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人物誌
  • 52歲「冰箱東尼」跑馬募款抗癌 現正挑戰連續100天揹42公斤冰箱跑100場半馬
1
52歲「冰箱東尼」跑馬募款抗癌 現正挑戰連續100天揹42公斤冰箱跑100場半馬
2
萬達王健林再出手 世界馬拉松大滿貫將落地中國
3
8種練習長跑的方式,讓你更好、更快、更強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52歲「冰箱東尼」跑馬募款抗癌 現正挑戰連續100天揹42公斤冰箱跑100場半馬

2016-07-08
人物誌 跑步 馬拉松 故事 路跑 半馬

人稱「冰箱東尼 (Tony the Fridge) 」的英國人東尼·莫里森 (Tony Phoenix-Morrison) 自2011年起,將一個93磅 (42公斤) 重的冰箱綁在他的背上去參加馬拉松賽,以籌集資金用於癌症研究,募集到的資金全數捐贈Cancer Research UK。從那時起,他已背負這台冰箱跑了總計2,700英里 (4,345公里),跑過的賽事從5k到等同整個英國長度的超級馬拉松,最高紀錄還曾在連續40天裡跑了40場馬拉松。他去年還曾挑戰過一天跑倫敦馬拉松的路線四次,可惜只完成第二圈。一路上,他已經籌集了超過美金165,000 (約台幣539萬) 元。

冰箱東尼 (Tony the Fridge) 揹冰箱跑馬已成傳奇。 ©Steve Coulter
馬場上的冰箱東尼。 ©chroniclelive.co.uk

身為一位資深跑者的東尼住在英格蘭東北部的新堡市郊。因為家人罹癌過世,東尼向知名的小說人物阿甘學習,他決定背一個冰箱在背上來象徵癌症對於患者及其家屬的負擔。他希望他這個壯舉能夠激發癌症患者和他們的親人對抗疾病的動力,並戰勝癌症極端的挑戰。

東尼是一位正在挑戰不平凡任務的平凡人。在他的跑馬歷程中,他曾經跌倒、受傷,包括摔斷腿。他為了要和一位支持他的白血病患者在他的預定挑戰路線上見面,他忍著骨折的一條腿,一路跑了800英里,可惜那位患者最終還是撐不到與他見上一面。在2014年,東尼和他的冰箱完成了倫敦馬拉松賽,並轉身跑了第二趟,總共52.4英里。

冰箱東尼2014年完成倫敦馬挑戰。 ©Nick Ansell/Press Association

這位52歲大叔已經把目光瞄準了他的下一個挑戰:從6月4日開始,一直到9月11日,他要背著他那台42公斤的冰箱挑戰連續100天跑「The Great North Run」這條半馬路線100次,9月11日就是該場賽事舉辦的日期。他這個挑戰,同時也要為「Saras Hope Foundation」這個基金會募款,為癌症病患募集更多醫療與照護資源的款項。他真的是打死不退。

「如果我這個背冰箱跑步的舉動真的可以改變什麼的話,那麼我就會跑到天涯海角,」東尼說。「如果你一位摯愛的人因為癌症而亡;如果你現在正在與癌症搏鬥;又或者,如果你有某方面正在承受癌症的影響,我跨出的每一步都是在向你致敬。要無所畏懼 - 活在當下 - 我們可以擊敗癌症」。

©Facebook/Tony The Fridge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萬達王健林再出手 世界馬拉松大滿貫將落地中國

2017-04-27
賽事六大馬新聞馬拉松跑步話題

繼IRONMAN鐵人三項之後,萬達集團總裁王健林對於體育賽事的熱衷延伸到了近年在中國炙手可熱的馬拉松!4月26日,萬達集團與亞培世界馬拉松大滿貫聯盟 (Abbott World Marathon Majors, WMM) 在北京簽定戰略合作協議,儀式上,王健林對世界宣佈,未來10年,萬達與WMM將在亞太與非洲地區選擇三場馬拉松賽列為世界大滿貫系列賽事之一。萬達方面稱,三場賽事中,在中國的賽事將成為除歐美日等國,首個在發達國家之外所舉辦的大滿貫賽事,這亦將填補中國馬拉松運動缺乏世界頂級賽事的空白。

萬達集團與世界馬拉松大滿貫聯盟簽訂戰略合作。 ©萬達集團

什麼是WMM?

