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飲食
  • 瘦身
  • 運動生理
  • 訓練動作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增肌
  • 核心訓練
  • 跑5K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觀念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亞洲首場極限鐵人賽事 FXT 顧問陳彥博分享比賽哭點
1
FXT參賽選手
亞洲首場極限鐵人賽事 FXT 顧問陳彥博分享比賽哭點
2
對於滑雪新手,滑雪杖該怎麼選?
3
秋冬更要運動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亞洲首場極限鐵人賽事 FXT 顧問陳彥博分享比賽哭點

2020-08-17
話題 戶外運動 鐵人三項 賽事 超馬 陳彥博

台灣極限鐵人三項賽事 Formosa Xtreme Triathlon (FXT) 將於 11 月 27 日登場,該賽事為世界極限鐵人聯盟 Xtri 認證亞洲地區第一站,更是全世界唯二賽場,將有 60 多位頂尖鐵人聚集挑戰。台灣極限超馬好手陳彥博擔任此賽事風險評估顧問,他不藏私的分享極限賽事經驗。

FXT參賽選手
亞洲首場極限鐵人賽事 FXT 顧問陳彥博分享比賽哭點(圖為FXT參賽選手合影)

陳彥博與選手分享他從2009年開始,為了參加極限超馬而在台灣大山、百岳訓練的過程,以及賽事當中對於自身身體狀況的評估,頭部、心跳、腸胃等到裝備的準備。他笑說:「在賽事當中你看到檢查站會流眼淚,檢查站是寄託,所以賽場中讓他堅持到終點的原因是檢查站。」

陳彥博也鼓勵選手,在極端的情況要放棄的時候,要鼓起力氣去叫出來吼出來跟自己對話,不然會被恐懼跟壓力侵蝕,對於極限挑戰陳彥博覺得要把競賽中的感受吸收並帶到生活上,這是在挑戰後才有的人生體悟。

陳彥博擔任 FXT 賽事風險評估顧問
台灣極限超馬好手陳彥博擔任 FXT 賽事風險評估顧問

超鐵主播侯以理、鐵人一哥謝昇諺、知名自行車賽事冠軍范永逸都即將參賽。謝昇諺希望他能在太陽下山前抵達終點,不要讓自己的補給團隊等太久;范永逸為傷後第一場復出賽,賽事說明會聽到一半范永逸發現補給團隊的重要,立馬呼叫他參加自行車賽時的團隊,經歷兩年復健期,范永逸期望能在賽事中有好的表現。侯以理雖已成功挑戰多場 226km 超鐵賽事,對於 FXT 侯以理說:「大自然力量雖然有無法克服的地方,但我會抱著敬畏的心情全力以赴完成比賽。」

超鐵主播侯以理
超鐵主播侯以理即將參賽 FXT
鐵人一哥謝昇諺
鐵人一哥 - 謝昇諺
自行車選手范永逸
自行車選手 - 范永逸

FXT 主辦單位、推廣鐵人三項運動十多年的 Waypoint 執行長羅威士 Jovi 規劃這場賽事已長達 5 年,他認為台灣可以做很棒的比賽,讓大家認識不一樣的台灣。在得到國際極限鐵人聯盟 Xtri 認證後,聯盟總部一度認為全世界只會有 30 位選手報名參賽,然而目前已有 60 多位頂尖鐵人挑戰,每一位選手都是歷史見證人與參與者。

Waypoint執行長羅威士 Jovi
FXT 主辦單位 Waypoint 的執行長羅威士 Jovi

賽程將在清澈的秀姑巒溪開賽,騎上台灣知名自行車賽事KOM路線往新白楊,最後完成一場超馬在合歡山山頂衝線,全程總爬升共計6850公尺,堪稱世界最難鐵人三項賽事。11月27日,歡迎一同到賽事現場為選手加油,透過大家的力量讓世界認識台灣、告訴世界台灣的美!

資料來源/Waypoint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對於滑雪新手,滑雪杖該怎麼選?

