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人物誌
  • 柯銘堯 & 陳俊安:Skate in Taiwan 困境待解
1
柯銘堯 & 陳俊安:Skate in Taiwan 困境待解
2
身障全運會白芸瑄
羽球兼三鐵,斜槓教師鍾淑華帶出1500公尺全國紀錄保持人白芸瑄
3
環克羅埃西亞首站 博尼法齊奧搶得開門紅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柯銘堯 & 陳俊安:Skate in Taiwan 困境待解

2016-06-29
人物誌 戶外運動 專訪 故事 滑板 極限運動

身為Nike旗下滑板選手之一的柯銘堯與陳俊安,在滑板界中可是相當著名的二位選手,更長期為台灣的滑板運動進行推廣以及教學,因為身為選手的關係,時常前往世界各地比賽,對於各個國家的滑板文化也更有體會,也從這些經驗中看見台灣滑板圈存在的一些困境以及契機。近些年滑板這項運動在台灣漸漸增加曝光度,越來越多人開始參與,但是滑板終究不是主流的運動,甚至合格運動場地都少之又少,可是當滑板人口的人口逐漸增加時,究竟會為這項運動帶來什麼樣的前景或是隱憂呢?這次透過與兩位選手的專訪,讓所有人對於滑板的世界可以有更深一層的認知,並且探討現在的滑板環境與未來。

柯銘堯&陳俊安

滑板發展的困境

在兩人參加過世界許多的比賽後,更發現台灣的滑板運動相對弱勢,比起許多國家,台灣相當欠缺完善的場地或是環境,就連滑板運動發展較晚的中國大陸,都比台灣有著更好的環境與風氣,導致在台灣許多想要接觸滑板的人,比較無法得到適合的教學觀念傳遞,以及場地的缺乏,造成許多的問題,像是在街頭上溜滑板被驅趕,或是造成一些安全性的問題。

同時,現在台灣的極限運動場地,多半是複合式的,就是同一個場地,可以讓滑板、直排輪以及特技單車同時使用,但是這樣的場地其實都不適合這三種運動單獨使用,這是目前相當可惜的一塊地方,不過隨著許多滑板人的努力,越來越多正式的滑板場地也開始出現。當這些基本的必備條件開始建立起來之後,對於滑板的觀念也會慢慢導正,只要培養好正確的基本觀念以及基本動作,以及在正確的場地練習,其實滑板是相當安全,更是一種展現自己的風格的運動。

滑板的推廣

近年來許多的滑板品牌與滑板店開始積極舉辦滑板的教學體驗營,主要教學無經驗的新手,雖然短期的活動教學無法教導太多高難度的動作,但是絕對可以建立起最重要的基本觀念以及動作,唯有熟練這些動作時與觀念時,才可以挑戰更加進階的動作,同時也可以藉由活動認識許多的滑板前輩,跟著這些人練習,無論對於技術的精進或是人際圈的拓展都有很大的幫助,因為活動串起許多滑板人之間的聯繫,讓新手更容易繼續在這項運動中發展,也會逐漸增加滑板人口,讓滑板運動更加的流行,這樣的活動對於滑板風氣的提升的確是一大助力。

現在的高中、大學也逐漸成立了滑板社團,讓更多的學生可以在教練的教學下,以及安全的環境開始練習,雖然擁有這樣社團的學校還不是很多,但是對於想學習滑板的學生來說,這是最好的入門學習環境。陳俊安提到,學校社團這樣的教學模式,更可以帶動更加年輕人的風氣,未來甚至可以將這樣的風氣拓展到國中小,就像國外許多的學校已經開始將滑板運動視為學校的體育課項目之一,讓各年齡層的學子都可以體會不同類型運動的刺激。

如何開始滑板

現在許多人剛開始滑板,大多是因為現在潮流文化的興起,看著這些滑板手的打扮,或是在街頭溜版時率性的風格,讓許多年輕人開始對於這項運動產生興趣。的確,看到這些老手的行頭,似乎滑板不需要太多裝備,只要一塊板,舒適好看的衣服與鞋子,但是在這樣的外表之下,其有著很多的經驗累積,才能如此輕鬆地做出這些動作。

但是當開始接觸滑板時,恣意地直接上街頭滑板其實是非常危險的行為,有時候路面上的狀況,不僅會傷害到自己,更有可能傷害到他人。柯銘堯選手建議,對於新手在選購完後滑板後,基本的保護配備也都需要備齊,在一開始接觸時最好穿著完善的護具,才能保證自己的安全,雖然護具對於部分動作會有影響,但是唯有做好保護,才是讓每項運動可以繼續下去的最基本的觀念。最後他們更鼓勵許多的滑板店家,在售出同時也能對於滑板新手做基本的教學,並且講述正確的運動觀念,如此一來不僅可以降低玩滑板時的風險以及達到更好的推廣機會。

撰文/Macario Pei
​攝影/鄧穎謙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羽球兼三鐵,斜槓教師鍾淑華帶出1500公尺全國紀錄保持人白芸瑄

2021-05-11
故事鐵人三項戶外運動人物誌

「智能障礙女子組田徑 1500公尺冠軍,編號6001 白芸瑄,以06:42.57 破大會紀錄,更打破全國紀錄!」109年全國身心障礙國民運動會的頒獎典禮上,司儀掩蓋不住興奮地說。

