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人物誌
  • 無腿無極限 這位半身超模準備進軍2018冬季殘奧會
1
無腿無極限 這位半身超模準備進軍2018冬季殘奧會
2
環阿爾卑斯第二站 馮俊凱摔車暫別賽場
3
Hey, fixed gear!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無腿無極限 這位半身超模準備進軍2018冬季殘奧會

2016-09-23
人物誌 戶外運動 故事 滑雪 奧運 極限運動

儘管從小就沒有雙腿,一位23歲的泰裔美國人不但單靠當內衣模特就生活無虞,還對於滑板、登山和滑雪等等極限運動非常拿手,且參加許多競賽,她的下一個目標就在2018冬季殘奧會。

據Health.com等媒體的報導,現居洛杉磯的甘雅·西舍(Kanya Sesser),近日以她驚人的滑板與衝浪絕技和她對於自己身殘的情況毫不介意並非常自信的影片在網路上被熱烈討論與瘋傳。她的座右銘就是:沒有腿、沒有極限!

Kanya Sesser ©mpora.com

來自泰國白莊的甘雅,因為生下來就沒有雙腿,被她的親生父母拋棄在一間佛寺外的階梯上。她被寺內的僧人扶養了一年,然後被曼谷的一家醫院收留,然後被她的祖父母帶回撫養。在七歲時,她被來自美國俄勒岡州波特蘭市的大衛與珍妮兩夫婦在Holt International的一篇幫助孤兒的文章裡發現,於是便將她領養到美國來。

Kanya Sesser ©soloremedios.com

天生好動的甘雅,在很小的時候便發現自己對於運動的熱愛,她九歲開始嘗試玩滑板和衝浪,接著加入競技輪椅籃球的行列,並差點有機會代表美國隊在2012年倫敦殘奧會的場上競技。她現在希望能夠以單橇滑雪項目在2018年韓國冬季殘奧會中競賽。

Kanya Sesser ©instagram

這位凡事充滿熱情衝勁的女孩主要以內衣模特兒的工作維生,一天可以進帳超過一千美元,並受到流行衝浪品牌Billabong等等的推崇與贊助。她甚至涉足演藝圈,在CBS的新上檔醫療劇《黑色警報(Code Black)》軋上一角,這是她最近在自己Instagram上極力宣傳的大事。

因為先天的缺陷,她總是會引起許多怪異的目光和注意,不過這些從來沒有困擾過她。「我從來沒被欺負霸凌過,但人們總是會談論我的身體,」甘雅說。「我會如此回應:『嘿,你知道嗎?我確實沒有雙腿。但我可以做這個、我也可以做那個,我會讓你知道我有多厲害。』」

kanya sesser ©click.ro

「我對於能夠如此幸運地得到所有這些機會和成就非常開心也非常感激,」她繼續說道。「我只把自己的生活看成和大多數人不太一樣而已,我所能夠做的就是享受其中的樂趣。你只能活一次,那就把自己的生命活得完整;你想要怎麼過就怎麼過,不要去在乎別人怎麼想。」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環阿爾卑斯第二站 馮俊凱摔車暫別賽場

2018-04-18
賽事新聞單車戶外運動話題

環阿爾卑斯第二站,巴林美利達一級職業車隊進入最後的決勝坡段,各隊的山地列車開始為主將們佈陣,巴林戰隊的成員們,積極保護主將波索維沃(Domenico Pozzovivo),挺進最後的山頂終點;隨著終點的腳步越來越近,領先集團的人數也跟著陡峭的坡段變得精簡,雖然難度甚高,巴林戰隊的雙人組合,一直鎮守在最前方的集團當中,他們是波索維沃與烏克蘭小將帕登(Mark Padun)。

賽前的阿凱與烏克蘭小將帕登(Mark Padun)

終點前2.4公里,集團中揚起的攻勢,篩選出最後的領先小組;十餘名精銳主將,即將啟動本站真正的決鬥。終點前外星人弗魯姆(Chris Froome)率先搶攻,接著是巴林隊波索維沃,但眾家主將彼此試探後,最終的上坡衝刺,仍是洛佩茲(Miguel Ángel López)略勝一籌,波索維沃拿下今夜第5名,總成績一樣是第5名,巴林美利達的環義主將,當前狀態仍屬上乘!

