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只在跑步後滾筒放鬆嗎?泡棉滾筒已成為許多人運動前後的必備工具,成本低、隨時隨地可執行,讓它成為廣受使用的小工具。但你知道哪個時間點滾滾筒比較好?怎麼做?對我們有什麼影響呢?綜合近期多項研究,我們整理出跑者該如何充分利用滾筒,幫助你的跑步再升級!
一篇2019年發表於《身體訓練與運動療法》期刊的文獻回顧,綜合了以往49項研究,其中26項都證實泡棉滾筒對即時運動表現的影響。雖然這些研究大多是測量垂直跳躍等爆發性動作,而這類動作與多數跑者的訓練較無關聯;但是,許多研究顯示泡棉滾筒可增加柔軟度並減少肌肉僵硬感,合理推測,這樣的功用可讓人以更好的狀態開始跑步,進而增進表現。
上述2019年研究的作者指出,將泡棉滾筒納入熱身的一部分,對運動需要的柔軟度和力量產出都特別有效,當然對跑步也同樣有效,因此建議,跑前熱身可結合滾筒和動態拉伸。
怎麼做? 該研究作者之一、南非開普敦大學運動醫學臨床醫師Hayd’n Hill受外媒《跑者世界》採訪時指出,訓練前,建議以目標在壓力等級十級中的第五級來滾筒放鬆。滾動時在該部位四處移動,可讓你評估滾動是否有幫助、或者是否需要進行更多滾動。
時間/次數︰ 開普敦大學另一項相關研究的作者Wayne Lombard建議,身體每個部位來回滾動30-60秒為一回合,各回合之間可短暫休息,並趁休息時稍微活動,讓肌群有時間對刺激做出反應。Hill與Lombard兩人都認為,讓身體的髂脛束、股四頭肌、小腿後肌等各部位輪流活動,遠比在兩回合之間被動休息來的有效。
如果跑前時間緊迫,那麼每個身體部位進行一回合即可;但對於長期緊繃以及壓痛的部位,兩到三回合的放鬆可能帶來更好的效果。滾筒放鬆結束後請盡速開始跑步,因為滾動增加的柔軟度可能不會持續超過10分鐘。
在馬拉松賽道上,跑者約16 公里之後停下來休息、放鬆的狀況並不罕見,但如果你參加一場接力賽或是田徑比賽,在高強度跑步並休息後,還要繼續下一趟高強度的跑步,此時泡棉滾筒再幫助你嗎?答案是不確定的。
一項研究請跑者們分別在不同場合進行兩次高強度的800 公尺跑步,兩次相隔30分鐘,並在間隔時間做一些滾筒放鬆(不到半小時);另一次,他們改在間隔時間被動休息(什麼都不做,單純休息)。結果顯示,這些跑者第二次800 公尺的時間沒有明顯改善,也沒有明顯變差。因此,如果你習慣使用滾筒,請盡情享受並保持適度壓力,雖然不一定有幫助,但也不會導致受傷。
一項2019年發表於《生理學前沿雜誌》的相關研究,總結泡棉滾筒的效能,指出許多證據證實,泡棉滾筒被使用於熱身,比被當作恢復工具來的好。不過,較新的文獻回顧也發現,泡棉滾筒減少了延遲性痠痛,並增加研究人員所說的「壓力痛苦閾值」。依照上述論點,跑步後的滾筒放鬆類似於其他做法,例如穿壓縮裝備、泡冷水或熱水澡,可讓你的雙腿在下一次跑步時感覺更輕盈。
怎麼做? 跑後的滾筒放鬆要施加多少壓力?Hill醫師表示,與跑步前相比,跑步後可以施加更高的壓力等級,並專注在你的問題部位,包括長期問題,以及在跑步中發現的任何新問題。在這些問題部位之間輪流滾動,並觀察上一輪滾動後有沒有什麼改變。
此外,常見跑者在睡前做常規的滾筒放鬆,是否有意義呢?答案是可能有好處,而且幾乎沒有風險。一項研究指出,每週滾筒放鬆3次,連續4週,可提高柔軟度;透過滾筒,在漫長的一天結束時可放鬆脊椎和身體緊繃處。
資料來源/Runner's World, PubMed
責任編輯/Dama
