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跑步機12小時跑118公里!美國媽媽打破世界紀錄
1
跑步機12小時跑118公里!美國媽媽打破世界紀錄
2
2022長榮航空城市觀光馬拉松開報至7/13  全馬組初登場
2022長榮航空城市觀光馬拉松全馬組初登場 開報至7/13
3
馬拉松補水
跑馬拉松不渴也要先喝水﹖ 科學研究推翻這個說法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跑步機12小時跑118公里!美國媽媽打破世界紀錄

2016-09-29
話題 跑步 故事 跑步機 馬拉松 趣味

據Runner’s World網站報導,2016年3月4日,來自美國印第安納州一位4個孩子的母親,現年43歲的蘇西·斯文哈特 (Suzi Swinehart)創造了在跑步機上12小時連跑73.3英里(約118公里)的女子金氏世界紀錄,打破了一個月前英國女跑者Susie Chan所創造的60.26英里紀錄。她在當地一個健身房裡,從早上8點跑到了晚上8點。在創造這個紀錄之前,蘇西在跑步機上的最佳記錄也只有30英里(48公里)。可以說,她完成了不可思議的自我突破。

Suzi Swinehart 在跑步機上破紀錄 ©runnersworld.com

去年,在經歷過一次路跑賽的失敗後,這位43歲的媽媽決定要請一位教練來指導她,因為她知道自己還可以做得更好,她認真地想要在運動上面追求自己更高的可能性。

蘇西說:「我對自己說,現在不做的話,馬上會有人搶先一步。對於一個像我這樣已經四十好幾的媽媽來說,當一個馬拉松運動員也許會太老,但後來我看到有些年級比我大的跑者還很能跑,於是我對自己說,『至少我可以超越我自己。人生只有一次,我想拼盡全力做好一件事。』」

現在蘇西終於可以當一個世界紀錄保持者了。

Swinehart 開心擁抱 ©vimeo.com

為了這次挑戰,當地跑步機零售商 Summit City Bicycles & Fitness 還把一台 LifeFitness 跑步機送去一家實驗室做校正,再將該機送至蘇西要執行這次挑戰的 Three Rivers Running Company 健身房,以便讓她獲得最正確的成績。

她認真思考並設計了這次跑步的整體策略。早上8點,她以約7.5MPH(每小時12公里/5分速)的配速跑了最初的2、3個小時,並在每個小時裡給自己5分鐘的休息來喝水和吃東西,當她覺得有些噁心時,她會以走路的方式休息5分鐘,然後再回復跑速。此後,她慢慢降低至平均6.3MPH(每小時10公里/6分速)的速度,其中還包括幾次上廁所、換衣服與跑鞋、與補充能量的時間。

因為此次挑戰要申請金氏世界紀錄,現場也有該組織的認證官全程陪同。在過程中,有將近50位親朋好友與現場的顧客一同待在健身房為她加油打氣,還有人為她做了線上直播,紀錄了她整個挑戰過程。蘇西說:「我很感謝這些為我加油打氣的人,我覺得我有義務要招呼到每個來幫我加油的朋友,我不想忽略任何人。」在這12個小時之間,還有4個來自不同報紙和電視台的記者前來採訪,蘇西在跑步機上一邊跑一邊接受採訪,「這些都讓我保持忙碌並讓時間過得更快了。」

Swinehart ©journalgazette.net

蘇西的丈夫湯姆和四個分別為5、11、13和16歲的孩子們也都在健身房全程為她加油。「他們實在是太興奮了,而且他們超愛我所做的這件事。」蘇西說。孩子們一直圍繞在媽媽身邊不停地為她加油打氣,一會兒喊,「媽媽加油!」;一會兒又問,「媽媽,你累不累?」「有他們在場真是太歡樂了。」

結束之後,蘇西會將自己挑戰的全程紀錄影片、照片、里程記錄以及證明人證詞上交金氏世界紀錄委員會,等待他們的最終認可。對於蘇西來說,這或許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件事。

她說:「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我一直夢想著能成為一個專業運動員並參加奧運比賽,或是類似的盛會。但生命中所遭遇的艱難讓我最終放棄了自己的夢想,並讓我有些失去自信。現在,我43歲了,我很高興自己仍然有能力來實現我小時候想要追逐的夢想。」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2022長榮航空城市觀光馬拉松全馬組初登場 開報至7/13

2022-06-16
賽事低碳運動半馬馬拉松路跑跑步話題

熱門路跑賽「長榮航空城市觀光馬拉松」將於今年 10 月 23 日於總統府前開跑,首屆全程馬拉松組別隆重登場!長榮航空 15 日於張榮發基金會國際會議中心舉辦宣告記者會,由長榮航空孫嘉明總經理邀請觀光局組長黃勢芳、體育局專門委員呂生源、路跑協會理事長郭國雄共同主持啟動儀式,邀請跑者們作伙來運動。即日起至 7 月 13 日下午 5 時開放報名,全程及半程馬拉松、10 公里、3 公里組共 24,000 個名額,報名及抽獎的資訊詳見長榮航空馬拉松官網。