馮俊凱本站前段奮戰的身影

「這是最適合我的一站,我嘗試在最後1公里發動進攻,可惜對手們沒有遲疑,馬上反應並且追了上來,否則我還能堅持更長時間。但我很高興自己的狀態!」除了回顧精彩刺激的決勝路段,波索維沃也不忘感謝隊友在爬坡前的通力合作,為他取得良好的位置,巴林隊帶隊的運動總監阿爾貝托·沃爾皮(Alberto Volpi),同樣讚許團隊的表現。

巴林戰隊主將波索維沃終點前演出振奮人心的攻擊

「今天和昨天一樣,同樣是協助主力波索維沃,還是主要看自身體能狀況,因為每天的路線難度都非常大,沒想到的是我能堅持到最後一座山之前;正如我昨天所說,義大利的比賽沒有容易的,我能堅持一天就是對我身體各方面的考驗,相信自己通過這種難度高的賽事可以提升自己!」戰勝皇后站的考驗,巴林隊中國好手王美銀直呼,這一站的難度實在驚人!

讓人遺憾的是,台灣好手馮俊凱,在本站前段發生摔車意外,原先懷疑可能有鎖骨骨折的情況,但經醫院X光和電腦斷層攝影的檢驗後,目前已經排除。阿凱也將於今日返抵米蘭,進行更精密的檢查,確保身體健康無虞。祝福凱哥能早日康復,很快回賽場上和我們見面!

王美銀堅持不懈,挺過艱難皇后賽段。

環阿爾卑斯第2站單站成績:

多米尼克·波索維沃(Domenico Pozzovivo) 第5名
馬克·帕登(Mark Padun) 第18名
瓦萊里奧·阿尼奧利(Valerio Agnoli) 第65名
喬瓦尼·維斯孔蒂(Giovanni Visconti) 第106名
王美銀 第116名
馮俊凱 受摔車意外影響,未完賽

圖片來源/Bettiniphoto
資訊提供/巴林美利達一級職業車隊
責任編輯/Oliver Wu

分享文章

Hey, fixed gear!

2016-08-25
戶外運動知識庫單車生活流行

fixed gear 迷人的地方是什麼?這種類型的單車特別在於一台車能有很多類型的延展,像是爬山、街頭、場地、玩招,雖然這只是眾多自行車品項的一個小區塊,但在這區塊中能衍伸很多不同的面向,也就是 fixed gear 好玩之處。

Fixed gear 一般人稱為「固定齒輪」、「死飛*」,而在臺灣許多人稱之「單速車」,只是單速車的定義較廣泛,只要是無法變速的活飛輪車種都包含在內。而固定齒輪則是一台零件簡單、沒有手煞車、無法空轉、腳踩才會前進的腳踏車,所有零件都可以自由拆換,打造個人專屬風格,因為沒有變速與煞車系統,在基本的維修與保養更容易讓大眾入手。以最少的零件組合,最直接的方式操控,即是 fixed gear 的本質。近年也因為極簡主義的興起而深受人們喜愛,呈現出獨特的街頭次文化。

* 死飛,指的就是將鏈條與後輪固定起來,相對於不需由鏈條帶動的、可自由轉動的飛輪,不能活動的飛輪就稱作死飛。

說到腳踏車的起源,18 世紀的一群修士在修復達文西的手稿時,即發現類似單車的結構圖,只是當時並未被實際製造出來。直到 19 世紀初,據傳是一位法國人西夫拉克(Comte de Sivrac)在一個下雨天的街頭上,被疾駛而過的馬車濺了一身泥,這一濺使他突發奇想:四輪馬車這麼寬,駛過地上泥巴容易濺到旁人,應當把馬車順著切掉一半,寬度減半,四個車輪也變成前後兩個車輪了,第一台類似單車的原型就此問世。

而 fixed gear 的歷史可回溯到 19 世紀末,英國的 J.K. Starley 開發的鏈條傳動與菱形骨架兩大基本元素。早期的車體結構採用固定齒輪,踏板和後輪是連動式的,與現代的死飛同一結構,運行時,雙腿無論如何都必須跟著轉動。
 
