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跑步
  • 重量訓練
  • 跑10K
  • 跑5K
  • 徒手訓練
  • 瑜伽動作
  • 初階訓練
  • 瑜伽
  • 跑步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自行車騎士必備的8種核心訓練
1
自行車騎士必備的8種核心訓練
2
全運會鐵人三項四連霸
冠軍選手打造冠軍菜單 鐵人王者張團畯帶領16位鐵人邁向夢想巔峰
3
個人噴射系統:Jetman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自行車騎士必備的8種核心訓練

2016-11-10
知識庫 戶外運動 單車 核心訓練 訓練動作

騎自行車這項運動一直以來都深受許多人的青睞,不少自行車騎士都會去挑戰長距離的行程,但如果想要擁有更好的騎行能力,除了要增加騎乘的訓練量來訓練心肺能力以及加加強腿部肌肉外,身體的核心肌群訓練更是讓你突破目標的重要關鍵。

對於自行車騎士來說,核心肌群訓練除了可以訓練到身體內外的肌肉,還可以提升肩關節和股關節的穩定性,透過單車把手與座墊進而達成整個身體與自行車的連動性,將身體產生的力量利用四肢傳導出去。

 1  棒式訓練

步驟1:將身體呈現一直線,將雙手平放在地板與肩膀同寬,保持身體的水平。
步驟2:收緊我們的臀部以及腹部,開始進行,一組動作約做30秒,重複三組。

棒式訓練 ©active.com

 2  橋式訓練

步驟1:平躺在地板上,雙手放兩側,將膝蓋彎曲呈90度。
步驟2:運用臀部力量將身體整個拱起來,腹部收緊,將身體成為斜斜一條線。一組約做10秒下,重複5-8次。

橋式訓練 ©active.com

 3  超人式

為了要增強訓練目標,可以加一個瑜珈球或是半圓平衡球來做訓練。

步驟1:將右手彎曲成90度,手肘壓在半圓平衡球上,雙腳撐在地面上。
步驟2:將左手向前延伸,左腳往上打直抬起,停置3-5秒換手撐起。重複10次交替此動作。

超人式 ©active.com

 4  橫向深蹲

這個動作能幫助自行車騎士在騎車時,保持左右兩邊平衡。

步驟1:將雙腳打開比肩寬,雙手放在身體兩側。

橫向深蹲 ©active.com

步驟2:下蹲時,​將右腳屈膝成90度,臀部重心向後,左腳向左邊延伸,將雙手往前平伸,之後再換邊深蹲。兩邊為一次,做8-12下,持續三組。

橫向深蹲 ©active.com

 5  船式訓練

船式訓練不僅可以同時訓練到腹肌、臀屈肌、下背,還能練到大腿前側,幫助自行車騎士增加更多的肌耐力。

步驟1:坐在瑜珈墊上,將重心落在臀部,利用臀部平衡全身重量。
步驟2:身體穩定後,將雙手扶助膝蓋兩側,將腳尖離地向上抬,小腿與地面平行,膝蓋打直。
步驟3:慢慢將雙手放開、儘量平舉於身體兩側與地面平行,停留60秒,再扶住膝蓋將腿放回地板。 

船式訓練 ©active.com

 6  小鳥喝水

這個動作可以增加自行車騎士在騎車時的平衡性、柔軟度。

步驟1:雙腳站穩,將雙手展開保持水平到身體兩側
步驟2:將身體向前延伸,右腳抬起向後延伸,雙手依然保持水平,停留3-5秒換邊進行。約做8-10組。

 7  TRX弓箭步蹲

利用TRX訓練,可以幫助自行車騎士的腿部肌群增加、更加穩健。

步驟1:​將右腳伸入兩邊的TRX腳圈,左腳站穩,開始做弓箭步動作。
步驟2:隨著身體下蹲,彎曲右腳膝蓋向後延伸,到極限後慢慢回到開始動作後換腳。

TRX弓箭步蹲 ©active.com

 8  TRX低身划船

這個動作能更穩固自行車騎士的背部、腹部、肩膀、二頭肌等,讓上半身肌群更加強健,在彎腰騎車時,減少更多疲憊。

步驟1:雙手相對抓住手把,雙手向前伸直,上身向後躺直到重心都在腳跟上。

TRX低身划船 ©active.com

步驟2:穩固身體後,手臂彎曲,利用肩胛骨與核心的力量把軀幹拉近手把,再慢慢地回到開始動作。(一組約做8-12次,重複三組)

