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11/12本周六清晨06:30「陪伴兒童醫齊跑」路跑登場
1
11/12本周六清晨06:30「陪伴兒童醫齊跑」路跑登場
2
與SUPERACE星光馬拉松一起追逐守護地球的理想
3
進階跑者的遞減訓練法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11/12本周六清晨06:30「陪伴兒童醫齊跑」路跑登場

2016-11-10
話題 跑步 路跑 新聞 賽事

本周六,十一月十二日是醫師節,孩子成長過程中,總會認識幾個醫師好朋友,一起面對疾病的挑戰,找回健康。如果您想在這一天表達對醫師的感謝與關懷,歡迎您周六清晨6:30~11:00,一同來見證由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主辦「陪伴兒童醫齊跑」親子路跑活動。主辦單位預計參與人數達八百人,年齡分佈從五個月大的娃娃,到八十歲的長者都有,活動現場可望出現推著娃娃車或是揹著娃娃,全家出動的親子健走慢跑之溫馨畫面,以健康清新的活力為無法走出戶外享受陽光的住院急症和重症病童,集氣加油!新北市副市長葉惠青率領新聞局長張其強、衛生局和體育處等重量級官員將連袂到現場,為贊同爭取更多兒童醫療資源理念而報名參加路跑的民眾,加油祝福!

11/12本周六清晨06:30「陪伴兒童醫齊跑」路跑登場

路跑名人林義傑十分認同這個理念,挺身而出,擔任路跑愛心大使,帶動大眾路跑兼作公益,將小愛匯聚成大愛,支持瑞信為兒童做好更多事。成功中學手語社同學熱情響應,特別準備了半小時表演節目,要跟在場民眾同樂,一起HIGH翻天!

由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主辦「陪伴兒童醫齊跑」親子路跑活動,主要目的在呼籲政府和社會大眾,正視兒童醫療資源缺乏的事實,給予兒童更完善的醫療環境。目前醫院兒科醫護人力吃緊的現象亦突顯了健保架構難以鼓勵兒科人才繼續留在醫院付出心力和時間之困境。主辦單位亦獲得勃肯鞋、地中海Club Med度假村、聯安預防醫學機構、丹堤咖啡連鎖企業、太肯運動名品及復興航空等單位熱情贊助,獎項市價從十萬元到一千元不等,等著參賽者幸運中大獎。(價值二千元以上的獎項另須依照所得稅相關法令,由得獎者支付10%稅金。)跑完全程的參賽者將有完賽獎牌一面留念。跑速最快的男女各前三名還將獲得獎盃一座,更添榮譽。

愛心大使林義傑

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董事長吳春福表示,守護兒童健康必須由家庭和醫護人員一起努力。瑞信成立十四年來,致力推動建構「兒童友善醫療」環境,呼籲兒科醫師和護理師能站在孩子的高度,以同理心了解孩子對疾病的恐懼感,對醫院就診流程的陌生感,用「愛心」和「耐心」對待病童和家屬,帶給他們「安心」和「信心」,進而能「開心」重拾健康生活。這就是「兒童友善醫療」追求的「五心級」目標。追求達標的同時,更見兒科醫護人員的辛勞,因此瑞信持續籌劃兩年一度的「台灣兒童醫療貢獻獎」以鼓勵優秀醫護人員和跨領域兒科團隊,讓好的典範永流傳,帶動醫療環境的進步。今年基金會收到的醫護人員推荐報名表爆量,超越以往,最後獎落誰家?結果將在明年四月八日頒獎典禮公佈,精采可期。在此之前,我們透過舉辦健康路跑為「第七屆台灣兒童醫療貢獻獎」暖身,號召醫護人員抽空走出醫院,親子一起出門運動,聚焦守護兒童健康就該馬上行動,不能再等待。

主辦單位根據報名資料分析,本路跑活動籌劃初衷是鼓勵親子連袂報名,一同到秋高氣爽的三重幸福水漾公園運動散步,讓全家人健康都加分,親子互動更添回憶。喜歡挑戰體能的民眾選擇報名八公里組,報名數超過三百人,而純粹體驗路跑趣味或是希望帶著稚齡孩子一起響應「兒童友善醫療」理念,三公里體驗組最適合這樣的安排,報名數近五百人。總共參與人數預計達八百人,十八歲以下青少年佔約二成三。證明「陪伴兒童醫齊跑」的主題已成功吸引老中青幼四代同時出動,透過路跑支持「兒童友善醫療」之理念,跑出對醫師活力感謝和支持,也跑出對住院中或是正在接受治療的病童和家屬之滿滿祝福!