2017-01-11
運動配備滑雪戶外運動配備館

冬季就是滑雪的季節,過去這項運動聽起來是一種極限的挑戰,但近年卻有越來越多人前往國外各地從是滑雪當作娛樂,也有許多單位開始在教導一般民眾滑雪的技巧。
 
滑雪是一項動感強烈、很富於刺激的體育運動。初學者首先應該學好基本的滑雪技術,要請一名富有經驗的滑雪教練對你進行系統的培訓。初學者在選擇滑雪場地時,坡度不能太陡,6度左右最好,滑雪道要寬,50米左右為宜,要有乘坐式索道來運送滑雪者(牽引式索道不利於滑雪者休息),雪質要好,要有大型雪道機對雪面進行修整和保養,這一點對初學者很重要。

滑雪 ©skiing.about.com

在時間的安排上,學習滑雪的時間不應少於3天,在這期間主要學習高山滑雪器材的使用方法;三種基本的滑降技術、包括直滑降、斜滑降、犁式滑降;兩種轉彎技術,指犁式轉彎技術、犁式擺動轉彎技術。在初級滑雪道上對這些技術反复練習,力求在實踐中掌握要領,切不可只圖痛快和刺激長時間玩直滑降,雖然直滑降很有樂趣,但玩的時間再長,水平也不會有太大長進,應拿出大部分時間學習轉彎技術,因為它是滑雪技術的精華所在。
 
除跳台滑雪、空中技巧、單板滑雪外,其他項目都會需要使用滑雪杖,滑雪杖是滑雪時用來支撐前進、控制平衡、引導變向、支撐身體的運動器材,是滑雪者控制重心必不可少的一件工具。滑雪杖由杖桿、桿尖、攔雪輪、握把等部分組成;滑雪杖上的佩帶(採用高強滌綸織帶),可套在手腕上,防止脫落;攔雪輪可防止滑雪杖在雪裡插得過深,在高速滑行的瞬間給滑雪者一個穩定的支點。

如何選擇滑雪杖?

我們在選擇滑雪杖時,應以清薄、不易折斷、平衡感好、適合自己身高為原則。一般由攔雪輪算起,最長不過肩,最短不低於肋骨下方。一般以本人手臂下垂後肘部距地面的高度作為選擇滑雪杖的長度。初學者可選擇稍長一點的滑雪杖,待技術提高後,再選擇短一些的滑雪杖。一般滑雪杖的長度在90-125cm。

©sportsprofi.com

滑雪杖的材質

傳統的滑雪杖為鋁製材質,標準的直徑約18mm,目前仍是市場的主流,因為製作成熟,出租用的便宜雪杖也是鋁材質,競技選手用雪杖也同樣是鋁材質,差別只是強度不同,相同點就是受到不正常的外力都會造成彎曲,這是鋁材質雪杖的缺點。選手級的鋁材質雪杖,重量輕且彈性適中,操控上不會有重手的感覺。隨著科技的進步,細細的碳纖(carbon)雪杖逐漸受到青睞,碳纖質硬不會彎曲(但會斷裂),再加上酷酷的外型,不少的滑雪高手都採用此材質的雪杖,但是價格會較鋁材質雪杖高,而且製造技術影響碳纖雪杖的重量,偏重的雪杖會影響操控。

©pitchengine.com

滑雪杖使用注意事項

滑雪杖是由杖桿、桿尖、攔雪輪、握把等部分組成。另外,為了能很好地握住雪杖,在握把處把桿體加粗25-30mm將會得到良好的效果。握把處的佩帶最好不要過細,要使長短可調,這樣,手大手小和戴不同手套的滑雪者均能使用。

為了使滑雪杖在冰硬的雪面上仍能撐動,下端裝上一個金屬尖是必要的。滑雪杖的總高度應在使用者的肩部以下,滑雪杖的桿體應選用堅實的木質桿或合金鋁管,上下等粗或上端略粗。
 

©evo.com

此外,大家在專業滑雪比賽中會看到彎型雪杖,即S形雪杖,這種雪杖僅在高山滑雪的部分項目中使用,運動員雙手各持一雪杖,以進行撐動、推進、制動、轉彎等各種形式的運動,並藉以維持平衡與保障安全。在高速滑行到每小時130英里時,任何空氣阻力都會減慢速度,斜坡滑雪中收杆時,彎型雪杖能更好貼合運動員身體,從而減小空氣阻力,符合人體工程學。以冬奧會五個高山滑雪項目為例,速降、全能、超級大迴轉和大迴轉比賽運動員使用的是彎型雪杖,而迴轉比賽運動員所用的雪杖就是常見的直型。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秋冬更要運動

