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跑步機12小時跑118公里!美國媽媽打破世界紀錄
1
跑步機12小時跑118公里!美國媽媽打破世界紀錄
2
SKECHERS全球首間N版店盛大開幕 金鐘得主楊小黎靚裝出席
3
長跑的目標不是更快,而是更強 - The 40th San Francisco Marathon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跑步機12小時跑118公里!美國媽媽打破世界紀錄

2016-09-29
話題 跑步 故事 跑步機 馬拉松 趣味

據Runner’s World網站報導,2016年3月4日,來自美國印第安納州一位4個孩子的母親,現年43歲的蘇西·斯文哈特 (Suzi Swinehart)創造了在跑步機上12小時連跑73.3英里(約118公里)的女子金氏世界紀錄,打破了一個月前英國女跑者Susie Chan所創造的60.26英里紀錄。她在當地一個健身房裡,從早上8點跑到了晚上8點。在創造這個紀錄之前,蘇西在跑步機上的最佳記錄也只有30英里(48公里)。可以說,她完成了不可思議的自我突破。

Suzi Swinehart 在跑步機上破紀錄 ©runnersworld.com

去年,在經歷過一次路跑賽的失敗後,這位43歲的媽媽決定要請一位教練來指導她,因為她知道自己還可以做得更好,她認真地想要在運動上面追求自己更高的可能性。

蘇西說:「我對自己說,現在不做的話,馬上會有人搶先一步。對於一個像我這樣已經四十好幾的媽媽來說,當一個馬拉松運動員也許會太老,但後來我看到有些年級比我大的跑者還很能跑,於是我對自己說,『至少我可以超越我自己。人生只有一次,我想拼盡全力做好一件事。』」

現在蘇西終於可以當一個世界紀錄保持者了。

Swinehart 開心擁抱 ©vimeo.com

為了這次挑戰,當地跑步機零售商 Summit City Bicycles & Fitness 還把一台 LifeFitness 跑步機送去一家實驗室做校正,再將該機送至蘇西要執行這次挑戰的 Three Rivers Running Company 健身房,以便讓她獲得最正確的成績。

她認真思考並設計了這次跑步的整體策略。早上8點,她以約7.5MPH(每小時12公里/5分速)的配速跑了最初的2、3個小時,並在每個小時裡給自己5分鐘的休息來喝水和吃東西,當她覺得有些噁心時,她會以走路的方式休息5分鐘,然後再回復跑速。此後,她慢慢降低至平均6.3MPH(每小時10公里/6分速)的速度,其中還包括幾次上廁所、換衣服與跑鞋、與補充能量的時間。

因為此次挑戰要申請金氏世界紀錄,現場也有該組織的認證官全程陪同。在過程中,有將近50位親朋好友與現場的顧客一同待在健身房為她加油打氣,還有人為她做了線上直播,紀錄了她整個挑戰過程。蘇西說:「我很感謝這些為我加油打氣的人,我覺得我有義務要招呼到每個來幫我加油的朋友,我不想忽略任何人。」在這12個小時之間,還有4個來自不同報紙和電視台的記者前來採訪,蘇西在跑步機上一邊跑一邊接受採訪,「這些都讓我保持忙碌並讓時間過得更快了。」

Swinehart ©journalgazette.net

蘇西的丈夫湯姆和四個分別為5、11、13和16歲的孩子們也都在健身房全程為她加油。「他們實在是太興奮了,而且他們超愛我所做的這件事。」蘇西說。孩子們一直圍繞在媽媽身邊不停地為她加油打氣,一會兒喊,「媽媽加油!」;一會兒又問,「媽媽,你累不累?」「有他們在場真是太歡樂了。」

結束之後,蘇西會將自己挑戰的全程紀錄影片、照片、里程記錄以及證明人證詞上交金氏世界紀錄委員會,等待他們的最終認可。對於蘇西來說,這或許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件事。

她說:「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我一直夢想著能成為一個專業運動員並參加奧運比賽,或是類似的盛會。但生命中所遭遇的艱難讓我最終放棄了自己的夢想,並讓我有些失去自信。現在,我43歲了,我很高興自己仍然有能力來實現我小時候想要追逐的夢想。」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SKECHERS全球首間N版店盛大開幕 金鐘得主楊小黎靚裝出席

