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超越漸凍、超馬經驗分享會:橫越臺灣、廈門到北京、斯巴達超級馬拉松
1
超越漸凍、超馬經驗分享會:橫越臺灣、廈門到北京、斯巴達超級馬拉松
2
小戴跑出超標成績! 2019 Wings For Life台灣站近6千人跑給車追
3
超越漸凍,超馬經驗分享會:信念有多大,生命的韌性就有多強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超越漸凍、超馬經驗分享會:橫越臺灣、廈門到北京、斯巴達超級馬拉松

2016-11-10
話題 跑步 馬拉松 新聞 賽事

橫越台灣超級馬拉松—東方斯巴達松 跑步做公益

號稱「東方斯巴達松」的「橫越臺灣國際超級馬拉松賽」,即將於明年度(2017.4.2)再次舉辦。 艱鉅的路況和嚴苛的天候,為此場比賽最大的賣點。 這也是一場結合公益的慈善馬拉松賽。因超馬跑者堅毅不拔,超越困境,堅持到底的精神,與 漸凍人病友超越漸凍,永不放棄的理念相通,因此每一位參賽者都是「慈善大使」,號召親友每一公 里捐五元。除了鼓勵跑者堅持完成賽事,也將善款捐給漸凍人協會,推動病友「看一片藍天」同儕支 持服務。

11 月 12 日(六)下午 14:00 至 16:30,重慶南路上的「築空間」將舉行一場超馬經驗分享會。 橫越賽的參賽跑者中,許多人同時也是「2016 斯巴達 246KM 超級馬拉松」選手。台灣代表團在此 場比賽創下完賽率 80%的優異表現。這些好手將齊聚一堂,除進行「2017 年橫越臺灣馬拉松賽」競 賽說明外,並同場分享「斯巴達 246KM 超級馬拉松」的心路歷程。 此場也邀請漸凍人協會林詠沂副理事長以及跑者陳瑞龍分享「2016 橫越臺灣國際超級馬拉松賽」 跟跑,與「從廈門到北京」歷經 38 天,全程約 2300 公里的超馬心得。

舊賽事新亮點 橫越賽 TIPS:訓練準備與參賽秘訣

此次超馬經驗分享會由漸凍人協會和中華民國超級馬拉松跑者協會聯合舉辦。主要分享給更多 願意投入公益的跑者。因有別於一般馬拉松賽事,超級馬拉松動輒數百 KM 的里程數、嚴酷的環境以 及天候,往往都令人望而卻步。為了鼓勵選手堅持完賽,中華民國超級馬拉松跑者協會別出心裁地邀 請參賽跑者擔任慈善大使,號召親友每一公里捐五元,善款用於公益,捐贈漸凍人協會。

素有「東方斯巴達松」之名的「2017 橫越臺灣國際超級馬拉松賽」也將沿用此一模式,活動當 - 2 - 天將由賽務負責人蘇榮發為有興趣參與的跑者解說明年的賽事。往年因太魯閣國家公園路況不穩,使 參賽者無法順利完賽,明年將加入備案路線,並增加休眠區,讓舊有的賽事增添新的亮點。超馬跑者 協會郭豐州秘書長更特別分享橫越賽 TIPS:訓練準備與參賽秘訣,期待更多跑者充分準備,順利完賽。

不讓「東方斯巴達松」專美於前,創下本屆雅典斯巴達馬拉松最佳完賽率(14 位代表跑者有 12 位完賽)的台灣代表隊成員,也將親臨現場,侃侃而談這場重現「馬拉松戰役」信差跋山涉水奔至雅 典的艱困賽事,精彩可期。這也是超馬跑者協會多年來積極舉辦超馬賽事,培植超馬好手的成果。

超馬勇者陳瑞龍

2016 從廈門到北京 2300 公里 陳瑞龍為漸凍人而跑 多日賽經驗分享

去年參加 2800 公里環法賽順利完賽的跑者陳瑞龍,原已報名「2016 橫越臺灣國際超級馬拉松 賽」,因原先報名的巴西聖保羅 1500 英里繞圈賽延期,而在橫越賽前毅然退賽,邀約朋友一同從廈 門跑到北京,途經江西瑞金、景德鎮、安徽合肥、江蘇徐州、山東沛縣、德州、河北霸州,穿越武夷 山、越渡長江、跑越黃淮平原,歷經 38 天,全程約 2300 公里,最終成功跑到北京。陳瑞龍跑者每 天更新自己的跑步進度,還不忘邀請親友為漸凍人協會募款,他將親自向眾人分享這段夢境般的跑步 旅程,和多日賽的珍貴經驗。

人生賽道上,漸凍人與超馬跑者堅忍不拔、堅持到底

漸凍人協會林詠沂副理事長身為病友,卻有著與跑者共同堅忍不拔的精神,他親臨「2016 橫越 臺灣國際超級馬拉松賽」參賽跑者經過的路線,沿途為跑者加油。甚至還因路況不佳而在高海拔的清 境農場受困了一夜。但這絲毫沒有影響林副理事長的前進,當天他將對參與的跑者描述這段特別的跟 跑經驗。

11/12活動流程如下:

