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人物誌
  • 三重箭歇團團長張哲豪:跑步的偉大在於它能影響我全面的生活
1
三重箭歇團團長張哲豪:跑步的偉大在於它能影響我全面的生活
2
adidas復刻首雙UltraBOOST跑鞋 黑紫配色12/1日全球同步上市
3
超馬好手陳彥博:世界冠軍之後,還有更重要的事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三重箭歇團團長張哲豪:跑步的偉大在於它能影響我全面的生活

2016-09-09
人物誌 跑步 專訪 故事 路跑

在生命裡,影響你最深的是什麼?是人生突破性的嘗試,還是一段刻苦銘心的感情?無論是什麼,相信是有一段深刻的原因,才記憶猶新。而張哲豪,身為三重箭歇團團長以及Garmin跑步班教練的他,跑步對他來說,就是影響他一輩子的事,讓我們一起走進他的故事,感受這份深遠的意境。

三重箭歇團團長張哲豪

我到底能夠跑多快呢?

對於喜歡跑步的哲豪,並不像其他運動員一樣,從小就有著某項運動家的夢想。國中時期,學校要以5000公尺的測驗成績來徵選手球隊隊員,年輕氣盛的他,聽到測驗跑步這4個字不由得好奇了起來,他心想:不知道我能夠跑多快呢?不為了手球,純粹只想知道自己的跑步能力,結果一跑就是第二名。但最後來找他的竟然不是手球隊,而是學校的知名跑步教練潘瑞根老師來詢問哲豪加入田徑隊的意願,可愛的他卻抱著能夠早一點下課的心情,便答應加入田徑隊,他的田徑生涯就此展開。
 

哲豪到底能夠跑多快呢?

比起其他選手,哲豪的在校成績並不算最優,但他靠著田徑的專長一路躍上公立的高中和大學,一步一步慢慢累積,曾在高三畢業前得到了中運會10000公尺的銀牌殊榮。
 
對於愛上田徑這檔事,並不因為成績的好壞而決定是否該繼續愛,不管對於哲豪或者其他選手來說,田徑本就是一種執著,同時跑步,也是助他完成學業很重要的一部分。如果沒有這項運動,或許他也不會順利地唸完公立高中和大學。

離開後,才知道什麼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

但現實與理想往往是背道而馳的,在台灣的運動體制中,若要延續體育的專長進入社會,幾乎難有好的工作機會,尤其對於運動員來說,更是深刻。就整個大環境而言,無論是家庭還是社會,大部分人的觀念總認為,把運動視為一項職業是不切實際的事情,如果要改變這些,必須要更多的選手投入,才有機會將整個風氣帶起來。
而就哲豪的成績而言,似乎更沒有理由再繼續留在跑道上,大學畢業後,他帶著背叛和惆悵的心情,離開了在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就這樣走馬看花地度過了3年時間,期間,他幾乎不敢將回憶的盒子打開,深怕開了之後,那些曾經的惆悵會一湧而上,嘩然失色。

離開跑道只有背叛的感覺

放下,談何容易?

張曼娟曾說:過往記憶的傷疤,經過時間長河的無情沖刷,明擺著看似好了,無意中碰觸到,實都還隱隱作痛,放下,談何容易?

住在三重的哲豪,一直耳聞三重有一個知名跑團三重箭歇團每周都有固定的團練時間,或許就是因為放不下,2014年的夏天,他心血來潮前往跑團與他們一起跑步,當時的團長黃崇華教練也注意到哲豪的到來,便熱情地邀請他往後能繼續與他們一起練習,哲豪被教練的熱情與團友們的熱血深深感動,彷彿回到了學生時期,那個可以不斷突破的自己,再次重拾了他對於跑步的熱情,努力至今,他不只是一位團員,還是一位帶領著這些團員重拾初衷的團長。

對哲豪來說,跑步時團體的力量絕對勝過一個人的力量。雖然成績是以個人計算,但若沒有團體的力量來助你前進,即便得到了良好的成績,內心也是孤單寂寞的。像國外許多跑步強國,他們的高強度訓練方式皆是團體訓練,唯有這樣的方式,才能互相推進。相同實力的對手,在競爭中成長,互助互惠,對於跑步的熱誠永不滅。

運動員要的只有一件事

雖說每個運動員難免有傷,不過哲豪對於這方面卻是格外謹慎。他認為,身為一位選手,身體就是我們的武器,除了訓練的方式之外,若經常在比賽的前一刻受傷或是帶傷上場,那麼就得要對於自己身體的認識而稍做檢討。當然,關於受了傷是否該下場的問題,尚未有切確的答案;每個人的際遇不同,也許這場比賽是他唯一一次的機會,而這個機會關乎到他個人的生涯,那麼無論如何,都得全力以赴:如奧運,花了4年的時間,只為了這一刻,再怎樣都得力拼一搏。只有運動員才知道運動員練習的辛苦,而他們看的只是成績是否進步,不論結果如何,他們最需要的是一份誠心的鼓勵,而非輿論。

