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跑者、健身人或任何項目的運動咖,按摩滾筒可說是再熟悉不過「自我肌筋膜放鬆(SMR)」工具。滾筒藉由自己體重的壓力,精準控制去刺激和放鬆肌筋膜,促進組織的再含水作用。許多研究顯示,它不只有助運動後放鬆恢復、減少延遲性痠痛;運動前熱身時使用,更可增加柔軟度、減少肌肉僵硬感,幫助運動表現。恢復是訓練的一環,滾筒則是運動恢復的重要工具,卻常見因為用到不適合的滾筒而不見其效或造成傷害,那麼,市面上形形色色滾筒,你該如何選擇呢?以下是購買滾筒的 3 大準則。
延伸閱讀:研究證實滾筒按摩的最佳時間、使用方法
每個滾筒的密度不同,這是影響深層組織按摩效果的主要因素,也決定了使用它的感覺以及適合對象。例如,使用太軟的滾筒可能無法提供足夠的壓力,太硬的滾筒則可能造成瘀傷或創傷,反對運動表現產生負面影響。
滾筒的硬度多為 60% 到 100% 不等。數字越低越軟,適合運動新手、剛開始使用滾筒的人;數字越高越硬,例如 100% 適合專業運動員。新手如果使用過硬的滾筒,反而像是折磨你的工具,不過要注意的是,較軟的滾筒在大量使用後可能永久變形,此時表示你該換一個了!經過一陣子辛苦訓練,同時使用滾筒的技術進步之後,你會逐漸適應痠痛的肌肉,此時可換成密度更高(更硬)的滾筒,刺激深層組織的效果更佳,而且硬度高的滾筒較耐用,適合長期使用。
一般來說,滾筒的顏色可以提示其密度,例如白色等淡色系最柔軟、黑色最硬,藍色和紅色通常是中等密度。不過,顏色分類因品牌而異,除了看數值,一種簡易的測試滾筒硬度方法是:擠壓滾筒以評估其相對硬度。
滾筒的表面材質和密度一樣,決定了使用時的強度。大家應該都看過,有些滾筒有平滑的表面,有些則像狼牙棒一樣有尖尖的顆粒起伏,這也代表使用它按摩時的強度從溫和到非常強烈。
表面平滑的滾筒:這樣的基本設計,可讓整個滾筒提供均勻的壓力,對於初學者、運動量較小的人來說非常適合,因為壓力不比凹凸面的滾筒強。
表面凹凸的滾筒:不同形狀、幅度的凹凸面用於施加不同壓力,這些凹凸表面彷彿按摩師的手,更精確地提供針對性的按摩效果,以解決排列不規律的肌筋膜。不過,凹凸顆粒越大的滾筒越針對運動量大的人,如果你的運動量普通,就不需要買個狼牙棒!
滾筒的長度與直徑影響著你的使用方式。
長度:滾筒長度大多落在 46-92 公分。長滾筒(60-90 公分)用途廣泛,是第一次買滾筒的理想選擇,因為它的長度足以橫跨整個背部,也可垂直於脊椎放置,適合背部按摩;當你滾大腿前側股四頭肌、大腿後側膕旁肌等大肌肉群時,長滾筒也比短滾筒更穩定。60 公分以下較短的滾筒適合滾手臂、小腿等小肌肉群。另外 10-30 公分更短的滾筒,較適合在有限的訓練空間,以及出外需要攜帶方便的人。
直徑:大多數滾筒直徑約在 13-16 公分之間,這是個舒適的高度,便於你在控制下滾動。有些人則選擇直徑 8-11 公分的滾筒,來進行更深入、有針對性的按摩。
選購滾筒除了三大重點,你可能還會考慮到攜帶方便性,讓你能輕鬆底帶去比賽場地。另外,市面上另有震動、增加熱量等額外功能的滾筒,主要是為了加強活化肌肉。
延伸閱讀:
一次收錄全身肌筋膜放鬆的10大必做動作
6個超簡單的滾筒按壓動作 就能讓緊繃的肌筋膜恢復彈性
你用滾筒是在破壞還是放鬆肌筋膜?用30秒了解這4個關鍵點!
