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人物誌
  • 柯銘堯 & 陳俊安:Skate in Taiwan 困境待解
1
柯銘堯 & 陳俊安:Skate in Taiwan 困境待解
2
吃完強度課表後體能到底恢復好了沒?  用2分鐘全開測試
吃完強度課表後體能到底恢復好了沒? 用2分鐘全開測試
3
10種專屬公路車選手的顛覆傳統補給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柯銘堯 & 陳俊安:Skate in Taiwan 困境待解

2016-06-29
人物誌 戶外運動 專訪 故事 滑板 極限運動

身為Nike旗下滑板選手之一的柯銘堯與陳俊安,在滑板界中可是相當著名的二位選手,更長期為台灣的滑板運動進行推廣以及教學,因為身為選手的關係,時常前往世界各地比賽,對於各個國家的滑板文化也更有體會,也從這些經驗中看見台灣滑板圈存在的一些困境以及契機。近些年滑板這項運動在台灣漸漸增加曝光度,越來越多人開始參與,但是滑板終究不是主流的運動,甚至合格運動場地都少之又少,可是當滑板人口的人口逐漸增加時,究竟會為這項運動帶來什麼樣的前景或是隱憂呢?這次透過與兩位選手的專訪,讓所有人對於滑板的世界可以有更深一層的認知,並且探討現在的滑板環境與未來。

柯銘堯&陳俊安

滑板發展的困境

在兩人參加過世界許多的比賽後,更發現台灣的滑板運動相對弱勢,比起許多國家,台灣相當欠缺完善的場地或是環境,就連滑板運動發展較晚的中國大陸,都比台灣有著更好的環境與風氣,導致在台灣許多想要接觸滑板的人,比較無法得到適合的教學觀念傳遞,以及場地的缺乏,造成許多的問題,像是在街頭上溜滑板被驅趕,或是造成一些安全性的問題。

同時,現在台灣的極限運動場地,多半是複合式的,就是同一個場地,可以讓滑板、直排輪以及特技單車同時使用,但是這樣的場地其實都不適合這三種運動單獨使用,這是目前相當可惜的一塊地方,不過隨著許多滑板人的努力,越來越多正式的滑板場地也開始出現。當這些基本的必備條件開始建立起來之後,對於滑板的觀念也會慢慢導正,只要培養好正確的基本觀念以及基本動作,以及在正確的場地練習,其實滑板是相當安全,更是一種展現自己的風格的運動。

滑板的推廣

近年來許多的滑板品牌與滑板店開始積極舉辦滑板的教學體驗營,主要教學無經驗的新手,雖然短期的活動教學無法教導太多高難度的動作,但是絕對可以建立起最重要的基本觀念以及動作,唯有熟練這些動作時與觀念時,才可以挑戰更加進階的動作,同時也可以藉由活動認識許多的滑板前輩,跟著這些人練習,無論對於技術的精進或是人際圈的拓展都有很大的幫助,因為活動串起許多滑板人之間的聯繫,讓新手更容易繼續在這項運動中發展,也會逐漸增加滑板人口,讓滑板運動更加的流行,這樣的活動對於滑板風氣的提升的確是一大助力。

現在的高中、大學也逐漸成立了滑板社團,讓更多的學生可以在教練的教學下,以及安全的環境開始練習,雖然擁有這樣社團的學校還不是很多,但是對於想學習滑板的學生來說,這是最好的入門學習環境。陳俊安提到,學校社團這樣的教學模式,更可以帶動更加年輕人的風氣,未來甚至可以將這樣的風氣拓展到國中小,就像國外許多的學校已經開始將滑板運動視為學校的體育課項目之一,讓各年齡層的學子都可以體會不同類型運動的刺激。

如何開始滑板

現在許多人剛開始滑板,大多是因為現在潮流文化的興起,看著這些滑板手的打扮,或是在街頭溜版時率性的風格,讓許多年輕人開始對於這項運動產生興趣。的確,看到這些老手的行頭,似乎滑板不需要太多裝備,只要一塊板,舒適好看的衣服與鞋子,但是在這樣的外表之下,其有著很多的經驗累積,才能如此輕鬆地做出這些動作。