到了 1980 年代,美國紐約、舊金山單車快遞興起,讓原本在奧運場地賽的 fixed gear 延伸至一般街頭。有另一說是因當地的單車快遞,在有限的資金下,從淘汰的車架與各式零件中拼湊組裝成 fixed gear,除了反應快速,便於穿梭大街小巷,少了繁瑣的變速套件系統,也更方便維修。在各部零件混合搭配下,不但不互相衝突,反而營造出獨一無二的個人風格,後期也因各種個性化穿搭以及組裝,而引領出 fixed gear 強烈的個人特色。
 
自 2007 年之後,臺灣的道路上逐漸有 fixed gear 的蹤跡出現,可能相繼受到美國與日本的影響。當時 fixed gear 專門店並不興盛,要直接購買 fixed gear 的車架與零件相當不容易,還要能夠自行組裝成車;相對於現今 fixed gear 車店的普及化,對許多想入手的民眾來說,組一台專屬打造的 fixed gear 已經是件輕而易舉的事情。

1980年,原本在奧運場地賽的 fixed gear 延伸至一般街頭

挑選自己的單速車

入手第一台 fixed gear 之前,可以先思考:你想要如何運用這台單車?
 
自行車的用途大致分成幾個不同的領域,像是代步通勤、休閒娛樂、專業競賽等等;因應不同的使用方向,所挑選的車架與零件也不盡相同。fixed gear 起初是自行車場地賽中的競賽項目,車體的幾何構造也隨著年代有不同的設計。
 
大部分車友在入手第一台 fixed gear 時,可能會選擇水平上管的鋼管車,除了騎乘舒適度較好外,低階的鋼管車(中高碳鋼管)價格也相對便宜;但入門款的車架材質重量偏重,零件品質也較參差不齊。購買前先思考未來應用,可詢問店家以及老手的建議,都有助於在入手第一台 fixed gear 時,將預算花在刀口上。
 
騎乘 fixed gear 一段時間後,可能會開始講究零件及配備的升級,在搭配上依照個人需求、喜好有所不同,像是為了爬山而選擇將單車與零件輕量化;也有玩家喜歡裝上老品,呈現出復古風味。雖無一定的形式,但車架大小與零件尺寸必須以自己的身材範圍去衡量,把騎乘舒適度列為第一考量,才能盡情享受騎乘 fixed gear 的樂趣。

如果想要找一台代步通勤的 fixed gear,各部零件的選擇無需太頂級,必須考量到面臨風吹雨打的天氣狀況,以及停放在戶外碰撞的種種風險。如果想要追求一定品質的車架或零件,則需要多花點心思照顧愛車。Fixed gear 也是通勤生活中機動性最高,且又環保的選擇。

在休閒方面來說,fixed gear 的搭配就像每個人的穿衣風格,而在整體選擇上可能有復古、街頭潮流、時尚等等。光在車架選擇上就有許多國家之分,不管是喜歡日系或是歐系,皆有車友到處蒐集零件,將整車搭配到極致,一眼便能看出是以哪個國家的特色為基準去做搭配,除了凸顯出個人品味外,也傳達了自我的風格理念。

如果是將 fixed gear 應用於運動競賽上,則需考量如何在騎乘上發揮最大效用。最直接影響的就是總重量,對於有意投入賽事的車手,在車架、輪組與零件選擇上,會傾向重量輕但強度高的碳纖維,材質的重量與價格相對成反比。車架設計上經過研究產生出「後傾上管」、「水平上管」、「pursuit *」等;針對不同的騎乘功用,在幾何與造型也有所不同。而穿著會選擇減少負擔又兼具快速排汗的專業車衣、車褲,配上增加踩踏效率的卡鞋。

*pursuit 通常指的是車頭較低,前輪較小,以降低風阻的競賽用車。

Fixed gear 的零件大致可分為握把、腕組、車架、輪圈、花鼓、外胎、內胎、座管、座墊、大盤、曲柄組(牙盤)、踏板、狗嘴套、鏈條、齒片、固定環、輻條等大項。用最少的零件組成一部高效率的單車,也是 fixed gear 極簡主義風格。在許多不同的顏色、材質、等級的零件挑選上,搭配出自己喜愛的款式吧!

書籍資訊
◎圖文摘自WAYNE新書《單速車上路》——配件風格/零件保養/旅行拆裝/路線玩法/社團活動/車店故事 第一本.Fixed gear.實用.全指南
書籍資訊 請點此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