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極地超馬好手林義傑自創品牌「SUPERACE」 訴求自我超越
1
極地超馬好手林義傑自創品牌「SUPERACE」 訴求自我超越
2
5大跑步呼吸問題
跑步時用口或鼻呼吸?節奏多少? 專家解答5大跑步呼吸問題
3
5種練習讓你邁向45分跑10K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極地超馬好手林義傑自創品牌「SUPERACE」 訴求自我超越

2016-10-28
話題 跑步 越野跑 馬拉松 服裝

極地超馬好手─林義傑推出機能時尚服飾品牌SUPERACE,從運動員的經驗與需求出發,並結合機能性、環保與時尚設計。昨(10/27) 品牌正式發表,熱愛運動的名模好友王心恬出席發表會,身著SUPERACE演繹運動時尚之美!品牌更以百萬打造全球唯一結合「行動補水x O2O概念試衣間」的行動展示車,將於11月26日「SUPERACE RUN愛水守護日」路跑活動中,讓跑者們隨時補水!凡報名參加路跑賽,就能得到SUPERACE Eco-lor機能布料背心一件、手攜式水壺套等好禮。該品牌商品11月起將於SUPERACE品牌官網,以及實體店家夥伴如拓荒者、277自轉車等通路販售,價位從NT$ 880元~NT$ 8,680元之間,無論設計到用料質感都屬上乘,是熱愛運動又注重生活品質的你不可或缺的運動配備!

極地超馬好手林義傑推出機能時尚服飾品牌SUPERACE,運動名模王心恬到場力挺。

SUPERACE依專業跑者需求與規格設計 兼具風格與品味

品牌創辦人林義傑以自己是運動員的需求出發,全程參與產品研發和設計,從布料、設計及細節,親自測試到滿意為止。林義傑提到,跑者需要輕巧、透氣、排汗以及符合需求的裝備,SUPERACE與台灣紡織界機能性布料大廠興采與南緯合作,生產具備專業機能性的風格運動服飾及配備。高端軟殼外套類採用高密度三層貼合技術增強防水、抗風效果的科技面料(科技面料3L,從外到內是織物層、防水透氣材料層、保護層),具有抗皺、抗撕裂性,堅固耐用,不僅能阻隔外面的強風滲入體內,另一方面又能將身體的汗氣排出,達到真正的乾爽舒適。使用咖啡紗布料,更強化了吸濕排汗、防臭、防晒等功能,讓喜歡戶外運動的名模王心恬直說:「觸感就像第二層肌膚一樣舒適,而且透氣性極佳,無論從事何種運動,都要穿著SUPERACE。」特別的設計巧思還有,在領口邊緣處加入耳機線穿孔功能,後背也有鑰匙口袋設計,方便收納運動時隨身的重要物品。SUPERACE品牌總監成家嘉表示,產品線包含了專業路跑與越野服裝和配備,延聘專業流行服飾設計人才精心打造,滿足臺灣人越來越高的運動需求。

除了舒適透氣的質料,多功能的設計體貼運動者的各項需求展現巧思,另主打環保材質不傷肌膚,大人小孩都可以安心穿著。

守護水資源 SUPERACE 百萬打造行動補水車

SUPERACE用嚴苛標準與守護地球的決心創立品牌,將「守護」視為品牌精神的一環,持續推動關懷地球水資源,每年SUPERACE在台灣、內蒙、寮國、吳哥窟規劃4大站極地超級馬拉松賽事,並響應國際巨星麥特戴蒙所創立的water.org基金會,藉以落實守護地球水資源的行動。在產品面,SUPERACE的布料特別選用「南緯實業」Eco-lor環保省水染色技術機能性紡織,在製程中可大幅減少80%排水量 與60%碳排放量;SUPERACE除了產品使用環保製程之外,更強調實際行動,百萬打造全球唯一結合「行動補水X O2O概念試衣間」的行動展示車,也在記者會上首度公開亮相。展示車包含了一個特別的創意,除了是可移動的補水站,同時也是品牌試衣展示間,另外更結合Online to Offline的行動銷售功能,未來品牌補水展示車將陸續於各大賽事會場或跑友聚集的大型運動場地,免費提供補水服務。