但是當開始接觸滑板時,恣意地直接上街頭滑板其實是非常危險的行為,有時候路面上的狀況,不僅會傷害到自己,更有可能傷害到他人。柯銘堯選手建議,對於新手在選購完後滑板後,基本的保護配備也都需要備齊,在一開始接觸時最好穿著完善的護具,才能保證自己的安全,雖然護具對於部分動作會有影響,但是唯有做好保護,才是讓每項運動可以繼續下去的最基本的觀念。最後他們更鼓勵許多的滑板店家,在售出同時也能對於滑板新手做基本的教學,並且講述正確的運動觀念,如此一來不僅可以降低玩滑板時的風險以及達到更好的推廣機會。

撰文/Macario Pei
​攝影/鄧穎謙

分享文章
黃柏青
黃柏青

吃完強度課表後體能到底恢復好了沒? 用2分鐘全開測試

2022-07-08
觀念運動恢復知識戶外運動單車運動部落

當你經過週末或是長假,跟隊友出去互相傷害之後,休息了幾天,看著圖表上的 TSB 慢慢回到正值,但是不確定自己身體到底恢復得如何、能否回到正常訓練,要如何來判斷呢?Peaks Japan 的建議提供大家參考,可以測驗一下自己的 2 分鐘全開狀況,來判斷自己體能是否真的有恢復。

吃完強度課表後體能到底恢復好了沒?  用2分鐘全開測試
吃完強度課表後體能到底恢復好了沒? 用2分鐘全開測試

為什麼是 2 分鐘 ?

因為如果身體還很疲倦,2 分鐘也開不出太高的瓦數。這個時間的全開會用到約 30% 的無氧與 70% 的有氧能力,很適合判斷身體狀況。

主要原因還包括:
a. 如果體能不夠「新鮮」,無法作出高瓦數。
b. 比起 5 分鐘或是 20 分鐘全開來說,2 分鐘對於精神與肌肉的負擔也比較小。
c. 即使恢復狀況不好,全開 2 分鐘也不會帶來太多疲勞。 因此我們建議採用 2 分鐘的測驗來判斷體能狀況。

實施方法很簡單,只要在外騎時找個坡度適中的路線全開 2 分鐘,當然你要在訓練台上執行也是可以。

2 分鐘全開會用到約 30% 的無氧與 70% 的有氧能力
2 分鐘全開會用到約 30% 的無氧與 70% 的有氧能力 ©Peaks Japan

功率是否達到合理區間 ?

要如何判斷功率是否達到合理的區間? 其實只要比對 WKO 軟體上面的 Power Duration Curve,看看 MMP/PD 的差異多少即可。

如果 MMP 低於 PD 的 90% 以下,那表示體能尚未恢復,還不適合做高強度課表。
如果是 94% 左右,表示可能已經恢復差不多,同時還要判斷體感狀況決定。
如果有 96% 以上的話,就可以判斷體能已經恢復,可以準備實施強度課表了。

體感的重要性

我們在測驗時除了觀察數據以外,同時也要注意體感狀況。相信經常在訓練的選手,測驗時有時候會感覺力不從心、很勉強把數據坐上去,有時候卻是相對穩健地完成測驗。因此除了數據之外,恢復狀況如何,也要加入自身體感來做判斷依據。

不過相信很多選手自己並沒有在用、或是不知道如何使用 WKO 軟體,可以請你的功率教練幫你查一下目前 PD Curve 的狀態。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不少選手也有在用跑步功率計,因此 PD Curve 會混入自行車功率與跑步功率數據,因此如果只是要判斷自行車狀況,記得要請教練看 Cycling 的 PD Curve,避免混淆。

資料來源: Peaks_Coaching_Japan

/ 關於黃柏青 /
黃柏青

筆名:柏青哥
鐵人運動專欄作家
焦耳極限訓練中心總教練
USAT Level II Endurace Coach
美國鐵人三項協會長距離LII認證
Ironman Certified Coach 美國鐵人三項協會認證教練
USAT Level 1 coach/ Level 2 Endurance Coach
美國Peaks Coaching功率訓練認證教練
NSCA CPT 美國肌力體能協會認證私人教練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10種專屬公路車選手的顛覆傳統補給

2017-08-07
運動補給單車戶外運動飲食知識庫

公路車選手的補給到底該怎麼做?答案眾說紛紜。營養學家將告訴我們哪些是真、哪些是假。不過在這之前,以下幾種常見的狀況先必須了解:

