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2016芝加哥馬拉松的4個感動故事
1
2016芝加哥馬拉松的4個感動故事
2
輕鬆跑混和衝刺
新研究:輕鬆跑+衝刺能同時加強注意力、情緒處理能力
3
提升跑速的8種進階跳繩技巧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2016芝加哥馬拉松的4個感動故事

2016-10-14
話題 跑步 馬拉松 故事 六大馬

第39界的芝加哥馬拉松已於9月底落幕,不過之中,仍有許多感人的畫面值得我們回味。

2016年芝加哥馬拉松的三位跑者Patrick Sitzer、Kurtis Nusbaum、 Matt Clasen ©runnersworld.com

穿上已故好友號碼布,為他圓夢

本屆比賽中,號碼A651本屬於27歲的跑者David Forster大衛福斯的號碼布,但他卻在今年6月的一次訓練之中,不幸意外身亡。
 
他的三位大學好友;Patrick Sitzer、Kurtis Nusbaum、 Matt Clasen相當不捨。在他們的印象之中,大衛是一位非常有義氣,且熱愛幫助別人的好人,在他去世的前一周,還曾幫 Matt Clasen的未婚妻擔任她初馬的配速員…於是他們決定要一起幫大衛完成人生最後一場馬拉松。

他們一起出發,最後Patrick Sitzer以3小時18分31秒完賽,Kurtis Nusbaum將號碼布舉至頭頂,以3小時55分34秒通過終點,Matt Clasen則以3小時27分47秒到達。3個人在終點一起拿著號碼布拍照的那刻,彷彿也將心中的大石頭落下,能為好友完成人生中最後一個願望,再怎麼辛苦都值得。

積極面對,不因癌自甘墮落

來自加州的59歲牙醫Randall Kam,因得到前列腺癌第4期,已接受了15次的化療。喜愛跑步的他,在去年共完成了6場馬拉松,也在每次的化療之後,他仍堅持自己喜愛的跑步,今年,他以7小時6分56秒完成芝加哥馬拉松。
 
每逢馬拉松競賽,Randall總會在自己的衣服背後別上他在加州惠特尼攻頂的照片,藉以鼓勵男性定期接受癌症篩檢,Randal表示自己想要成為一位健康的倡導者,他說:「不管情況如何,我仍要積極的面對每一天,絕不會因為生病了就自甘墮落。」

Randall Kam在每場比賽中總會在自己的衣服背後別上他在加州惠特尼攻頂的照片 ©runnersworld.com

與救命的天使一起通過終點

Richard Sikorski在去年芝加哥馬拉松11公里之中,因為心臟突然停止而當場昏倒。其他兩位選手Deanna Rechtzigel和Angie Bernotus見狀,即時幫Richard做CPR,直到他醒來為止,對Richard來說,他們就像天使一樣,也一直將他們的恩情謹記在心。

在成功完成心臟搭橋手術後,Richard也再度恢復自己的跑步習慣。這一年之中,他也一直與他們保持著友好的關係,還曾製作了專屬手環感謝他們的救命之恩。
 
今年,他想完成去年未完成的比賽,Richard邀請2位天使一起參賽。可惜Angie因傷而無法參賽,於是他就與另一位天使Deanna手牽手一起以5小時37分52秒通過終點線,畫面超級動人,如同背後長了翅膀,一起飛上天。

Richard與Deanna一起通過終點 ©runnersworld.com
感謝手環 ©runnersworld.com

連續18年參加芝馬,8旬兄弟仍覺新鮮

81歲的Frank Abramic今年已經是第18次參加芝加哥馬拉松了,並以6小時02分18秒完賽。他的弟弟John因受到Frank的鼓舞,從去年開始一起與哥哥練習參賽,今年也以5小時54分28秒的成績通過終點線。他們的成績都較去年進步許多,Frank快了20分鐘,而John則進步9分鐘,兩人誓言不管幾歲,未來仍會一起參加芝加哥馬拉松。2017年,哥哥能贏過弟弟嗎?時間能證明一切!

Frank Abramic已經81歲,連續參加了18年的芝馬年的芝馬 ©runnersworld.com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新研究:輕鬆跑+衝刺能同時加強注意力、情緒處理能力

2020-02-26
話題健身單車新知間歇訓練保健跑步機跑步

大家都知道運動能讓人心情更愉悅,那你有想過,不同強度的運動能為大腦和情緒帶來什麼影響嗎?國外新研究發現,低強度運動與認知和注意力明顯有關,高強度運動則能增加情緒處理能力,也就是說,在長距離訓練中加入一些衝刺,能雙重幫助你鍛鍊大腦!