Mirinda Carfrae,暱稱Rinny,一名來自澳洲的世界頂尖鐵人三項女子選手。她在賽場上比任何人都強悍,曾在IRONMAN鐵人三項世界錦標賽中拿下三次女子冠軍;而回到家中,她是最溫柔的鐵人媽媽,與同為三鐵職業選手的老公Timothy O’Donnell育有一女,更打破多數家庭「有小孩沒時間」詛咒,在生產後1年內積極復出,同時總把女兒擺第一。Rinny一家三口日前因2018 CHALLENGE FAMILY亞太錦標賽應邀來台,一家和樂融融的畫面羨煞不少參賽者,且看這位鐵人媽媽熱血的三鐵生涯。
1981年生、現年37歲的Rinny,在澳洲「陽光之州」昆士蘭省洛根市(Logan City)長大,從小就愛運動的她,小時候主攻籃球,直到高中遇上一位鐵人三項教練,她真正的運動潛能從此被開啟,教練在球場上注意到Rinny的速度,並建議她轉向多項運動發展。
19歲時,Rinny第一次參加鐵人三項賽事,不久之後,她在沒有游泳、自行車與跑步背景下,2001年進入澳洲青少年菁英隊,接著代表澳洲參加2001-2005的ITU國際鐵人三項世界錦標賽,其中兩次(2002、2003)獲得銀牌。同時,她漸漸轉向長距離比賽,2004和2005年分別在法國尼斯長距離賽、ITU長距離世錦賽中獲得銀牌;直到2007,26歲的Rinny在鐵人三項70.3世界錦標賽(Ironman 70.3 World Championship)中獲得世界冠軍,也證明了她在長距離鐵人賽上的天賦異稟。
70.3世錦賽的勝利,讓Rinny爭取到夏威夷超鐵世界錦標賽的門票。2009年,她首度參加歷史悠久且享負盛名、於夏威夷科納(KONA)舉辦的鐵人三項世界錦標賽,並獲得第二;2010年,她終於摘下KONA世錦賽的冠軍寶座,接著又於2013、2014年在同一賽事獲得冠軍。
對Rinny而言,2013年的禮物不只有世界冠軍,Rinny和Timothy O’Donnell(暱稱Tim,唯一226km破8小時內完賽美國籍選手)更在2013年12月結為連理,開啟了新的人生篇章。而在職業上,她將冠軍視野拓展到歐洲,在德國一場代表性超級鐵人三項賽事Challenge Roth中贏得勝利,並把焦點再次轉回KONA世錦賽。
然而2015年,Rinny在夏威夷為KONA世錦賽做最後的自行車訓練時發生車禍,讓她被迫取消參賽;下一年她復出同場賽事雪恥,以第二名扳回一城。接著,在Rinny和Tim的期待下,很快地有了愛的結晶﹕Izzy,而懷孕也讓Rinny在2017整年暫停了所有賽事。
Rinny在產後三個月就開始依序進行游泳、騎自行車及跑步訓練,雖然她坦言,有了孩子後訓練時間稍微變少,但在產後5個月內,她非常小心翼翼、緩慢地做訓練,直到產後5-6個月,身體狀況已恢復地很好,她就對自己說「OK,我可以再參加鐵人三項賽了!」。
女兒出世後,Rinny如何平衡家庭和運動﹖她表示﹕「女兒在我心中永遠是第一位,比賽是第二位」。為了練習,他們僱用了全職保母每周40小時照顧Izzy,而Rinny和Tim就能趁此機會專注於訓練,其他時間則盡力陪伴小孩。他們不因為照顧小孩覺得累,甚至未來還計畫多生幾個孩子。
自今年4月起,Rinny強勢回歸鐵人三項賽場,更在7月份Ironman 70.3 Santa Rosa封后,9月份夫妻兩人在Ironman Augusta 70.3包辦男女冠軍,不過她在10月與老公重返KONA世錦賽未能上凸台。對於這場賽事,她表示明年一定會再次挑戰,並希望和老公都能獲得前三名甚至冠軍。
參考資料/mirindacarfrae.com, Mirinda "Rinny" Carfrae FB, ESPN
採訪編輯/D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