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跑步
  • 訓練動作
  • 跑步訓練
  • 增肌
  • 核心訓練
  • 跑10K
  • 瑜伽
  • 瘦身
  • 運動生理
  • 飲食
  • 徒手訓練
  • 觀念
  • 跑5K
  • 瑜伽動作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快來下載!專為運動設計的1小時混音樂曲
1
快來下載!專為運動設計的1小時混音樂曲
2
美國運動醫學會:2017健身趨勢 穿戴科技正當紅
3
1、2、3 坐著瘦,我是最正OL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快來下載!專為運動設計的1小時混音樂曲

2016-05-16
話題 健身 趨勢 生活

菲律賓的專業DJ Ron Poe在2009年開始發胖,去年底他決定開始減重。他說他第一不吃碳水化合物(米飯、麵食、麵包等等),然後逐漸放棄肉類(牛、豬、雞),只吃魚和蔬菜水果。在正餐之間,他也會吃一些堅果類補充體力。另外,他嚴格遵守每天過晚上六點之後就不吃東西,儘管他常常從他工作的夜店回家時間是早上五點。靠著這個嚴格的飲食計畫,加上常跑健身房運動,他成功從260磅(118公斤)減到135磅(61公斤)與9%體脂,腰圍也從36縮到32。

身為一個DJ,Ron Poe也很樂於與大家分享他的混音作品,下面這個是他為了一小時的健身課程所設計混音的樂曲,讓你在運動的時候可以有適當的音樂搭配,趕緊來去下載:

說明:
前5分鐘:暖身,你可以做一些暖身拉拉筋的動作。
5-35分鐘:重拍節奏,讓你可以開始你的強力健身課程或跑步。
35-55分鐘:電子舞曲,你可以做一些抗力訓練。
最後5分鐘:以R&B音樂讓你身體慢慢減速下來,做一些運動後的舒緩動作。

©ShutterStock

覺得不夠?您還可以上他Sound Cloud專頁瀏覽/試聽/下載他其他混音作品:
https://soundcloud.com/djronpoe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美國運動醫學會:2017健身趨勢 穿戴科技正當紅

2016-11-22
趨勢健身跑步新聞穿戴裝備戶外運動話題

沒有戴上你的健身追踪器,你就無法外出運動?如果是如此,你就是正在快速增長中、使用科技收集日常健康指標數據的消費者群體之一。美國運動醫學會(ACSM)近日宣布其2017年度健身趨勢預測報告,而不出意料之外的是,運動專家們認為,穿戴科技將再次成為來年的健身趨勢龍頭。此結果發佈在2016年11/12月號的ACSM健康與健美雜誌中的《2017年健身趨勢全球調查》一文中。

2017年,穿戴科技仍將會是健身要角。

「科技已經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環。每個人都可以輕鬆地使用可穿戴設備或智能手機來記錄所跑/走的步數或卡路里,」這項調查的主持人、美國喬治亞州立大學亞特蘭大分校教育與人力發展學院副院長華特·湯普森 (Walter R. Thompson) 博士說道。「透過可穿戴科技配備所收集到的健康數據,可用於通知使用者關於他們自己當前的體適能指數,並幫助他們做出更健康的生活方式選擇。」

這項已經邁入第十一年的調查,由全球超過1,800名、大部分都通過ACSM認證的健康和健身專業人員來參與完成,旨在揭示各種健身環境的趨勢。ACSM選擇了42個潛在趨勢,不過只列名和發表了前20名。

「身體重量訓練、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和受過正統教育、認證且有經驗的健身專業人員在調查中也保持高度排名,」湯普森說,「這些趨勢反映出消費者仍持續對力量訓練和功能性健身訓練保持強烈興趣。」

2017年ACSM十大健身趨勢是:

 1  穿戴式科技

包括運動追踪器、智能手錶、心率監測設備和GPS追蹤設備。穿戴式科技去年一進入即登上榜首,顯示這個潮流正以銳不可當的趨勢席捲世界,當然,科技大廠和運動品牌的推陳出新和強勢行銷手法也強勁地推動了這個態勢。

©Nike

 2  身體重量訓練

身體重量訓練用到的器材或設備非常少或免費,使其更容易執行。這項運動不僅僅是伏地挺身和引體向上,這項趨勢讓人們來執行「回到最基本」的訓練方式。

 3  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

高強度間歇訓練是由時間短但強度高的訓練,中間搭配幾次短暫的休息或恢復,整個鍛鍊課表通常在不到30分鐘內就完成。

 4  學有專精和經驗老道的健身專業人員

現在市面上有許多提供健康和健身證照認證的機構,得到認證的健身教練也可能良莠不齊,消費者應該謹慎選擇通過美國國家認證機構(NCCA)所認可的證照認證計劃執行單位(如ACSM)來認證的專業人員。而美國運動醫學學院是世界上最大和最負盛名的健身認證組織之一,其認證程序嚴謹,值得信賴。