TRX低身划船 ©active.com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冠軍選手打造冠軍菜單 鐵人王者張團畯帶領16位鐵人邁向夢想巔峰

2023-03-08
鐵人三項游泳單車路跑戶外運動話題

擁有全運會鐵人三項四連霸、113 台灣最速紀錄頭銜的張團畯,在 2023 年初多了一個新身分,那就是 2023 GARMIN TRI 營戰三鐵訓練班總教練!

「來,下水囉!」不同於平時賽場上那個神情嚴肅、戴著耳罩式耳機、殺氣騰騰的選手角色,轉換新身分的張團畯光著腳站在泳池邊,一下拍肩詢問學員近況、一下蹲在泳池邊指導,舉手投足間似乎多了一份親和力!

轉換新身分的張團畯光著腳站在泳池邊,舉手投足間似乎多了一份親和力!

這個轉折不容易,Garmin籌備許久的全台首個鐵人科學化訓練專班,透過三鐵生態系串聯最完善運動訓練紀錄,同時極力邀請台灣三鐵紀錄保持人領軍擔任訓練營最重要的靈魂人物。面對來自台灣各地經過嚴格海選脫穎而出的16 位鐵人學員,張團畯坦言壓力非常大,「每個學員的運動背景、能力、個性都不同,如何讓大家都能順利、安全的達成目標是我的責任;從選手身分轉換成教練,是一個全新的挑戰,但同時我在許多環節上更能感同身受,無論心理或生理上學員所遭遇的狀況,加以反饋。

此次肩負16位選手的夢想及期待,也是一種甜蜜的負擔,希望以自己累計近10年的國內外比賽經驗傳承給每位學員,一起邁向巔峰,無論結果會如何,我就是盡力去做,如同我最常跟學員說的那句話:Never try, never know。」

張團畯
面對來自台灣各地經過嚴格海選脫穎而出的16 位鐵人學員,張團畯坦言壓力非常大。

為期四個月的訓練營,張團畯親自設計課表,在重視科學化數據分析的同時,也講求課表內容的豐富度,他希望學員拿到課表時可以感覺到新奇、有趣,進而對訓練產生期待感。鐵人三項訓練大綱與模式皆大同小異,差別就在於細節上的安排。要達到同一種訓練目的有很多方法,經過設計會讓訓練這件事本身變得更有趣。以下將從課表、心理兩大層面,分享張團畯的帶隊心法:

張團畯鐵人訓練班
張團畯親自設計課表,在重視科學化數據分析的同時也講求課表內容的豐富度。

鐵人三項訓練課表規劃

Q1:如何針對(51.5/113/226)這三個不同距離進行課表設計?

訓練營很難去做到完全客製化課表,但我會以綜合型大方向為主,這樣整體訓練效果無論對參加哪一種距離的學員其實都有幫助,其中課表裡包含速度、耐力和速耐力等綜合型能力,最大差異為『訓練時數』,例如:標鐵平均一週練 16 個小時,113 和 226 則會練到 20 個小時。

Q2:如何分配三項運動的訓練時間、強度或總量?

基本上同一天不會安排 2 個陸上運動都跑強度課表,有人會問說游泳占整場比賽較少時間,是不是游泳就可以練比較少?對我來說其實並不盡然,有時候要進步的那 3 分鐘,往往關鍵就是在游泳,所以課表安排仍是偏向平均分配。

Q3:前、中、後期的訓練目標有何不同?

