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打死不退!英國超馬阿嬤成功挑戰雙程斯巴達松
1
打死不退!英國超馬阿嬤成功挑戰雙程斯巴達松
2
熱血超級鐵人終成眷屬──冠至與小宛緣定普悠瑪
3
馬拉松賽後恢復指南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打死不退!英國超馬阿嬤成功挑戰雙程斯巴達松

2016-10-17
話題 跑步 馬拉松 故事 路跑 高齡

斯巴達超級馬拉松 (Spartathlon) 可謂馬拉松長跑的經典賽事,近幾年台灣長跑好手如吳勝銘、邱淑容、陳進財、盧明珠、羅維銘等人都曾一一成功挑戰,在古希臘戰士的雕像前喝下象徵榮譽的那一杯水。而英國則有這麼一位超馬阿嬤,不但挑戰了這個「斯巴達松」,還成功完成來回雙程的壯舉!

Mimi Anderson 於2015年成功挑戰雙程斯巴達松 ©Sparta Photography Club

別名「斯巴達松」的斯巴達超級馬拉松堪稱世界最長超級馬拉松之一。這個比賽起源於一個故事,在西元前490年,馬拉松戰役開打前,一位雅典傳令兵「Pheidippides」從雅典一路奔跑至斯巴達,請求斯巴達的援助;希臘戰勝後,又一路跑回雅典傳捷報而力竭身亡,往返的距離總共492公里。而斯巴達松就是將這單段路線和距離做為比賽標準,不只如此,比賽還規定,選手得在36小時內跑完全程245.3公里,而且沿途還必須經過75個關卡,每個關卡都有一個截止時間,若未能在規定時間內抵達檢查點(check point),則失去比賽資格。賽事進行時,日間氣溫可高達39度,夜間在山中則可能降到10度以下,嚴峻艱難的賽程吸引全世界頂尖好手前來競技,卻往往只有三分之一的選手可以完賽。

Mimi Anderson 2015年成功挑戰雙程斯巴達松 ©Sparta Photography Club

其實,這不是安德森第一次挑戰斯巴達松。她在2011年便以32小時33分的佳績奪下第三名,並於2013年首次挑戰雙程斯巴達松,可惜那一年她鎩羽而歸。

2015年9月底,安德森再度回到雅典的起跑線,和其他數百位選手一同出發。她以35小時07分的成績完成了官方賽事,從雅典跑到斯巴達。稍作休息之後,她開始折返,並以47小時的時間跑回到雅典。

Mimi Anderson 與英國隊的隊友們。 ©marvellousmimi.com

完成壯舉之後,在她的官網部落格中,她提到自己仍然不敢相信她做到了這個她在兩年前就設定好的目標。她覺得今(2015)年的賽事比以往更加艱難,不過她保持專注,專心一致在自己的雙腿上,她不斷告訴自己「你可以做到」。她說,自己最艱難的時刻是在距離終點約75公里處,當時她覺得自己的雙腿已經不聽使喚,她想著「天啊,這段路真的好漫長。」於是,她採取比較保守的跑法,以便能夠節省自己的體力。再跑了16公里左右,她覺得自己的身體又慢慢恢復了活力,她就這樣一路跑到終點。

她說,她相信自己是目前為止,唯一完成這項壯舉的女性。

賽後,除了感謝網路上如潮水般湧來的恭賀訊息,她也一再對於她的支援團隊與一路上前來提供協助的人們表達感激之意。她說,「如果沒有你們,我絕對不可能做到。」

Mimi Anderson 與此次參與支援的隊友們。 ©marvellousmimi.com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熱血超級鐵人終成眷屬──冠至與小宛緣定普悠瑪

2017-05-29
話題故事趣味新聞鐵人三項跑步

如果你是一個運動咖,你會選擇在什麼地方求婚?比賽的終點也許是個好地方。4月8日晚間,在台東普悠瑪鐵人三項比賽的終點前,上演了一段場面極為感人的求婚記。一位男選手捧著一大束花在終點前守候著初226完成馬拉松抵達終點的女選手,然後單腳跪地向她求婚。這樣的畫面也許不難見到,但最特別的是,兩位都是完成226項目的超級鐵人,而且都是凸台的常客,他們,一位是專業教練廖冠至,一位則是熱愛運動的公務員吳宛玲(小宛)。

