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人物誌
  • Master Sujit:從瑜珈體驗生活,生活從瑜珈獲得領悟
1
Master Sujit:從瑜珈體驗生活,生活從瑜珈獲得領悟
2
血氧量不足快樂缺氧
居家就能練習!5種呼吸訓練技巧強化你的肺活量
3
反向棒式──活化僵硬肩關節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Master Sujit:從瑜珈體驗生活,生活從瑜珈獲得領悟

2016-06-23
人物誌 瑜伽 專訪 故事

在瑜珈遇見蘇格拉底?這位印度籍的瑜珈老師,是學員口中的老靈魂,26歲不到的外表之下,有著仿若百年歲月的大智慧。從瑜珈體驗生活,生活從瑜珈獲得領悟,瑜珈的體驗是重新找回身、心、靈合一的旅程,與老師對話,是對於人生更深一層的體悟。現在就跟著 Master Sujit,從「心」進入瑜珈世界,體會放鬆的力量。

Master Sujit

人生從瑜珈開始

5歲是透過窗戶探索世界的年紀,小Sujit偶然經過一間瑜珈教室的牆外,透過窗戶深深地被教室內瑜珈特殊的體位法所吸引,由於投射而出好奇目光,讓老師注意到並邀請這位充滿好奇心的小孩一起上課,從此在哥哥與老師的引領下,正式踏入了這個世界。

在探尋瑜珈知識的過程中,發現這是個充滿深奧知識的領域,接近20年的時光,就像求道者一般,不斷地尋找更深奧的知識,更深層的思想,並且融入生活之中,這樣淺移默化下,猶如心靈導師一般的智慧哲學,成為了許多有志瑜珈學習者的導師。

瑜珈教學之路

一開始,比起成為瑜珈導師,Master Sujit 更享受自我鑽研知識的快樂,但是他的老師則鼓勵他能夠藉由更大的舞台去傳遞瑜珈的好處,希望他藉由教學的方式,將箇中哲理讓更多人有所體會。而接觸各方人群,更能夠相輔相成,讓自己在瑜珈上可以有更多的突破,於是Master Sujit 便開始了瑜珈導師的生涯旅程。

Master Sujit 專擅於注重思想、精神與靈魂上的傳統印度瑜珈,藉由身心靈的平衡,在紛擾的現實,練習者也可以得到內心的安穩,並能用開闊的心情去面對任何困難。無論是在印度還是香港的教學的日子,更注重學員的心靈狀況,生活上的困境,讓人心中承載著許多壓力,每位學生無非是希望自己可以找到力量,繼續奮鬥,隨著老師利用哲學的方式,找到困境的出口。

索莉雅太陽瑜珈

在未成立索莉雅太陽瑜珈前,Sujit 老師在別的瑜珈工作室教學,但是受限於其他工作室的經營方式,無法讓他無法傳達所追尋的瑜珈之道,瑜珈不是只是雕塑身體的運動方式,更是具有深奧的哲學的知識,對於大部分的瑜珈課程,沒有帶領學生,深入自己的內心,找尋自己的問題,讓這一切變得太過商業化,便開始了索莉雅太陽瑜珈的創立。

索莉雅太陽瑜珈的設立,讓 Sujit老師有更好的舞台,傳遞出他理想的瑜珈哲學,希望每位學生在這裡可以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從裡而外體會體位法所帶來奧妙的感受,瑜珈不只有在墊上練習各種不同的體位法而已,更是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更多的時候是學生與老師之間的對話,透過對話更能理解老師藉由體位法所引領出來的內涵,同時學習老師深奧的智慧。

Master Sujit不斷的專研瑜珈,讓瑜珈不僅為身體帶來平衡與能量,同時追求心靈上的平靜,走向真正無上自由,自由開放的心智,是面對困難最好的解決辦法,人生就像是一場旅程,透過瑜珈的練習,從新體驗「心」的力量,即使生活上的困境再多,心裡的力量強大了,改變就從這時候開始了。

撰文/Macario Pei
攝影/楊仁渤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居家就能練習!5種呼吸訓練技巧強化你的肺活量