SUPERACE品牌精心打造的「行動補水X O2O概念試衣間」的行動展示車不但是一台行動展示間,還是一個可移動的補水站。
「行動補水X O2O概念試衣間」內部陳設。
訴求環保,只要您攜帶水壺來跑步,都能前來補水。

今年11月26日,SUPERACE將於新北市微風運河廣場,舉辦品牌第一屆大型路跑「SUPERACE RUN愛水守護日」路跑賽,除了表達守護水資源的理念外,結合「行動補水X O2O概念試衣間」的品牌展示車,也會到活動現場讓參賽跑者隨時補水!創辦人林義傑:「每年五百多場的路跑活動中,所耗費的紙杯量非常驚人,台灣每年丟棄的紙杯高達15億個,屬於複合材質的紙杯回收不易,這場活動我們將不提供紙杯,希望大家改用水壺,一起用行動來守護唯一的地球。」品牌特別為此設計一款手攜式水壺套要送給跑者,它可以輔助運動中手拿水瓶的不便利性,更可隨時補充水也不浪費任何一個紙杯。活動目前已吸引數千人報名參加。

推廣超馬賽事之餘,林義傑對於環境守護等議題亦投注許多心力。

SUPERACE官網:superace-sport.com

SUPERACE RUN愛水守護日
date 2016年11月26日(六)
time  早安場-上午8點開跑、晚安場-下午4點起跑 
place  新北市微風運河廣場
race  10公里、5公里
web 報名請上 活動網站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跑步時用口或鼻呼吸?節奏多少? 專家解答5大跑步呼吸問題

2020-09-10
觀念呼吸訓練跑步訓練跑步知識庫

跑者們都知道跑步時臀腿肌力的重要性,但大部分都沒注意到,其實跑步過程有另一塊肌肉力量正大力推動著你向前-橫膈膜,它直接影響著你跑步時的呼吸,更決定了你會不會氣喘吁吁、全身疲勞,甚至跑姿能否維持住,對跑步表現相當重要。為了年目標賽事想好好練跑的你,一定要了解跑步時最無形卻有關鍵作用的「呼吸」。

5大跑步呼吸問題
跑步時用口或鼻呼吸?節奏多少? 專家解答5大跑步呼吸問題

Q︰為什麼跑步時要保持有效呼吸?

A︰降低疲勞、維持好姿勢

橫膈膜運作的方式如下:吸氣時橫膈膜收縮,橫膈膜的頂部下降,胸腔上下徑增大,使胸腔容積變大以吸收氧氣,而氧氣可供給肌肉產生能量。一般狀況下,人體吸入氧氣,並經吐氣將二氧化碳排出體外。但如果無法吸進充足的氧氣,身體中二氧化碳無法有效排出而累積,容易引起呼吸急促,也使跑步更加困難。也就是說,跑步時呼吸加快其實不是為了增加氧氣量,主要是為了排除二氧化碳。

許多跑步新手從胸口呼吸而不是從橫膈膜呼吸,進一步限制了氧氣攝入量。美國維吉尼亞州 Resurgent Sports Rehab 體育認證專業駐地經理 Michael Jordan 指出,除了氣喘吁吁,還有些跡象顯示你無效使用橫膈膜,包括脖子和背部緊繃或疼痛、肩膀太低或太高、軀幹旋轉不對稱、圓背或是漏斗胸(最下端的肋骨凸起),以及反常呼吸。相反地,如果跑步時能專注於穩定的呼吸、確保有效呼吸,那麼將能消除疲勞並維持良好姿勢,也讓你跑步時更輕鬆,事半功倍。

吸氣橫膈膜向下推
腹式呼吸時,吸氣橫膈膜向下推,使整個胸腔的容積增大 ©大是文化《雷神索爾也在練的隨時版核心基礎運動》

Q︰為什麼我跑步時老是呼吸困難?

