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訓練動作
  • 啞鈴
  • 上半身肌群
  • 健身
  • 下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瑜伽
  • 重量訓練
  • 初階訓練
  • 跑5K
  • 跑步
  • 運動器材
  • 核心肌群
  • 肩部肌群
  • 跑步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再創紀錄!史上最速阿公不到四小時完賽馬拉松
1
再創紀錄!史上最速阿公不到四小時完賽馬拉松
2
106年全國青少年鐵人三項錦標賽熱鬧收兵
3
韌帶撕裂感動全世界!成就奧運最偉大經典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再創紀錄!史上最速阿公不到四小時完賽馬拉松

2016-10-18
話題 跑步 馬拉松 故事 路跑 高齡

來自加拿大安大略省,今年85歲的「史上最速阿公」艾德·惠特洛克 (Ed Whitlock) 破紀錄沒有極限!上週日(10/16),他在多倫多馬拉松穿著已有30年歷史的背心以及跑了15年的鞋子,如願以低於4小時的3小時56分33秒通過終點線,這項成績較2004年所創下的85至89歲分齡組馬拉松世界紀錄4小時34分55快了近40分鐘。

前不久,惠特洛克爺爺已經分別打破半馬及一英里的分齡世界紀錄。他今年4月24日在加拿大滑鐵盧半程馬拉松比賽跑出1小時50分47秒的成績,以平均每公里5分15秒的速度、9分18秒的差距打破了2006年由德國人吉歐格·加百列 (Georg Gabriel) 所締造的紀錄(報導連結);在一英里方面,他則於今年6月10日在安大略省劍橋市的一英里跑步賽(The Cambridge Classic Mile)中,以7分18秒55跑完一英里,也打破德國人 Joseph Galia 在1985年所締造的85歲以上年齡組別紀錄,當時他的成績是8分4秒07(報導連結)。

85歲的Ed Whitlock在多羅多馬拉松以3小時56分33秒完賽,為他的跑步紀錄再創新猷。 ©cbc.ca

放慢腳步?惠特洛克:我做不到

惠特洛克表示:剛起跑時覺得自己好像衝得太快,中途也一直不斷地提醒自己要放慢腳步,但是總是做不到。在這樣快快慢慢的速度之下到了25k,他決定不要再給自己設定目標,只希望一切能夠開心完賽。
 
惠特洛克年輕時就開始跑步,致力成為最認真的跑者。可惜大學時期因為受傷使得成績下滑,40歲之後開始重回馬拉松的懷抱。從1,500公尺到馬拉松距離的多項長跑世界紀錄。2004年,73歲的他在一次全馬比賽中,跑出了2小時54分48秒的成績。目前,他也是全世界70歲以上的高齡跑者中,唯一一位全馬能跑進3小時的人。

惠特洛克為人所知的是他獨特的訓練菜單:其中包括他會在附近的墓園一口氣繞圈跑上3小時。每天持續的練習,惠特洛克也表示自己的妻子布蘭達是一位很包容他的女士,不但不會限制他,反而鼓勵他再跑快一點。

惠特洛克爺爺接下來還會創造更驚豔的紀錄嗎?一起期待吧!

Ed Whitlock平時會在家裡附近的墓園練習 ©cbc.c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106年全國青少年鐵人三項錦標賽熱鬧收兵

2017-05-27
賽事跑步話題單車游泳鐵人三項

106年全國青少年鐵人三項錦標賽熱鬧登場,小二練游泳成功改善氣喘的邱柏升,第一次參加全國小鐵人賽,便以20分19秒在13歲男子組稱王;13歲女子組由去年橫掃小鐵人賽冠軍的「飯桶」范博涵以20分23秒封后。
 
這項比賽27日在天母台北市立大學舉行,分為13歲、12歲、11歲、10歲、9歲、8歲和7歲男、女子組,得先游泳200公尺,接著騎自由車5.4公里,最後再路跑1.25公里。「鐵搭檔」組由學童游泳200公尺,再由親屬路跑1.25公里。
 
全家都愛運動的鄭博修便和大女兒鄭羽均搭檔,老婆楊佩真和小女兒鄭羽婷搭檔,組兩隊參加「鐵搭檔」組。楊佩真說:「這種小選手搭大選手的比賽並不多,蠻特別的,挺有意思的,所以我們全家一起報名。」

全家都愛運動的鄭博修便和大女兒鄭羽均搭檔,老婆楊佩真和小女兒鄭羽婷搭檔,組兩隊參加「鐵搭檔」組。 中華民國鐵人三項協會/提供

13歲男子組計57人參加,游泳第二位出水的新北市新莊國中邱柏升,在游泳轉自由車的轉換區超車成功,隨後便一路領先到底,以20分19秒率先抵達終點,僑仁小鐵人隊李杰庭20分41秒第二,台北市博愛國小胡祐誠21分30秒第三。
 
新莊國中一年級的邱柏升,從小就有先天性氣喘,雙親聽說游泳可以改善氣喘,小學二年級開始讓他學游泳,不僅氣喘症狀明顯改善,還游出興趣,接著進階玩 小鐵人,五年級第一次參加小鐵人賽便拿到第三名,讓他好有成就感。

