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訓練動作
  • 健身
  • 啞鈴
  • 上半身肌群
  • 下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瑜伽
  • 運動器材
  • 重量訓練
  • 初階訓練
  • 跑步
  • 核心肌群
  • 跑5K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秒殺賽事2017金門馬拉松 10月24日下午2時開放報名
1
秒殺賽事2017金門馬拉松 10月24日下午2時開放報名
2
大迫傑二度訪台 激勵初全馬跑者:不斷想像衝過終點線的那一刻!
3
超馬一姐盧明珠:長跑像陽光、空氣和水一樣不可或缺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秒殺賽事2017金門馬拉松 10月24日下午2時開放報名

2016-10-24
話題 跑步 賽事 馬拉松 路跑

由金門縣政府主辦、中華民國路跑協會承辦,譽有戰地馬拉松知名度的「2017金門馬拉松」,將於明年1月14~15日登場。這項在上一屆報名創下十八分鐘內就「秒殺」的賽事,將於10月24日下午2時開放網路報名。想要體驗不同特色賽事的民眾,千萬要把握機會。

報名及活動訊息請洽中華民國路跑協會官網查詢。其中,路跑組11.2公里(報名限額一千人,報名費三百元)、全程馬拉松(報名限額二千人,報名費八百元)及半程馬拉松(報名限額三千人,報名費六百元),報名日期為2016年10月24日14:00起至2016年11月18日17:00止,如於報名截止日前限額已滿,亦不再接受報名。

而五公里健康休閒組則於2017年1月14日07:00~07:45現場排隊領取號碼布及紀念衫(數量有限,每人限領一份,不可代領,先到先得,發完為止)。

為讓民眾深度體驗金門之美,除了規劃獨特戰地風情迷彩做為整體設計,這次適逢金門馬拉松十週年,不僅活動日期首度延長為兩天、競賽組名額也由五千人增加為六千人。現場將同時舉辦馬拉松嘉年華活動,讓更多民眾可加入特色馬拉松行列,體驗金門「十全十美」的戰地文化,見證金門馬拉松邁向第十年的經典時刻!

金門特殊的戰略位置和歷史背景,使金門馬拉松成為少數具備戰地風情的馬拉松賽事,兼顧和平教育和城市觀光兩項意義,堪稱是離島唯一連續舉辦十年的戰地馬拉松賽事。

金門縣副縣長吳成典表示:「金門馬拉松截至今年為止已舉辦九年,也是離島唯一舉辦九屆的賽事活動,每年吸引超過22000人參加這項賽事,因為特殊的賽事景色,每年來自內地中國、香港、澳門、日本、美國等各國喜愛路跑的民眾也不少,尤其中國遊客去年更達到近700位,同時也帶動兩岸民間體育的交流,可見金門具有如此吸引力,讓大家能夠透過馬拉松來欣賞不同的風景及體驗。」。

「2017金門馬拉松」累積十年的經驗與能量,追求進步、力求創新,不論賽制或周邊規劃年年皆有突破。金門縣政府教育處長李文良說:「金門馬拉松除了在賽道上仍會設置模擬槍砲加油聲之外,還增設戰地元素戰備迷彩偽裝網、戰地坦克車等,並會播放軍中情人鄧麗君的歌聲,沿途更有熱情金門民眾為選手們加油,展現獨一無二的戰地馬拉松特色。」。

此外,為鼓勵更多女性跑者參加,2017金門馬拉松女子組競賽獎金特別調高與男子組相同,全馬與半馬組總獎金更達110萬。主辦單位更祭出全馬破最佳紀錄獎金10萬元、突破金門馬拉松場地全馬紀錄獎金1萬元、半程另頒發5千元。另外,凡國內選手破國內馬拉松賽紀錄保持人記錄者,主辦單位將再各頒10萬元,期盼透過高額獎金能夠邀請各方路跑高手一同挑戰,跑出新巔峰!