生命的過程好比參加一場路跑,名次不重要,重點是盡全力達到設定的目標,這是運動家精神。尤其一群正被急重症所苦的孩子,面臨的挑戰就是每天和生命拔河。從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歷來關懷的近千個案中發現,巨額的醫藥費已經造成整個家庭的經濟和精神上的壓力,若能及時伸出援手,將他們就有機會把握黃金治療期,面對疾病的挑戰。社會大眾不是醫護專業人員,但卻可以成為最稱職的啦啦隊,拿出愛心,支持他們,陪伴他們,繼續在人生的跑道上堅持下去,成為他們生命中的貴人。
 
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繼去年舉辦「為醫護人員而跑」路跑活動,向八仙塵爆第一線醫護人員致敬,並捐款給醫院運用,引發各界熱烈迴響。今年11月12日(周六)路跑活動再度啟動,希望能朝建立「兒童友善醫療理想國」目標,再往前推進一大步。

瑞信在籌辦路跑活動的過程中也感動了許多企業,願意提供贊助抽獎獎品給認同瑞信推動友善醫療理念的民眾。抽獎內容包括:
 
1.  價值約10萬元,Club Med提供兩大一小同行的亞洲區度假村五天四夜住宿券(不含機票)一份
2.  價值約4萬元,聯安預防醫學提供一大一小健檢使用券一份。
3.  每份價值約1300元,勃肯提供健康休閒鞋共廿份。
4.  每份價值約600元,太肯提供運動科技用品共廿份。還有神秘獎項加碼送,待現場揭曉。

周六,11月12日醫師節,我們相約三重幸福水漾公園,陪伴兒童醫起跑,不見不散!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與SUPERACE星光馬拉松一起追逐守護地球的理想

2017-07-13
賽事話題低碳運動路跑馬拉松跑步

SUPERACE品牌系列賽事舉辦至今,將於今年11月18日正式邁入第三站-SUPERACE追逐星光馬拉松,同時也成為路跑愛好者最期待的賽事之一,其品牌影響力更是深入跑友生活。除了堅持只送實用且具生活風格的品牌贈品外,更希望在活動結束後,透過真正有品質、有理念的贈品,將好的體驗延續到每個人的生活上,更是對守護地球的一種展現。

與SUPERACE星光馬拉松一起追逐守護地球的理想

追逐星空下的領導風範,只為超越極限!

這次的追逐星光馬拉松,除了以全新企劃內容登場外,更增加半馬組別,同時安排SUPERACE超馬選手擔任超狂配速員,領導當天參與的選手做最專業的配速。活動會場更設有星光戶外影展區,播放SUPERACE品牌賽事紀錄片,以及以減碳好物、在地食材、永續商品和再生利用的環保商品組成的守護市集,讓同樣關懷地球的品牌一同實踐守護精神。

SUPERACE路跑連帽排汗衫

SUPERACE品牌系列賽事舉辦至今,堅持不送一次性的贈品,因此在材質的選擇上使用興采實業的S.Café®咖啡紗,在外觀的設計上,講究實穿性與流行性兼具的連帽長袖運動款,有別於以往路跑賽事所贈送的背心及短袖,讓追逐星光的你更與眾不同!

SUPERACE環保矽膠摺疊杯

「守護」為SUPERACE重要的品牌精神之一,因此在活動現場我們不會主動提供免費紙杯,而是贈送可重複使用的環保矽膠杯給每位選手,讓你在賽事過程中能夠輕易攜帶,即時補水,並透過自身的實際體驗,了解到水資源的重要性。

SUPERACE休閒款束口後背包

台灣全新運動自創品牌SUPERACE,2016年強勢問鼎運動品牌圈給了台灣新的震撼,品牌以「Beyond The Limit」為精神。特別推出SUPERACE束口後背包,讓跑者在運動風潮盛行的時代,輕鬆展現自我的休閒風格。此款束口後背包多層次拉鍊的設計,讓跑者在使用上更具體驗性!

SUPERACE完賽紀念排汗衫

追逐星光的概念即是領導及自我超越的展現,因此這次特別增加半程馬拉松組別,只要於規定時間內完賽的選手,就可獲得由立益紡織GREEN DEFENCE技術製成的紀念排汗衫,讓勇於挑戰自我極限的跑者,不僅僅只是追逐成績上的超越,更是超越自我極限的象徵。

追逐星光馬拉松 完賽獎牌-翻轉極限款

追逐星光馬拉松,不只是追逐星光下的唯美浪漫,而是透過跑步跟隨超馬配速員的速度,超越自我極限。而完賽獎牌中可翻轉的月光及SUPERACE LOGO,意味著在星空下的極限追逐,讓獎牌多了不同趣味及層次感,更讓「TAIPEI STAR MARATHON」成為你自我超越的印記與象徵!

2017 SUPERACE追逐星光馬拉松

活動時間   2017/ 11/ 18 (六)  15:00~21:00
報名時間   即日起 ~2017年10月22日(名額有限,額滿為止)
活動地點   大佳河濱公園9號水門廣場
活動組別  : 
星光體驗組5公里
大佳河濱公園
迷你馬拉松14公里
大佳河濱公園→迎風狗運動公園→觀山河濱公園→麥帥一橋→彩虹河濱公園→美堤河濱公園→大直橋→大佳河濱公園
半程馬拉松21公里
大佳河濱公園→迎風狗運動公園→觀山河濱公園→成美左岸河濱公園→成功橋後1.5公里處折返→麥帥一橋→彩虹河濱公園→美堤河濱公園→大直橋→大佳河濱公園

報名連結  2017 SUPERACE追逐星光馬拉松
web  SUPERACE


 