輕鬆跑混和衝刺
新研究:輕鬆跑+衝刺能同時加強注意力、情緒處理能力

以往的許多研究中,運動和大腦健康之間的關聯已相當明確;而新的研究發現,依照活動強度不同,獲益也有所不同。這項發表在《大腦可塑性》期刊上的研究,招募了25名男運動員,他們分別在跑步機上以低強度跑30分鐘,並在另一天以高強度跑30分鐘。在每次訓練前後,研究人員透過MRI核磁共振檢查,測量活動過程中大腦發生的血流變化,並檢視大腦區域與跑步活動的關聯。

雖然受試者在高強度和低強度兩個階段,正面情緒都明顯增加,但低強度訓練與認知和注意力相關的功能有更多連結;高強度訓練則與大腦和情緒處理較相關。該研究合著作者、德國波恩大學附設醫院功能性神經影像學小組醫學碩士Angelika Schmitt指出,這是了解運動過程中大腦結構和功能動態變化相當好的一步。

在運動強度對大腦活動的影響上,上述德國研究並不是唯一發現有趣結果的。南澳大學2019年一項研究發表於《運動科學與醫學》期刊,研究128名同時參與HIIT高強度間歇運動,以及低強度、長時間有氧運動參與者的大腦活動狀態。結果發現,兩種運動都對神經連結產生了正面影響,但是混和高與低強度運動,可能在調節「壓力荷爾蒙」皮質醇上具有額外益處。

南澳大學健康科學學院研究員 Ashleigh Smith 表示,高強度運動時皮質醇升高,但持續的高水平可阻斷神經反應,而間歇訓練可以使皮質醇水平恢復到正常水平。

知識便利貼︱皮質醇

皮質醇又譯成可體松,屬於腎上腺分泌的腎上腺皮質激素之中的糖皮質激素,在應付壓力中扮演重要角色,故被稱為「壓力荷爾蒙」。皮質醇會提高血壓、血糖水平和產生免疫抑制作用。而皮質醇過高,會導致庫興氏症候群庫興氏症候群;皮質醇過低會導致愛迪生氏病。

高低強度混和策略還可能有增進恢復的潛力。2019年一項研究針對自行車手試驗,發現變動式的高強度騎行(即一系列的自行車衝刺穿插低強度騎行),比起相同時間的中等強度騎行,恢復效果明顯較好。

無論是在對大腦、情緒的影響,或是運動後恢復的效果,這些研究的結果都導向混和高與低強度。因此,下一次出門運動時,為了你的大腦和身體著想,試著把高、低強度混和在你的訓練中吧! 

資料來源/Bicycling、維基百科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提升跑速的8種進階跳繩技巧

2017-05-04
知識庫跑步訓練訓練動作跳繩跑步

跳繩對於跑者是很好的入門訓練,除了維持良好姿勢,檢測是否有左右腳失衡現象,還能建立腿部肌力,增加敏捷彈性。訓練的方式中,增加跑者速度的跳繩技巧又是相當有價值的訓練方式。

小學的體育課,跳繩可是必備的項目,對那時候的我們來說,是越跳越好玩,一點也不覺得累。然而離開小學之後,隨著生理的成長,這個運動項目也逐漸離我們遠去。然而,跳繩訓練有相當多的優點。跳繩能達到不錯的減肥效果,根據科學驗證,跳10分鐘,每分鐘跳140次的運動效果就相當於慢跑半小時。它可以強健心血管健康,讓你的呼吸系統、心肺、心血管系統得到充分的訓練,更是提高跑者的腳步速度最簡單和最快捷的方法。此外,也有研究顯示,跳繩還可以提高運動員的有氧和無氧能力,肩關節的強度協調和整體感覺。

跳繩 ©livestrong.com

首先在跳躍之前,我們必須注意一些事情:
  1. 請先確定繩子的長度是否與你的身高相配合。
  2. 輕輕地踏上繩子的中間點,拉起手把,看看長度是否在腋下的位置。如果太高或太低,則代表繩子太長或太短。

©greatist.com

跳繩方法

步驟1:上半身挺直,雙手握住手把在臀部高度,雙臂自然於兩側,雙肘彎曲。
步驟2:當你開始擺動繩子時,稍微離開地面,讓它自然通過你的身體,並輕輕地落在腳上。
開始先輕鬆跳5-10分鐘當做暖身,接著嘗試以下的5個變化動作。

 1   十字架跳

將雙腳打開,略比肩寬,揮動繩子,跳起時,雙腳交叉,待落下時,再回到雙腳打開的姿勢,跳1分鐘。

©buyjumpropes.net

 2   左右跳躍

雙腳向左跳,再向右跳,左右不停替換,跳1分鐘。

©ktmc.info

 3   腳跟跳

此動作的要點是雙腳前後替換,當其中一腳向前時,此腳的腳跟需點地,後腳則平放於地面。左右不停替換,跳1分鐘。

©running.competitor.com

 5   單腳跳

雙腳打開,與肩同寬,將其中一腳後勾,用另一腳跳2下,再換腳重複動作,跳一分鐘。

©mensjournal.com

 8   雙臂交叉跳

首先先將雙腿合攏,跳的時候將雙手交叉來回擺動,這種方式稍微複雜點,但可以訓練到我們手臂肌群,跳一分鐘。

©gofit.net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