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跌倒還能奪冠?超級肯亞人宰制世界半馬錦標賽
1
跌倒還能奪冠?超級肯亞人宰制世界半馬錦標賽
2
滾筒按摩的最佳時間
研究證實滾筒按摩的最佳時間、使用方法
3
NIKE 啟動 BREAKING2 計劃 大膽挑戰馬拉松2小時極限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跌倒還能奪冠?超級肯亞人宰制世界半馬錦標賽

2016-10-17
話題 跑步 馬拉松 新聞 路跑 半馬
中為冠軍Kamworor,左為亞軍Karoki,右為莫法拉。 ©cardiff2016.co.uk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研究證實滾筒按摩的最佳時間、使用方法

2020-07-08
知識庫運動傷害運動恢復肌肉痠痛跑步

你只在跑步後滾筒放鬆嗎?泡棉滾筒已成為許多人運動前後的必備工具,成本低、隨時隨地可執行,讓它成為廣受使用的小工具。但你知道哪個時間點滾滾筒比較好?怎麼做?對我們有什麼影響呢?綜合近期多項研究,我們整理出跑者該如何充分利用滾筒,幫助你的跑步再升級!

滾筒按摩的最佳時間
研究證實滾筒按摩的最佳時間、使用方法

跑步前

一篇2019年發表於《身體訓練與運動療法》期刊的文獻回顧,綜合了以往49項研究,其中26項都證實泡棉滾筒對即時運動表現的影響。雖然這些研究大多是測量垂直跳躍等爆發性動作,而這類動作與多數跑者的訓練較無關聯;但是,許多研究顯示泡棉滾筒可增加柔軟度並減少肌肉僵硬感,合理推測,這樣的功用可讓人以更好的狀態開始跑步,進而增進表現。

上述2019年研究的作者指出,將泡棉滾筒納入熱身的一部分,對運動需要的柔軟度和力量產出都特別有效,當然對跑步也同樣有效,因此建議,跑前熱身可結合滾筒和動態拉伸。

怎麼做? 該研究作者之一、南非開普敦大學運動醫學臨床醫師Hayd’n Hill受外媒《跑者世界》採訪時指出,訓練前,建議以目標在壓力等級十級中的第五級來滾筒放鬆。滾動時在該部位四處移動,可讓你評估滾動是否有幫助、或者是否需要進行更多滾動。

時間/次數︰ 開普敦大學另一項相關研究的作者Wayne Lombard建議,身體每個部位來回滾動30-60秒為一回合,各回合之間可短暫休息,並趁休息時稍微活動,讓肌群有時間對刺激做出反應。Hill與Lombard兩人都認為,讓身體的髂脛束、股四頭肌、小腿後肌等各部位輪流活動,遠比在兩回合之間被動休息來的有效。

如果跑前時間緊迫,那麼每個身體部位進行一回合即可;但對於長期緊繃以及壓痛的部位,兩到三回合的放鬆可能帶來更好的效果。滾筒放鬆結束後請盡速開始跑步,因為滾動增加的柔軟度可能不會持續超過10分鐘。

動態拉伸
跑前熱身可結合滾筒和動態拉伸

跑步期間

在馬拉松賽道上,跑者約16 公里之後停下來休息、放鬆的狀況並不罕見,但如果你參加一場接力賽或是田徑比賽,在高強度跑步並休息後,還要繼續下一趟高強度的跑步,此時泡棉滾筒再幫助你嗎?答案是不確定的。

一項研究請跑者們分別在不同場合進行兩次高強度的800 公尺跑步,兩次相隔30分鐘,並在間隔時間做一些滾筒放鬆(不到半小時);另一次,他們改在間隔時間被動休息(什麼都不做,單純休息)。結果顯示,這些跑者第二次800 公尺的時間沒有明顯改善,也沒有明顯變差。因此,如果你習慣使用滾筒,請盡情享受並保持適度壓力,雖然不一定有幫助,但也不會導致受傷。

各種自主按摩工具,如滾筒、花生球、刺刺球、以壘球或網球替代按摩球

跑步後

一項2019年發表於《生理學前沿雜誌》的相關研究,總結泡棉滾筒的效能,指出許多證據證實,泡棉滾筒被使用於熱身,比被當作恢復工具來的好。不過,較新的文獻回顧也發現,泡棉滾筒減少了延遲性痠痛,並增加研究人員所說的「壓力痛苦閾值」。依照上述論點,跑步後的滾筒放鬆類似於其他做法,例如穿壓縮裝備、泡冷水或熱水澡,可讓你的雙腿在下一次跑步時感覺更輕盈。

