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場館資訊
  • WUSA攀岩館:從攀岩挑戰自我極限
1
WUSA攀岩館:從攀岩挑戰自我極限
2
日走萬步有效抗老!專家:可延緩腦部衰老1.75年
3
Nike發佈大中華區全新JUST DO IT影片,要你拋開成規與限制,盡情享受運動的純粹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WUSA攀岩館:從攀岩挑戰自我極限

2016-07-16
場館資訊 戶外運動 攀岩 極限運動

屬於極限運動的攀岩,光想像常讓人望之卻步,但隨著越來越多攀岩館的設立,各種高度、形式,挑戰度高的、或是親民型的,抑或甚至專屬幼兒的,都讓想嘗試攀岩運動的人,有了更多容易入門的選擇機會,加上課程的多樣化設計,不論是想單純體驗或是想長期學習的,都能滿足需求。

安全又好玩的Wusa攀岩館

沒有不可能,攀岩讓自己更具自信

攀岩,對很多人來說是一項很酷的運動,但也常被認為是很危險的運動,沒嘗試過的人當看著宛如垂直線上升的岩壁,心裡總想著,這麼困難、誰爬得上去啊! 每每還沒嘗試,就直接拒絕了。其實只要嘗試過攀岩運動的人,一定都會跟你說,原來攀岩並不如想像中困難,尤其透過專業攀岩教練的指導、加上繩索與扣環、安全帶等安全確保裝置,幾乎人人都能嘗試這項運動,而且即使攀爬途中稍有失手,即使內心驚恐,但通常都能透過繩索確保安全無虞。

尤其攀岩這項運動可訓練到全身的肌耐力,只須爬個1-2次,很多人就能明顯感受到自己的肌耐力的進步,在教練指導下,不論攀爬速度或高度,都一次次的進步,那種抵達頂端或達標的成就感,更是難以形容。藉由一次次室內的挑戰、技巧的學習、安全觀念的加強,等攀爬幾次後,也可以參與戶外天然岩場的挑戰,那種征服的快感,相信感受將更不同以往。

攀岩能訓練自己的心志耐力。

攀岩第一步,學習安全確保

當你開始決定接觸攀岩後,通常可以到攀岩館參加短期從1-3堂不等的學習體驗課程,以3堂、每堂3小時的基礎課程為例,就以安全確保的學習當作教學重點,反而不在於強調攀爬技巧的教授,因為唯有扎實的安全觀念,才能確保往後的攀爬都能將風險降至最低,課程最後一堂,也會進行安檢卡考核測驗,學員通過檢定,就能取得安檢卡,未來就能在教練在場的攀岩場館中,自行租用器材,協助朋友進行攀爬時的地面確保者角色。

通常攀爬時都是兩人為一組,因此攀爬前須先學習如何穿戴安全帶、繩索的繩結如何正確打結、安全扣環如何運用、收繩及放繩、在上面攀登的人與在下面做確保的人,兩人如何搭配與協調,唯有安全一再被強調、被注入攀登習慣中,才能享受更安全的攀登樂趣,因此透過場館的教練指導,不但在於技巧、在於身體的手腳如何施力協調,更在於不斷對學員的安全確保給予耳提面命的指導。

上攀前,一定要互相做好安全檢查。

入門簡易,小孩大人都能樂在其中

很多人大都認為攀岩是給運動神經好的人、或是體力很好的人,其實小朋友只要穿得下安全帶,不論年齡,就能開始嘗試攀岩的運動。像是同一條指定攀爬路線,體力好的人有時也不一定比瘦弱的人更快達標,因此每個人都可以運用自己的智慧、思考攀爬路徑,透過身體的柔軟度也能占上風,當然在一次次的練習中,身體全身肌耐力也會漸漸變得更強、技巧也會更加成熟,施力也會更加聰明。而親子或朋友一起參與的過程,更能透過鼓勵,互相激勵彼此,感受將生命交付到對方手中的信任感。

除了攀爬向上外,也可透過課程設計,進行只能抓特定標駐點的路線攀爬、橫的平行攀爬、團體小組競賽的攀爬等,都能增添更多攀岩的樂趣,像是企業也會將攀岩列為用以激勵士氣、鼓勵團隊合作的訓練一環,小朋友則可以藉此訓練手腳的抓握能力,一般上班族將之用於訓練全身肌耐力或是紓壓都是很好的運動。

攀岩課程從簡單到高難度都有,適合各種年齡層的民眾來嘗試。

選擇適合場地與活動,攀岩也能很多元

當有了想嘗試攀岩的勇氣時,最好選擇有良善管理及專業教練指導的場地,這樣才能確保攀爬時的安全,以WUSA攀岩館所管理營運的場館,在新北市地區就有4個,旗下包含資深教練、共5個合格攀岩教練與十多個助理教練。4個攀岩館分別位在中和、三重、新莊及板橋,有室內也有戶外,高度大都介於6~8公尺,屬於比較初階者可以嘗試的高度,其中尤以新莊館難度最親民,更適合親子一起來體驗。除了室內課程,也會舉辦戶外天然岩場的攀爬活動,但因活動通常是一整天,建議有攀爬經驗的人再報名參與會比較適當。另外像是特教班小朋友,也很適合特別安排給予攀岩體驗,讓他們也能感受挑戰的冒險震撼,增強自信心。