10種專屬公路車選手的顛覆傳統補給

爆掉

「爆掉」意指體力指數見底,往往是騎車所面臨的最糟狀態,有人形容,當下甚至就像「天國近了」。原因主要在於碳水化合物攝取不足,導致體內肝醣幾乎耗盡,血糖下降。這時,若大腦偵測到血糖過低,就會指揮身體減緩運作。

一般說來,體內儲存的肝醣大約夠你運動1.5小時,但也要看騎車時的速度和出發前的肝醣存量而定。所以有人建議,長距離騎乘前,最好先補充足夠的碳水化合物,例如吃一頓富含碳水化合物的豐盛早餐。

空腹騎車

空腹騎車是許多職業選手的必備訓練,讓身體在消耗碳水化合物之餘,也能燃燒脂肪,但目前尚無研究證實該訓練可提升運動表現。事實上,太常空腹練車反而會降低表現,因為並無助於提高碳水化合物的轉換效率,然而能量轉換正是高強度運動所最需要的。此外,還可能削弱免疫系統,使騎士更容易咳嗽、感冒。因此,建議該訓練每周約1到2次就好,每次不超過2小時,結束後務必補充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質。

只喝水就夠了

天冷時,以低強度騎乘1到2小時,也許光靠喝水就足夠,但為了維持體內充足水分,還是建議補充一些電解質。特別是含鈉的飲料,有助於鎖水,以目前市售的電解質發泡錠來看,約是500毫升的水兌上30毫克的鈉。

騎完喝啤酒

回程時來瓶冰涼的啤酒確實爽快,但酒精容易造成脫水,還會消耗體內肝醣,可說是一點好處也沒有。若想有良好復原,完騎後3到4小時內應避免飲酒,甚至從騎車的前一晚開始就不要碰。

香蕉放口袋

香蕉富含碳水化合物,但其糖份無法快速釋放給人體吸收。果糖吃下肚後,熱量要先經肝臟分解才能轉換成能量,過程可長達1.5小時。因此,若想在短時間內補充大量能量,以果糖為主的食物可能不是首選。

燕麥餅乾

燕麥餅乾好吃又方便攜帶,但熱量也十分驚人,光是75克的餅乾就含有15克脂肪。人體消化脂肪的速度很慢,導致胃中其他食物及液體
的消化時間跟著拉長,所以當你想增加騎乘強度時,很容易感到肚子太撐或脹氣。

果醬三明治

果醬三明治在公路車界的人氣居高不下,提供各種不同醣類,但絕非最實用的補給品,因為至少每小時就得吃一份,才能達到建議攝取量。不如補充能量果膠或能量棒,小小一包,輕鬆滿足。

碳酸飲料

每場大環賽結束時,工作人員都會把可樂塞給選手,賽程中也常見有人從補給袋中拿出碳酸飲料。其糖和咖啡因雖然可瞬間激升能量,但也容易造成腸胃不適。相較於長鏈碳水化合物(如運動飲料常用的麥芽糊精),人體在吸收精緻糖的時候會耗掉更多水分,可能加劇脫水,或者刺激腸內產生氣體,形成脹氣。下次想提神時,不妨試試添加咖啡因的麥芽糖能量果膠。

補充水分以及能量同等重要,因此含有碳水化合物與電解質的運動飲料便成了首選。此外,能量果膠與能量棒也很實用,可額外攝取碳水化合物。最重要的是,這類運動營養品都經過特殊調配,對人體可以達到百分百補給,快又有效,又不含人工添加物。不但不必擔心吸收成效,更不會造成腸道不適,讓你常保最佳狀態。

但如果你還是偏好一般食物,最好選擇高升糖碳水化合物,例如麵包或蛋糕,以快速獲得能量。不過記得別吃太多蛋白質,否則會降低食物的升糖指數。此外,人體消化脂肪的速度很慢,容易堆積在腸道,也盡量避免攝取。無論選擇何者,原則上每小時補充60克的碳水化合物,搭配500毫升以上的水分。