除了跑步之外,哲豪會再非賽季的時候拿越野跑比賽當作轉換的訓練。雖然現在處於一面上班、一面練習以及教學的狀態,身為運動員的他,最高殿堂全運會依然是他最終的目標,希望能再多努力一些,拿到更好的成績。

循序漸進才是王道

對於跑步新手的建議,哲豪強調循序漸進的重要。或許你能完成一場馬拉松,但並不等於你就具備這樣的能力,應當依循著正確的學習管道,除了幫助你進步外,最重要的是對於這項運動的感受。如果選擇揠苗助長,不但不會進步,最可惜的是很容易對跑步失去熱情,那麼,前面的努力是否也白費了呢?

循序漸進才是王道

在哲豪的跑步生涯中,老師與教練永遠在他生命扮演著重要角色。不論過去或現在,老師們所教導他們言行更勝於成績,這不僅影響了哲豪的學業,更影響了他的人生與思考邏輯,「如果沒有跑步與他們的教誨,我想我今天不會是這麼完整的人。」哲豪說。

撰文/瀅瀅
攝影/鄧穎謙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adidas復刻首雙UltraBOOST跑鞋 黑紫配色12/1日全球同步上市

2018-11-28
跑步配備館生活流行ADIDAS鞋子

adidas正式宣布,將復刻2015年第一雙UltraBOOST跑鞋,限量推出元祖黑紫配色,將於12月1日全球同步上市。adidas UltraBOOST跑鞋自2015年橫空出世,隨即以舒適回彈的腳感及經典百搭的外型設計,為跑鞋開創結合機能與潮流的全新指標,此波預期引爆運動鞋愛好者的追逐風潮。

adidas復刻首雙UltraBOOST跑鞋 黑紫配色12/1日全球同步上市

全新限量的UltraBOOST跑鞋,以經典的黑色與紫色搭配重返街頭,搭載adidas招牌BOOST中底,提供足部無與倫比的能量回饋及緩震效果,此次鞋款更升級為Continental™馬牌輪胎大底,有效加強抓地力,幫助跑者輕鬆邁出每一個步伐。全黑的Primeknit針織鞋面提供良好的包覆性及透氣的舒適感,腳後跟藍紫色的TPU貼片,則為鞋款創造出搶眼的撞色效果。

UltraBOOST跑鞋搭載adidas招牌BOOST中底,並升級為Continental™馬牌輪胎大底
UltraBOOST (男女同款) G28319,NT$5,990

UltraBOOST跑鞋完美貼合運動與休閒穿搭需求的設計,成功吸引國內外名人穿搭,搶佔街頭潮流版面。今復刻三年前顛覆業界的經典設計,UltraBOOST跑鞋元祖配色台灣與全球同步於12月1日上市,預期再現當年一鞋難求的Ultra盛況。台灣販售訊息請關注官方粉絲團。

資料來源/adidas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超馬好手陳彥博:世界冠軍之後,還有更重要的事

2017-02-17
陳彥博跑步人物誌名人錄越野跑超馬

只因為要送給自己大學畢業禮物的一個純粹想法而挑戰了2008年650公里磁北極橫越賽開始,陳彥博的人生就不再只是為了運動而戰鬥。

超馬好手陳彥博

在宇宙中找到平靜的力量

身為台灣極地超級馬拉松運動員,在2016年底,完成四大極地系列挑戰賽,並成為第一位亞洲大滿貫總冠軍的創立者,在這個過程之中,除了堅毅、勇敢、冒險之外,彥博更感受到世界的宏觀和渺小;因為在比賽之中,需要很多的情緒起伏去面對每一天的賽況與戰術調整,到了夜晚,當自己睡在銀河下的那一霎那,透過冥想的練習,才能讓自己的思緒與身體分開。
 
而學來的這份宇宙觀,也運用到他比賽結束後的生活。雖然達到了10年努力目標,卻失去了所有重心,就好像終於買到喜歡的東西,卻在半路上消失的感覺,他冷靜下來回憶在智利阿他加馬的高原那種單純的日子,沒有太多的文明與建設,知道自己離家很遠,心情卻格外平靜; 以前在跑馬拉松的時候,是追求維持高巔峰的靈魂速度,而對現在在跑過極地超馬的彥博而言,這份沉靜就是找到前所未有心靈的平靜,而不再只是準備好去接受那高強度的碰撞,因為運動已經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了。