怎麼做? 跑後的滾筒放鬆要施加多少壓力?Hill醫師表示,與跑步前相比,跑步後可以施加更高的壓力等級,並專注在你的問題部位,包括長期問題,以及在跑步中發現的任何新問題。在這些問題部位之間輪流滾動,並觀察上一輪滾動後有沒有什麼改變。

 

跑後滾筒放鬆
跑步後可比跑步前施加更高的壓力等級

此外,常見跑者在睡前做常規的滾筒放鬆,是否有意義呢?答案是可能有好處,而且幾乎沒有風險。一項研究指出,每週滾筒放鬆3次,連續4週,可提高柔軟度;透過滾筒,在漫長的一天結束時可放鬆脊椎和身體緊繃處。

 

資料來源/Runner's World, PubMed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NIKE 啟動 BREAKING2 計劃 大膽挑戰馬拉松2小時極限

2016-12-13
話題NIKE馬拉松跑步

NIKE於今日正式啟動 Breaking2 挑戰計劃,這一在創新上的大膽嘗試旨在挑戰和解放人類潛能。

與所有大膽的夢想一樣,Breaking2 著眼於一個無所畏懼的目標,意圖幫助跑者在兩個小時內跑完馬拉松。

許多人覺得這不可能辦到。這意味著要將當前2小時2分鐘57秒的男子世界紀錄時間縮短百分之三。但是正是這樣的挑戰驅動著 NIKE 前進,從不可能中勾畫著未來運動的藍圖。

為實現這一壯舉, NIKE 正在與一個來自多個科學和運動領域的頂尖成員所組成的團隊合作。這是一個針對運動員、產品、訓練、營養和環境的整體方案。

Breaking2 探索未知,同時給人類提供了一個機會,去探索不可能的邊界究竟在哪裡。它是 NIKE 使命的終極體現:將創新和靈感帶給世界上的每一位運動員。

NIKE Breaking2 挑戰計劃三位菁英成員,左起 Lelisa Desisa、Zersenay Tadese 和 Eliud Kipchoge ©Nike

根據Runner's World的推估,這項成就應可在2030年之前被達成。Nike有辦法大幅提前、創造奇蹟嗎?

使命

1954年,羅傑·班尼斯特爵士(Sir Roger Bannister)率先在四分鐘內跑完了一英里。Roger Bannister不僅只是打破了一個紀錄,他還重新界定了運動員的能力極限,並激發了其他運動員的信心。在這一年之內,又有24名跑者完成了相同的壯舉。

這個了不起的故事給了我們這樣的啟迪,去實現不可能的目標這一信念蘊藏在人類深層的潛能中。畢竟,正如 NIKE 聯合創始人兼傳奇性田徑教練比爾·鮑爾曼 (Bill Bowerman)曾經說過的,“跑步的真正目的不在於贏得比賽,而在於測試人心的極限。”

究其核心,Breaking2 的意義超過了馬拉松本身。

馬拉松兩小時完賽的壯舉,挑戰著人們對於運動可能性的認知,將重新設定人們對產品的期望值,並使耐克能夠在跑步這項運動中獲取驚人的洞察。這些經驗有益於耐克所從事的一切,從產品到服務的層面並最終造福所有的跑者。而不去挑戰這一無所畏懼的目標才是真正的失敗。

Sir Roger Bannister於1954年一英里跑進4分鐘。 ©impossiblehq.com

運動員

要想在兩個小時內完賽馬拉松,意味著全程26.2英里(42.195公里)的馬拉松,每一英里(1.6093公里)都要提高速度七秒。即便對於世界上最好的跑者來說,這也是一個巨大的飛躍。

NIKE 投入了大量時間選定了三名精英運動員,他們將整裝待發(並胸有成竹)地去迎接挑戰。

來自肯尼亞的埃利烏德·基普喬蓋(Eliud Kipchoge),來自厄立特里亞的澤森內·塔德塞(Zersenay Tadese),以及來自衣索比亞的勒利薩·戴西沙(Lelisa Desisa)已躍躍欲試,去迎接這一不可能的挑戰,即在兩個小時之內完賽馬拉松。他們不懼怕未知——他們挑戰未知,在這段旅程中他們無所畏懼。

©Nike

埃利烏德·基普喬蓋(Eliud Kipchoge)

國家:肯亞
年齡: 32 
身高: 5'6"(168公分) 
體重: 115磅
最佳紀錄: 12:46(5000米),26:49(10,000米),59:25(半程馬拉松),2:03:05(馬拉松)

Eliud Kipchoge ,32歲,11月5日出生於 Nandi 區的 Kapsisiywa,已經獲得奧林匹克運動會和世界大賽的雙料獎牌。Eliud 從高中開始即跟隨自己的教練和導師開始跑步。Patrick Sang 至今仍然是他的教練。