資料來源/REI Co-op, Runner’s Word, 肌內效EX
責任編輯/Dama
上個月剛在東京馬拉松跑出破全國紀錄的「馬拉松寶貝」曹純玉,創紀錄後備受各界關注,個性害羞的她於14日首度嘗試在台上對眾人分享個人經歷,在「打破高懸15年全國紀錄‧馬拉松寶貝曹純玉座談會」中,詳述她從被嘲「跑身體健康的」到破女子全國馬拉松紀錄的心路歷程。
回憶起高三升大學時參加人生初馬-金門秋季環島馬拉松,以3:24:21成績完賽,儘管賽前有做準備,對於衝線後氣力放盡的疲憊感仍記憶猶新,才發現馬拉松真的不簡單。
大四升碩一那年,對於人生方向似乎更加舉棋不定,論耐力沒耐力、論速度沒速度,卻也不甘心就這麼放下她所喜愛的運動,甚至被同學開玩笑說道:「這種成績,你是跑身體健康的哦?」
當時就讀文大研究所的李銘勝,發現這個努力想練習卻苦於文化大學沒場地的學妹,因而牽線讓曹純玉踏入和諧長跑俱樂部,於是她開始參與和諧長跑俱樂部的訓練。當時的她住的文化大學宿舍離和諧長跑訓練基地有段距離,而在那認識的「最速古人」陳囿任,透過食衣住行的一一「侵略」加上溫馨接送情,兩人於2014年2月決定要展開他們的人生長跑。
在陳囿任的帶領下,曹純玉漸漸找到努力的方向,最終在碩二那年獲得台東大專盃1,500公尺項目銅牌、5,000公尺項目銀牌的成績。慢慢進步的成績加上男友的支持,讓曹純玉不再猶豫,決定畢業後投身跑步職場。
2015年曹純玉參與田協認證的南庄半程馬拉松賽,以1:23:51成績大破之前86分的半馬成績,更以第二名之姿獲得南庄馬拉松的獎勵﹕前往香川丸龜半程馬拉松的免費門票加機票補助。隔年二月,她在香川丸龜半程馬拉松跑出1:18:38佳績,再次將自己的半馬紀錄推進到78分38秒,這一次的大躍進是她始料未及的。
當時參加世大運的標準是78分08秒,陳囿任鼓勵她:「只差30秒,你辦得到!」於是,同年11月她前往日本挑戰上尾半程馬拉松,再次將記錄推入到77分23秒。曹純玉屢創佳績,2017年2月的香川丸龜半程馬拉松,她再次將原本77分成績推進到76分,順利獲取資格,以中華台北選手的身份參加世界大學運動會。
談到2017世大運那天,曹純玉笑說囿任真的很浪漫,比賽當天清晨4點就去賽道試跑了解路線,拍攝補給站讓選手提前做準備,甚至比賽當下還騎Ubike跟著她一起跑,最終拿下半馬女子團體組銅牌。看似不拘小節、大而化之的陳囿任,不僅是純玉的男友兼教練,更是純玉最可靠堅毅的後盾。
世大運結束後,曹純玉選擇再次挑戰重慶馬拉松,並跑出2小時45分成績。她回憶道,其實很早之前就埋下想參賽奧運的心願,幾乎成為一種執念,甚至看到形狀相似的圖案都會自動腦補成奧運五環。在重慶馬拉松跑出好成績後,讓她更有信心挑戰奧運門檻。所以在朋友的建議下,她決定以東京馬拉松作為第一個敲門磚。
談及破紀錄賽事-2019東京馬拉松,曹純玉表示,當天低溫加上下雨其實很辛苦「整場比賽我們都穿著上半身5層,下半身4層。」兩人更大方分享「東馬穿搭術」,分別是比賽服、飄衣背心、自製半截雨衣、菜市場棉質長袖、防水風衣外套,以及最重要的破紀錄秘密武器-深色雨衣。陳囿任解釋,光是賽前卡位就已90分鐘,為了避免上廁所時被別人搶位,最好的辦法就是搭配黑色塑膠袋在深色雨衣裡就地解決!說完全場哄堂大笑,直呼太扯!
此外,出賽前他們還特別請教「真男人」張嘉哲及「最速廚師」陳維慶,身為東馬前輩的兩人,特別叮囑絕對要提早佔位置,彷彿搶演唱會門票一般,9點開賽兩人7:20就進入起跑區,最終佔到第二排的絕佳位置。
陳囿任更拿出秘密武器之二-巧拼。他笑說別看這小小一片沒什麼,在寒冷微雨的東馬開賽前,能舒適自在的坐在巧拼上隔絕地面濕冷,相比其他跑者寒風中還得忍受蹲在地上的痛苦,便宜輕便的巧拼在當時引來週遭許多跑友羨慕又忌妒的眼光!
至於完賽後的心得,曹純玉笑說:「完賽後其實沒什麼感覺,只是覺得終於跑完了,而且好冷喔!」很感謝芷瑄立刻借給她外套保暖。一直到上頒獎台曹純玉才醒過來,原來自己打破了全國紀錄,那時才感動地流下淚來。
回顧運動生涯,曹純玉表示要感謝很多人的支持,尤其是教練兼男友陳囿任,多虧有他的帶領才能走到今天。而主辦單位特別邀請運動好友們拍攝加油影片,一句句對曹純玉的打氣及支持,讓她不禁流下感動的眼淚。
資料來源/動一動don1don
責任編輯/D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