尊重專業,為台灣運動文化奠定基礎

然而運動終歸究底是個人行為,成績只是一個測驗的結果,現在的彥博除了在往下個目標努力之外,也想將自己的故事分享給更多朋友或是年輕人。彥博認為關於台灣的運動產業與文化,一直沒有被建立完全,因而造成目前台灣運動遇到的許多困難。
 
所謂運動文化則是來自於國內土生土長的運動員流傳的各種故事去做連接以及一種創造價值,各行各業都有其專業與價值,這些價值應該在所有的社會體制下所被尊崇,即便是一位清潔員,他們一定最了解垃圾分解及垃圾再造的過程。但在華人的思維及體制下來說,這些都還需要加強,若非自己專業的領域,我們都不該用任何的觀點訴加任何的評語,所以彥博認為台灣運動文化缺乏被尊重就是因為大家對於運動文化的價值不了解進而傷害到很多人。

所以他希望透過言語與實際行動的分享,進而讓更多人去體會,在一直不斷地嘗試建立運動團隊模式之中,讓運動價值在台灣能被奠定更良好的基礎。

若要有良好的基礎,就需建立制度。為什麼制度很重要?彥博表示:台灣的國高中以及大學時期接軌的很好,但當畢業之後,卻整個斷掉,並未再有相關科系或是企業結合所帶動出的一種教學接軌,造成許多的專業與社會層面是完全不同或是不實用的,也不完全符合台灣的現況,所以接下來,彥博希望能夠把台灣的高山做制度化,針對特定的運動員,開放山徑做訓練,唯有這樣才能帶動更多的運動風氣,吸引更多外國登山愛好者來到台灣,推廣更多的運動。
 

改變觀念,重新定義冒險的意義

但想要做一件事,並非靠一個人就能完成,除了時間的等待與實際的行動,更需要的是大家的支持。正在籌備冒險營的彥博表示:若確定要前往山林辦相關訓練活動,所受到的阻礙並非山林本身,而是與民眾之間的溝通;過去的教育教導我們不要到危險的地方冒險,而這些也包含了不熟悉的山林,也因為這樣,台灣很多的山便不再是山。
 
舉例來說:國外的山徑普遍是將樹枝裁掉之後,剩下的自然景觀得待你爬過後才能見著,相較於台灣的圓山,全部都是人工的石階軌道。彥博說:「自古以來人類就是來冒險的,但是冒險是指降低意外的風險才能把冒險的活動做好,也才有冒險的意義。」

如果真的想做,先從不抱怨開始

經長年累月於各國比賽以及與不同國籍的選手接觸,過去的彥博曾抱怨台灣資源不夠,但現在的他則認為是自己的努力不夠。他認為若要有好的資源,則不該有體育班的設置;一個運動員所要兼顧的不光只是專項本身,他觀察到日本的運動員,除了自己本身的專業之外,還會重視自己的儀態、走路的姿勢…等細節部分,但在我們的體育班之中卻沒有教導這些,殊不知這些都是相當重要的。
 
幸運的是路途上遇到了自己的恩師潘瑞根教練,他所給彥博的不只有訓練,從打掃到簡報到報告,這都不是台灣的運動教育所告訴我們的,若要好,就必須更努力充實自己,當我們期待資源降臨前,先回頭看看自己準備了多少、學習的足不足夠。
 

抱怨之前,先檢視自己的努力是否足夠

彥博經常問潘教練:「我現在做的這些事情有意義嗎?」教練回答:「你所做的事情,不會在你這個世代改變,但也許會發生在你的下一個世代或是下下個世代,但如果你現在不做,誰做?」因著這樣的鼓勵與支持,彥博內心更堅決的發誓有一天運動員們的工作不再只有教練的選擇,即便退休後,依然有更多的潛力發揮於各行各業上。

冒險不是冒生命危險,而是一種心靈的探險

冒險不是冒生命危險,而是一種心靈的探險。在世界冠軍之後,極地對現在的彥博來說是一種修行,包含身體與心靈,將所有的力量依附在自己身上,無論喘氣、挫折或是社會上所面臨的困境,都要自己想辦法解決。他表示從以前到現在,家人一直是他最重要的依靠,比起其他行業,運動員更需要家人的支持與認同,因為競技運動本身就很孤獨了,每天做重複的訓練,如果沒有親人的支持,很難想像自己是否能走到這一步?

他慶幸自己依然走到現在,且還持續往前著,也要利用這股力量來幫助台灣還有很多值得被看重的運動員或項目,也希望未來有更多的陳彥博,一起為台灣的運動文化努力,讓更多人能從不同的角度看見運動的美好。

撰文/瀅瀅
攝影/鄧穎謙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