16 週課表拆成前期(6-8 週)中期(3-4 週)和後期(3-4 週)。初期訓練量會比較高,目的是把基礎打穩,量要在前期慢慢堆起來,後面上強度才能讓身體適應。前期都還是有氧耐力,強度只有 8 成,接下來會再加入速耐力。預期在 6 到 8 週可以把身體做好準備,如此一來才不會讓身體因為無法承受課表的強度而受傷。

來到訓練後期則以質量為主,讓身體狀態趨近於巔峰,最後一週調整到最好,再去面對比賽。就訓練量來說,前期比較多,中段少一點,後期主要做最後生理和心理的調整,此階段會更需要選手傾聽自己生理狀況,我會針對每位選手去做課表的彈性安排。

前兩週我給大家的課表平均訓練量是一週 15 到 16 小時,對於之前沒有進行過系統性訓練的大家來說,身體會感覺明顯疲勞,整體而言,課表時數只要沒有超過負荷,身體疲勞其實是正常的,只是前期會比較不習慣那麼大的訓練量,所以在感受上會比較辛苦。

鐵人三項訓練課表規劃
張團畯表示,訓練營很難去做到完全客製化課表,但會以綜合型大方向為主!

Q4:如何兼顧訓練負荷及恢復適應?

一再提醒大家『訓練』不只有課表,還有包括運動防護、睡眠、營養和恢復,所以無論是訓練前後,都要做好身體所需要的營養和充足的恢復。如果訓練過程中感覺到疲勞,應主動找原因並解決,每次訓練後的放鬆也一定要做足。

Q5:數據和體感哪個重要?

數據需要搭配體感才有意義。我自己會看 Garmin Forerunner 955 的『跑者晨報』,他會提供睡眠品質指標、HRV 、恢復狀態、訓練完備程度和身體能量數據等,可以用來衡量接下來一整天的作息,但僅供參考、不可依賴。

許多學員會十分在意數據表現,但例如心率,如果前一天睡不飽、工作太累等等都會受到影響;雖然科學化訓練講求精準數據,但更多時候需問問自己:『今天感覺怎麼樣?』數據搭配體感,才會呈現最終的訓練效果。

鐵人三項
張團畯表示,如果訓練過程中感覺到疲勞,應主動找原因並解決,每次訓練後的放鬆也一定要做足。

鐵人三項訓練心理

心法1:每一次課表都要拚盡全力?

以配速 4 分 30 秒的慢跑課表為例,許多學員都會跑到 4 分 10 秒,可能是出自於求好心切,但就長期訓練來說不一定是個好的循環,每份課表的用意不一樣,要你跑快的時候要快得起來、而慢跑時就得控制自己慢下速度。若每次訓練都超出計畫之外,前幾週身體或許還撐得住,但經過 2 到 3 週之後,可能就會發現自己在同樣的速度反而心率變高,疲勞因此快速累積,進而造成傷害。

不要暴衝,受傷是最大的禁忌!每次的團練中張團畯一定會跟學員耳提面命。

學員跟以前的我很像,總覺得自己不夠強,容易心急,想在每一次的課表拚盡全力。

心法2:專注當下

訓練枯燥乏味,但如何從中找尋不一樣的領悟與樂趣?如何從課表中獲得成就感?當訓練過程中感到疲倦時更要專注當下,專心可以讓一個人捨棄掉很多雜念,包括疲憊、想放棄的負面訊號。

有一次學員在跑步訓練中快要掉隊,我告訴他要專心,並且設定短程目標,例如一座橋、一根電線杆,最後他也成功在配速內完成課表。心理會影響生理,比賽或訓練大家都會怕,但是怕了就不會贏了。

來訓練營不只是練課表,更希望培養學員自我對話的正面能力和強大的心理素質,這對於他日後無論面對什麼場合和比賽,都將有很大的幫助。

鐵人三項訓練心理
張團畯表示,學員跟以前的我很像,總覺得自己不夠強容易心急,想在每一次的課表拚盡全力。

教學相長,教練和你們一起成長

接下 GARMIN TRI 三鐵訓練班總教練之後,張團畯努力在訓練、家庭與工作三方之間尋求平衡,生活變得更加忙碌。以前全職選手每天還可以有充足的午休時間,現在一天有 30 分鐘就很幸福了!

