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韌帶撕裂感動全世界!成就奧運最偉大經典
1
韌帶撕裂感動全世界!成就奧運最偉大經典
2
完美的跑姿是否存在?跑姿是否能標準化?
3
adidas running EXPO -運動沒有不可能,我要變更強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韌帶撕裂感動全世界!成就奧運最偉大經典

2016-08-09
話題 跑步 里約奧運 奧運 故事

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會的400公尺準決賽中,德里克-雷德蒙(Derek Redmond)由於右腿肌肉撕裂,跌倒在跑道上。但他並未因此放棄比赛,最终在父親的攙扶下走到終點。

©bicirunsalamanca.com

每四年一奧運;每四年一池淚。奧運會選手的艱苦我們無法想像,但比賽就是如此殘酷,無論運動員們多麼渴望榮耀,大多數人得到的卻只是失望。

那一刻,尤為苦澀,他們悲傷的不僅是一次的失利,更是傷嘆四年努力化為泡影。每個冠軍的背後都有著心酸的血淚史,但也許不會有人比德里克-雷德蒙的淚水更讓人印象深刻。

所有人都記得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會的那一刻:一位在絕望中拼命站起來的英雄,一位愛惜兒子的偉大父親,​​他們攜手共同走向終點。

©bicirunsalamanca

“現在人們還常常提起那件事,”在1992年奧運會結束六個月後雷蒙德說,“得到大家的關心是件開心事,但我更想把一切都拋在腦後,忘記那次比賽。”

時運不濟,雷蒙德的兩次奧運會之旅都被傷病所終結。儘管1992年的他成績出色,而且是奪冠的熱門選手,但人們只會永遠的記住他在父親的攙扶下含淚完成400公尺準決賽的那份堅持與頑強。

而他也再沒有機會向世界證明自己的實力:巴塞隆納奧運會的兩年後,隨著他阿基里斯腱發炎的第十一次手術,雷蒙德的職業生涯就此完結。

遠在北安普頓的雷蒙德的媽媽詹妮在電視上看到兒子與丈夫互相攙扶的瞬間,流下了眼淚。
後來在接受採訪時,她說她已經好久沒見過雷蒙德這麼傷心了。上次她看到自己的兒子這麼難過是因為在他六歲生日時沒得到想要的自行車。

©bicirunsalamanca.com

雷蒙德在賽場上的勇敢舉動為他以後做一名鼓舞人心的演講家奠定了基礎。

除此之外,這次意外還在許多方面影響了雷蒙德的生活,那一年,另一位在巴塞隆納奧運會中失利的游泳選手莎倫-戴維斯(Sharon Davis)特地找到雷蒙德表達了她的同情。

兩年以後他們就結婚了,而且雷蒙德也因多年使用止痛藥而患上了胃潰瘍。

“我永遠不會鼓勵別人去做我做過的事,”他說,“但是對於我自己,我會堅持的做完我想做的事,不需要別人的鼓勵。”

©bicirunsalamanca.com

巴塞隆納的奧運會兩年後,雷蒙德被告知職業生涯結束,而且不會再代表自己的國家出戰了。但雷蒙德並沒有屈服,他決心要和命運再搏一次,於是他又加入了英國籃球隊。

他還送給讓他遠離職業體育運動的外科醫生一張球隊的簽名照。後來他又加入了英式橄欖球聯合會,但是未達到打甲級聯賽的標準。雷蒙德還參與了角鬥士(英國天空電視台知名電視節目)節目,成為了約翰安德森(John Anderson)的助理裁判。

在此之前他就已經獲得“名人角鬥士”的稱號。雷蒙德現在是英國田徑組織短跑與跨欄項目的發展部主任,同時作為一名演講家進行著各地的巡迴演說,講述他的奧運會勵志故事和其他成功事蹟。

分享文章
陳柏長
陳柏長

完美的跑姿是否存在?跑姿是否能標準化?

2018-06-28
運動部落跑步姿勢陳柏長醫師觀念專欄跑步

完美跑姿真的存在嗎?這是有跑步這項運動以來一直都有的爭議。2000年初期,各個跑姿學派開始百家爭鳴,大家都宣稱可以增加跑步的效率、減少受傷、跑得更快,許多人就跟著去練習各門各派的跑姿。到了2010年代,回頭去看,就可以得到不少答案。尤其跑姿學習在2010年後才開始在台灣流行起來,歐美的經驗值得借鏡。

Runner World(編按:中文名為《跑者世界》,一本國際性跑步主題月刊)出版的專書上開頭就提出兩個問題:
.真的有完美的跑姿嗎?
.跑姿真的可以改善跑步的速度、效率嗎?

