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蓋了世界第一條高速公路的德國又要建自行車公路網
1
蓋了世界第一條高速公路的德國又要建自行車公路網
2
2017國際自由車環台賽第三站 美國聯合赫斯隊丹尼突圍奪黃衫
3
台北周五綠色運輸日──12月周五騎單車請你喝咖啡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蓋了世界第一條高速公路的德國又要建自行車公路網

2016-07-20
話題 戶外運動 單車 趨勢 新聞

德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建立高速公路汽車網絡的國家。現在,它再度以建立自行車路網成為世界的先鋒。

2015年11月,德國開設了一條從杜伊斯堡 (Duisburg) 到哈姆 (Hamm) 全長將綿延100公里的「自行車高速公路」路線。用「公路」這個名詞來擴大解釋德語的radschnellweg (自行車道),代表目前開放的路段是一個開始,因為這個路段現在只開放了五公里,但是這一計劃的最終規模和目標有很大的前瞻性。

德國啟建第一條「自行車高速公路」,沿途包含單車遊憩相關設施,如立體停車場(圖中右上方遠處)。 ©core77.com

車道的寬度設置為4公尺(13英尺),足以提供超車時足夠的空間,並且與汽車道完全隔離。杜伊斯堡Duisburg至哈姆Hamm的部分路段還會利用原先廢棄的鐵路用橋樑和立交橋,規劃成一個更安全,更順暢的騎車路線。這樣優異的路網基礎設施,在北歐的城市越來越多,相信終有一天,這些自行車公路會覆蓋德國全國,甚至連結歐洲,形成另一種網路。

這些計劃的規模是相當令人印象深刻的,但是到底有多少人會利用到呢?德國不像荷蘭,大多數的主要城市之間只需兩小時內的騎車時程就可以到達。德國是一個222,000平方英哩大的領土,大致相當於美國亞利桑那州和內華達州的總和,或將近16個台灣全島。像德國這樣熱愛健身及大自然的國家,有可能隨時都有準備上路的踏板愛好者及小社團在騎車,可是對於非休閒的長距離旅行,自行車道似乎不太可能搶走其他形式的交通業務。

單車道高架橋概念圖 ©diariodelaconstruccion.cl

對德國而言,這個構想被認為對中等長度的路程有推動的潛力,除了己經提供每天頻繁的自行車族從市內到近郊的往返,還可以被及到更廣泛的地區。例如慕尼黑就已經施行了這樣的計劃,從市區熱鬧的歷史中心延伸出14條兩線道的自行車道,經過郊區連絡周圍的湖泊地區。德國的第四大城市,科隆,則有一個較小的自行車公路計劃可延伸到科隆的西郊小城。

單車道高架橋延伸到鄉間的可能樣貌。這是一條實際的高速公路。 ©distractify.com

這次開放的哈姆與杜伊斯堡路線是"地鐵城市交通到鐵馬城市交通"構想中最理想的施行地區,由於這個路段位於人口最稠密的魯爾地區Ruhr Region,區域內的工業城市彼此散落於短距離間,城市與城市間佈滿著森林和農田。自行車道完成後,將架構出許多以兩公里半徑範圍,30分鐘騎車路程的自行車路網,然後負責串起將近200萬人的生活。

©boredpanda.com

當然,這個計劃的成功主要癥結也在成本。新魯爾自行車公路的全部費用將近1.8億歐元,目前資金尚未到位,不過整個路線最終應會結合了市級和省級的預算。可以想見的是,並非所有人都相信這樣的項目未來的收益能大於成本,由於自行車路網需要良好的天氣條件才能紓緩現存的鐵路載客量壓力,同時帶動路網週邊設施的商業模式。不論德國內部會持續爭論多久,或者德國的自行車公路現在也仍然處於起步階段,但是,大家應該也不會驚訝這個想法成功的那一天。因為德國人在1920年代開始在全國各地舖設高速公路時,己經面臨過類似的慣性思維和懷疑了。

隨著這一條延伸在魯爾地區的自行車公路的開通,輿論似乎是順風的,尤其從世界、乃至於區域的角度來看,大家仍期待德國的自行車道計劃是減少污染、緩解道路壓力的創世紀之舉。

該路線分段解說圖。 ©core77.com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2017國際自由車環台賽第三站 美國聯合赫斯隊丹尼突圍奪黃衫

2017-03-28
賽事單車戶外運動話題

2017國際自由車環台賽第三站戰況瞬息萬變,原本想護送隊友拉克蘭登基的美國聯合赫斯隊丹尼,終點前500公尺突襲單飛,以2小時45分52秒勇奪個人首座亞巡賽冠軍,也搶走領先者黃衫,連三站黃衫都換人穿,競爭激烈可見一斑。

美國聯合赫斯隊丹尼勇奪單站冠軍。 中華民國自由車協會/提供

台灣前勁隊陳建良最佳 總排13

台灣前勁隊以陳建良單站排名15、總排13最佳,陳建良在終點前200公尺,因前方伊朗選手摔車而減速,成績受到影響,「我們車隊這一站的策略,本想搶登山王圓點衫和團隊成績,但日本右京搶太兇,改把重心放在藍衫和團隊成績上。」