2018-10-22
新聞跑步綜合話題

美國知名運動鞋品牌SKECHERS全球首間N版店裝-復興概念店於台北南京復興商圈盛大開幕!SKECHERS台灣總代理思克威爾股份有限公司於此次剪綵儀式邀請到剛出爐的金鐘獎女配角得主-知名藝人楊小黎出席剪綵,並搶先逛店,探索當季新品。 金鐘獎後首度公開出席活動的楊小黎,一改平日甜美的穿搭風格;以帥氣又率性的潮流穿搭並穿上SKECHERS 全新D’lites 3.0潮流老爹鞋靚裝出席,倡言SKECHERS的品牌態度和她決心不設限、走出自我框架的理念完全契合。

SKECHERS全球首間N版店盛大開幕 金鐘得主楊小黎靚裝出席

全球首間N版店裝嶄新開幕  SKECHERS挑戰蕭條景氣不衰反盛

近年來全台出現倒店潮,不僅知名老店紛紛熄燈,過往熱鬧的商圈也漸漸沒落,店面空置率逐年增高,令人不勝唏噓。然而,美國第二大運動鞋品牌SKECHERS在一片蕭條聲中,仍舊屹立不搖地持續拓展門店,在南京復興商圈再下一城;以嶄新姿態開啟潮流序幕,挑戰台灣消費景氣脈動。令人耳目一新的SKECHERS全新的N版店裝復興概念店,以後現代主義為主軸,巧妙使用水泥、木質與金屬等異材質元素,拼接迸撞混搭出融合運動、潮流和時尚與以往截然不同、充滿態度和個性風格的店裝;期望帶給民眾煥然一新的消費體驗。

SKECHERS全新的N版店裝復興概念店期望帶給民眾煥然一新的消費體驗

嶄新的SKECHERS由金鐘得主楊小黎揭開運動潮流的新篇章 

SKECHERS復興概念店開幕剪綵活動邀請到從學生時代就一直是SKECHERS忠實顧客的金鐘獎女配角得主楊小黎,帶大家搶先目賭當季新品,並分享自己平常最愛的鞋款與穿搭風格。 平時就有運動健身及做熱瑜珈習慣的楊小黎表示:「我們全家人都超愛SKECHERS!復興店這裡剛好就是我的生活圈,以後要添購鞋子和服飾更方便了!」楊小黎於活動當天所穿的新品D’lites 3.0老爹鞋在韓國和中國一上市就引發搶購風潮,設計中性又好搭配;在全球一片翻玩復古風的浪潮聲中;SKECHERS當仁不讓地走出自己的潮流個性風!楊小黎如細數家珍的介紹當季新品外,更滔滔不絕告訴大家SKECHER的必備鞋款:D’lites、YOU、GO RUN RIDE 7和Mark Nason設計師等系列鞋款。

楊小黎特別提到自己孩童時代最喜歡閃亮的鞋款,童心未泯的她在童鞋區看見Twinkle Toes笑臉黃色布鞋驚喜不已,直呼:「好可愛!根本是我的命定鞋!我獲得金鐘獎那天就是穿黃色的禮服啊!」而目前忙於工作的她靦腆地表示,雖然一直是單身,但對戀愛的憧憬始終保持開放的態度;很期待可以和未來的男友一起穿著SKECHERS 設計師鞋款 Mark Nason系列作為情侶鞋,除了超輕量、輕便舒適,更是時尚有型。

楊小黎一身潮流靚裝出席SKECHERS開幕活動

週慶期間多重優惠  消費打卡好康送不完

SKECHERS除了擁有多樣化鞋款供消費者選購外,甫開幕的復興概念店開幕酬賓優惠活動更是多元;凡消費任一鞋款即享一雙9折、兩雙85折的超值折扣。還有消費滿5,500元、8,800元還可獲得品牌托特包和保溫瓶等超值滿額禮,另,憑活動截角或打卡按讚就可獲得品牌精美好禮,多重好康優惠獎不完;歡迎親洽門市參觀選購!