完美的跑姿是否存在?跑姿是否能標準化?(圖為日本跑者川內優輝)

我們為什麼分享這篇文章?
跑姿是許多想精進跑步表現的跑者都相當關切的問題,但過度拘泥某一學派、某一跑法,真的對自己有幫助嗎?這篇類似讀後心得的文章不會給你一個明確答案,因為適合每位跑者的答案都不同;我們希望的是,透過陳柏長醫師的讀後分享,提供給你多一層思考面向,讓每個人都能自然而自在地用「最適合現在的自己」的跑姿邁開步伐。

有完美的跑姿嗎

對於跑姿,跑者世界認為跑姿是一種宗教,他不是一個科學。這些宗教進入台灣,產生了許多信眾,也產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情,例如姿勢跑法信眾,認為台灣奧運選手會受傷不進步,就是因為沒有學習新知的無知行為。

去分析100個跑者,會有100個不同的跑步姿勢,你可能從遠遠的地方看著對方跑步的姿勢,就可以知道他們是誰。去分析每個菁英跑者,也會發現他們的跑姿都有相異之處。但相同的是,他們跑起來都很優雅、很美、輕盈、足不點地般的輕鬆,可是沒有人是一模一樣的。

川內優輝贏得2018波士頓馬拉松後(編按:川內被譽為日本「最強市民跑者」,為2018波士頓馬拉松男子組總冠軍),一時之間,大家都開始對於他跑步姿勢產生很大的興趣。歐美跑者覺得川內的擺手過低很奇怪,但事實上日本的跑者擺手相對低,也能跑出好成績,而且也發現之前有些歐美名將擺手也是相對低。姿勢好不好看,並不會決定你跑步有沒有效率、跑得快不快。

各個流派常常拿特定一兩個跑者的跑步姿勢,放大到全部跑者一體適用。以我最熟悉的姿勢跑法來說,Usain Bolt是被每一個姿勢跑法教練都拿來當作樣板的選手,但是這裡犯了至少2個錯誤。

Usain Bolt是短跑選手,20-30年前的許多著作上,已經明確表示出短跑跟長跑的跑步姿勢不一樣。多數人喜愛上跑步、參與路跑,基本上都是從5K起跳,從5K到全馬找不到幾個選手姿勢接近Usain Bolt,全馬選手上,更幾乎找不到符合姿勢跑法標準的菁英選手。

會造成這樣的狀況,是因為每個人一生出來就都不一樣。每個人的柔軟度、骨頭的角度(內旋、外旋)等等都不一樣,加上每個人生長的環境不同,身體會根據目前最有效率的方式、跑步時不會疼痛的跑姿去運作,也因此造就了每一個人跑步的姿勢都不太一樣。

下肢跑姿

跑步姿勢或是效率能改善嗎

隨著現代化的生活,我們已經習慣了長時間坐姿,想想看我們坐著滑手機、看電視的樣子,髖關節屈著,雙手往前伸,彎著頭看著手機,可能身體側彎靠在扶手上。這些姿勢長期都會改變我們身體的排列、肌肉張力、活動度等等,因此如果能改善這些狀態,跑步的效率就可能有所提升。

絕大多數跑姿學派都把重點放在下半身。跑步的腳怎麼落地,是前腳掌還是足跟?膝蓋怎麼彎曲?步頻是要多少?等等問題,但這是看到結果所做出的論述。最常見的謬誤就是腳跟著地會造成剎車效應,但卻拿不出真的科學文獻證明,而也有不少菁英選手是腳跟著地的方式長期生存在比賽中。

多數跑姿派忘了跑步的起點不是下半身(更不是落下或是地心引力),跑步的起點是臀部。跑步的一切都與臀部有關,推蹬離地要有好的髖伸;落地的時候又有足夠的臀部肌肉支撐,讓阿基里斯腱儲存最大的彈性位能;核心要能穩定,讓上下半身能夠串連成一個整體。沒有臀部,不要說跑步,連走路都變得不可行。

手部因為長時間坐姿、打電腦等現代生活方式,導致手臂相關肌群的活動度改變。在跑步時擺臂會產生限制,手臂往後的能力會變差,導致身體的平衡需要重新改變,連帶影響到核心的穩定度。