台灣前勁隊陳建良(右前)總排名13最佳。 中華民國自由車協會/提供

第三戰桃園 「地獄陡坡」終極考驗

第三站28日上午9時30分在桃園市政府前登場,桃園市長鄭文燦、警察局副局長顏德麟、體育局副局長房瑞文、體育會理事長葉政彥、體育會自由車委員會主委李福祥等貴賓蒞場,以地主身份歡迎來自全球五大洲的選手。
 
車手們由桃園市政府出發,繞過大園航空城後經觀音、新屋、楊梅、石門水庫至終點角板山形象公園,全程118.88公里,途中有三個登山點,包括唯一一個一級登山點,車手還得征服最終五公里的「地獄陡坡」才能抵達終點。

主集團努力爬上陸橋。 中華民國自由車協會/提供

局勢千變萬化 美國聯合赫斯隊丹尼終點前突襲單飛成功

果不其然,一路上雖有好幾波零星攻擊,但最後5公里時又被主集團吞噬,內行人都知道,接下來才是玩真的。美國聯合赫斯隊丹尼終點前500公尺突襲單飛,以2小時45分52秒封王,總成績7小時06分42秒後來居上,穿走領先者黃衫。

丹尼說:「我是全能型,並非爬坡型好手,原本車隊策略是要送隊友拉克蘭登基,但最後5公里,拉克蘭追上美國依盧密隊艾德溫後,體力受到影響,剛好自己還有餘力,所以就在最後500公尺攻擊,拿下冠軍和黃衫有些意外。」

這也是第三度參加國際自由車環台賽的丹尼,第一次在亞洲公路車巡迴賽拿下單站冠軍以及黃衫。目前膝蓋有傷,靠貼紮保護的他說,自由車生涯中受傷是家常便飯,但絲毫不減他對自由車的熱情,「就是喜歡,沒辦法!」他說。

車手奮力爬石門水庫壩頂。 中華民國自由車協會/提供

衝刺王排名第一的是美國依盧密隊「印第安納瓊斯」艾德溫30分,登山王之爭,日本右京隊班哲明以28分排第一,亞洲第一藍衫穿在日本愛三車隊班哲明身上。
 
目前台灣前勁隊總成績以「小黑」陳建良排名13最佳,前勁隊教練徐瑞德表示,明天第四站,台灣前勁隊將展開絕地大反攻,「如果沒先把位置卡下來,第五站會很辛苦,水里到日月潭那一段,可以說是決生死的關鍵,拚了!」

陳建良(前)帶領前勁隊在主集團拚搏。 中華民國自由車協會/提供

第四站南投縣站 速度與耐力大對決

第四站南投縣站29日自南投縣政府前出發,終點設在日月潭向山活動中心,共166.56公里。沿途湖光山色,風景秀麗,坡度雖然不算很陡,但起起伏伏上上下下,加上距離比前三站還要長,是場速耐力大對決。

美國諾瓦職業隊車手奮力向前。 中華民國自由車協會/提供

不老騎士為國際自由車環台賽選手加油

20餘名桃園博愛車隊不老騎士,今天特地到場為騎著made in Taiwan的KHS單車,參加國際自由車環台賽的美國毅百特KHS車隊加油。其中最年長的已經74歲,和76歲的KHS單車學校校長謝正寬一樣活力十足,真的是老當益壯。
 
2017年國際自由車環台公路大賽共有來自全球五大洲的21支勁旅共襄盛舉,KHS功學社贊助的美國毅百特KHS車隊,首度在亞洲自由車公路巡迴賽中亮相,亞洲巡禮第一站就來到台灣。
 
台灣在地品牌KHS功學社單車業務經理謝禎安表示,此次美國毅百特車隊騎的Elevate-KHS車架符合UCI認證,且有空氣力學設計,整體舒適且有剛性,讓選手可以在比賽中先保存體力,然後在最後衝刺的時候擠出力量,以期贏得勝利。
 
搭上Velo Angel 系列競賽舒適型坐墊,搭配 Xpedo 超輕量鈦合金踏板以節省腳力。龍頭、手把、座管和剎車器是 FSA SLK 系列,加上輕又強的K-Force的曲柄、HED授權專利的碳框Q2 - 60mm高板輪,和Maxxis 23c Relix 比賽輪胎。
 
KHS功學社是台灣本土自由車品牌,樂器和機車事業和日本山葉關係密切,但創立於1972年的自行車,卻是不折不扣由功學社內部,秉持「以生產機車的技術,來製造腳踏車」的概念,開創出來的。
 
因應環境變遷,近年來很多廠商把台灣經驗移植到大陸及越南等地,但功學社單車仍堅持根留台灣,陸續開發高技術的軟尾巴Soft Tail車種,及複合材料的運用,同時在多角化的努力之下,開發了高品質的運動型小折車,連續三年入圍精品獎。
 