 1  花椰菜─常保纖瘦

▲怎麼說:「保持身材的祕訣是多喝水、攝取大量纖維,產生飽足感。」運動科學家亞倫.林(Allen Lim)說,「花椰菜不僅富含纖維,
還有大量的抗氧化成分,有益身體健康。」抗氧化成分由養分和酶組成,當運動後吸入過多氧氣時,可用來抑制氧化作用對人體的傷害。另外,葉菜類蔬菜或麥片也很容易產生飽足感。林建議,「別在肚子很脹或全飽的狀態下上床睡覺,像是晚餐後就不要再吃零食,因為馬上要就寢了,沒必要攝取多餘熱量。」
▲怎麼吃,何時吃:花椰菜是低升糖指數食物,轉換成能量的速度很慢,適合晚餐食用,特別是像休息日等不需要額外補充能量的時候。
▲適度適量:「攝取過多纖維可能造成胃痛、放屁,」營養作家凱特.
波西(Kate Percy)說,「最好還是以魚肉類為主、花椰菜為輔。」

1杯蒸花椰菜
熱量54大卡
脂肪1克
碳水化合物6克
蛋白質4克

 2  藍莓─免疫系統

▲怎麼說:「對抗自由基的抗氧化酶被認為有害人體,」林解釋,「對此,可食用顏色較鮮豔的蔬果,富含抗氧化成分,可強化人體免疫系統,其中又以藍莓最棒。」波西也同意,「若你需要靠食物來攝取維他命C、鋅等物質,藍莓絕對是不二之選。」另外,藍莓也含大量槲皮素。英國巴斯大學車隊的飲食顧問芮妮.麥貴格(Renee McGregor)說,該成分具有天然抗組織胺及消炎功能,「研究顯示能舒放血管,促進肌肉血液循環。」
▲怎麼吃,何時吃:早餐時,來一杯新鮮現打的藍莓冰沙。
▲適度適量:吃多恐怕會造成胃腸不適。另外,還是得特別留心寶貝
衣物,要是沾到了可就永遠洗不掉囉。

100克藍莓
熱量57大卡
脂肪0克
碳水化合物14克
蛋白質1克

 3  牛排─最大攝氧量

▲怎麼說:運動時,人體會流失水分,導致血液濃度增加,只好殺掉部分紅血球細胞,好恢復循環順暢。但問題是,肌肉需要紅血球供氧,這時含有大量鐵質的牛排就能派上用場,有助於紅血球製造,強化氧氣輸送、心肺功能以及最大攝氧量。然而,許多運動員選擇吞鐵劑、鐵錠,而不靠天然食物攝取。「有的保健食品會直接跳過腸道,但偏偏腸道具調節功能,可防止人體攝取過多的鐵質,」林說,「因此,許多服用過量保健食品的車手容易產生脹氣和便祕問題,反而拖累騎乘速度。」相反地,一般食物的營養成分就比較完整。「像牛排還提供人體所需的蛋白質,協助肌肉修復。」林解釋。
▲怎麼吃,何時吃:晚餐可選擇較瘦的沙朗,避開後腿肉或菲力。波西建議,可另外搭配柳橙汁食用,因為維他命C有助於鐵質吸收。
▲適度適量:紅肉有時候會有太肥的疑慮,所以盡量挑比較瘦的部位,也別過量,以免體重增加。

100克藍莓
熱量57大卡
脂肪0克
碳水化合物14克
蛋白質1克

 4  甜菜根汁─衝刺專用

▲怎麼說:甜菜根富含天然硝酸鹽,有助於舒張血管、改善運動效能。近來,硝酸鹽在營養學界引起熱議,麥貴格就做了多項研究,並鎖定甜菜根,「甜菜根對於3到27分鐘的運動效果最好,特別適合衝刺。」
▲怎麼吃,何時吃:「建議練車前1到3小時喝杯甜菜根汁,讓身體有足夠的時間消化、吸收,」麥貴格說,「同理,賽事當天也是開騎前1到3小時飲用。」不妨試著按照以下方法,自己動手做:甜菜根清淨後剝皮,切成三份,和1/4杯的水一起打攪,過濾成汁。
▲適度適量:如果你有腎結石的問題,甜菜根汁就比較不適合,另外像是菠菜、莓果、堅果等含高濃度草酸鹽的食物也不要吃,因為容易和體內的鈣質結合,產生結石。