同樣的,頭頸部在坐姿時往前傾,會造成身體頭頸部習慣性,在跑步時無法直立往正前方看,這又會進一步破壞平衡。頭顱的重量有數公斤重,當這樣的重量不是在理想平衡位置上時,就算其他部位是平衡的,也為了要平衡頭部的不平衡而產生新的代償,破壞舊有的平衡。

我們躺在沙發上看電視、看書、睡覺,這都會造成軀幹的肌肉產生不對稱的緊繃,這些不平衡都會影響到跑步的效率。從頭到腳的不平衡都會讓跑步無法達到最高效率,浪費能量在不必要的地方。例如關節的穩定度,原本是小肌肉就可以做到的事,但是持續地不平衡,使得大肌肉必須參與平衡,但大肌肉是應該要讓我們用來跑步出力的,這樣的狀態,就會讓我們浪費精力在穩定身體,而非更有效率地使用到跑步上。

這些長期的姿勢不良,書上提供了一些方式改善,透過改善身體排列、活動度、柔軟度、肌力,跑步自然會更有效率。雖然書上對於這些改善方式提供了很詳盡的做法,個人認為還是應該找專業的教練指導,改變永遠伴隨的風險;台灣教練費用相對低廉,有人幫忙確認姿勢是否正確,可避免新的不平衡產生。台灣有能力指導這樣技術的教練並不多,需要好好篩選,但可見未來有這樣能力的教練會越來越多。

跑步的一切都與臀部有關

跑姿風潮之後

2000年以來在西方吹起學習跑步姿勢的風潮,經過了超過10年期間,書上也提供了很多案例讓我們去思考。

書上訪問了很多著名的運動醫學專家、足部治療師、國家代表隊的教練,皆認為不要去刻意改變跑步姿勢。其中一些國家代表隊的教練,因為去改變選手的跑步姿勢,反而造成選手受傷。這幾年因為跑姿風潮進入台灣後,受傷的跑者開始逐漸出現。如果你從來沒有受傷過,就不需要人云亦云,等風潮過後確定有效再去學習也不遲。

保持身體的直立,建立更好的本體感覺,從低階的動作去知道自己在做一些動作時,哪些關節或動作不順,哪些肌肉緊繃或是沒有參與到動作。當這些低階動作確認身體狀態後,如果能保留到更高階的運動像是跑步,都可以降低受傷機會。

現有的證據,國家隊教練對於一般市民跑者的建議,基本上都是不要去改變現有的跑步姿勢。你現在跑步的姿勢,反映你現在身體的條件;改善了身體條件,你的跑步自然會更有效率,不必冒險花錢又賭上受傷機會。出門,自然自在得跑,反而是現在大多數專家的建議。

/ 關於陳柏長 /
陳柏長

經歷

Pose Method® Level 1 認證教練

Garmin 亞太區跑步教練培訓

RAD 自我肌筋膜放鬆國際指導員

醫師高考及格

衛生福利部署定專科醫師

部落格 陳柏長醫師的跑步筆記

FB 陳柏長醫師 跑步讀書室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adidas running EXPO -運動沒有不可能,我要變更強

2016-05-27
賽事話題馬拉松ADIDAS跑步

為準備2015台北馬拉松, adidas 繼之前推出限時的Running Lab之後,仿造了國際馬拉松賽前博覽會的形式,在台灣著名地標101旁的adidas 101球場,設立了adidas running EXPO五大展覽區,Running Lab動態足測、Gym&Run 跑步課程、Running Club 團跑體驗、Run Base 跑鞋租借與限量商品展售區。

而這些體驗無論是對於專業跑者當作賽前的熱身準備,或是一般民眾去體驗跑步的樂趣都是相當有趣以及好玩的,在這個空間中,就算一開始你不是熱愛跑步的人, 這邊現場的氛圍,也會讓你不知不覺地想去體驗一下跑步的樂趣。看著每個體驗區的人,都是興奮的投入在各項體驗的時候,這時候的你還會不心動,不想去嘗試一 下看看嗎?