Wusa攀岩館館長:TT教練

WUSA攀岩館

add 板橋運動中心攀岩館、新莊運動中心攀岩館、三重運動中心攀岩館、中和運動中心攀岩館
tel 02-2279-7786
time & price 各館開放時間、課程內容不一,請上網查詢
web
www.wusa.com.tw/rock_climbing_gym​

撰文/周麗淑
攝影/楊仁渤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日走萬步有效抗老!專家:可延緩腦部衰老1.75年

2019-05-28
話題觀念高齡健走戶外運動

在人年過60歲以後,大腦總容量每年會頻均下降約0.2%,根據過去有大量的證據顯示,定期規律運動可以預防認知能力下降,然而經常運動、參加社交活動的年長者,代謝和血管相關疾病的危險因子都普遍更低,甚至也減緩了大腦的衰退速度以及預防失智症。

日走萬步有效抗老!專家:可延緩腦部衰老1.75年 ©medicalnewstoday.com

根據美國衛生部(HHS)在2018年的運動量建議中指出,至少每週要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到劇烈強度的運動,此時可以獲得實質性的健康益處,甚至還包含了大腦的健康。然而,運動量能夠達到建議標準的人並不多,對於其他不愛運動的族群來說,「最少要做多少運動才可以有效預防失智症」就變成了一個很重要的議題,不過以往一直缺乏研究來回答這個問題。近日在波士頓大學醫學院的一項研究發現,即便只是低強度的運動,只要增加活動量也能提高腦容量和延緩大腦衰老有關。

©traffic-club.info

日走萬步延緩腦部衰老1.75年

這項實驗共招募了2354名受試者,其中54.2%為女性且裡面46.7%的人有達到美國體育活動指南推薦的活動量。該統計指出,活動量達標的人群更少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根據研究團隊指出,少量運動絕對優於不運動,即使是走路也能夠延緩大腦退化,然而與每天走路少於5000步的人相比,每天達到5000~7499步、7500~999步以及10000步或甚至更多相比,分別相當於延緩大腦衰老0.45年、1.45年和1.75年。

©medshopi.com

然而波士頓大學醫學院教授表示,延緩大腦結構老齡化的運動,可能沒有人們想像的那麼高強度,而增加低強度活動在日常生活中也更容易實踐。目前研究團隊正在更多地區開展研究,分析在不同種族、不同社會經濟條件的人群中,運動對大腦健康的影響。

資料來源/HEHO健康網、MERICAL NEWS TODAY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Nike發佈大中華區全新JUST DO IT影片,要你拋開成規與限制,盡情享受運動的純粹

2016-08-23
話題NIKE生活趣味戶外運動

運動蘊含著能夠改變未來的力量。為了不斷激發這股力量,Nike發起新一輪號召,激勵所有人拋開一切拘束和框架,盡情享受純粹的運動,JUST DO IT。

在過去,想要享受純粹的運動可能會遇到各種阻礙:可能是過於繁忙的學業,也可能是處處受限的運動條件;可能是旁人給你的過度期許,還可能是來自大眾的不公平的偏見。然而,運動不是成長路上讓孩子們分心的絆腳石,在享受運動的時候就會悄然播下冠軍的種子;運動不會受到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只要你有心,到處都是你的運動場;運動沒有性別的界限,女性也能在男性主導的運動場上技驚四座;運動更不受年齡的制約,年逾古稀一樣能在賽道上譜寫自己的故事。享受運動,將期許、勝負忘在腦後,去感受最純粹的運動的力量。

在這支全新JUST DO IT影片中,男女老少走出傳統意義上的“運動場”,將整座城市變成了自己的地盤:從學校到街頭,從工地到港口,因地制宜。不論是足球、籃球、飛盤、跑酷、曲棍球、自行車還是馬拉松,只要你想做,就沒人能夠阻擋你運動的腳步。

大滿貫得主李娜、前世界冠軍劉翔、跑者任家萱攜手眾多各個年齡段的專業或業餘運動員們,以他們享受運動的切身感受,大聲喊出JUST DO IT宣言,向你發起邀請:
 
不必為了榮譽
不必為了出名
也不必為了秀給男生看
我們沒有說你要為誰而做
或者在哪裡做
也不一定要按規矩來
不是一定要這樣做
這樣做
或者那樣做
不必為了引人注目
也不必做到完美
不是非得照誰的方式去做
或者照以前的方式去做
我們可從沒叫你去做這些
我們只是說
JUST DO IT

為了實現靠運動改變未來的夢想,Nike仍將繼續為大中華區的運動愛好者們提供專業的運動裝備、個人化的運動服務指導以及源源不盡的激勵,幫助他們盡情享受運動。

下面這些運動員們,帶著JUST DO IT的精神度過了一個不信極限的夏天,在享受運動的同時也對JUST DO IT有了新的理解:

“JUST DO IT就是,别想那麼多,就去做吧!”
---跳高運動員張國偉

“只要選擇了自己的事業或運動,只有繼續下去,你才能知道你到底能做的多好,你才能知道它到底給你帶來了多少快樂。”
---短跑運動員蘇炳添

“JUST DO IT聽起來很簡單,但是你能從中感受到那種積極的含義,自己全力去做,不斷地挑戰自己。”
---籃球運動員易建聯

“人生就是這樣,很多時候恐懼是你最大的敵人,你未戰先亡。對我而言,我隨時隨地都會告訴自己,不必害怕,我知道我充滿勇氣,可以去做很多事情,所以我就是JUST DO IT。”
---跑者任家萱

資訊、圖片提供:Nike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