2016-11-25
保健觀念戶外運動知識庫

時序入秋,天氣漸涼,一般人大多會覺得此時容易懶病發作,早上容易賴床,放假也只想窩在家不想出門。不過,對於熱愛運動者來說,秋冬反而是最適合外出運動的季節,因為氣溫涼爽、天氣也較為穩定,適合從事遠距離的運動項目如單車、長跑等等,即使不從事如此劇烈的運動,走走路、爬爬郊山、甚至做戶外瑜珈或太極也都是非常怡人的活動。

秋冬更要運動

為何秋冬反而是你要振作起來的季節?以下是我們的理由:

 1  氣溫較低 有助提升基礎代謝率

Cell Metabolism期刊2014年一項研究指出,溫度降低會引發體內消耗脂肪產熱增加維持恆溫;內分泌及新陳代謝趨勢期刊《Trends in 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同年一篇報告也指出,氣溫降低(約為17-19℃)反而有助於提升人體基礎代謝率、增加熱量消耗並減少脂肪,所以,對於想減重的朋友來說,秋冬反而是最適合付諸實現的季節!

 2  中暑、熱傷害機率減少

炎熱的夏季,若在高溫之下運動,再加上台灣常有的高濕度,就容易導致中暑,就算是夜間運動,也有中暑的危險,過去已經有不少送醫急救的案例。濕度太高的環境讓身體不容易散熱,若加上水分補充不足,且在短時間內做超過體能負荷的劇烈運動,就很容易發生危險。另外,燠熱的天氣往往令人隨便動一下便大汗不止,雖然流汗可以幫助身體排除廢棄物,不過汗流得太多,代表身體的電解質和維生素也在大量流失。運動時,若水分來不及補充,就可能使得體內電解質不平衡而引發抽筋。秋冬氣溫降低,運動時體溫升高較緩慢、流汗量也因而隨之下降,就可以大幅降低熱傷害和抽筋的風險。

 3  心肺循環功能強化

在氣溫較低環境下運動時,換氣量會顯著增加,心跳率與心輸出量則不會顯著改變,是透過血壓上升來做調節。研究發現,以相同速度在17℃與26℃的水溫中游泳時,每分鐘攝氧量的差距會達到500ml之多。由此可見,低溫環境能有效提高人體運動時的心肺循環功能。

 4  陽光柔和 空氣清新

所謂秋高氣爽,除了霾害的一些時日,都是蠻適合從事戶外活動的時節。此時走出戶外,你還可以發現大自然的一些色彩變幻,就連陽光也變得柔和,不過,雖然如此,還是要採取適當措施如戴墨鏡、穿抗紫外線長袖排汗衫以避免紫外線對於皮膚及眼睛的傷害。

當然,較低的氣溫環境,也有一些從事運動的注意事項:

 1  充分的熱身

在低溫環境中運動前,請務必做好熱身運動,而且應該做得更多,以確保身體的血液循環、產生能量與熱能的機制都做好準備才上路。

 2  做好保暖 洋蔥式穿搭是王道

秋冬早晚氣溫變化大,外出運動前後應做好保暖的動作,並以洋蔥式穿搭法,以透氣、輕薄、排汗性佳的衣物為主,比較能確保你運動時可以保持舒爽。

 3  飲水與補給

在低溫環境中運動時,可能會比常溫時更快感到疲勞,而且會因為排汗量較少而忘記補充水分。其實身體在運動中還是會不斷地流失水分與電解質,因此做好水分與能量的補給還是必須的。

隨著季節變換,現在正是激勵自己運動的好時機,建議你也立下新的計劃,趕緊趁早外出運動吧!

分享文章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飲食
  • 瘦身
  • 運動生理
  • 訓練動作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增肌
  • 核心訓練
  • 跑5K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觀念
ABOUT
Copyright © 2023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