責任編輯/瀅瀅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進階跑者的遞減訓練法

2017-03-30
知識庫全馬訓練間歇訓練馬拉松觀念跑步訓練跑步

《運動訓練心理學月刊》刊登了一篇愛荷華州立大學的潘泰雷蒙·艾克卡斯(Panteleimon Ekkekakis)博士的報導,他表示,越早遭遇撞牆的跑者越能享受跑步的樂趣。跨越撞牆的成就感會促使他們再次跑步,再次征服跑步中的困難。
 
當然,仍有很多跑者喜歡到最後體驗那種痛苦的感覺,但即使是他們豪不費力氣的完賽也是件好事。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如何把遞減速率應用於平常練習中。

每日跑

身為教練和運動心理學家的格雷格·麥克米蘭(Greg Mc-Millan)表示:「嘗試新的跑步方法或是適應一個新的地形都是相當困難的。當你落腳的方式發生了變化,給關節的作用力也會跟著發生變化,因為你改變了運動它們的模式,所以會造成肌肉和關節的疼痛。此外,你的心臟正忙著為你的四肢供氧,你大口呼吸都是為了這個。」
 
「用間歇或跑走的方式開始,可以降低身體和精神上的緊張感。」哥倫比亞大學的運動心理學研究員瑪麗·榮格(Mary Jung) 博士說。
 
作法:走路10分鐘當做熱身,接著跑5分鐘(能跑多久就跑多久,只要你覺得可以不用停下來),接著再走路1分鐘。每次都把間歇跑的時間遞減1分鐘,所以若一開始用5分鐘,那麼之後依次用4、3、2、1分鐘,最後在兩次跑步之間只需要走1分鐘即可。最後走10分鐘,即可結束訓練。

間歇訓練

持續練習後,上氣不接下氣的情況消失了,你可以以平穩的呼吸進入慢跑狀態。這也是為什麼有經驗的跑者用間歇跑來持續提高速度和心肺能力。
 
哥倫比亞的生物工程學家也是跑步教練的尼奇·瑞特(Nikki Reiter)說:「很多間歇跑訓練都是做等長度、等強度的重複跑,但是我們推薦的是金字塔訓練。」重複跑的長度和強度從短到長,從強到弱,讓你的身體能夠不斷地調整,去適應變化。比如,你訓練了你的肌肉,增強提高配速的能力,然後再增加爆發力,這些都能在一個訓練裡完成。
 
但如果你是一位新手,或者在休息後回來,那建議先從「單邊金字塔」開始。意思是可先減少距離,但保持強度不變訓練,完成一組訓練後,若並未感覺到不適,一段時間後,即使再增加長度,高階跑者也能增速。

作法:走路10分鐘當做熱身。接著跑下面這些距離的重複跑、間隔1分鐘的恢復跑:1英里、1200米、1000米、800米、400米。停5-10分鐘。
如果你最近都沒做過速度訓練,那麼所有的距離都可以10公里的距離目標,做配速訓練(就是在跑的時候,不能連貫說出一句話的配速);如果你的程度較好,那麼也請依然從10公里配速開始,後面再逐漸增加。

節奏跑

麥克‧米蘭表示:選擇一個具有挑戰性的配速跑,你的身體不但會被訓練到,還能更好更快地處理快速跑時劇烈呼吸時所產生乳酸。這樣你才能在身體不緊張、不僵硬的情況下加速。這些所謂的排乳酸跑,都是在你本身已經非常疲勞的時候進行的,所以當然會格外痛苦。然而,如果你在為提升速度或者快速跑步做訓練,那麼排乳酸跑更是不可缺少的。

當排酸跑越來越輕鬆時,你的備戰信心也會越來越提升(如果不是備戰,那麼你對自己跑步能力的信心也會提升)。保持信心去跑比賽是制勝關鍵,在賽前最後兩三週,你應該已經做完所有的核心訓練了,這時候很適合集中做一下排乳酸訓練,提高你最後幾分鐘在極度疲勞情況下的衝刺能力。
 
作法:走路10分鐘當做熱身,然後用排乳酸跑的配速跑2-4公里(或者是比你之前用這個配速跑過最長距離,短一點點的距離)。
最好找一個有下坡的地方,去完成最後艱難的部分,這樣比賽的時候就不會覺得太難了。
 

長距離跑

「大部分長距離跑是為了提高心肺能力,心肺能力是心臟為四肢供血的關鍵。」麥克米蘭說。無論你的心肺能力能支撐你跑3英里還是23英里,在疲勞時保持配速都是非常艱難的。但因為疲勞而大大降低配速就不只是速度或比賽成績的問題了,你還可能用了錯誤的姿勢,調動了錯誤的肌肉,然後給關節過分施壓從而造成運動傷害。我們並不是說長距離跑不好,但在超負荷時你要能即時停下來,以免受到後續的傷害。
 
作法:一周內跑一次長距離,跑完後走10分鐘當作恢復。如果一群人跑,那這10分鐘可以給你機會結交朋友。如果你是自己跑,注意每步都要紮實、平心靜氣。可以藉機感謝你的身體,希望這個好的狀態能延續到下一次的比賽。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