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配備館
  • 世界第一台個人自動駕駛飛機EHANG184
1
世界第一台個人自動駕駛飛機EHANG184
2
自行車訓練後該如何放鬆?5個實用下肢拉伸動作讓你肌肉不再僵硬
3
用這2個方法保持鐵人三項自行車的騎乘動力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世界第一台個人自動駕駛飛機EHANG184

2016-05-25
配備館 戶外運動 趨勢 趣味

現在許多航太企業,紛紛投入研發個人飛機,不過依然都還無法製造出電力驅動,且具有自動駕駛功能的個人飛機,可是中國的億航工業,近期推出最新的個人電力飛機「EHANG184」,讓其他航太工業只能望之興嘆!

EHANG184本身配備八具螺旋槳,藉由這八具螺旋槳,來達到平穩的飛行,以及垂直起降的功能,就不需要起飛時用來加速的跑道,讓個人飛機變得更加便利。

在操作上,更省去了油門與操縱桿,駕駛艙只配備了微軟的Surface 4,讓使用者可以直接利用螢幕直接進行飛機的操控,不過使用螢幕來操作飛機,絕對不會像是我們在玩平板電腦飛機遊戲的操作方式,飛機的操作主要還是由電腦 來做控制,使用者只需要自行設定目的地,電腦就會自動設定最佳路線,以及最適合的飛行速度。

在安全上,因為直接交由電腦操控,所以可以大幅減少因為人為因素所發生的危險,但是這樣其實也有潛在的風險,如果真的發生危險或是電腦故障時,就沒有辦法 自己操控飛機,雖然官方表示飛機一旦發現問題無法飛行時,就會自行判斷是否先行迫降,不過真的在空中遇到嚴重的損害時,也只能自求多福了!

如果EHANG184真的順利的量產上市,勢必將對於人類的交通方式帶來一個重大的改變,究竟這樣的改變是否可以為人類帶來更便利的生活呢還是帶來更紊亂的交通環境?就讓我們繼續期待吧!

©Ehang
©Ehang
©Ehang
©Ehang
©Ehang
©Ehang
©Ehang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自行車訓練後該如何放鬆?5個實用下肢拉伸動作讓你肌肉不再僵硬

2019-06-25
初鐵515伸展運動恢復單車鐵人三項戶外運動動學堂

我們都知道騎自行車這項運動,對於瘦身減脂或是放鬆壓力都有很大的幫助,但是在騎乘自行車的時後,我們身體都連續幾個小時維持並固定在一個位置上,這樣常時間的姿勢對於我們的頸部、中背部、臀部和下肢肌肉都會造成嚴重的傷害,尤其這樣長時間的坐姿將會導致背部肌筋膜被拉長;而大腿後側的肌筋膜是縮短的,這些情況都是因為固定的動作方向或者動作形態所導致。

在騎乘自行車的時後,我們身體都連續幾個小時維持並固定在一個位置上。

當肌肉呈現出無力或者緊繃這樣的狀態,都有可能會造成身體的張力或壓力產生,長時間累積下來,肌肉的肌筋膜彈性變差並出現纖維化的現象,最終究會造成肌筋膜過度緊繃,這些裝太都不是我們運動的初衷,所以,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在每次騎車之後的拉伸都顯得格外的重要,養成良好的拉伸習慣;不但能幫助你塑造完美的肌肉外,更能免除很多肌肉僵硬帶來的傷害和運動後的酸痛,接下來將介紹5種經常會使用到的拉伸動作吧!

拉伸注意事項

1.靜態拉伸最理想的時機點是訓練之後。

2.拉伸時每個動作應保持20-30秒為最佳效果。

3.進行伸展運動時應保持在一個舒適的活動範圍內執行。

4.身體兩側的拉伸動作以連續延伸交替來做,以保持一側拉伸一側休息的做法。

5.每個拉伸動作以2-3次為基準。

1.前髖屈肌伸展

伸展肌群:髂腰肌等肌肉

步驟1.

首先,將你的左腳膝蓋放置於地上;右腳以高跪姿的狀態呈現90度角。

步驟2.

接著將手放在右大腿上或腰部兩側,向前傾斜臀部在前臀部區域伸展,保持5秒鐘並重複5次。

步驟3.

完成後再做另一邊的拉伸。

2.坐姿蝴蝶伸展

伸展肌群:髖內收肌群

步驟1.

先以盤坐的方式坐於地板或瑜珈墊上,然後背部挺直肩膀向下腹部核心保持上挺。

步驟2.

將腳底互相接處壓置於前方膝蓋彎曲到兩側,盡量讓你的腳跟朝向你同時讓膝蓋朝地板放鬆,這時不要用手將大腿向下推到地板上。

步驟3.

使用大腿和核心肌肉將它們向下推,身體往前傾盡量讓腹部與地面成平行,然後深呼吸保持10-20秒。

3.仰臥臀部屈肌伸展

伸展肌群:臀肌

步驟1.