金門馬拉松具有道路平坦、賽道風景、獨特人文及戰地風情的特色,全程馬拉松完賽限時更長達七小時,因而贏得「初馬天堂」的美名。令許多海內外跑者聞香而來的金門高粱酒,則被視為參賽的重要動力。 不少跑者對於金門馬拉松賽道沿途閩南古厝保留完好,西式洋樓建築群與傳統民俗相融的美景,讚不絕口。金門熱情的鄉親組成啦啦隊為遠道而來的選手加油鼓勵及夾道佈置的創意加油看板,已令此賽事成為跑者間口耳相傳的「必搶、必跑、必玩」年度經典馬拉松賽事,第九屆更創下十八分鐘內報名「秒殺」紀錄!

第十屆的金門馬拉松為深度推廣全民運動與特色觀光,首次將賽程改為兩天,1月14日健康休閒組(5公里)及路跑組(11.2公里)將搶先登場;1月15日則舉辦全程及半程馬拉松專業賽事,預計將吸引超過兩萬兩千人報名參加,廣邀國內外運動好手呼朋引伴攜手迎向金門馬拉松的下一個十年!

金門馬拉松為2017年的首場離島馬拉松賽事。本屆金門馬拉松以「十全十美」為主軸,路線從金門大學出發,行經古寧頭牌樓、雙鯉湖、慈湖、三角堡、中山紀念林、乳山故壘、太湖、大武山、八二三戰役勝利紀念碑、瓊林古聚落等「十大金門之美」景點。透過整體賽事規劃與週邊活動體現濃濃的戰地風情,參賽跑者可規劃行程,暢遊金門體驗特色的鄉土民情及特產店,如:地方特色風獅爺、戰地坑道最多、金門酒廠及特有砲彈鋼刀、金門特產貢糖、牛肉乾、金門古厝等,體驗金門特殊人文特色。

更多報名及活動訊息請洽中華民國路跑協會官網查詢。

2017金門馬拉松10月24日14:00開放報名,要搶要快!

競賽項目

©中華民國路跑協會

路線說明

©中華民國路跑協會

2017金門馬拉松

date 2017年1月14~15日(星期六~日)
place  國立金門大學
web 報名請上 中華民國路跑協會官網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大迫傑二度訪台 激勵初全馬跑者:不斷想像衝過終點線的那一刻!

2019-11-25
馬拉松新聞跑步話題NIKE全馬訓練

日本馬拉松紀錄保持人大迫傑繼去年首次訪台後,上周五(22日)與其指導教練Pete Julian一同來台展開4天行程。適逢馬拉松賽季,大迫傑在媒體分享會中激勵即將挑戰初馬的跑者:把內心不安心情轉化成最大的動力,在準備過程中不斷想像衝過終點線的那一刻!

大迫傑二度訪台 激勵初全馬跑者:不斷想像衝過終點線的那一刻!

這趟4日台北之行,大迫傑和指導教練Pete Julian不僅帶來「Nike學生長跑菁英疾速訓練營」等多項課程,並與台灣各層級長跑運動員、馬拉松愛好者與教練深度互動,實際傳承其寶貴的訓練技巧、經驗與知識;在媒體專屬分享會中,更分享兩人間密切的合作互動。

大迫傑與教練Pete Julian於2014年展開合作,建立起深厚的信賴及默契。在教練Pete Julian眼中,大迫傑的成功在於其高度的專注力與為目標灌注的驚人努力,他提到:「大迫傑是一位意志力十分堅定的選手,他為目標付出了超乎想像的努力,在邁向成功的每個階段,更是百分之百的專注與投入。」

談及與教練的互動相處,大迫傑形容:「如果選手是車子的話,教練就像是導航;儘管沒有導航系統,車子也能前進,但是在導航系統的輔助之下,兩人就能一起找到最好的道路。」

在教練Pete Julian眼中,大迫傑的成功在於其高度的專注力與為目標灌注的驚人努力

台灣跑步文化日益興盛,面對即將到來的馬拉松賽季以及即將挑戰初馬的跑者,大迫傑建議道:「第一次要挑戰全馬,內心感到不安是一定的,但是這股不安的心情也能轉化成最大的動力,幫助你持續鞭策自己;此外,在準備過程中不斷地想像自己衝過終點線的那一刻,也是非常有幫助的動力來源,當完成這個艱難的挑戰後,日後回想起來一定會覺得這是一趟很棒的旅程!」