100毫升甜菜根飲品
熱量36大卡
脂肪0克
碳水化合物9克
蛋白質1克

 5  沙丁魚─預防運動傷害

▲怎麼說:談到預防運動傷害,最常忽略的肌肉群非消化道莫屬。「太密集的運動會造成腸道內膜受傷,因為體溫過高容易脫水、損失紅血球細胞,使得防止病菌感染的天然屏障也失去了。」林說。沙丁魚不僅其魚油含有Omega-3脂肪酸,可作為天然消炎劑,同時魚肉
也富含維持健康不可或缺的鈉。林表示,「要預防體溫過高,就得補鹽又補水,才能讓身體呈現飽水狀態。」波西也強調,「若想讓身體攝取充分熱量,保護肌肉,只要多吃富含蛋白質、抗氧化成分,以及鐵、鈣、鋅等重要礦物質的食物,就可強化免疫系統。」然而上述這些,沙丁魚全部都有:一份沙丁魚罐頭可提供每日鐵攝取量的20%、鈣攝取量的60%與鋅攝取量的8%。
▲怎麼吃,何時吃:午餐時,來份沙丁魚吐司,既營養又健康。記得選擇低升糖指數的全麥麵包。
▲適度適量:最好不要在辦公室食用,以免味道太重慘遭同事白眼。

水煮沙丁魚罐頭
熱量130大卡
脂肪7克
碳水化合物0克
蛋白質17克

 6  地瓜─滿滿能量

▲怎麼說:「地瓜是我的最愛,」麥貴格說,「除了升糖指數低,還有其他許多優點,實屬騎車良伴。」波西也同意,「地瓜含有大量β胡蘿蔔素、維他命C、鎂和纖維質等等。」林則認為,相較於馬鈴薯,地瓜的營養密度更高,且富含維他命A、C,還有鐵質與鈣質,「地瓜口感甘甜,含水量高、易消化,不像其他高能量的碳水化合物容易引起細胞發炎。」
▲怎麼吃,何時吃:晚餐以地瓜替換馬鈴薯。波西說,「可加進湯品、咖哩或燉飯一同烹煮,有助於強化體力及免疫系統。」林建議,「以微波加熱或水煮,加上少許鹽巴和橄欖油調味,再用鋁箔紙包起來,就可方便帶著走。」
▲適度適量:雖然地瓜的好處比馬鈴薯多很多(如低升糖指數、高鉀、高纖),但其蛋白質含量不足,因此不建議餐餐都以地瓜取代。

中型連皮烤地瓜
熱量103大卡
脂肪0克
碳水化合物24克
蛋白質2克

 7  雞肉─強化肌力

▲怎麼說:林說,「這裡談到的肌力,指的是肌肉密度,仰賴蛋白質補充。雖然蔬菜也含蛋白質,但肉類蛋白還是最好、最方便。」雞胸肉就屬精瘦的蛋白質來源,含有肌酸和β丙胺酸,可促進肌肉強壯。林也解釋,「大家通常從保健食品攝取胺基酸,但事實上,動物性蛋白質本身就含天然胺基酸,何必多此一舉?」
▲怎麼吃,何時吃:「我推薦用泰國茉莉香米來烹煮雞肉咖哩飯,」波西說,「長穀粒的香米可快速被血液吸收,協助肌肉恢復,而使用到的香料可發揮消炎功能。至於咖哩醬和椰奶,則提供鈉及其他礦物質,幫助補充流失的電解質。」
▲適度適量:光一塊雞胸肉就含有約26克的蛋白質,但人體一餐最多只能吸收30克,所以最好酌量食用,因為吃再多也無法消化。

中等大小去皮雞胸肉
熱量142大卡
脂肪3克
碳水化合物0克
蛋白質26克

 8  咖啡還是茶─提振精神

▲怎麼說:「咖啡算是職業車手們有志一同的選擇。大型賽事中,常見選手以各種方式攝取咖啡因。」林表示,咖啡可幫助提神、增進表現;實驗也證實,喝咖啡的受試者在認知測驗時的反應比較快,同時對爆發力及耐力表現皆有正面影響。事實上,咖啡因無所不在,許多能量補給品都有提供,但最常見的還是咖啡和茶。
▲怎麼吃,何時吃:咖啡因進入人體後,約需1小時才會被吸收,所以最好約開騎前1小時先喝杯咖啡,過程中再定期補充,以每公斤體重攝取6毫克咖啡因為原則(一杯正常大小的咖啡,其咖啡因含量約在115到175毫克之間)。
▲適度適量:咖啡因的好處已獲得多方證實,但波西仍警告,並非人人適合,「咖啡因可提神沒錯,但喝多會使人焦躁緊張,表現失常。因此,不建議平常沒在喝咖啡的人於比賽當天飲用。」