多樣鞋款與多重優惠活動進行中

資料來源/SKECHERS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許立杰
許立杰

長跑的目標不是更快,而是更強 - The 40th San Francisco Marathon

2017-07-24
心得分享馬拉松許立杰專欄跑步運動部落

 
 
長跑的目標不是更快,而是更強。

在最近讀完的《強風吹拂》書中,有這麼一段對話。寬政大學田徑隊社長清瀨灰二,問一年級的天才跑者藏原走:「你覺得形容一個跑者,最好的方式是什麼?」阿走搔了搔頭說:「不就是快嗎?」

「我覺得不是快,而是強。」清瀨若有似無地說。

2017 年 7 月 23 日。舊金山馬拉松

清晨時分,搭乘接駁巴士到第二半馬的起跑點。大黃色的巴士行駛在輔破曉的舊金山,整座城市靜謐而安逸,直到大容量引擎嘎嘎作響劃破了空氣。巴士停妥,一個接一個的跑者跳了下來。五顏六色的鞋點綴了金門公園,稀稀簌簌談話聲注入了活力。

加入了其中一群跑者的步伐,以稍快的節奏走著。雖然日出時間已過,仗著大量的樹木,公園依舊濃霧深鎖,時不時還有露珠從高聳的杉樹上滴下。選定了一塊大樹根坐著,冷風吹來,即使穿了兩件長袖外衣仍止不住發抖。

「坐著太冷了,我們去走一走吧。」

第二半馬的起跑線一共有十個波次,距離拉得很長。我從第一個波次到第六個波次走了大約 100 公尺,就決定掉頭。聽主持人說今年一共有 5,000 人參加第二半馬,而第一半馬、第二半馬、全馬總參加人數是 27,000 人。

我在第二半馬的波次,是第一波。

距離起跑時間剩下半小時,也實在待不住了。看了一眼心率表,靜止心律已經超過 100 下。「我去熱個身。」

沿著柏油路向外跑去,是個小上坡。兩側零零散散也有一些跑者開始熱身,從身上掛的號碼布,你可以得知該跑者的報名成績。橘色號碼布開頭是 2 總共五位數的,是第二波起跑的跑者,實力大概在 1 小時 40 分左右。同樣橘色號碼布,但只有三位數的是次菁英,實力大概在 1 小時 25 分左右。

前面出現了幾個人,輕輕巧巧地從我身邊跑過。身形精瘦並且談笑風生,不仔細聽,腳步聲甚至會被他們的談笑話語蓋過。穿著學校田徑隊服,掛著紅色的號碼布,這些是菁英跑者,實力在 1 小時 18 分以下。

這段柏油路我不知道跑了幾次。三年多前工作還沒有著落的時候,我暫住在舊金山的宿舍。壓力很大,投履歷、練習、面試,日復一日,而唯一的出脫就是跑步,就是跑金門公園。我常常跟自己這麼說呀:如果真的找不到工作,就不能跑金門公園了喔。

也許就是這樣的意志,最後我幸運地找到工作,並且在上個月待滿三週年。而這是我第四年跑這個賽道,也算是對當時承諾的一點感激。

緩跑了將近兩英里,回到起跑線上。脫下外套露出了亮眼的紅白色制服,在田徑隊的學生中找了個位置待著。他們交換著彼此的目標跟攻略方式,而我也在心中再次默寫:「平均配速每英里 5 分 55 秒,前三英里是上坡,可以跑 6 分鐘。第七跟第八英里是下坡,應該要跑 5 分 45 秒。如此可以在 1 小時 18 分左右完賽 - 打破我的半馬最佳。」

七點半一到,隨著汽笛聲響,跑者們一聲不吭通過了起點。領先集團率先衝了出去,我想都不想就決定不跟。往年的獲勝者通常都有 1 小時 10 分的實力,不是我惹得起的。

我看了看錶,配速大概在 5 分 50 秒左右,前後有幾位女性跑者,這大概是女性獲勝者的配速範圍。雖然跑在略快的配速,但並不覺得勉強。也許是前幾天的減量起了作用,今天感到前所未有的強壯。「既然如此,就不用刻意減速了」我這麼對自己說。

不知道是什麼時候開始,我總喜歡挑選勝算高的仗打。不是說沒有挑戰精神,我很愛挑戰。只是到了決勝關頭,我總是採取保守的策略,寧可跑慢一點也不要跑爆。有幾次我回到終點,總是想著「阿,如果那時候再拼命一點就好了。」

今天的我不一樣,我不是為了證明什麼而來的,沒有什麼好輸的。

前四英里的上坡路段連續跑出 5:54, 5:51, 6:08, 6:01 平均每英里 5 分 58 秒的配速,在上坡路段是很亮眼的表現,當下排名約在 20 位。對自己這場比賽的強勢開局暗自叫好,總算我也有勇氣嘗試一些可能做不到的事,無論結果如何都不會後悔。

