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曇花一現的彩色路跑
1
曇花一現的彩色路跑
2
戰勝恐懼! 陳彥博冰島250K最艱難超馬逆轉勝奪冠
3
跑出樂趣又能跑出成績的跑步機8大訓練法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曇花一現的彩色路跑

2016-05-27
話題 跑步 賽事 路跑 趣味

精神源於印度新年節慶「Holi灑紅節」的彩色路跑活動,旨在傳遞一種忘記種族階級、盡情歡樂的本意,不過因為2013年開始在台舉辦之後有種種健康與環境污染的爭議,去年好幾場活動因而喊卡。

雖然主辦單位使用的彩色粉末是染色的玉米粉,不至於對健康產生不良的影響,但是活動之後在路面上與草地上沒有完全清理掉的彩色粉末,仍引起了極大的反彈,尤其是被染成彩色的基隆河水,讓主辦單位被台北市政府罰了七萬元的罰款。

反觀有長久各式歡樂、瘋狂路跑活動歷史的歐美城市,雖然對於賽後清潔問題還是有一些零星的抱怨,大部份群眾對於這種路跑似乎都還是採取一種相對包容的態度。

是台灣人心胸不夠寬闊,還是活動本身出了什麼問題?總之,短時間在台灣應該不會再出現類似的路跑活動了。

曇花一現的彩色路跑 ©theodysseyonline.com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戰勝恐懼! 陳彥博冰島250K最艱難超馬逆轉勝奪冠

2018-09-04
陳彥博賽事話題新聞馬拉松越野跑跑步

台灣極地超馬好手陳彥博2018年8月底參加為期6天的「冰與火250km冰島超馬賽(Fire and Ice Ultra 250KM)」,途中橫渡冰川、歷經強大風雪、跑過沙漠和碎石地形,遇上拉肚子甚至差點失溫,在這條連冰島選手都聞之色變的賽道上,最終逆轉勝俄羅斯選手,贏得總冠軍。歷經千辛萬苦得勝的陳彥博在賽後表示:勇敢是我唯一的武器!

戰勝恐懼! 陳彥博冰島250K最艱難超馬逆轉勝奪冠

陳彥博於台灣時間8月27日傍晚起跑,第一天早晨就被零下16度的低溫凍醒,並從冰島東南方的瓦特納冰原(Vatnajökull)起跑。因為身體還沒適應低溫,又不比歐美選手耐寒,第一天36.6km賽程僅獲第7名。第二天在大風和白雪皚皚中起跑,行經沙漠和碎石地形後竟下起大雨,陳彥博差點失溫,完全掉速,直到攀爬4座沙丘後,終於拚到總時間險勝俄羅斯選手7秒鐘。
 
不料第三天半夜,陳彥博突然衝去廁所拉肚子,這是他第一次遇到比賽時拉肚子的狀況。體力尚未恢復加上沿路雨雪接連著下、強風大到幾乎站不穩,陳彥博第三天僅以平安完賽為目標,總排屈居第二,與第一名俄羅斯選手差14分鐘。

陳彥博在前三天賽程中不敵低溫與與身體不適,總排屈居第二

第四天是賽程中最困難的long day,全程70km,途中必須橫越兩條冰河流,地形多變非常困難,陳彥博甚至脫下鞋子渡河。不過惡劣賽程下也不乏溫馨人情,當原本跑第三名的陳彥博追上第二名的英國選手,英國選手鼓勵他:「第一名選手在前方不遠,Tommy,make it happen。」陳彥博因為這句話大受鼓舞,直到40km處終於追上第一名的俄羅斯選手。

