌故事

Anita Ortiz 安妮塔‧歐提茲

擁有職業選手15年經驗,是美國越野傳奇跑者。曾獲2005年山徑越野跑世界錦標賽冠軍、五屆美國田徑協會票選最佳山徑越野跑者、美國克羅拉多州跑步名人堂入選者、2009年Western States 160公里女子總冠軍…等多項殊榮,同時也是四個孩子的母親還是一位全職教師,身兼多職的她,該如何在這些角色中取得生活的平衡呢?
 
Anita剛開始跑步時,四個孩子分別是:6歲、4歲和2個2歲的雙胞胎。由於當時孩子的年齡還小,所以她也只會參加家裡附近當地的小比賽,雖然她很喜歡跑步,但或許是常常掛念著家人和小孩,所以在這些比賽中她都不算太認真且常會分心。

Anita Ortiz與她的女兒Amelia

永遠跑在你們左右

她的丈夫本身就是運動活動的籌辦者,所以相對來說也很支持Anita喜歡跑步這件事。但她的孩子開始時並不能理解為何她們的媽媽每天都要去跑步?!雖然他們都有屬於自己的活動,但是就是不跑步…Anita的大女兒Amelia曾經還發誓:我這輩子絕對不要跑步。
但Anita並沒有因為這樣而傷心難過,反而更讓她去思考該如何維繫與家人之間的關係。為了不讓跑步這事影響到與孩子之間的關係,每天凌晨3點半,趁孩子還在香甜的睡夢中時,她便會先起床開始練習自己的課表。晚上的訓練則一定會選在家裡做登階機的訓練,因為這樣她就可以一邊訓練,一邊和孩子們聊天說話,讓他們覺得:即使媽媽在跑步,仍跑在我們左右。
 
不管自己的課表有多重,每週一到週五,她一定首先以家庭為重,但也絕對不會錯過周六、周日的長距離訓練。
聖誕節是美國很重要的日子,記得有一年是周末,當她陪孩子們慶祝完後已經是很晚的時間,孩子們睡覺之後也已經接近半夜的時間,對於一般人來說恐怕已經是筋疲力盡。但是Anita依然很有意志力地出去完成了3個小時的長距離訓練。

關於孩子的教育

自他孩子們上小學後,她便開始訓練他們自己做飯、洗衣服、整理房間…等,這些並不是為了要讓自己有更多時間跑步,而是在Anita的觀念裡認為,孩子能夠獨立照顧自己是人生很重要的事。而孩子們也都很乖巧懂事,不僅會相互照顧,也能接受母親教育他們的這些觀念。

看淡生活瑣事,減輕心理負擔

Anita是一個很愛乾淨的人,年輕得時候總得把家裡打掃的一層不染才安心。但是當她開始規畫該如何空出更多時間來練習跑步時發現,打掃家裡和看電視才是生活中最浪費時間的事。她說:「如果我能開始學習看淡打掃這件事,除了有更多時間練跑外,同時也是減輕心理的負擔。」

最重要的小事

別說看電視了,Anita的家裡連一台電視也沒有…同樣是半個小時,與其拿來看電視,她認為還不如來練習爬步機更有意義。除此之外,若沒有電視家人之間的關係反而能更緊密、相處時間更多。現代大部分的人都是低頭族,即便聚在一起用猜,仍在各自忙各自的事。所以對她來說,全家人每天花一點時間在一起用餐、與對方分享今天發生的趣事是非常重要的事。

孩子的活動為主,自己的訓練為輔

國外的念書時間不如亞洲來的緊湊,他們的教育理念是倡導孩子要多花一點時間運動或戶外活動、找到自己的興趣。所以每天下課或是假日對他們來說都是體育課,當他們有了自己活動的時候,Anita笑說:「哈~這樣我就有更多時間去練跑了。」儘管如此,在孩子們的同意下,Anita都還是以他們的活動為主,自己的訓練為輔。
 
由於他們住的地方幾乎是四面環山,所以從小,Anita就會經常帶他們到處跑跑走走,除了讓他們了解更多關於野外的知識外,最終她是想讓孩子們環繞在戶外的氛圍中,感受戶外運動是一輩子的事。漸漸長大後,她也開始帶著他們去參與她自己參加的比賽或是丈夫辦的比賽。每每參與,Anita也一定會為他們安排某些工作:補水志工、主持人…等,用心良苦地Anita相信,孩子有天會理解她為什麼那麼喜歡跑步。

Anita與孩子們的感情都相當好

媽,我終於了解妳為什麼那麼喜歡跑步了!

不管孩子是否像一樣喜歡跑步,但是她從不會嚴厲地去要求他們一定要跑步,只要你有自己喜愛的運動即可。直到有一天,她的大女兒Amelia和她一起去跑步時突然跟她說:「媽,我終於了解你為什麼那麼喜歡跑步了!」無論是一句鼓勵的話也好,安慰地語也罷,對Anita來說是相當感動,她開心女兒終於理解了,也為自己過去所做的努力得到增添了無價的價值。

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超強母親

工作、家庭、練習是Anita的生活中不斷需要平衡的事,但對她來說家庭永遠是她人生中最主要的事。當了28年幼稚園老師的她,已經相當熟悉該如何做一個好的教師,所以現在的她也能將投入工作的時間多分擔些至練習之中。天下的媽媽都一樣,在她們的生命中照顧小孩一定是最有價值的事,但生活中難免會遇到許多需要平衡的事,這些其實都是很好的機會去檢視生活中的狀態,不斷重新調整、學習,人人都能成為孩子心目中的超強母親。

撰文/瀅瀅
攝影/Oliver

分享文章
  • 訓練動作
  • 啞鈴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健身
  • 跑步
  • 下半身肌群
  • 跑5K
  • 瑜伽
  • 徒手訓練
  • 瑜伽動作
  • 核心肌群
  • 初階訓練
  • 重量訓練
  • 跑步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