WMM(世界馬拉松大滿貫聯盟)成立於2006年,系列賽事包括東京馬拉松、紐約馬拉松、波士頓馬拉松、芝加哥馬拉松、柏林馬拉松與倫敦馬拉松等六個城市馬拉松,另外還有菁英選手列入積分的世界田徑錦標賽與夏季奧運的馬拉松兩個項目。世界馬拉松大滿貫,過去被習稱為世界六大馬拉松,是全球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馬拉松賽事,全部在世界知名城市舉辦,其地位相當於網球運動的四大滿貫公開賽,是馬拉松跑者們心目中的最高殿堂,這六大馬拉松被譽為一生一定要朝聖一次的賽事。

至今每年世界馬拉松大滿貫每站比賽都有超過100個國家的跑者參賽,6站賽事全馬參賽人次累計達25萬人次,現場觀眾累計超過650萬人次,而且募集到將近1億5千萬美元的善款,無論賽事水平、關注程度、參賽人數、比賽成績、完賽人數等均位於世界各大馬拉松賽事的最高地位。另外,從2016年開始,跑者只要集滿六大賽事完賽資格,便能同時申請獲得WMM所頒發的「六顆星完賽者Six Star Finisher」獎牌,此獎牌一出,更造成世界馬拉松愛好者的追賽熱潮,2017年報名狀況更加熱烈,一「號碼布」難求。

萬達簽十年合約 第七場世界馬拉松大滿貫將落地中國

萬達此次與亞培世界馬拉松大滿貫聯盟簽訂10年合約,並宣布將在亞太(日本除外)與非洲地區啟動候選馬拉松賽事程序,並將依照WMM的最嚴格的標準來選擇。

王健林表示,「萬達非常榮幸能與亞培世界馬拉松大滿貫聯盟這個世界最知名的馬拉松賽事組織合作,來繼續推廣馬拉松運動與健康的生活方式。跑步是近日來在中國與亞洲發展快速的運動,我們也非常期待能夠將中國的運動員帶進世界馬拉松大滿貫賽事,並協助世界馬拉松大滿貫擴大其系列賽事的規模。」

亞培WMM總經理Tim Hadzima:「我們旗下賽事主導者們非常期待與萬達合作,將這個系列推廣到新的群眾與新的地區,而且也提供現有參與過六大賽事的跑者們一個新的參賽動機。每年都有總計將近百萬的愛好者提出報名申請來跑我們大滿貫的賽事,我們與萬達的新合作關係將會為馬拉松運動帶來更多的關注。」

萬達集團總裁王健林發表談話。 ©萬達集團

審核嚴格!亞太地區僅東京馬入選

世界馬拉松大滿貫賽事以審核嚴格著稱,因為標準極高,WMM成立11年以來也僅有東京馬拉松新增成為大滿貫賽事。東京馬在2013年被納入世界馬拉松大滿貫賽事,是世界六大馬拉松最年輕的賽事。這次該組織與萬達合作,預料第七個大滿貫賽事在三年之內將在中國出現。

世界馬拉松大滿貫賽將只限中國的一線城市,只有幾個城市可以申請,而且這個比賽還有嚴格的要求,還有三年的考核期,無論是現有還是新辦的馬拉松賽,要先觀察三年,最終才能落地,所以說極其嚴格。簽約儀式上,萬達董事長王健林特別提及了這一點:「但我也說了,萬達包括將來簽訂的這個城市,我相信一定會合作地非常圓滿,一定會把落地在中國的大滿貫賽事辦出世界一流水平。至少參賽人數、觀賽人數世界第一,競技水平是不是第一,比出來才知道。」

WMM將接下來的三個大滿貫賽事主辦權都交給了萬達,不過同時要求,在中國只能先辦一個,其他兩個必須在亞太或非洲地區舉辦。至於在中國會是哪一個城市,王健林在簽約儀式上賣了個關子,沒有明確提到會是落戶在哪裡,不過,在這個馬拉松“井噴”的中國,大滿貫賽事似乎在哪個一級城市都沒有太大影響,因地利之便,亞太地區的跑者們更有理由將這個賽事列為下一個朝聖之旅的目標了。

東京馬於2013年加入世界馬拉松大滿貫。 ©WMM

IRONMAN公司將協力 提供更多耐力運動賽事經驗

於2015年被萬達收購之後,IRONMAN公司與萬達集團展開了密切合作,致力於在耐力運動方面尋求更多、更好的發展機會。在這項合作協議中,IRONMAN公司也會扮演重要的主導角色。