第四天賽程途經地形

雖然陳彥博在第四天奪回排名第一,但總時間只領先第二名14分鐘,最後兩天成為激戰。然而第五天他仍沒有拉開14分鐘的緊密差距,一路上俄羅斯選手都緊跟在後。直到最後一天的19km終結戰,陳彥博心裡不斷想著「總冠軍!Make it happen!」在最後10km與俄羅斯選手呈現拉鋸戰時,不斷跟自己說「跟緊!一定要跟緊!!!」「被拉開,就沒有任何機會了!!!」「右腳膝蓋痛到快抬不起來了…」「不行…我真的快沒有任何力氣了…」「撐住!!!撐住!!!要到了啊!!!」當最後抵達終點獲得勝利,他用力對天空大叫。

整個賽程中,陳彥博不斷與俄羅斯選手形成拉鋸戰(圖為第5天賽程)

賽後,陳彥博說「好幾次懷疑自己這一場是否真的能跑完,或是真的能平安完賽?我無法忘記大風雪那天環境有多惡劣多可怕。強勁風雪吹打的身體,防水外套是唯一的防護,勇敢是我唯一的武器。」

Fire and Ice Ultra 250KM冠軍獎牌與陳彥博千瘡百孔的腳

Fire and Ice Ultra 250KM 賽事介紹

冰島極地超馬250公里六日分站賽,賽道地形非常多變,從火山塵土沙漠、蒸氣火山漿到山丘峽谷、湖泊與河流、草原及岩石地表等各種地形,同時每位選手必須自行背負睡墊睡袋、6天食物以及個人急救用品等相當沉重的裝備應戰,依照大會標記自行尋找路線,每天賽程結束後都紮營在火山週邊過夜。

6天賽事期間,選手必須涉過許多條冰冷河流,無法更換競賽服裝和跑鞋,只能就著濕掉的跑鞋和襪子繼續比賽。在低溫強風環境下更增加失溫風險,因故大會的強制裝備清單中,將檢查選手每日必須吃下的食物熱量必須達到安全標準,並強制選手背負多項個人醫療備品在身上,時時為競賽時潛在危險作好安全措施。

 每日賽程  
8/27(一)Stage 1  36.6 km                                                           
8/28(二)Stage 2  42.6 km
8/29(三)Stage 3  42.8 km
8/30(四)Stage 4  70.1 km
8/31(五)Stage 5  38.9 km
9/01(六)Stage 6  19 km

資料來源/RUN FOR DREAM、陳彥博 Tommy Chen臉書粉絲頁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跑出樂趣又能跑出成績的跑步機8大訓練法

2017-07-24
運動器材跑步訓練跑步機跑步知識庫

歐洲百年品牌BH,推出了一款配備觸控大螢幕的G6164MAX跑步機,一個看似簡單的螢幕,卻包含了多種內建的各式訓練課程。於是運動星球的小編親臨現場,以此台的獨特功能為主,為各位整理出各種跑步訓練菜單。

在這個運動風氣正夯的時代,我們都理解養成固定習慣的重要性,但在這個忙碌的社會,每天光是工作時間就佔據了人們2/3的時間,加上台灣夏季的天氣悶熱,冬季多雨潮濕,要能夠隨時隨地在戶外奔跑的機率極為有限。實際上,這幾年跑步機是家庭健身器材中的最受歡迎的項目,因為它們不再只是一台跑步機,BH在這台跑步機之中,更加入了各種情境的模擬,讓你訓練得當,安全又方便。

跑出樂趣又能跑出成績的跑步機8大訓練法

或許,有些人會認為在跑步機上不比戶外跑步來的有趣,是因為不斷重複地在同一地點與區塊跑,猶如原地踏步的感覺。專攻人性心理的作者陶然曾在書中提過:「人們喜歡變化繁多的東西,那會給人既刺激又新鮮的東西。」
 
這些新鮮的變化,智能觸控跑步機便能做到。你可以選擇最簡單的手動模式,循序漸進增強訓練。若喜愛發想創意的變化路線,亦可使用自定義模式,滑出自定義的課程。接下來,若你即將有一個馬拉松的目標計畫,BH G6164 MAX的內建36組的程序訓練模式,絕對可以幫你規劃出你想要的訓練菜單,不僅如此,你還可以選擇即將要前往的比賽地形,當前模擬,讓當天的比賽表現出最好的自己。
 