有了這樣的心理準備,我看手錶的次數越來越少。上萬公里的跑量累積在我的身體裡,透過每一步的回饋、每一次心跳的刺激,我知道自己還能跑多久。科學化數據是用來賽後分析用的,不是用來在比賽的時候限制自己。在上坡路段手錶顯示心跳 185 bpm, 我選擇了咬牙加速。

通過了第六英里的路標,平均配速仍然在理想的每英里 5:57 左右。唯一讓我掛念的,就是手錶上的距離始終跟官方標記對不上,賽道往往長了 0.2 ~ 0.3 英里。

離開了金門公園樹蔭的遮蔽,進入第七英里的嬉皮區,伴隨著輕快音樂聲出現的是一段短而急的上坡。耀眼的陽光下,柏油路閃閃發光,加油群眾鼓譟著、激動著、這段上坡卻在我眼前具象化成《進擊的巨人》中瑪麗雅之牆的形象!

「我要殺死所有巨人!」 不確定是只有心裡這麼喊還是真的說出了口,咬牙切齒地攻上了坡頂。

心臟撲通撲通地強烈跳著,差一點點就要跳出了喉頭。突然,眼前一片開闊,有如我真的站上了牆頂。跑在半馬賽道的最高點,前方出現了長而急的陡下坡。「第七跟第八英里是下坡,應該要跑 5 分 45 秒」- 賽前的呢喃在此時回灌進我的腦中。

「就是現在了!」

邁開步子朝下坡攻去,六親不認地想在這個路段多賺一兩秒鐘。我集中所有注意力在腦袋,飛快地分析著什麼時候要從哪個跑者邊切過去會最有效率。柏油路上的路況就交給雙腳,打籃球超過 20 年所鍛鍊出來的雙腳,承受著來自地表強力的衝擊,仍然穩健而快速的跑著,每一個跨步都超過了 160 公分。

「嗶!」第八英里的提示聲響起,耗時 5 分 32 秒!(相當於每公里 3 分 26 秒)  

經過了下坡路段的追擊,平均配速已經加速到每英里 5 分 55 秒。肩膀上的汗水閃閃發亮,不過城區的挑戰還沒有結束。如果你來過舊金山就知道,丘陵地形在地圖上其實感覺不太到,但當你實際來到這,就知道平路真的只是假象,取而代之的是各種緩上緩下的小坡。

而雪上加霜地是,陽光在此時加強功率,起跑時涼爽的微風已經感受不到了。

40th The San Francisco Marathon獎牌

當人在極度專心的時候,會進入一種類似入定的狀態,對於外在的感知處於極度靈敏卻又遲鈍的矛盾。我能夠感受到陽光、道路、以及周遭的人群,但對實際的細節、以及人相的認知卻遙遠而模糊不清。好像是以最低限度的精力聚集在只對當下的自己有用的感官上,餘下的全部灌注在身體,貫徹跑步這件事。

追過了幾個同樣穿著紅白色隊服的隊友,以細微的動作向他們表達加油,然後頭也不回地繼續前進。我感到有一絲絲的罪惡,無法回報他們的熱情喊聲。但在當下,回報他們加油最好的方式大概就是再往前跨 0.1 公分、再往前追過一個跑者!

第九跟第十英里各跑了 5:56, 6:02. 然後就是最後五公里衝刺了。

眼前又出現了一面高牆,我已無暇分心計算配速,只能悶著頭專注向前跑,希望再次抬頭就抵達牆頂。全馬跑者在此時面臨最後考驗,有很多人直接就開始走了,對於我來說是很大的心理打擊。相反地,幾位訓練有素的菁英半馬跑者正在發起最後攻勢,我把僅有的注意力挪移到那幾個移動快速的小點,對我來說那是最後的救命稻草!

跨大步!深呼吸!不要放棄!

正當我這麼想時,一個志願者從我前面五公尺走過去,嚇了一跳,差點來不及反應。抬起頭來,發現前方拉起了一條斜向的紅線。

「不會吧...」

這條紅線是用來導流跑者的。在棋盤格的城市中,總會有幾個路口用這樣的方式來分流跑者,藉以舒緩居民的交通困境。不過此時這條線實在拉得太急,我連抱怨的時間都沒有,就看著前方那幾個移動快速的小點遠去。而我被迫右轉,成為身後跑者的領頭羊。