對初全馬跑者的建議,教練Pete Julian表示:「完成全馬是一個很大的夢想與目標,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如果你願意去嘗試,按部就班地去執行訓練計畫,就一定可以完成;能完成全馬將會是一輩子都值得驕傲的一件事情。」

「面對任何事情,無論如何都踏出一步去試試看。」大迫傑堅韌的精神意志力,無論在運動上、工作上或生活中的任何面向,都是一股正面激勵的力量,鼓舞更多人以堅定的信念,放下猶豫並持續精進自我,不客氣地挑戰夢想!

大迫傑建議初全馬跑者,內心感到不安是一定的,但這股不安心情也能轉化成最大的動力

Nike學生長跑菁英疾速訓練營傳承訓練技巧

22日的「Nike學生長跑菁英疾速訓練營」中,大迫傑與Pete Julian化身訓練營主教練,與29位來高中及大專院校的學生長跑菁英運動員展開長跑專業訓練課程。此課程由Pete Julian以大迫傑平日的訓練菜單為基礎、親自為學生長跑菁英運動員們進一步規劃合適內容,訓練重點在幫助跑者們穩定地提升速度。大迫傑也透過與跑者近距離的互動,在現場悉心觀察學員的動作與練習狀況。

大迫傑與Pete Julian在訓練結束後與學生長跑菁英運動員暢談心得,並傳授正確的跑步訓練觀念。Pete Julian提及:「完整的馬拉松訓練應該結合正確的速度效率練習、重量訓練及體能恢復,肌力和耐力都很重要,每週每月的累積後,速度自然會提升。」

大迫傑與Pete Julian化身訓練營主教練,與29位高中及大專院校的學生長跑菁英運動員展開長跑專業訓練課程

參與訓練營的同學也把握機會向大迫傑及教練請益。台北市立大學李翰暄詢問,當面對大賽時心態該如何調整﹖大迫傑透露:「每次比賽時的心態都是一樣的,從日常訓練的累積中,慢慢強化自己的心志,比賽日要做到的反而是盡量保持平常心。」

資料來源/Nike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超馬一姐盧明珠:長跑像陽光、空氣和水一樣不可或缺

2016-06-23
故事專訪跑步人物誌馬拉松越野跑

​當一項運動變成像是陽光、空氣、水一般缺一不可時,對於盧明珠來說,長跑已經不是單純運動這麼簡單而已,而是已經成為生活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同事引路,發現跑步新世界

2004年因為同事的引領,讓盧明珠從以前的負重登山,轉變到了現在跑步的生涯。從一開始的短程跑步,慢慢成長到參加三鐵、馬拉松,到現在的超級馬拉松比賽。她一開始對於跑步還不是相當的了解,只是因為那時換了工作的環境,對於工作感到壓力,經由同事的介紹,想要紓壓才開始跑步。在十年的跑步生涯中,她慢慢體會到跑步這項運動跟自己踏實的個性很相像,需要一步一步穩定的向前邁進,就與她的人生哲學中一步一腳印的理念不謀而合。另外,她喜歡在跑步的時候思考事情,包含許多人生的哲理與問題。以上種種,加上在後期完成超級越野馬拉松這種超長距離比賽時的成就感,讓她更加無法自拔地愛上長跑這個運動。