adidas running EXPO ©陶子教練

Running Lab動態足測-重新認識你的跑步狀態

在進入場館之後,可以體驗 Running Lab 動態足測,藉由adidas專業的測量儀器分析出跑者的腳型特色、跑步方式、腳步壓力分佈、以及腳在運動時的最大尺寸。這些資訊無論對於自身在訓練上,或 是挑選鞋類都是有相當大的幫助,整體數據有助於了解自身腳型狀況,以及跑步時腳部壓力的轉移狀況等等,另外在腳步運動時的最大尺寸,是因為在長時間走路或 是跑步中,腳部會因為充血與壓力的關係,造成腳部變大,而這個測驗就是在模擬運動時腳部的變化狀況。筆者認為是一個相當好的參考數據,因為自身雙腳大小差 距接近一公分,所以兩隻腳的大小差了接近兩個尺寸,所以在運動鞋挑選上,就會出現問題,而且每個人也會因為走路習慣不同,雙腳產生不同的大小也是正常的, 可以利用數據的方式,更加正確的瞭解個人的跑步與腳步狀況。在測量完之後會有專人為您解說這些測驗資訊,並推薦最適合的鞋款。(此活動需事前在網路預約, 並完成付款)

Run Base 跑鞋租借-鞋子的好,只有試過才知道

在瞭解自己適合的鞋型之後,可以前往隔壁的 Run Base 跑鞋租借處,免費租借跑鞋嘗試,無論是想要試試看最新款的型款,或是經由先前的足測資料,來嘗試看看他們所推薦的跑鞋,都是很好的選擇,一雙鞋子的好,只 有真正在考驗時才會體會出來,所以這時候就不要客氣的穿上租借的跑鞋,到他們外部的測試區好好的跑上一番,你就知道這雙鞋到底好不好。如果你對於挑選鞋子 原因不是因為想要跑步,而是做有氧運動,也不用擔心,這邊所租借的鞋子,你也可以穿去場館後方的 Gym&Run 跑步課程,體驗一下是否有達到自己的需求。鞋子的好,只有試過的人才知道,既然有這個機會何不穿穿看呢?

互動體驗區-來挑戰世界紀錄的跑步速度吧!

在場館中間是趣味的體驗區,可以體驗世界紀錄保持人、2014 柏林馬拉松金牌 Dennis Kimetto 的跑速到底有多快,在短短三分鐘的測試中,就可以知道什麼叫做跑步跑到飛起來的感覺,在體驗前會有專人幫忙著上安全的保護配件,在三分鐘的體驗中,前一分 鐘輕鬆愜意的速度開始慢跑,第二分鐘增加到時速12公里小快跑速度,最後一分鐘就是以時速20公里的衝刺。很不幸的筆者在最後的一段衝刺上只堅持了20 秒,就被打敗了,如果你對自己跑步的實力很有自信不妨來挑戰一下,如果挑戰成功,會有精美小獎品,可惜筆者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其他人領走獎品。另外在體驗區 也有一個boost能量圈體驗活動,讓可以體會一下哈姆太郎,平常的運動是怎麼樣的一個感覺,也是相當有趣味性的呢。

Gym&Run 跑步課程-跑者最佳的肌力訓練

場館的最後就是 Gym&Run 跑步課程的場地,在 Gym&Run 跑步課程中有分為三個等級,核心訓練、中階、高階與女性專屬課程,參加者可以依造自身的時間,體能狀況來上網預約選擇最適合的課程。而整體的課程動作設計 上,由日本專業體適能教練中野修一所開發的 Gym&Run 跑步健身課程,依照跑步時所運用到的肌群和動作模式,讓跑者能不受時空限制,有效率地完成跑步輔助訓練,讓跑者可以藉由這些動作,提升核心、臀部和腿部肌 群的肌力,並將肌力訓練成果與之後的跑步動作可以做整合。筆者這次是體驗中階的課程,在一個小時的課程中,跟 Power Energy 胡孝新 老師與 陶子 老師的帶動下,體驗了整整一個小時,紮紮實實的訓練。在整體的教學動作中,作難度其實不高,多半利用弓箭步與深蹲動作做變化,雖然看似簡單的動作,卻大量的運動到核心、臀部與腿部的肌肉,這樣的訓練方式無論對於是想要減肥或是當作賽前訓練都是非常推薦的。

在全部的體驗中,只有 Running Lab 動態足測、Gym&Run 跑步課程與Running Club 團跑體驗需要事前上網預約,其他的現場體驗活動,只要當天在現場用臉書打卡,即可以免費進場,去體驗 Run Base 跑鞋租借與互動體驗區的活動。無論你是走過、路過就是不要錯過,千萬不要放棄這麼難得的機會,就進場體驗看看吧!相信在這五大展覽區中,絕對可以滿足你無 論是要訓練、健身或是體驗的目的。最後運動就是,只要你想做,沒有不可能,讓你變更強。adidas running EXPO 活動日期至十二月二十日晚上十點,還沒有來體驗過的朋友們,趕快加緊腳步來體驗吧。

圖片說明 攝影師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