我期待學員問問題,但也很害怕他們問問題。張團畯坦言,自從扛起 GARMIN TRI 營戰三鐵訓練班總教練的任務之後,每天打開訊息都是滿的,但在解決學員問題的過程中,他也表示自己收穫良多,釐清了許多以前選手不曾注意到的細節。

雖然沒辦法為每位學員客製化課表,但我每天都會在Training Peak上關注16位學員完成課表之狀況,適時給予提醒不要超速及注意身體。

張團畯處處留意細節,並以自身經歷給予最直接的鼓勵,用心陪伴學員跨過訓練低潮。

相信教練,相信自己

4月22、23日,張團畯將帶領 GARMIN TRI營戰三鐵訓練班共 16 位學員將站上 Challenge Taiwan 舞台,越靠近比賽難免會感到焦慮緊張,對此張團畯鼓勵學員:「會緊張、會焦慮有兩個主要原因,一是訓練沒做好,二是給自己訂的目標太高,而我現在能做的就是帶領學員一步步建立自信與目標,並且往正確的方向走,確實執行!」

跨出第一步就不要回頭,繼續往前看,不管訓練好與壞、快與慢,努力練習等待機會的來臨,越過終點線那一刻一切都值得,真正的戰士沒有選擇的權利,機會來了就上,團畯以自身腳傷困擾、疫情影響賽事等經驗不斷鼓勵學員。

你們不再只是一個人、而是一個團隊,相信自己、相信教練,跟著團隊一起前進,繼續堅持、繼續自律,直到夢想到手。 在 GARMIN TRI 營戰三鐵訓練班裡,我們看到了與選手身分很不同的團團,雖然表面上他說現階段還在與學員磨合,但處處能感受到他對於每位學員的細心與耐心。2023 年多了一個總教練頭銜的張團畯,唯一不變的對鐵人三項運動的熱情,帶領更多人一起突破自我、邁向夢想的巔峰!

Challenge Taiwan
張團畯鼓勵學員:跨出第一步就不要回頭!

關注更多Garmin TRI 營戰三鐵訓練營資訊

 

文章來源/don1don

資料來源/GARMIN

責任編輯/林彥甫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個人噴射系統:Jetman

2016-05-09
趣味趨勢極限運動戶外運動話題

這支影片介紹暱稱“Jetman”的Yves Rossy和他的門生Vince Reffet,兩人穿著一個六英尺寬的碳纖維噴氣機翼,由四個JetCat P200發動機提供52磅的動力,可以每小時125英里的平均速度在天空中飛行。

這幅噴氣機翼的效果與我們以前見過的空中滑行完全不同,飛行者Rossy與Reffet的高超技術令人難以置信,而且相當瘋狂,看著他們背著一個飛行背包,沒有任何護罩,在高空中進行高速特技飛行的表演實在令人快速分泌腎上腺素。他們在空中忽狂飆,忽而停止轉向,好像超人電影中的格鬥序列。如果你想開一架F-14靠近他們,只怕是太麻煩了。

Yves Rossy 在2012年伴隨一架噴射客機飛越 Lake Lucerne。 ©AP

55歲的Rossy過去是瑞士空軍幻影戰鬥機飛行員,及担任瑞航波音客機的機長,在他30歲那一年嘗試高空跳傘時卻沮喪的表示 :那只是空降卻無法飛起來。之後的20年,他一直在改良並試飛他一手設計的15種Jetpack。

Rossy與第一版飛行器 圖片翻攝Youtube

2009年,當時30歲的Reffet加入Rossy,接受Rossy的培訓,傳承他的志業,Reffet是一個有金牌殊榮的頂尖跳傘運動員。

左為Yves Rossy,右為Vince Reffet。 ©dotwnews.com

最新型的Jetpack動力足以將速度提升到每小時160英里。 Rossy表示,他只需相當細微的動作就可以操縱Jetpack,並控制動力的推進速度,“當你能要飛就飛,要降就降,這種感覺非常神奇。”

Jetman以杜拜為基地。 ©thatdubaisite.com
現在Jetman通常都是兩人同時出動,為杜拜天空增添不少驚奇。 ©dotwnews.com

Jetman官網:http://www.jetman.com/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跑步
  • 重量訓練
  • 跑10K
  • 跑5K
  • 徒手訓練
  • 瑜伽動作
  • 初階訓練
  • 瑜伽
  • 跑步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