同為226超級鐵人的廖冠至在普悠瑪鐵人三項向吳宛玲求婚成功。 廖冠至/提供

廖冠至:科班出身的強者

輔大體育系科班畢業的廖冠至,畢業後擔任游泳教練一職,不過後來因為腸病毒肆虐,學習游泳學童變少,冠至教練因此積極考照轉任健身教練,在健身房負責拳擊有氧和飛輪等等課程。說到鐵人三項,冠至教練表示早期有參加過,不過當時騎車抽筋未完賽,因此斷了一段時間,近期會密集參加是因為同事揪團,沒想到一開始回到賽場就拿分組第一,之後加入有廠商資助的浩捍鐵人隊,得獎上凸台廠商會贊助報名費,因此也陸續參加過許多場賽事。近期冠至則是加入另一個廠商博克多所成立的鐵人隊,他表示一開始是使用產品有些合作,得知他們要成立鐵人隊便欣然加入,廠商會補助達標菁英選手隊服、商品等等,也有許多同好可以交流吸收經驗,因此這幾年便認真訓練、提升自己的競賽表現,成為頒獎凸台的常勝軍。

廖冠至與吳宛玲都是完賽226的超級鐵人。

吳小宛:從公務員變運動咖

至於小宛其實是一位公務員,彰師大美術系畢業的她目前從事美編工作,穩定的工作模式讓她開始想尋求一些不一樣的生活,覺得自己學美術太靜態,想找一些動態的活動,因此開始參加跑團和上健身房。也是由於健身房會員的號召,她跟大家一起報名路跑賽,生活於是變得更加活躍起來,臉書照片也從溫柔靜美的下午茶變成到處跑步的運動紀錄照。小宛表示,他學生時代就喜歡運動,出社會工作之後開始想運動,不過進了健身房之後覺得跑跑步機有點無聊,因此開始上團體課,同時也參加一些跑團例如大腳丫、Nike老虎城夜跑團等等,沒想到一跑就上癮,一開始參加路跑賽還在舒跑盃奪冠,於是漸漸將距離拉長,比到全馬還不滿足,近年更加入鐵人的行列,逐年進步,終於在今年普悠瑪完賽距離最長的超級鐵人三項。

兩位應運動星球編輯之邀在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前重現求婚場面。

因跑步結緣 在鐵人三項開花結果

小宛表示,與冠至結緣是在她的初馬:高美溼地馬拉松,因為他是她的配速員,兩人配合得宜,讓小宛初馬便以3小時24分拿女總一,真是一鳴驚人的練武奇才!小宛說,在健身房就知道這位教練,只是沒什麼互動,直到一起約跑步訓練之後才慢慢培養出感情。因為兩人有共同的興趣與喜好,認識之後假日往往都在相約參加比賽,還分別拿獎,因此戀情發展極為順利。至於會玩鐵人三項,小宛表示是想給自己一些不同的刺激,跑步雖好玩,但鐵人三項可以運用到不同的身體肌肉,覺得更有挑戰性。她2015年初標鐵就拿女總8,2016挑戰113,2017就進階到226,都成功達標,不過她表示自己最害怕的還是開放水域,因為還是有許多的不可控制因素。

儘管如此,兩人已經培養出絕佳默契,戶外運動將他們結合在一起,也讓他們在其中享受到許多成果與喜悅。身為一對情侶,最棒的就是兩個人有共同的喜好,可以一起參加比賽或活動,一起分享其中喜怒哀樂的奮鬥過程,並一起為彼此加油打氣、互相扶持,比賽的路途就好比人生有起有落,一起走過這些風風雨雨的歷程,便能讓彼此的生命更加美好。最可貴的是,儘管有些年齡上的差距,彼此並不在意,而且能互相支持、陪伴,那真是愛情中最不易卻最美麗的一環。

兩人參加馬拉松或鐵人賽是常勝軍。 廖冠至/提供

226終極挑戰 成求婚舞台

冠至與小宛正式交往已有近三年時間,開始考慮往人生下個階段邁進。小宛在普悠瑪的超級鐵人三項比賽,也許就是個最好的機會,因為這是鐵人三項的最長距離比賽,一般女生要能完成這樣的距離已經非常不容易。冠至決定要在今年這場比賽給她一個驚喜,於是早早聯絡好鐵人隊與台東花蓮的朋友,為他準備求婚海報與花束,他自己則挑選好婚戒,準備在她回到終點的時候向她求婚。