IRONMAN總裁Andrew Messick說,「馬拉松運動在其歷史中心如歐洲、北美與日本之外發展極為迅速,我們期盼與亞培WMM的合作,能夠在上述區域以外的地區找到或發展出新的優質賽事來成為這個極度尊榮的賽事組織最新的成員。」

IRONMAN鐵人三項賽事擁有極高人氣與地位。 ©triathlons.thefuntimesguide.com

資訊來源:萬達集團、WMM官網、騰訊體育、第一財經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8種練習長跑的方式,讓你更好、更快、更強

2017-04-06
觀念跑步訓練馬拉松跑步知識庫

無論是馬拉松訓練,還是健身訓練,只要有定期運動的習慣,都可以提高你的耐力,同時也是增強運動能力的基礎。而對於跑者來說,最好的鍛煉則是長跑。長跑的主要優點是訓練更好的耐力,更強的肌肉和結締組織,提高跑步經濟性和燃脂效率。由於兩者皆是有氧的挑戰,所以無論你是針對5K還是馬拉松,以長遠的目標來說,都是有價值的。雖然穩定的長跑訓練是最簡單和最有效的耐力訓練之一,不過除了這個方式之外,還有一些不同的變化方式,也能提供不同的耐力基礎建立,以下的幾種不同的長跑訓練方式,可以依著自己的需要作為參考及訓練方式,能助你在跑步人生中更上一層樓。

 1   穩定型長跑

為什麼要這樣做:加強體力,肌肉和結締組織,提高跑步的經濟和燃脂效率。

做法:長跑之間的差異很大,根據比賽目標(他們是馬拉松訓練的關鍵),進行每週一次的長跑練習,並以能夠對話的速度完成的(你在跑的過程中能夠說出完整的句子),並持續練習至少一個小時,這也是初學者建立基礎的一個很好的起點。

 2   中長跑

為什麼這樣做:跑步教練皮特·菲菲辛格(Pete Pfitzinger)表示:想要讓肌肉適應強度,一週的訓練量至少維持3到4天的中長跑練習。

做法:中長跑是指在一個規律的配速之下,在激烈的跑步之後,身體可以恢復身體75-85%的能量,有點類似恢復跑的概念,在過程中,以能夠對話的速度完成(你在跑的過程中能夠說出完整的句子),同時還能提高恢復的效率。

 3   一日兩次跑

為什麼這樣做:一日兩次的訓練,可以達到有氧訓練刺激,尤其在第二次跑步期間,可以訓練不同的肌肉,它不會像一次性的跑步一樣,可能因為時間過長而超出體能的負荷。
 
做法:在激烈的跑步之後,一日兩次跑的訓練也可替代上述的中長跑。所以假設星期二完成強度跑步後,星期三的訓練可以分成早晚;例如:目標8英哩,那可將其分成早晚各四英哩練習。

 4   法特雷克跑

為什麼這樣做:打破長跑的單調性。

做法:以非常保守的速度跑20分鐘,然後開始逐漸加速,但比馬拉松的目標速度慢約1分鐘。在跑60分鐘之後,每隔一英里的前20-60秒,再跑的比馬拉松的速度多快1分鐘。

 5   節奏長跑

為什麼這樣做:速度訓練有助於你在馬拉松的過程之中能夠表現更穩固,所以在長跑之中插入一兩次此種訓練法,是有好處的。
 
做法:以舒服的節奏速度跑步三至四英里,休息過後。然後,再次以同樣的速度跑步三到四英里,同樣的方式做5組。

 6   馬拉松配速

為什麼這樣做:幫助你練習跑馬拉松的配速。

做法: 以馬拉松的目標速度跑步12-15英里。這種長跑方式對於速度比馬拉松賽跑速度更慢的馬拉松運動員來說非常棒。對於已經以馬拉松賽跑速度跑步的慢跑者,建議以穩定的速度做此練習的配速。

 7   越野跑

為什麼這樣做:加強腿部和精神力量,並建立心血管耐力。

做法:紐西蘭教練亞瑟·萊迪亞德(Arthur Lydiard),他在跑步基礎訓練中做了一次 22英里的越野路線。若要模擬他的方式,可以找到一個15-20英里的循環路線,從平坦的路線開始至少5英里,接著才慢慢開始是有起伏的路段,然後逐漸下坡回到平坦的路線。

 8   消耗性長跑

為什麼會這樣做:可以改善身體脂肪基礎代謝的能力。

做法:如果是第一次嘗試的跑者,可以在基礎訓練中嘗試一次或兩次。在尚未食用早餐前,可先跑步90分鐘,期間,只要帶著水或運動飲料即可。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