2021-06-18
COVID-19觀念新知呼吸訓練瑜伽動作瑜伽知識庫

這一年多以來隨著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的爆發,許多症狀及研究的發現SARS-COV-2將會對肺部和呼吸系統造成最嚴重的攻擊,有許多的人因為血氧濃度不足而造成快樂缺氧 (Happy Hypoxemia) 的現象,根據國外的研究發現,每2位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的感染者就有1位會出現「快樂缺氧」的症狀。

血氧量不足快樂缺氧
根據國外的研究發現,每2位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的感染者就有1位會出現「快樂缺氧」的症狀。 ©thesafetymag

SARS-COV-2起源

2019年12月以來,中國湖北省武漢市發現多起病毒性肺炎病例,經相關病毒分型檢測,2020年1月7日,實驗室檢出一種新型冠狀病毒,同年1月10日完成了病原核酸檢測;1月12日,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將此病毒命名為“ 2019 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 ”,並在1月 30日公布此為國際關注之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ublic Health Emergency of International Concern,PHEIC)。2月11日,國際病毒學分類學會將 2019-nCoV正式命名為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SARS-CoV-2),WHO同時將此病毒引起之疾病正式命名為COVID-19。(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然而,快樂缺氧又被稱為「隱形缺氧」是一種低血氧的症狀表現,主因是由於肺部結構在無形中被破壞,而當事者並不會立即出現呼吸困難的感覺,因此,會在極短時間內因缺氧而死亡。所以,在這樣的性命危急的關鍵時刻,我們必須要透過一些呼吸的訓練技巧來強化肺部功能及氧氣流動,以下將介紹5個訓練呼吸的技巧,讓你在日常生活中就能持續訓練。

深呼吸練習幫助肺部強化

深呼吸可以幫助恢復橫膈膜功能並提高呼吸能力,當我們身體有任何的炎症或肺部及呼吸道中液體積聚,就會使得我們的呼吸狀態受到阻礙,因此,運用呼吸訓練來強化肺部功能可以清除粘液外,還能恢復肺部飽和度並應對外在的感染源。

COVID-19影響肺部功能
身體有任何的炎症或肺部及呼吸道中液體積聚,就會使得我們的呼吸狀態受到阻礙。 ©vaccination

在一些臨床研究中也觀察到,對於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的恢復患者,某些呼吸技巧(如縮唇呼吸)可以幫助減少呼吸急促並大大減少並發症。除此之外,進行適當的深呼吸訓練還可幫助正在康復的患者減輕壓力和焦慮的症狀,更快的恢復健康。

現在也有許多醫生都積極推薦從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恢復中的患者,嘗試進行瑜伽體式與深呼吸練習以促進氧合及增強肺部功能;這些訓練不需要任何器材在家就能完成,因此就算居家隔離的人也能自主性的練習。但請記住!這些呼吸訓練無法直接幫助對抗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但可協助你增強肺部的功能提升血氧量。

1.腹式呼吸

腹式呼吸也有人稱為橫膈膜呼吸法,進行這項訓練能有效的改善橫膈膜的功能,讓更多的空氣進入肺底部促進呼吸順暢。因此,請放鬆地坐下或舒適地躺下閉上眼睛,將舌尖放在上門牙後面並保持背部挺直,接著嘗試使用正常的呼吸方式,然後將一隻手放在胸部另一隻手放在腹部,用鼻子深呼吸以擴張你的肋骨,同時,感覺到胃部向外擴張的狀況;接著呼氣讓腹部向內伸展,用這樣的方式緩慢而深的呼吸進行最多10次的練習。

2.縮唇式呼吸

要增加氧氣攝入量並專注於保持呼吸道暢通,縮唇呼吸法就是一個極推薦的技巧。首先,以放鬆的姿勢坐著,然後透過鼻子慢慢的吸氣這時嘴部應保持閉合;然後,呼氣之前抿嘴唇慢慢的將肺部空氣逐漸排出,在這個呼吸訓練中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嘗試呼出比吸入更長的時間。

3.哈欠式呼吸

這種呼吸訓練有助於打開胸部肌肉,然後讓橫膈膜充分擴張並調節氧氣流量。進行此練習時,請先採坐姿並將背部挺直,然後,將雙臂向上伸展至肩部以上,張大嘴巴類似要打哈欠一樣,接著再將手臂放置胸前,讓嘴部的哈欠變成微笑。