身障全運會白芸瑄
左為國立中興大學附屬臺中高級農業職業學校進修部註冊組長鍾淑華,右為智障女子組田徑 1500公尺紀錄保持人白芸瑄。

「我其實只是芸瑄的特教老師,不是她的教練。」

站在田徑場旁,身邊圍繞著十幾位來自興大附農特教學生,帽簷掩蓋不住的銳利雙眼,正緊盯著奔馳賽道上的選手,熱愛體育的特教老師鍾淑華說道。

國小起開始練三鐵(鉛球、標槍和鐵餅三項田賽項目的總稱),直到大學才轉為羽球選手,鍾老師笑說自己大學聯考考壞了,因而走上特教老師之路,儘管沒讀體育系,但體內的運動魂仍熾熱地燃燒,透過自我進修的方式,如今擁有十數張教練證。

非跑步專長卻帶出田徑全國紀錄保持人

「仔細研究的話,你會發現特奧教練八成是特教老師出身,而非體育老師。」一般而言,體育老師較著重在選手成績表現、術科項目等發展;但對於特教學生,師長需要雙倍的耐心去溝通,去適應每個學生的差異。憶起當初教導芸瑄「配速」的過程,鍾老師眼裡盡是無奈與驕傲。

此外,鍾老師也提到,「智能障礙的孩子通常專注力和持續力較差,不喜歡接受辛苦的訓練。因此長距離項目的智能障礙選手很少,芸瑄肯跑到1500公尺真的是百年難得一見的奇才!」

比上不足,比下…我真的可以嗎?

「我昨天還帶著芸瑄走了很多遍操場,告訴她哪裡要轉彎、看到什麼標的物要開始加速;開賽五分鐘前臨時趕回來安慰她、告訴她『你是最棒的』,只因芸瑄傳Line給我說她覺得其他人看起來都好強。」

彷彿守護神一般,鍾老師總有辦法讓芸瑄安心、踏實地站上賽場。鍾老師也補充,「輕度」障礙者特別容易想太多,因為他們思考能力其實還可以,因此容易拿自己去跟普通人做比較,越比越自卑導致得到心理疾病的比例其實不低。

笑容就是最好的回饋 用耐心繼續灌溉特殊生的未來

「不希望特殊生們把『奪金』當作唯一目標,應該是養成他們的運動習慣、過程開心快樂就好。」相較於歐美國家,視運動為日常生活的一環;亞洲國家普遍較重視菁英取向,整體大環境下的影響,導致許多國、高中時期培養出運動習慣的身心障礙學生們,往往畢業後不會繼續從事運動,「無法繼續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很可惜。」鍾老師感嘆道。

儘管如此,在充滿熱心與耐心的鍾老師身上,很難不被她與學生們之間的互動氣氛所感染,面對一手拉拔長大的學生,不論有無奪金得牌、無關是否再破紀錄,鍾老師眼中盡是洋溢著對學生的驕傲與呵護。

「愛運動 動無礙」Together we move

愛運動動無礙

文章出處/don 1 don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環克羅埃西亞首站 博尼法齊奧搶得開門紅

2018-04-18
話題新聞單車戶外運動

緊接著環阿爾卑斯後,環克羅埃西亞(Tour of Croatia)傳來好消息!

巴林美利達在環克賽首站表現精彩,雖然遭逢雨勢,高速作戰的危險性相當高,但我們的戰術運行仍相當順利,由義國衝刺手執行搶勝任務,博尼法齊奧(Niccolò Bonifazio)順利衝下單站冠軍,一口氣包辦賽段、衝刺與總成績冠軍的他,成為此役最大贏家。

年僅24歲的義國衝刺手博尼法齊奧,帶領巴林美利達拿下勝利。

在終點前400公尺率先搶攻,意識到自己無法直指終點的博尼,選擇給對手瓜爾蒂尼(Andrea Guardini)迎頭趕上的機會,並且於百米的決勝關頭二次啟動;精銳盡出的衝刺主將,順利帶領巴林美利達,抱回首站勝利的殊榮!

「在歷經一年半的時間後,我終於贏了!」博尼興奮的心情溢於言表。

「我的上一勝是在波蘭,同樣發生在一個長距離賽段,顯然這樣的賽程安排特別適合我。歸功於隊友的帶領,送我到衝刺前的絕佳位置,莫霍里奇(Matej Mohorič)的戰術執行相當完美。」


「期待自己能盡快恢復,以面對第2站的挑戰,明天同樣是相當長距離的賽段,但在今天的勝利之後,我會以更加放鬆的心情出賽。」

代表巴林戰隊,出征本屆環克羅埃西亞的戰將們於賽前登台的畫面。

在比賽的第一站率先開胡,也讓巴林戰隊上下士氣高昂,環克羅埃西亞今夜第2站,全長234.5公里,同樣會是衝刺主將的大好機會;身著紅色領騎衫的他,將持續帶領全隊,爭取本站的最佳成績!

雨中作戰實屬不易,冠軍的榮耀歸功於隊友的團隊合作。

環克羅埃西亞第一站單站成績

尼科洛·博尼法齊奧(Niccolò Bonifazio) 第1名
馬泰·莫霍里奇(Matej Mohorič) 第12名
多蒙·諾瓦克(Domen Novak) 第55名
新城幸也 第63名
曼努埃萊·博阿羅(Manuele Boaro) 第64名
康斯坦丁·西夫佐夫(Kanstantsin Siutsou) 第67名

圖片來源/Bettiniphoto
資訊提供/巴林美利達一級職業車隊
責任編輯/Oliver Wu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