求婚現場花絮。 廖冠至/提供

未來目標:KONA度蜜月

隔天冠至還參加了51.5的標鐵項目,也以分組第四作收,驚人耐力令人讚佩。另外,前一天其實還有同樣參加226項目的鐵人教練趙昱翔向女友求婚成功,成為終點前稍早的矚目焦點,這些花絮都讓普悠瑪這場賽事變得非常溫情且浪漫。小宛表示,普悠瑪算是兩人定情之地,因為她的初鐵就是在冠至的陪伴之下在這裡完成。至於婚期,兩人都表示現在還早,不過在2018年一定會結婚。

對於未來的目標,冠至說他將會在下半年於澎湖舉辦的IRONMAN TAIWAN全力以赴,希望一定要拿到KONA世錦賽的資格,好讓兩人明年能夠去夏威夷度蜜月。

兩人要幸褔地走下去唷~

撰文、攝影/Oliver Wu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馬拉松賽後恢復指南

2016-06-29
知識庫運動傷害全馬訓練路跑運動恢復馬拉松跑步

現今馬拉松運動越來越熱門,就代表越來越多人開始參加這樣的活動,但是並不是每位參加的選手,都是時常在跑步的人,往往在參加之後就會感到全身酸痛,為了避免這樣的狀況,所以在賽後的恢復更需要下點功夫,所以藉由依照跑馬後不同的時間,應該安排不同的恢復動作,來讓身體獲得最好的休息以及修復。

馬拉松賽後恢復指南 ©ShutterStock

完賽後24小時

在完賽後,每隔15~20分鐘,做抬腿的動作,讓累積在腳部末梢的血液可以藉由地心引力的幫助來加速循環,幫助代謝血液不好的物質,並且加上冰敷,減緩腳的腫脹與延遲性疼痛。在飲食部分更要完整的補充蛋白質、碳水化合物、電解質以及水分。

在食物的選擇上可以選擇有豐富Omega3的野生鮭魚以及亞麻籽;具有抗氧化能力的莓果類;可以快速消化的碳水化合物與蛋白質的脫脂牛奶或是希臘優格;具 有豐富蛋白質的雞肉以及蒸過的毛豆;富含鉀的香蕉以及可以對抗自由基、幫助修復以及減緩發炎症狀的胡椒都是很好的食材。

完賽後48小時內

可以開始做一些簡單的伸展與按摩,對於感到比較疼痛或是酸痛的部位,更要利用慢慢的伸展與按摩來幫助恢復。按摩完後還要藉由適當慢步與抬腳幫助腳部的新陳代謝,如果腳部還是相當具有疼痛感,可以利用一些消炎乳膏,來幫助消炎。

完賽後72小時內

在完賽後72小時內,身體的腎上腺素已經退去的差不多了,延遲性酸痛就會開始出現,導致一些不好的情緒出現,這時應該稱著對於賽事還記憶猶新時,趕快記錄 下這次馬拉松賽中的準備與表現,有哪些地方做得不錯,或是這次的表現中有哪些不完美,藉由這些記錄可以快速的讓你轉移這些身體上的不舒服以及不好的情緒。

完賽後3天

這時候的身體是最需要藉由休息幫助恢復的時候,最好的方式就是增加睡眠的時間幫助修復。另外在這個時候也可以開始做一些輕鬆的運動,像是輕鬆的健走、游泳 或是做瑜珈以及騎腳踏車並隨時補充適量的水分,就是先不要開始跑步。利用這些輕鬆的運動幫助身體循環,代謝掉那些還存留在身體的毒素,以及保持肌肉的柔軟 度。這時也可以開始做一些深度的按摩與伸展,或是做更完整的冰敷,來達到最好的修復效果。

完賽後6天

在經過6天的休息、伸展、按摩、完整營養與水分補充、恢復運動與冰敷後,終於可以開始一些輕鬆緩慢的跑步訓練,再回到跑步訓練之後,不要太過要求自己的強度,只要先慢慢找回跑步的感覺就好,以免操之過急,反而讓之前的恢復都白費了。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