身體採仰臥於地板或平板上,接著左腳彎屈左膝朝向自己。

步驟2.

輕輕地將腿往頭部拉,感受臀部肌群的伸展,然後深呼吸保持姿勢3-5秒然後鬆開。

步驟3.

接著換右腳重複上述動作,每側執行5次就可以。

4.大腿後側伸展

伸展肌群:膕繩肌

步驟1.

採坐姿,左腳彎曲右腳向前伸直。

步驟2.

吐氣,上半身略往前順勢將雙手移置腳踝(柔軟度不足的人也可以放置在膝蓋處),右膝略微彎曲盡可能靠近身體,自然呼吸停留約10秒左右。

步驟3.

左右腳交換進行步驟1-2。

5.小腿肚伸展

伸展肌群:腓腸肌、比目魚肌

步驟1.

採站姿並並於腳尖放置一個支撐物,例如牆壁或階梯(支撐物的高度越高肌肉就伸展越多)。

步驟2.

將右腳尖靠上固定物並停留10-12秒,感受小腿肚肌肉拉伸的感覺。

步驟3.

左右腳交換進行步驟1-2,當腿伸直時主要是拉伸腓腸肌,而腿彎曲時則比目魚肌伸展的越多。

資料參考/trainingpeaks、trainright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用這2個方法保持鐵人三項自行車的騎乘動力

2017-06-22
觀念單車鐵人三項戶外運動知識庫

想要進步,努力是自然而然的事,只是除了努力之外,若能加上一些技巧的運用,一定能使其更加容易。尤其像是鐵人三項這樣進階的運動,需要更多的時間和力量。在自行車的項目中,要怎樣的練習技巧才能挑戰得更好呢?

Cody Beals教你在鐵人三項保持自行車騎乘動力的2個方法 ©triathlonmagazine.ca

用頭腦想像成功

來自南安大略省的Cody Beals是一位專業的鐵人三項運動員,自2014年起,他獲得的每一份獎項都令人深刻,包含9次的70.3公里的鐵人賽冠軍,在2016年也是職業選手中排名前10的運動員。他經常在自己的部落格上面記錄他訓練的技巧和內幕,以及如何讓它保持動力的方法,以下是他的建議:

當你在練習的時候,是否想過職業選手們是如何日復一日的專注於他們的自行車練習?他們擁有一系列的技術保持,其中包括一個特殊的方法就是:用頭腦去想像成功。
 
Beals表示:「耐力訓練本質上是單調的,尤其是在訓練者身上。」 所以每當他在練習的時候,會配合音樂、自我對話、視覺化、社交媒體和咖啡因來分散他的注意力。他利用想像力來形象化自己的目標;演練關鍵的比賽時刻或是重溫過去的成功。憑著這些方法,在運動心理學家眼中,Beals證明了這一點。所以,想像自己在一個完美且沒有壓力比賽的狀態下,以及越過終點線時的美好感覺,是提高鍛鍊效能的好方法。

大聲說話保持動力

另一種保持鍛鍊動力的方法是:做一些可以讓你保持活力的事情,雖然聽起來有一點奇怪,但Beals認為假設某一歌曲一直不斷重複播放,你會發現正確的循環旋律似乎有催眠作用,能夠真正讓融入這個境界。
 
在你自言自語的時候,即使有人在旁邊看你,甚至議論紛紛,某種層面上來講還是有幫助的。他說:「在我最艱難的訓練過程中,經常會自言自語,有時甚至會大聲地講出來。」更奇妙的是,他有時在暖身之中,甚至會給自己幾的耳光以刺激腎上腺素,以及播放高音量的音樂來督促自己。

保持冷靜是比賽與訓練的不二法門

在練習鐵人三項之中,或許你會覺得自己沒有時間,但Beals表示他每周除了練習之外,也需要工作6到10小時,所以他的自行車訓練時間還比其他專業選手來的更少。但每當他在訓練之中,他會利用有限的時間,專注做足最大的訓練量,用最精確的方法,做最安全又具有挑戰性的訓練。
 
一旦你投入了訓練時間,讓這些努力引導你的自信,可以讓你在比賽之中保持冷靜。因為在過程之中,一定會遇到許多意外的狀況,這個時期的臨場反應即相當重要。

Beals表示之前他要前往南美參加鐵人賽時,因為航空公司的失誤,導致他的自行車失蹤 ,當時他的身邊沒有電話以及無法與當地居民溝通(因為他只會五句葡萄牙語),但也因為那一次的經驗,讓他學習到了保持冷靜以及持續專注的道理,因為慌張沒有用,如果平時的訓練令你足夠自信,即使少了某些東西,依然能夠定心完賽。

所以不管是訓練或是比賽,行徑技巧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面對的心態與方法,這樣便可以讓你在鐵人三項之中,更靈活更愉快。

責任編輯/瀅瀅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