這是目前為止,跑得最痛苦的一段。前方 500 公尺看不到任何一個跑者,我不知道自己的相對位置、沒有目標可以追擊、在廣大而寬闊的城區頓失依靠。我期待著後面有跑者能夠超越,那就能順理成章的同跑一段,不過這樣的劇情始終沒有發生。而體力也在此時瀕臨臨界點,第十一英里首次掉出了 6 分 10 秒。

第十二英里進入了海濱。幾個彎道之後,終於再次跟主集團匯流,並找到當初那幾個半馬跑者。擠出最後一丁點的力氣,我別無選擇。

「為什麼明明這麼痛苦,我卻無法放棄跑步?」

「明明訓練這麼艱難!明明比賽這麼痛苦!為什麼我還是一再回來?」


集團的步伐開始凌亂、身旁的喘氣聲粗糙而急促。無論你做了多足的準備,無論你是菁英跑者還是市民跑者,所有人在最後的一英里,都是用僅有的生命在戰鬥。在這個基準點上,跑步是前所未有地極致平等!

我無法分辨喘氣跟心跳的頻率,甚至無法分神看表上的時間。潛意識中我知道今天也許不會創下最佳成績了:即使我始終按著計畫跑,但錶上的時間跟官方標記差距都在 0.3 英里 (500 公尺) 上下。但我沒有放棄,即使身體裡只剩最後幾滴燃油,也要以最好的姿態通過終點。

回到市場街的最後直線,吵雜的觀眾擠滿了兩旁的街道。灣區大橋在湛藍的天空中如此寧靜而耀眼,而橋底發起最後衝刺的跑者也絲毫不遜色。幾萬個跑者的衝刺頻率,搭配上千加油群眾的群起喊聲,連鐵道都會為之顫動。

「不要放棄!」「你跑得超棒!」「最後五百公尺了!」

模模糊糊的意識中,我看到官方計時器出現在眼前,顯示了 1:19:40

汗水順著褲角一路流到了鞋子裡,身體火燙而眼神炙熱。我彷彿過熱的火車頭,在喊聲中通過了藍色的終點線。

官方時間顯示 1:19:50

—

我坐在賽道旁,試圖從疲憊不堪的身軀和精神重新集中注意力。不知道是什麼時候開始,我就完全放棄計算時間,而最後完賽的 1:19:50 更是在意料之外。當然,是出乎意料的差。

我苦笑著按下了儲存鍵,幾乎是同一個時刻,Garmin 跳出了提示 - 最快半馬:1:18:00

苦笑轉而化成了微笑,我欣然接受了這個結果。

這代表,如果是標準賽道,我的時間是完美的 1:18:00. 不過因為賽道長了,或是我因為避免跑者的繞道,造成我最後多跑了 0.3 英里 (500 公尺) 的距離,而這 0.3 英里 的差距,就是 1:18:00 以及 1:19:50。

所以我是輸了面子,但贏了裡子。官方成績雖然沒有創下最佳,但平均配速是前所未有地快,而且是在挑戰性更高的賽道上,跑了更長的距離。最重要的是,因為我沒有看錶,沒有因為官方成績未達標而放棄。反而在最後一刻都是全力以赴,沒有任何一絲保留。

我疲憊地走在舊金山晴朗的天空下,沒有創下最佳,心裡卻是滿滿的。清瀨的那句話,在此時若有似無地又飄過了我的心中:

「你覺得形容一個跑者,最好的方式是什麼?」

「我覺得不是快,而是強。」

—
Official Time: 1:19:50
Place: 24 of 4607 (top 0.5%)
Distance (on watch): 13.42 miles (21.6 KM)
Pace (on watch): 5:57 min/mile (3:42 min/km)
Cadence: 187 spm; Stride Length: 1.45m
Heart Rate (Avg/Max): 180/191 <= Yes. I fought hard.

眯眯眼也很好唷!

責任編輯/Oliver Wu

關於許立杰相信「多數人的努力程度,談不上拼天分」,而不斷在馬拉松路上前進的跑者。初半馬是 2012 年陽明山越野半馬,同一年還爬過台北一〇一,在 2017 年完成第一次波士頓馬拉松。目前居住在加州,與擁有同樣夢想的人一起努力著。

/ 關於許立杰 /
許立杰

沒有受過一天田徑訓練,長大才發現自己很喜歡跑步;參加過兩屆波士頓馬拉松,全馬最佳成績 2 小時 39 分。目前居住在加州,與同樣追求全馬夢想的夥伴一起努力著。

FB Jay的跑步筆記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