13歲男子組冠軍邱柏升。 中華民國鐵人三項協會/提供

13歲女子組共33人報名,新竹縣成功國中一年級的范博涵技高一籌,以20分23秒一馬當先封后,FT超冠鐵人陳胤柔22分19秒第二,新竹縣十興國小吳欣儒23分08秒第三。
 
164公分的范博涵,有個很可愛的綽號叫做「飯桶」,范博涵笑說:「因為我很會吃飯啊,一餐可以吃兩三碗飯。」問她之前戰績,范博涵說:「去年由鐵人三項協會辦的全國小鐵人賽,我應該每一場都有參加,而且全部都拿冠軍。」

范博涵是在國小三年級,和同學一起玩鐵人三項,三項當中以自由車最強,跑步最弱,至於練鐵人三項的樂趣,范博涵說:「就得牌的成就感啊!」另一個附加效益,則是得牌時,范爸爸會加發獎勵金。

13歲女子組新竹縣成功國中一年級的范博涵技高一籌,以20分23秒一馬當先封后。 中華民國鐵人三項協會/提供
小選手們奮力踩騎。 中華民國鐵人三項協會/提供
小選手們拚勁十足。 中華民國鐵人三項協會/提供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韌帶撕裂感動全世界!成就奧運最偉大經典

2016-08-09
故事奧運里約奧運跑步話題

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會的400公尺準決賽中,德里克-雷德蒙(Derek Redmond)由於右腿肌肉撕裂,跌倒在跑道上。但他並未因此放棄比赛,最终在父親的攙扶下走到終點。

©bicirunsalamanca.com

每四年一奧運;每四年一池淚。奧運會選手的艱苦我們無法想像,但比賽就是如此殘酷,無論運動員們多麼渴望榮耀,大多數人得到的卻只是失望。

那一刻,尤為苦澀,他們悲傷的不僅是一次的失利,更是傷嘆四年努力化為泡影。每個冠軍的背後都有著心酸的血淚史,但也許不會有人比德里克-雷德蒙的淚水更讓人印象深刻。

所有人都記得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會的那一刻:一位在絕望中拼命站起來的英雄,一位愛惜兒子的偉大父親,​​他們攜手共同走向終點。

©bicirunsalamanca

“現在人們還常常提起那件事,”在1992年奧運會結束六個月後雷蒙德說,“得到大家的關心是件開心事,但我更想把一切都拋在腦後,忘記那次比賽。”

時運不濟,雷蒙德的兩次奧運會之旅都被傷病所終結。儘管1992年的他成績出色,而且是奪冠的熱門選手,但人們只會永遠的記住他在父親的攙扶下含淚完成400公尺準決賽的那份堅持與頑強。

而他也再沒有機會向世界證明自己的實力:巴塞隆納奧運會的兩年後,隨著他阿基里斯腱發炎的第十一次手術,雷蒙德的職業生涯就此完結。

遠在北安普頓的雷蒙德的媽媽詹妮在電視上看到兒子與丈夫互相攙扶的瞬間,流下了眼淚。
後來在接受採訪時,她說她已經好久沒見過雷蒙德這麼傷心了。上次她看到自己的兒子這麼難過是因為在他六歲生日時沒得到想要的自行車。

©bicirunsalamanca.com

雷蒙德在賽場上的勇敢舉動為他以後做一名鼓舞人心的演講家奠定了基礎。

除此之外,這次意外還在許多方面影響了雷蒙德的生活,那一年,另一位在巴塞隆納奧運會中失利的游泳選手莎倫-戴維斯(Sharon Davis)特地找到雷蒙德表達了她的同情。

兩年以後他們就結婚了,而且雷蒙德也因多年使用止痛藥而患上了胃潰瘍。

“我永遠不會鼓勵別人去做我做過的事,”他說,“但是對於我自己,我會堅持的做完我想做的事,不需要別人的鼓勵。”

©bicirunsalamanca.com

巴塞隆納的奧運會兩年後,雷蒙德被告知職業生涯結束,而且不會再代表自己的國家出戰了。但雷蒙德並沒有屈服,他決心要和命運再搏一次,於是他又加入了英國籃球隊。

他還送給讓他遠離職業體育運動的外科醫生一張球隊的簽名照。後來他又加入了英式橄欖球聯合會,但是未達到打甲級聯賽的標準。雷蒙德還參與了角鬥士(英國天空電視台知名電視節目)節目,成為了約翰安德森(John Anderson)的助理裁判。

在此之前他就已經獲得“名人角鬥士”的稱號。雷蒙德現在是英國田徑組織短跑與跨欄項目的發展部主任,同時作為一名演講家進行著各地的巡迴演說,講述他的奧運會勵志故事和其他成功事蹟。

分享文章
  • 訓練動作
  • 啞鈴
  • 上半身肌群
  • 健身
  • 下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瑜伽
  • 重量訓練
  • 初階訓練
  • 跑5K
  • 跑步
  • 運動器材
  • 核心肌群
  • 肩部肌群
  • 跑步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