2022長榮航空城市觀光馬拉松全馬組初登場   開報至7/13
2022長榮航空城市觀光馬拉松全馬組初登場 開報至7/13

全程馬拉松初登場 懂跑訓練班正式成軍

今年正式升級的「長榮航空城市觀光馬拉松」,去年因疫情而停辦,此次加入全程馬拉松組別,並遵守政府相關防疫規範,繼續朝專業賽事的目標邁進。觀光局組長黃勢芳表示,「這兩年的疫情觀光、航空業是最大受災戶,希望藉由這場馬拉松作為起點,重新帶回我們的國際觀光。」臺北市體育局專門委員呂生源提到,「疫情期間體育局一直堅持推廣運動,我們相信運動不僅帶來健康,也能帶來希望,呼籲市民朋友一同支持這個活動。」長榮航空總經理孫嘉明也竭誠歡迎所有跑者報名參賽,歡迎大家在 10 月 23 日一起「台北起跑,飛向世界。」

2020長榮航空城市觀光半程馬拉松開跑畫面
2020長榮航空城市觀光半程馬拉松開跑畫面 ©2022長榮航空城市觀光馬拉松
長榮航空 15 日於張榮發基金會國際會議中心舉辦宣告記者會
長榮航空 15 日於張榮發基金會國際會議中心舉辦宣告記者會

此外,長榮航空 2020 年即成立長榮航空馬拉松專屬臉書粉絲頁「長榮航空懂跑部」,今年將更進一步成立實體的「懂跑訓練班」,邀請 NRC(Nike Run Club) 總教練吳文騫爲跑者量身打造訓練計畫,從賽前備戰到賽事當天的補給、配速,甚至是賽後的放鬆、恢復等,提供全方位的後勤支援,幫助跑者順利完賽,相關報名資訊可至「長榮航空懂跑部」查詢。

今年長榮航空城市觀光馬拉松將於10公里組增設「幼苗組 」獎項,邀請國內長跑好手周庭印、謝千鶴、曹純玉、NRC 總教練吳文騫分享心路歷程,並致贈長榮航空飛機模型及Nike 球鞋給花蓮信望愛學園的青少年跑
今年長榮航空城市觀光馬拉松將於10公里組增設「幼苗組 」獎項,邀請國內長跑好手周庭印、謝千鶴、曹純玉、NRC 總教練吳文騫分享心路歷程,並致贈長榮航空飛機模型及Nike 球鞋給花蓮信望愛學園的青少年跑者,象徵傳承意味

幼苗培育計劃 國手傳承經驗 鼓勵青少年累積跑步實力

長榮航空推廣體育活動不遺餘力,將增設 10 公里組的「幼苗組」獎項,現場邀請長跑好手周庭印、謝千鶴、曹純玉及 NRC 總教練吳文騫到場,致贈長榮航空飛機模型及 Nike 跑鞋給花蓮信望愛學園的青少年跑者,象徵傳承意味,以培育國手幼苗的精神,鼓勵青少年自我挑戰,藉由長榮航空馬拉松累積賽事經驗,為成為國手的目標而努力,凡介於 2006 年 9 月 1 日至 2009 年 8 月 31 日之間出生的青少年跑者完賽成績將自動歸類為「幼苗組」,男女分計,前 5 名各可獲得優勝獎金。

長跑好手謝千鶴鼓勵小選手趁年輕勇敢追夢﹕「這一秒不放棄、下一秒就有希望,堅持到底就有可能成功。」並以此勉勵所有選手。周庭印也和小選手分享,「跑步這條路很單調,但只要持之以恆都會有機會。比賽途中只要不放棄,抵達終點冠軍都有可能是你的。」

長榮馬準備完賽連帽斗篷等豐富好禮送給跑者,並加碼提供10張國際線機票作為抽獎獎品
長榮馬準備完賽連帽斗篷等豐富好禮送給跑者,並加碼提供10張國際線機票作為抽獎獎品

全馬限定完賽斗篷及長榮空廚餐盒 多樣好「哩」送不完

長榮航空為了迎接首屆「全馬」盛會,於終點提供全馬跑者由長榮空廚設計的輕食冷餐盒,餐點美味及營養並重,以色彩繽紛的青豆蝦仁散壽司,搭配鯖魚、肉質 Q 彈雞肉,與主廚嚴選蔬食,可增進跑者食慾並即時補充營養,同時提供素食選擇。

長榮航空今年也針對全馬組跑者設計「完賽連帽斗篷」,吸水性極佳,能讓跑者於賽後防風保暖,斗篷設計以長榮航空飛機為主軸,帶領跑者飛向倫敦、上海、芝加哥等世界知名馬拉松的地標,呼應「台北起跑,飛向世界」的賽事精神。而今年長榮航空再度邀請 Nike 為跑者精心設計兼顧功能與時尚的賽衣,亮眼的橘紅色搭配輕薄透氣的特殊布料,讓跑者全程保持涼快乾爽無負擔。