當然,訓練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下面有一個12週的跑步機訓練計劃,其中的內容不只是跑步,還包括肌力訓練,攀登訓練,以及間歇訓練。嘗試後你會發現,跑步機訓練其實是一種多麼有趣的挑戰。

只要是運動都要暖身,如果肌肉太僵硬,沒有事前暖開的話,不但會增加受傷的風險,還可能降低你的訓練效果。所以運動前的暖身是所有運動裡面最重要的一個步驟,絕對不可以忽略。

步驟1:慢慢走1分鐘(平均速度每小時1.5到2公里)。
步驟2:放慢速度步行30秒(每小時不超過2英里),邊走邊轉動腳趾和腳跟。
步驟3:重複轉動腳趾和腳跟,再走一次,這一次將跑步機的坡度提高,然後用跨大步的方式伸展腿部1分鐘。
步驟4:接著將坡度降低至0度,速度可調整至每小時4到4.5公里。
步驟5:讓身體冷靜下來(5分鐘)─在步行結束時,將速度降低到每小時3-3.5公里,步行3分鐘。
步驟6:接著再將速度降到每小時2-2.5公里,再步行2分鐘。
步驟7:伸展─為了避免小腿緊繃,可再讓小腿徹底伸展一下:站在跑步機台階的邊緣,將其中一腳腳跟輕輕踩住,停留45到60秒,然後換腿。

整個過程約5-10分鐘,為一個跑步機跑前的完整暖身。

對於跑步,如果你只是要養成一個定期的習慣,例如:每天固定跑30分鐘,則可以選擇此模式做為訓練。雖然這個模式看起來僅此於一般訓練,但是我們可以以12周為一個範圍,依然能夠安排不同的訓練課表,讓自己越來越進步。

手動模式訓練,按開始即可訓練

 1  心肺功能訓練

步驟1:熱身後,以每小時5到6公里的速度跑步。
步驟2:選擇一個比平時更難呼吸的步伐,但仍能讓你不喘氣地說話。
步驟3:記得跑了20分鐘以後,要讓自己的身體冷靜下來。 (接著可以嘗試新的跑步訓練來刺激脂肪。)

12周訓練建議
1到4週:跑步20分鐘,總鍛鍊時間:30分鐘
5到8週:跑步30分鐘,總鍛鍊時間:40分鐘
9到12週:跑步40分鐘,總鍛鍊時間:50分鐘

 2  耐力訓練

耐力訓練可以強迫身體增加新的毛細血管,以及粒線體的數量和大小,增強整體耐力。經過高強度的訓練之後,也可以利用它們當作恢復訓練。

作法:
步驟1:5分鐘輕鬆熱身
步驟2:25分鐘的穩定配速訓練 (速度建議:5-6分速/每公里,但依然以個人能力為主)
步驟3:5分鐘身體冷靜

自定義模式,意旨能夠依著自己想要的強度或路徑設計,BH G6164 MAX智能觸控跑步機本身,擁有15段坡度選擇,只要利用手指,即可劃出不同的強度和模式。既然如此,則相當適合高低起伏的路線。跑步不只有平路,根據不同的賽事環境,難免會碰到有坡度的地形,然而山坡在馬拉松的訓練裡,更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步驟1:熱身後,以每小時5到6公里的速度步行。
步驟2:利用手指在螢幕上將請坡度畫至0-1度,步行5分鐘。
步驟3:漸漸增加坡度5分鐘。當你提高坡度時,你可能需要放慢速度並保持在良好的狀態,重複以上平/坡度順序共2次。最後讓身體冷靜時的五分鐘,將坡度設定回0-1度。

自定義訓練,可利用手指自由劃出想要的訓練強度

12周訓練建議
1到4週:將坡度增加4-5度,鍛鍊時間:35分鐘
5到8週:將坡度增加6-7度,鍛鍊時間:35分鐘
9到12週:將坡度增加8-9度,鍛鍊時間:35分鐘

