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破PB、在長跑競賽有更好的成績?調整一下你的下坡跑姿可能是一個很有幫助的方法。
如果在越野跑或有上下坡的路跑比賽隔天,你的大腿和膝蓋開始疼痛,你也許會歸咎於下坡時的衝擊和震動。沒錯,儘管上坡時對心肺耐力來說是個考驗,但下坡對身體的挑戰遠比你想的要大。
肌肉收縮有兩種方式:向心收縮(肌纖維縮短:想像你把某件東西拿起來)與離心收縮(肌纖維伸長:想像你把東西放回去)。美國 Natural Running Center 的健康指導醫師 Dr. Ivo Waerlop 說,「肌肉離心收縮需要消耗更多能量,帶來更大的磨損。下坡時需要更多的離心收縮,特別是大腿的股四頭肌與小腿肌肉。」因此,下坡時調整好跑姿,會減少衝擊對腿部的壓力,更能幫助你在比賽中節省不少時間。
1. 學會用髖部帶動身體向前,而不是用肩部 → 重力會迫使你下坡。不要將身體向後靠,確保身體與地面垂直,隨着下坡速度的增加,讓重心跟着你向前。
2. 使用手臂保持平衡 → 下坡時,不需要像在平坦路面或者上坡那樣前後擺動手臂。手臂在下坡時的作用就是當你速度超出控制或者方向突然轉變、需要做出反應時,保持身體的平衡。
3. 運用核心力量 → 想像你的腹部、臀部和背部是你保持穩定性的基礎,四肢只不過是圍繞並輔助着這些軀幹的基礎在運作。
4. 弧形踩步 → 正是因為重力的存在,你不需要雙腳太費力往前衝,注意腳步在身體下方不要步幅過大即可。特別是在很陡的下坡,最好用弧形側踢的方式將腳往對側邊踩(如右腳往左前方,左腳往右前方),不要直接往前踩,這種姿勢能夠充分拉伸背部,也能夠減緩衝擊力,從而放鬆其他肌肉群,為接下來的上坡積蓄力量。
5. 視線往遠處看,不要緊盯腳步; 下坡時一直往下看,注意腳步路況,會讓頸部肌肉前屈,致使身體不自覺往前傾,最後導致向前跌倒的危險係數增加。
6. 想像腳下是滾燙的煤炭 → 意思就是腳步接觸地面的時間儘量縮短,就像跳舞一樣,每次腳掌前端/中段觸地的瞬間便迅速抬起,衝刺出去。這對非公路路面的越野跑下坡尤其重要,不同路況需要不同觸地方式和觸地時間,請根據具體情況調整。
想像你的腳底是三腳架,大腳趾、小腳趾和腳跟是三個支點。這個三腳架需要適當平衡,讓腳掌發揮最佳功能。如果你使用太多腳跟支撐,會大量使用脛骨做緩衝,導致脛骨周邊疼痛;如果前腳掌着地過多,會讓小腿肌肉為了壓低腳跟用力更多,這種姿勢會惡化前腳跑姿的異常,並且給膝蓋增加額外的壓力。
若您是第一次參加越野跑比賽,最好側身下坡,隨著功力增長再改為正常姿勢。
資料來源/Competitor Running
跑者最高聖殿「波士頓馬拉松」將於美東時間4月15日上午(台灣時間15日晚間)開跑!將邁入123屆的波馬有去年男女冠軍強勢回歸,戰況空前激烈,加上去年狂風暴雨嚴峻天氣的「洗禮」,讓主辦單位有如禦敵般嚴正以待。趁波馬開跑之前,看看今年這場盛事刺激的、趣味的、以及實用的關注焦點!
2018波士頓馬拉松在狂風暴雨下出乎眾人意料,男子組冠軍由日本「最強市民跑者」川內優輝奪下(2:15:58),成為波馬近31年第一個奪冠的日本人;女子組冠軍則由美國馬拉松女將林登(Desiree Linden)封后(2:39:54),成為33年來第一位在波馬摘冠的美國人。
兩人在去年波馬賽後備受矚目,波馬主辦單位波士頓體育協會(B.A.A.)已於去年12月宣布,包括川內優輝、林登在內得多名菁英將重返2019波馬,兩人將強勢回歸捍衛冠軍衛冕者寶座。這也成為川內今年4月轉為職業選手後的代表之戰。
美國退役馬拉松奧運選手瓊·班諾特(Joan Benoit )是第一位獲得奧運金牌的美國馬拉松女子選手。1979年,21歲的她創下波士頓馬拉松的美國女子最速紀錄2小時35分15秒,並成為該項紀錄保持人28年之久。今年是瓊·班諾特在波馬獲勝的40周年,現年 62歲的她將出賽2019波馬,並將目標設定在不超過40年前成績的40分鐘內。這是瓊·班諾特締造歷史性勝利的40周年慶祝,也讓眾人拭目以待。
波士頓馬拉松以嚴苛的錄取資格(Boston Qualify,簡稱BQ)聞名,BQ指全馬成績的最低標準,依據不同年齡層與性別訂定,然而不是符合BQ就能保證拿到波馬門票,因為這只是成績「門檻」,超過BQ成績越多的跑者越能優先錄取,而根據官方公告,2019波馬共 30,458 位跑者有達BQ申請報名,卻只有23,074位順利拿到波馬門票,也就是其中7,384名跑者雖然已BQ仍不能參賽。仔細看錄取低標,參加2019波馬的選手成績至少要比所屬的年齡組別的BQ快4分52秒,創下近年波馬錄取低標資格的新高,也代表賽事競爭度越來越高。
歷經去年被稱為30年來最冷的波士頓馬拉松,在低溫暴雨下使大量跑者受傷、棄賽,比賽日天氣成為主辦單位和波馬選手們的關注焦點。2019波馬倒數不到1周,依目前氣象預報,比賽日波士頓市最高溫度攝氏12度、最低6度;起跑溫度攝氏7度、濕度74%,風速10mph東北風,甚至可能有暴雨發展(去年比賽日最高溫度攝氏10度、最低2度;起跑溫度5.5度, 風速2-5 mph),今年恐怕又是個低溫多雨的糟糕天氣。
為了防止選手受傷,主辦單位在賽道沿線擴增至少8座庇護所,每個庇護所可容納數百人,而每個帳棚都配備了各種醫療專業人員,為有需要的跑者或觀眾提供基本急救。
26.2 Brew這款啤酒是為了跑馬拉松完賽的跑者而生,過去7年都有在波馬比賽中推出。而3月份新發表的新版26.2 Brew,由喜馬拉雅海鹽和香菜製成,口感清爽,含有9克碳水化合物、120卡路里,可作為低熱量的運動後燃料。跑者在完賽後可嘗試小酌,把它當作衝過終點線的獎勵吧!(飲酒過量,有害健康)
資料來源/Runner's World, The Washington Post, B.A.A., FindMyMarathon.com
責任編輯/D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