英文名字取為KHS,其實也很本土化。「功學社的本意,是起家有『功』『學』習的『社』團,取音譯後的Kung Hsue She三個字的第一個字就成了「KHS」。

外銷後,很多老外詢問「KHS」的意思?於是當年93歲很用功學英文的已故總裁謝敬忠,就提出義新解:「K 是智慧Knowledge,H 是健康的Health,S 是堅硬強壯的Strength。」2009年則有車友推出新解,說KHS是「 Keep Health Safe」。

KHS功學社單車學校校長謝正寬和桃園博愛隊不老騎士,到場為美國毅百特KHS車隊加油。 中華民國自由車協會/提供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台北周五綠色運輸日──12月周五騎單車請你喝咖啡

2016-12-02
戶外運動生活趨勢單車新聞話題

你今天騎車通勤了嗎?臺北市自行車道路網四通八達,YouBike站點遍布全市,使用自行車在城市中移動已經成為你我的最佳選擇,為了鼓勵大家使用自行車上下班,臺北市政府透過舉辦「單車通勤日請你喝咖啡」的活動,鼓勵單車通勤。大家只要在12月的每周五早上7:30-9:30騎乘自行車,即可於松江路、復興南北路等自行車道周邊、各大路口的YouBike站點附近,發現「單車通勤日請你喝咖啡」的活動攤位,享用免費咖啡、小點心,讓你快樂的星期五再添一點精彩!

為朝永續城市邁進,改善生活環境、空氣品質,臺北市政府訂定每周五為綠色運輸日,鼓勵市民朋友於星期五使用捷運、公車、自行車等綠色運具上下班,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並養成市民每周至少使用1次綠色運輸的習慣。另隨著幹道自行車路網初步完成,公共自行車租借站點逐步遍及臺北市,為鼓勵市民多加使用自行車,臺北市政府交通局特別舉辦單車通勤日請你喝咖啡活動,於今(105)年12月份,每周五上午7時30分至9時30分擺設攤位由原六個增加為12個,供騎單車市民領取咖啡點心,擴增活動範圍觸及讓更多市民朋友參與,共同響應周五綠色運輸日。

2016年12月,臺北市政府訂每週五為綠色運輸日,鼓勵民眾騎車通勤送咖啡。 臺北市政府提供

單車通勤日請你喝咖啡12月活動時間為每周五上午7時30分至9時30分,市民朋友只需要於活動時間騎乘自行車至指定地點,即可享用免費咖啡、小點心;活動地點包括松江民生(西北角)、松江南京(東北角)、新生和平(東北角)、南京復興(西南角)、信義復興(西南角)及市府松壽(東南角)等6處固定攤位;另6處攤位則每周調整擺放位置並公告,以讓更多市民朋友有機會參與活動,同時增加活動趣味及驚喜。

交通局指出,臺北市自行車路網四通八達,YouBike站點遍及全市,每周五選擇用單車通勤,不僅響應周五綠色運輸日,還能運動健身,歡迎大家告訴大家,揪朋友一起在冷冷的天享受暖暖的咖啡,為快樂的星期五再添一點精彩,騎車通勤,不僅環保、減碳,更是運動、健身的好機會喔!

另外,臺北市政府提醒您,自行車禁行騎樓;自行車超越行人前請說借過,再從左側緩慢通過並說謝謝。

2016年12月,臺北市政府訂每週五為綠色運輸日,鼓勵民眾騎車通勤送咖啡。 臺北市政府提供

「12月單車通勤日請你喝咖啡」活動詳情
date 12月2日、12月9日、12月16日、12月23日、12月30日,上午07:30~09:30(12月份的每週五上午)

place
12月2日攤位位置(編號/攤位路口/地點說明):
1. 松江民生─路口西北角、捷運行天宮站1號出口
2. 松江南京─路口東北角、Youbike站旁
3. 市府松壽─路口東南角、世貿三館旁
4. 新生和平─路口東北角、大安森林公園
5. 南京復興─路口西南角
6. 信義復興─路口西南角、捷運大安站3號出口
*7. 忠孝復興─路口西南角、復興南路側
*8. 南京林森─路口東北角、Youbike站旁
*9. 南京三民─路口西北角、捷運南京三民站1號出口
*10.仁愛延吉─路口東南角、Youbike站旁
*11.信義敦化─路口東北角、Youbike站旁
*12.新生信義─路口西南角
*編號7~12的攤位每周位置都會調整並公告,讓大家在城市中騎自行車的時候更有驚喜的感覺喔!大家也可以自備環保杯,更環保喔!

攤位特色
☆ 特定攤位提供的手沖咖啡,由專業咖啡師依照當日氣溫及咖啡口味,現場沖煮高水準的手沖咖啡
☆ 於任一攤位打卡拍照上傳Facebook即可獲得限量神秘禮物!

主辦單位
臺北市政府交通局
台灣城市單車聯盟 TUBA

活動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96867337438891/​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