為了鼓勵跑者踴躍報名,長榮航空送出獨家的專屬好「哩」,參賽者不限組別每跑 1 公里,長榮航空就送無限萬哩遊 100 哩,最高可享 4,200 哩的哩程回饋。同時準備了歐美澳和亞洲區不限航點機票共 10 張,以及由長汎假期所提供的 3,000 元旅遊金共 10 名,讓參賽者抽獎!還有長榮航空國際線機票折扣碼及樂 e 購專館 8 折等超多優惠。

長榮航空將於終點處提供長榮空廚特製的完賽餐盒,送給全馬組跑者
長榮航空將於終點處提供長榮空廚特製的完賽餐盒,送給全馬組跑者

淨零碳排 長榮航空打造綠色馬拉松

長榮航空持續為 2050 年淨零碳排的目標努力,將今年賽事打造成「綠色馬拉松」,推廣現場電子化無紙作業,提供官網查詢及下載成績證明;並率先使用保時捷電動車作為大會前導車;長榮航空今年與中華紙漿合作,賽事補給站全數使用超環保非塑食安用紙杯,以減少使用塑膠淋膜紙杯造成環境的負擔,同時邀請社團法人臺灣捐好好捐協會於賽前報到處設立裝備回收站、鼓勵選手捐贈,以提升裝備及物資循環再利用。本次賽事活動所採用的環保措施項目,換算約減少 7.5 噸的二氧化碳排放,相當近 22.6 萬顆樹每日吸收量,一同為地球永續共同努力。

資料來源/長榮航空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跑馬拉松不渴也要先喝水﹖ 科學研究推翻這個說法

2020-01-06
飲食運動補給觀念單車鐵人三項馬拉松跑步知識庫

在馬拉松、自行車、鐵人三項等耐力運動的賽場上常聽到一句老話:「在感到口渴之前先喝水」,現在這句話已不再適用。以往美國運動醫學會(ACSM)的建議是在運動過程「盡可能飲水」、「取代運動中減輕的體重」或「隨意飲用」,但現在都已被「依據口渴程度飲水」的建議所取代。

馬拉松補水
跑馬拉松不渴也要先喝水﹖ 科學研究推翻這個說法

根據口渴程度飲水

這方法簡單得令人難以置信,但根據科學證據顯示,口渴的感覺事實上可以保護你免受飲水不足或飲水過度的風險,特別是在長時間運動過程中。此外,國際田徑總會(IAAF)與國際馬拉松醫學指導協會(IMMDA)皆建議,如果你沒感到口渴,建議不要強迫自己喝水。目前已知,「根據口渴程度飲水」與「飲水預防體重流失2%」兩種方法對運動表現同樣有效。

先說後者:有關運動中脫水和表現關聯性的的研究顯示,如果水分流失小於體重的2%,這種輕度脫水不太可能妨礙運動表現;大量的液體流失對大部分運動員(非菁英運動員)來說,則可能導致運動表現下滑。因此,專家建議將水分流失限制在體重的2%以內。

有關前者「根據口渴程度飲水」,一份加拿大的研究可以佐證。研究發現自行車手根據口渴程度而飲水的表現,優於「不渴」或「過渴」時飲水的表現,也就是說,在沒感覺口渴時喝水,不會為你帶來任何好處。再者,依據上一段研究結果,輕度脫水(少於2%體重)不會影響運動表現或健康,因此補充運動中「所有」流失的汗水,並不會對運動表現有益。

運動喝水
研究顯示,在沒感覺口渴時喝水,不會為你帶來任何好處

運動中要喝多少水﹖

美國運動醫學會(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以往沒有提供關於飲水量的具體建議,因為每個人的排汗率與汗水成分,可能依據運動強度、持續的時間長短、健康程度、耐熱性、海拔高度、熱量和濕度而有所不同。

不過,有個簡單的方法可以計算,透過在運動前後測量體重,藉由排汗計算出流失的液體,然後確保水分流失不超過體重的2-3%(但在寒冷環境中,可能更能承受超過2%的脫水狀態)。

體重計
每次訓練都必須監控自己的體重,以體重增加或減少作為運動中喝水量的參考依據

流汗率計算

跑步前後體重差(g)+ 液體攝入量(g)= 流汗量(g)
流汗量 ÷ 跑步時數(hr)= 每小時需補充的液體量(g)
每小時需補充的液體量 ÷ 4 = 每15分鐘需補充的液體量(g)

e.g. A跑者跑前體重61公斤,跑後60公斤,跑步時攝取680克液體
61,000g - 60,000g + 680g = 總排汗量1,680g
1,680g ÷ 2hr = 每小時約補充840g(或少於840g)的水或運動飲料
840g ÷ 4 = 每15分鐘約補充210g(或少於210g)的水或運動飲料

要注意的是,每次訓練必須監控自己的體重,如果在訓練過程或比賽中體重增加,代表飲水過量;如果體重減少2–3%以上,那就該增加液體攝取。此外,運動前後檢查尿液顏色也是檢視水合狀態的好方法,若尿液顏色為「非常淡黃」或「淡黃色」,表示處於最佳水合狀態1%內。

資料來源/莫克文化出版《運動營養完全指南》 、《完全跑步聖經》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