在2003年, Eliud 在國際田總世界越野錦標賽中打破了青少年5000米的紀錄。之後,Eliud 成為了世界錦標賽的冠軍。在2012年,Eliud 用59:25的成績創下了半程馬拉松的最佳紀錄。

Eliud 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時獲得了5000米的銅牌,2008年北京奧運會5000米銀牌。在最近的2016里約奧運會上他獲得了男子全程馬拉松的金牌。以2:04:00的成績奪得柏林馬拉松的金牌之後,他的個人最好成績提升了5秒。之後他再次創造了新的紀錄,在2016倫敦馬拉松上以2:03:05的成績奪得金牌。

Eliud Kipchoge ©Nike

澤森內·塔德塞(Zersenay Tadese)

國家:厄利垂亞
年齡: 34 
身高: 5'3"(160公分)
體重: 119磅
最佳紀錄: 12:59(5,000米),26:37(10,000米),58:23(半程馬拉松),2:10:41(馬拉松)

Zersenay Tadese,34歲,2月8日出生於厄利垂亞的 Adi Bana。他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獲得的10,000米項目銅牌,成為厄利垂亞第一個獲得奧運獎牌的選手。他還獲得過2006年國際田聯世界越野錦標賽20公里的項目的冠軍,也是厄利垂亞第一個獲得此獎項的選手。

Zersenay 在2006年至2009年間四次蟬聯世界半程馬拉松錦標賽的冠軍,2012年又再次獲得冠軍。他在2010年里斯本半程馬拉松上打破了世界紀錄,並在國際田聯世界越野錦標賽中獲得一枚銀牌和兩枚銅牌。Zersenay 同時還是2004、2008、2012和2016這4屆奧運會上極具競爭力的參賽選手。

在2009年,Zersenay 成為世界上第二個能夠在同年的3個不同的世界錦標賽上獲得獎牌的選手。Zersenay 現在擁有男子半程馬拉松58:23的紀錄。他的兄弟,Kidane Tadese 也是一名專業的長跑運動員。

Zersenay Tadese ©Nike

勒利薩·戴西沙(Lelisa Desisa)

國家:衣索比亞
年齡: 26 
身高: 5'9"(175公分)
體重: 125磅
最佳紀錄: 27:11(10,000米),59:30(半程馬拉松),2:04:45(馬拉松)

Lelisa Desisa,26歲,1月14日出生於衣索比亞。在他跑步生涯的早期,Lelisa 以公路跑為重心。在2010扎耶德國際半程馬拉松上,他打破了個人最好的成績,以第三名的成績跑進了1小時。他同時還獲得了許多知名的比賽冠軍,包括 Boilermarker 15公里公路大賽,櫻花10英里大賽(Cherry Blossom 10-miler),Bolder Boulder 10公里大賽和德里半程馬拉松。

Lelisa 在2013杜拜馬拉松比賽中以2:04:45的成績完成了自己的馬拉松處女秀。他獲得了2013波士頓馬拉松的金牌,並將自己的獎牌上交給波士頓,以此緬懷爆炸事件中的犧牲者。在2015年,他以2:09:17的成績再次獲得波士頓馬拉松的冠軍,並於2016年獲得銀牌。

Lelisa Desisa ©Nike

團隊

在兩小時內跑完馬拉松的想法多次被提出,而 NIKE 向來尋求突破。出於對跑步的長期熱愛,NIKE 早在2013年便開始致力於找到一個有針對性的馬拉松跑鞋解決方案。這些努力最終在2014年的夏天轉化為一項致力於突破兩小時馬拉松記錄的全面承諾,Breaking2 團隊也應運而生。

該團隊由一群滿懷熱情的世界級專家組成,他們來自於生物力學、專業教練、設計學、工程學、材料研發、營養學和運動心理學、生理學等各行各業。該團隊所具備的多樣化技能知識庫旨在激發分子水平上的表現性能。從天氣狀況到運動服,該團隊將細究 Breaking2 項目的每個細節,最大限度地挖掘 Eliud、Zersenay以及 Lelisa 的潛能。

©Nike

創新

要想跑出完美的比賽,運動員需要最具創新性的產品—— Breaking2 挑戰的關鍵支柱,這也是 NIKE 能夠提供無可匹敵的表現性能的原因。經過多年廣泛研發,Breaking2 將首發一系列有望提升每位跑者的開創性創新技術。

挑戰

要想跑出前所未有的速度,環境決定一切。每一秒都需要仔細考慮路線和條件方能實現優化。

有關於馬拉松兩小時完賽挑戰的具體日期和地點將於明年公佈。

資訊來源:Nike、Runner's World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