4.瑜伽調息

Pranayama瑜伽調息呼吸法,梵文「Pranayama」由「prana(生命量能)」與「ayama(擴張、伸展或約束)」二字組合而成,因此將此呼吸法解釋為「擴張生命量能的技巧」,也是改善肺活量、增強免疫力及舒緩神經的最佳呼吸練習之一。練習前採用空腹是最為理想的狀態,練習時先盤腿坐在地上或跪在地上後稍微伸展身體,深吸一口氣伸展到脊椎,然後慢慢的呼氣。保持這個姿勢練習至少10次。

5.交替鼻孔呼吸

這種呼吸法有助於淨化肺部毒素,清除積聚的多餘液體並調節肺部含氧血液的流動,因此,也是提高免疫力和肺活量的好方法。練習時,請閉上眼睛盤腿坐下並將雙手放在膝蓋上,接著將右手拇指放在右鼻孔上,從左鼻孔深吸氣最多4次呼吸,同樣,用右手手指關閉左鼻孔並按住它;約2 秒後抬起右手拇指並深呼氣,重複此過程最多進行5分鐘。在進食前或進食後 2 小時進行,以確保你專注於呼吸這件事。

結論

雖然動態呼吸伸展和運動可以幫助增強肺功能並降低呼吸系統並發症的風險,但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的恢復者暫且不得進行高強度運動訓練,因此,上述這些呼吸的訓練比較適合輕度或中度的人,當你處於發燒、呼吸急促、心悸或胸痛的狀況時,請先暫停這些呼吸訓練動作;再次的提醒,在訓練的過程中要慢慢加快步伐不要完全用力,如果你在日常中發現血氧濃度下降或波動時,則可固定的進行呼吸訓練以提高氧氣流動量。最後,在嘗試任何一種訓練之前,請先諮詢過你的專業醫生再做決定。

資料參考/businessinsider、issaonline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反向棒式──活化僵硬肩關節

2018-06-28
瑜伽動作訓練動作伸展瑜伽知識庫

反向棒式(Reverse Plank)是基礎棒式的進階變化版,它可以活化僵硬的肩關節,對於時常需要打電腦,或是長期的低頭族來說非常適合。長期肩膀僵硬會引發眾多困擾,像是手舉不起來、痠痛,嚴重還會有五十肩!為了避免吃藥以及開刀困擾,從現在起就要好好保健肩膀,停止長期下來累積的傷害。但是,反向棒式除了能活化肩關節,對身體其他部位也有許多益處。

反向棒式──活化僵硬肩關節 ©breakingmuscle.com

 1  打開胸腔

長期有駝背的人,胸腔會內縮、緊繃,導致在呼吸時會時常上氣不接下氣,或是覺得吸不到空氣,嚴重時還會有胸口痛等情況。反向棒式能幫助擴展胸腔來增加呼吸量,此時呼吸也可以更加順暢,精神也會更好。

 2  強化手臂

反向棒式有助於強化肩膀、頸部、手臂的力量,還能幫助血液循環流通與改善忙碌、壓力的生活所帶來的痠痛,讓時常要盯著工作的上班族、搬重物的工作者以及家庭主婦獲得力量,做事也較輕鬆。

 3  舒展上背部

背部的肌肉量不足夠的人,時常會駝背,長期下來會影響到脊椎,導致會有腰酸背痛的情況,嚴重時會有脊椎側彎、椎間盤突等,對於長期在健身的人來說,過度鍛鍊的背肌長期緊繃也會造成身體負擔。透過反向棒式能舒緩背部緊張肌肉,還能幫助長期駝背的人得到改善,對於緩解肌肉緊繃、預防脊椎側彎都有相當的功效。

如何做反向棒式:

步驟1:坐在瑜伽墊上,雙腳打直伸平,雙手撐在背後。
步驟2:透過雙手力量,將下半身撐起。
步驟3:保持3-5個呼吸後休息。

如何做反向棒式 ©thehealthyapron.com

資料來源/Do you yoga、 Breaking Muscle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