A︰還沒調節適應

這種問題常見於跑步新手,因為他們的身體還沒調節適應這種呼吸加速的狀態,並對心臟和肺部造成巨大的影響,也導致無法在沒達到換氣閾值下跑步。美國西雅圖物理治療師暨跑步教練 Erik Bies 指出,當你無法深呼吸或是夠快速地呼吸,就無法滿足身體對氧氣的需求,此時身體就會開始產生壓力反應,讓你感到更掙扎或恐慌。

Q︰該用鼻子或嘴巴呼吸?

A︰鼻子吸氣、嘴巴吐氣

為了避免喘氣,請先減速,並保持在你可以說出一些句子的配速。Jordan 建議通過鼻子吸氣、嘴巴吐氣,可以最輕鬆的方式進行氣體交換。經過數週的持續訓練後,你的身體將會以增加換氣閾值的方式來適應,例如血管新生。

鼻子吸氣、嘴巴吐氣可最輕鬆地進行氣體交換
通過鼻子吸氣、嘴巴吐氣,可以最輕鬆地進行氣體交換

Q︰跑步時的呼吸節奏要怎麼掌握?

A︰2:2、2:1、3:2…找自己適合的節奏

跑前先練腹式呼吸
每個人因應自身訓練情況和當下運動強度,都有適合自己的呼吸節奏,而一但身體適應了跑步時的快速呼吸,就該開始專注於有節奏的呼吸。無論你適合什麼節奏,跑步前或是早晨起床後,可先花 5 分鐘平躺,將手放在自己的肚子上,緩慢深呼吸,手隨著吸氣時上升,呼氣時下沉。當你躺著呼吸感覺舒適,可嘗試走路時腹式呼吸,接著嘗試跑步時腹式呼吸。

2:2 呼吸
職業跑者暨教練 Neely Spence Gracey 建議,先吸氣兩次,然後呼氣兩次,也就是所謂 2:2 呼吸,有助於調整配速。呼吸越穩定,身體太痛苦的機會就越小,並能確保氧氣穩定流入肌肉。

一開始練習 2:2 呼吸,可先將此節奏納入步行,接著納入輕鬆跑,並逐漸增加專注於此節奏的持續時間。當你專注呼吸時的舒適度提高,可以試著用此節奏跑更快,例如納入節奏跑或間歇跑中。練習同時,請注意呼吸可以幫助你估計配速、忍受快速帶來的不適,因此能進一步提高你的換氣閾值。

要注意的是,練習 2:2 先以 15-20 秒快速跑步或 30 秒爬坡來回練習;最後,將此節奏納入更長的間歇,例如 800 公尺或 1600 公尺間歇,並在吸吐之間輪流換腳。

3:3 或 4:4 呼吸
輕鬆跑時可嘗試。

2:1、4:3、3:2 等,吸氣比吐氣長
不少人建議吸氣比吐氣時間長的節奏,例如快跑時吸 2 吐 1、輕鬆跑時吸 4 吐 3 或吸 3 吐 2。上述方式你都可以嘗試看看,才會找到哪種方法最適合自己、執行起來最自然。

延伸閱讀:跑步搭配3:2節奏呼吸 讓你跑得更穩、降低傷害

節奏呼吸可搭配在心裡計數
節奏呼吸可搭配在心裡計數

Q︰跑速加快時怎麼呼吸?