杯裝黑咖啡
熱量2大卡
脂肪0公克
碳水化合物0克
蛋白質0.5克

 9  燕麥片─強化耐力

▲怎麼說:「燕麥是低升糖指數食物,能將碳水化合物(即能量)慢慢釋放到血液當中。同時也富含蛋白質、纖維與鈣、鐵等礦物質,以及維他命B和E。」波西說。相關研究發現,維他命E有助於預防中風及糖尿病,並提升耐力。燕麥也容易產生飽足感,提高專注力、維持消化系統健康。
▲怎麼吃,何時吃:波西建議,「只要將燕麥粥淋上蜂蜜或糖漿,再加進切塊香蕉或一把藍莓,就是一頓冠軍早餐了。」當然還有其他吃法,例如搭配牛奶或優格,也可以摻進鬆餅麵糊,甚至試著自己動手做燕麥餅乾和燕麥蛋糕。
▲適度適量:不要買充泡式燕麥隨身包,因為通常鹽分或含糖量都破表,較不健康。「那些所謂『快煮燕麥』的營養成分也比較低,」波西說,「所以盡量挑選未精煉過的大片燕麥。」

一碗燕麥粥
熱量291大卡
脂肪9克
碳水化合物38克、
蛋白質8克

 10  雞蛋─體能恢復

▲怎麼說:「雞蛋的營養價值高,富含各項基本胺基酸和維他命,有助於肌肉生長和維持。」波西說。林也同意,雞蛋可提供身體恢復所需之蛋白質,「一顆蛋約含有8到10克的蛋白質,若以每公斤體重每天至多吸收1到1.5克的蛋白質來計算,一份含三顆蛋的歐姆蛋就算營養滿分了。」此外,雞蛋還含有維他命B12,人體的維他命B12若不足,就無法自行修復肌肉及韌帶損傷。
▲怎麼吃,何時吃:「運動後15分鐘是補充能量的最佳時機,」波西說,「此時身體的吸收力最好,效率也比平常更高。」長途騎乘後,不妨用三顆蛋做成的歐姆蛋或炒蛋,搭配全麥吐司一起吃。
▲適度適量:生雞蛋要放冰箱冷藏,烹調時也務必確保完全熟透,否則可能會有沙門氏桿菌,吃了容易生病。

含三顆蛋的炒蛋
熱量300大卡
脂肪22克
碳水化合物4克
蛋白質24克

書籍資訊
◎圖文摘自紅樹林出版, Cycling Plus Magazine著作《公路車技術指南:從新手到選手的基礎概念、騎乘技巧、體能訓練、清洗維修、飲食計畫全手冊》一書。英國暢銷公路車雜誌,由Immediate Media出版集團發行,其內容涵蓋的主題多元。不僅針對初學者,以精美的圖文深度解析體能訓練、騎乘技巧、運動後恢復、營養補給等知識,為甫入門的新手提供最專業的指導;亦有蒐羅自資深教練、冠軍車手、運動生理學家及營養學家等各方專家的第一手資訊,為專注競速或追求體能卓越的資深玩家,開啟更進階、嶄新的運動視野。

這是一本深入淺出、選材多元的全方位公路車指南。翻開它吧!不論你是首次跨上公路車的菜鳥,或是準備解開塵封已久的愛駒,重出江湖。

人類代步工具發展的速度之快,不下奔馬,然而其中有這麼一匹鐵馬,風馳電掣,如同光一般,飛掠文明所及的通衢。它,就是追風者的車,公路車。

公路車不僅是一門講求速度、功率的運動,同時考驗個人絕佳的體能與專注度。

自古以來,公路車始終領著人們旅行他方,冒險啟程,穿梭腳力無法抵達之境。此刻,我們再次攬轡跨鞍……

•書籍資訊 請點此

責任編輯/瀅瀅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