每個人訓練的需求不同,有人單純是為了某個目標前進,有的則是喜愛運動時帶來的歡樂感,如上述所述,人們喜歡變化繁多的東西,因此即便是在室內跑步,若能配上室外或是比賽地形的實境模擬,那種身歷其境的感覺,必能對於長距離的訓練有一定的幫助。
BH G6164 MAX智能觸控跑步機內建三種模式,分別有平地、海濱公路以及海邊。

 1  平地地形

若選擇此地行,可以配合速度間歇訓練。

步驟1:熱身後,以適中的速度(每小時平均4到4.5公里),跑步5分鐘。
步驟2:開始速度訓練,將速度增加到快速跑步(每小時平均4.5到5.5公里)。
步驟3:慢速5分鐘後,再次以適中的速度(每小時平均4到4.5公里)共重複三次,最後再讓身體冷靜下來。

直直的平地地形,可以配合速度間歇訓練

12周訓練建議
1到4週:做1分鐘的速度間歇訓練,鍛鍊時間:30分鐘。
5到8週:做8分鐘的速度間歇訓練,鍛鍊時間:35分鐘。
9到12週:做3分鐘速度間歇訓練,鍛鍊時間:40分鐘。

 2  濱海公路

迎著微風的濱海公路,我們可以做一個混和漸進式訓練。

A. 速度漸進式訓練
步驟1:以每小時平均4.5公里的速度步行30秒。
步驟2:將速度增加至每小時5.5公里,持續30秒。
步驟3:以每小時平均4.5公里的速度步行45秒,跑步1分鐘。
步驟4:將速度增加至每小時5.5公里,持續1分鐘。

B. 速度漸進式訓練
步驟1:從坡度4起跳,跑步1分鐘。
步驟2:再將跑步時間提升到5分鐘,並將坡度調到8度。
步驟3:接著慢慢將坡度調回到4度,並保持在每小時4-5公里的速度。

迎著微風的濱海公路,可以做混和漸進式訓練

 3  海灘路線

藍天白雲,沙灘比基尼,此畫面最有趣的是會有一個人與你一起奔跑,你可以設法超過他,亦可以與他一起享受,所以建議可以以輕鬆恢復跑的訓練模式進行。

輕鬆恢復跑:以每小時4-5公里的速度,跑步5分鐘。

12周訓練建議
1到4週:每次5分鐘,共跑30分鐘。
5到8週:結合上述的訓練─速度漸進式訓練、傾斜漸進式訓練,耐力訓練,速度漸進式訓練,耐力訓練,速度不必太快,約訓練40分鐘即可。
9到12週:做3分鐘速度間歇訓練,鍛鍊時間:40分鐘。

選擇海灘模式,可一邊欣賞海景,一邊與人一起奔跑

此外,跑步的訓練往往是朝向強度越來越高的境界衝刺,但若訓練過度激烈、進度太快,容易導致雙腿疼痛和疲勞,反而無法改善健康和體能。所以練跑同時,也必須強化肌肉,等到虛弱的肌纖維變得強壯,且步伐穩定,肌肉平衡後,才算做好激烈訓練的準備,以下提供2個針對跑者利用跑步機可做的肌力訓練:

 1  深蹲

步驟1:停止跑步機,雙腳打開於跑板邊兩側,雙手輕放在握把上預備。
步驟2:想像屁股要往斜後方做下的姿勢,膝蓋自然就會跟著彎曲,而非先啟動膝關節,重複動作12次。

 2  提腳跟

步驟1:以跑步機與地面間的間隔作為階梯,左腳掌的一半站在跑板上,右腳彎曲於旁邊。

步驟2:右手可利用手把做輔助(亦可不用),左腳連續墊腳,這時可以感受到小腿肌肉被伸展,一邊執行10次後,再換另一邊,做3-5組。

產品購買方式,請洽:BH官網

責任編輯/瀅瀅
攝影/鄧穎謙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