2015東吳超馬參賽中的盧明珠

增強心智耐力 超越體能極限

而在她後期超級馬拉松的鍛鍊上,因為這些疲累與磨練,更讓她體會出一種可以從控制自己的身體到控制自己心理的感覺。在超級馬拉松的比賽上,因為比賽難度與時間大幅增加,跟以往馬拉松比賽比起來,需要更多心理上的力量支撐自己完成這項比賽。以往馬拉松的比賽可以單憑身體原有的能力去完成比賽,但是超級馬拉松比賽則往往已經超過身體的負荷。當身陷賽道之中已經十多個小時,拖著疲憊的身軀,只能靠著自己的意志力去完成這個比賽時,這時候心理方面的能力就顯得相當重要,如何運用意志力去克服這些困難就變成是訓練時的重要課題。如何在訓練中慢慢去練習傾聽自己身體的聲音?盧明珠說,一開始先慢慢地學會培養自己的身體能力,進而增強心理方面的力量。她也說道:心理上的能力越強,越能夠減緩在超級馬拉松訓練以及比賽上的恐懼感,也能夠更容易突破撞牆期。

家人支持,面對挑戰無所畏懼

在她這樣全心投入超級馬拉松的背後,有一群默默支持著她的家人與老公,這些家人當然也是她最堅強的後盾,讓她有更有信心去完成每一場比賽。縱然如此,她如何能同時兼顧家庭、工作與比賽?她說因為他的家人們都深信「唯有快樂的家人才會有快樂的家庭」的理念,所以她的家人與老公都相當鼓勵她去參加自己所喜歡的運動或訓練,正因為家人的支持,她更可以無所畏懼地去參加比賽。然而,她也說道,正是因為家人如此無條件地支持她,所以她更應該珍惜與家人相處的機會,在生活中她會儘量把家庭日排進例行的訓練與比賽中,藉由這些機會能讓她有更多的時間與家人相處。

攀越巔峰,一山還有一山高

攀越巔峰方知絕頂的美。面對未來,盧明珠不想滿足於現在的成果,當然會想要去挑戰難度更高的比賽。在參加完9月底於日本所舉辦的168公里UTMF(Ultra-Trail Mt. Fujic環富士山超級越野賽)之後,她更想前往義大利參加UTMB (Ultra-Trail du Mont-Blanc環白朗峰極限越野馬拉松) ,為獲得這個極限越野超跑的聖杯而上場與世界好手拼搏。但,由於她住在嘉義,不像在北部有這麼方便的交通,可以輕易前往高山做超級越野賽的訓練,所以她只能藉由參加自助超馬來增加自己訓練的機會並累積經驗,並在訓練中找到自己的缺點來改進。

越野長跑兩要素:配速+傾聽自己身體的聲音

對於有心想要從事長跑的人或是剛接觸長跑不久的人,盧明珠的建議是,對於跑超馬這件事是千萬急不得的,不要一心想要趕快跑出好成績,而是應該藉由慢慢累積跑的距離與訓練次數,先從自己的身體控制開始練起,進而到可以控制自身的心。另外,配速也相當重要,雖然「配速跑步」以及「傾聽自己身體的聲音」聽起來很抽象,不過這兩點卻是在超馬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如果沒有辦法做好配速以及好好的控制自身的生理與心理狀況,一昧的上路去跑馬拉松,反而不會有好的成績與表現。她相信,在累積了一定時間的練習之後,你會慢慢體會到這些道理。馬拉松是跟自己的比賽,千萬不要為了追上別人的成績而盲目的練習與參加比賽,如果反而因此而受了傷,更是得不償失。最後,對於一些正在經歷撞牆期的練跑者,她的建議是,如果真的遇到無法突破的瓶頸時,多半是因為身心都已經疲乏了,這時不妨找教練或是團體一起訓練,可以藉由他們的經驗分享與互相鼓勵幫助自己成長;或者,可以暫時轉移目標到別的運動,藉由適當的鼓勵與抽離,可以幫助你更加容易突破撞牆期。
 
對於跑步已經成自己的陽光、空氣跟水的盧明珠來說,跑步這項運動早已是自己身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了,也相信她這般的熱愛長跑,能夠讓她在未來更多得賽事上創下佳績。

撰文/Macario Pei
​攝影/鄧穎謙

分享文章
  • 訓練動作
  • 健身
  • 啞鈴
  • 上半身肌群
  • 下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瑜伽
  • 運動器材
  • 重量訓練
  • 初階訓練
  • 跑步
  • 核心肌群
  • 跑5K
  • 跑10K
  • 徒手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