A︰在心裡計數

在訓練和比賽時,職業跑者暨教練 Gracey 都會使用 2:2 呼吸,同時在心裡計數。一開始 4 個呼吸是 1、接著 4 個呼吸是 2,依此類推從 1 數到 100,然後重新計算。這樣讓她感覺不斷實現訓練大目標中的小目標,並能保持專注。尤其在地形多變化的比賽中特別有用,因為上坡呼吸較困難、下坡呼吸較容易,此時保持穩定呼吸,而不是被跑錶上的數據搞的心情忽上忽下,可確保你更可能達到目標速度。

資料來源/Runner's World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5種練習讓你邁向45分跑10K

2018-03-16
跑10K觀念訓練動作跑步知識庫

跑步愛好者都曾在速度上遇過瓶頸,這時多數人不知道問題出在哪,甚至認為「我的極限就如此」。然而美國鐵人三項界名人Dan Empfield曾說過「我相信幾乎每位45歲健康男性的身理潛力,都能讓他們在45分鐘內跑完10公里」,何況更年輕的你。別以為自己不可能!試試以下Dan Empfield建議的方法,幾周後將發現,身體會自己帶您達成出乎意料的10K速度。

5種練習讓你邁向45分跑10K

Tips 
以下訓練最重要的前提是:任何速度訓練都應該是身體準備好之後才能進行,如果身體告訴你無法達到,甚至有心臟疾病等健康問題者,寧願避免做過多速度訓練。

 1  專注跑步

專注跑步並非不做游泳、騎自行車等其他交叉訓練,而是避免做太多交叉訓練。像菁英選手每周約練跑190-260公里(120-160英里),所以他們沒有很多剩餘時間能做其他訓練。
 
當然,你絕不用停止其他訓練,在建議的里程數:每周至少56公里、盡量保持80-100公里的要求下,你如果沒有剩餘做時間騎車、游泳之類的交叉訓練,沒關係,幾周後您將獲得新的跑步速度,並能撥空做交叉訓練。練跑天數上,你可能認為不用每周跑5-7天佔據所有日子,但如果要挖掘出潛力就非這麼做不可,甚至平均每天不只跑一次,因為某些日子早晚都跑。

 2  1天練跑2次進步快

任何菁英泳者都會嘲笑「每天沒游兩次泳還能真正進步」的想法;跑步也如此,很少國家級以上的選手一天不練跑兩次,甚至有些人一天跑三次。因此,每周選1-3天練跑兩次,將大幅幫您提升跑速、實現目標。

 3  訓練忍痛能力

並不是每一次都要跑快,而是將快跑控制在全部跑步訓練的三分之一左右,而當您加快速度訓練時,速度必須真的很快、很吃力。跑快可能帶來的運動傷害也是訓練之一,這個概念是,我們必須訓練抵抗疼痛的能力,因為如果沒有受過痛苦的訓練,將會在壓力一來時馬上放棄變快。
 
當跑速變快,運動表現自然提升,持續忍受高度痛苦的時間也增長,因此,增強疼痛接受度的唯一方式就是把自己放在痛苦中。而當你能在快受不了卻仍盡力向前跑時,運動表現自然會進步。

 4  適當舒緩

運動強度高的訓練日隔天,可搭配較輕鬆的訓練來讓身體恢復。一般來說,恢復速度取決於年齡,但也不是每次都如此精準,例如同一名跑者有時做一天強度高的訓練,隔天需搭配一天低強度訓練,但身體狀況良好時,也可能兩天強度高搭配一天強度低,身體會告訴你恢復了沒,只要記住「做你身體想要的」。
 

恢復速度取決於年齡,同時也要視身體狀況調整

 5  在平坦跑道上全力快跑

訓練速度的快跑與其他痛苦程度高的運動在質量上完全不同,例如越野跑會使人強壯,但它和快跑不同,不會因為越野跑而跑得更快。要提升跑速,請選擇在平坦跑道上進行如節奏跑、法特雷克跑、間歇跑的速度訓練,這將打下良好基礎。要注意的是,速度訓練一定要選擇完全平坦的地形,以你最大的努力全速奔跑,因為這樣的地形無處可躲、沒有找藉口的機會,才能真正回歸跑步本質。

至於為什麼訓練要比比賽速度來的快?首先,這是讓身體裡控制能量轉化的粒線體知道如何運作的最好方式;其次,幾天速度訓練後,你將會發現身體會跑地更有效率,增加你的「跑步經濟性(running economy)」。

速度訓練應選擇地形平坦的跑道

資料來源/ACTIVE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