 5  肌力訓練

肌力訓練仍然是許多健身中心的核心重點。整合性肌力訓練是所有體能水平和性別的完整鍛鍊計劃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他基本組成部分還有有氧運動和靈活性。)

 6  團體訓練

團體訓練教練藉由自行設計的團體訓練課程教導、引領並激勵參與學員。團隊課程旨在對於不同體適能水平的人都有激勵性質且有效。透過教練所使用的帶領技巧,幫助團體中的每一個人實現其健身目標。

 7  運動是良藥

運動可以治病是一項當紅的全球性健康倡議議題,其重點是鼓勵基層保健醫生和其他醫療保健提供者在為患者設計治療計劃時將運動納入其中,並將其患者轉介給運動專業人員來做服務。

 8  瑜伽

瑜伽擁有悠久而古老的傳統,並利用一系列特定的身體姿勢幫助身體更健康和放鬆。關於瑜伽的基本概念和流派,可以參考這篇文章和這篇。

 9  私人健身教練課程

因為種種因素,現在有更多人選擇私人健身教練而非團體課程。近來,也有越來越多學生主修運動學,這表明他們正在準備自己在私人健身教練等等健康產業的職業生涯。而這些私人教練的教育、培訓和適當的資格認證對於僱用他們的健康和健身機構變得越來越重要。

 10  運動和減重

除了營養的控制,運動鍛鍊也是一個優質減重計劃的關鍵要素之一。越來越多提供減重計劃的健康和健身專業人士將規律運動和熱量限制納入其客戶的體重控制計劃中。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1、2、3 坐著瘦,我是最正OL

2016-07-28
訓練動作徒手訓練觀念健身知識庫

雖然我們都說要多運動,但是一天上班8小時,不管如何,坐著的時間一定是比動的時間來的長。現代人每天坐著的時間平均是9.3小時,別說動了,甚至比睡眠的時間還要長呢!而這也恰恰是導致肥胖的主因。再加上坐姿不正確又長期翹腳的話,甚至還會導致脊椎以及膝蓋退化的危險喔!所以正確的坐姿,以及如何在久坐間活動則變成了很重要的事。

現代人坐的時間比動的時間長,所以要盡量找時間起來活動身體

在活動之前,首先我們必須學會正確的坐姿。

抬頭挺胸,脊椎延伸拉長,耳朵、肩膀及身體便會在同一條直線上 ©Fotolia

正確的坐姿,妳必須控制自己的雙腳,不要讓翹腳成習慣,如果妳的雙腳不能踩平,那麼無論在怎樣調整,姿勢也不會正。
還記得小時候量身高的感覺嗎?護士阿姨都會要我們抬頭挺胸,不斷地把自己拉高,其實這就是將脊椎延伸拉長的概念,這樣一來,妳的耳朵、肩膀及身體便會在同一條直線上,不但能減少脊椎的壓迫,同時整個人也變得更挺更有精神,脂肪也沒有地方可以堆積了。

上半身坐正了之後,接著就是下半身的運動啦!雙手萬能,雙腳亦是。所以我們只要能靈活運用,做對動作,便能幫忙我們變成最正OL。

Tips
記住,不管做甚麼運動前,都別忘了要將腰背挺直喔!

弓箭步

 技巧  2 深蹲(Squat)

這是一個能有效雕塑臀部曲線,打造性感翹臀的動作。還能修飾線條,鍛鍊腿部肌力,保護膝關節。
  1. 將背挺直,收下巴。雙腳打開與肩膀同寬,站穩,腳尖朝前,屁股收緊。
  2. 身體前傾,臀部向後,雙手慢慢向前延伸,吐氣慢慢蹲下。
  3. 身體保持挺直,吸氣慢慢站起。
  • 注意:期間屁股一律收緊,膝蓋不要內八或外八。

更多深蹲做法,請點我

深蹲

 技巧  3 捲腹(Curl-Up)

這個動作可以強化腹部力量,消除贅肉,提升脊椎的柔軟度。。
  1. 躺在地面(怕痛者可舖軟墊),將雙手平放於身體兩側,雙腿併攏彎曲並微微離地。
  2. 肚子收緊,慢慢將膝蓋往肩膀方向帶。
  3. 從尾椎至脊椎的第一節,一節一節像捲毛巾一般往上捲,擠壓腹部肌肉,到定點後停頓5秒,再慢慢一節一節的放開躺平回地面。

更多捲腹做法,請點我

捲腹

以上1-3步驟,一輪共做10次。

這些動作看似簡單輕鬆,但是所有的成果都是靠累積而成的,唯有持續不間斷,才能達到自己想要的目標。女孩們起來吧!從現在起開始做,堅持下去,很快地,妳就能成為最正OL。

書籍資訊參考《整個辦公室都是我的健身房》

分享文章
  • 健身
  • 跑步
  • 訓練動作
  • 跑步訓練
  • 增肌
  • 核心訓練
  • 跑10K
  • 瑜伽
  • 瘦身
  • 運動生理
  • 飲食
  • 徒手訓練
  • 觀念
  • 跑5K
  • 瑜伽動作
ABOUT
Copyright © 2023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