時間 活動流程
13:30~14:00 報到
14:00~14:05 致詞 (漸凍人協會陳大謀理事長/超馬協會郭豐州秘書長
14:05~14:20 漸凍人協會林詠沂副理事長分享
14:20~14:50 從廈門到北京--2300公里 (講者:跑者陳瑞龍)
14:50~15:15 2017年橫越臺灣超馬賽說明會 (講者:超馬協會競賽組組長蘇榮發)
15:15~15:25 橫越賽TIPS:訓練準備與參賽秘訣 (講者:超馬協會郭豐州秘書長)
15:25~15:40 休息交流時間
15:40~16:15 斯巴達246公里經驗分享 (講者:郭志霄、周俊宏)
16:15~16:30 Q & A

超越漸凍、超馬經驗分享會​相關資訊
date 2016年11月12日(星期六)
place  
築空間展覽廳B(台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二號B1)
fee     免費報名 (人數限制30-50)
web    報名請填寫表格 (11/11 18:00截止)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小戴跑出超標成績! 2019 Wings For Life台灣站近6千人跑給車追

2019-05-06
賽事羽球路跑跑步話題

一年一度的熱門賽事「Wings For Life全球路跑」台灣站,繼去年於桃園航空城舉辦,今年移師到台中麗寶賽車場,於5日晚間7點正式開跑!今年特別的是,由Red Bull 運動員羽球球后戴資穎、極限單車選手鄭喬鴻、鐵人一哥謝昇諺等人領跑,現場近5千名跑者齊聚跑給車追。開跑前小戴原本為自己設定目標10公里,沒想到最終以16.5公里成績超越賽前目標!

小戴跑出超標成績! 2019 Wings For Life台灣站近5千人跑給車追

由「Wings For Life 脊髓研究基金會」主辦的「Wings For Life全球路跑」,特色是賽事沒有設終點線,而是派出「終結者號(Catcher Car)」,於開跑30分鐘後從起跑點出發追逐跑者,最後被追上的男女跑者各一名成為冠軍,並透過晶片將數據傳送至全球資料庫中,與87個國家共同排出世界名次。這是全球同步開跑的比賽,今年全球有12萬人零時差起跑,而報名費與來自各界的募款將全數捐給「Wings For Life脊髓研究基金會」,用於投入找尋脊髓損傷治癒方法的研究。

終結者號出發

今年有許多各界名人一同響應這場別具意義的賽事,包含世界羽球球后戴資穎、極限單車選手鄭喬鴻、鐵人一哥謝昇諺、紅面棋王周俊勳、花式籃球球魁陳勇勝、插畫創作人Duncan、我是馬克、大陰盜百貨、知名Youtube工作室:上班不要看的呱吉。

Wings for life活動大使,圖左至右:大陰盜百貨、我是馬克、李智群、陳雅芬、戴資穎、呱吉、洛基、阿傑、大黑、蔡哥

開跑前,戴資穎為自己設定目標10公里,並說:「聽朋友分享這次賽道有一些上坡道最難跑,好像是10公里後會遇到,所以我希望自己至少可以跑到10公里,我滿喜歡挑戰困難的。」最終小戴以超標之姿挑戰成功被跑者戲稱的「死亡上坡路」,更在即將被終結者號追上的倒數2分鐘路段,邊衝刺邊直播跟粉絲分享心情,被車追上也相當心滿意足的為自己和眾人歡呼。

與戴資穎說好一起跑到10公里的極限單車選手鄭喬鴻透露:「在開跑階段小戴的跑速就非常快,一下我就被甩在後面,所以後來我就乾脆輕鬆跑。」鐵人一哥謝昇諺分享:「這次賽道真的難度很高,上坡很陡,我在第二圈上坡前被追上,但氣溫涼爽,整體跑的感覺滿舒服的。」並表示還算滿意自己有達到賽前目標30-40公里間。

戴資穎開心參賽

擔任終結者號駕駛的活動大使上班不要看的呱吉(現任台北市議員)」,在出發後3小時37分鐘完成任務追上所有跑者。呱吉表示:「Wings For Life這個賽事就像祭典一樣,非常開心,即使大家彼此不認識,遇到彼此都會互相打氣、呼喊加油,感覺大家非常熟悉,像朋友一樣,很喜歡這次的參與。」

台灣賽道男子冠軍由台灣李智群以53.27公里奪冠,並成功拿下Wings For Life三度冠軍

今年台灣賽道男子冠軍由台南一哥李智群以53.27公里奪冠,並成功拿下Wings For Life三冠王;女子組則由上屆巴西賽道冠軍、來自斯洛維尼亞的Eva Zorman以42.16公里奪冠。李智群賽後謙虛地說:「這次賽道很多斜坡,難度真的很高,沒有想到成績比自己預估還高,滿開心的。」才將滿22歲的Eva Zorman則表示自己每週都會參加路跑,這次更在賽前先去爬了玉山,她也透露有男友的支持陪跑,是她前進的動力。

來自斯洛維尼亞的Eva Zorman以42.16公里摘下女子冠軍

至於今年在全球所有賽道勝出的世界冠軍,男女都由俄羅斯選手拿下,男子冠軍為Ivan Motorin以64.3公里獲得,女子冠軍則由Nina Zarina以53.7公里封后。

資料來源/Red Bull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超越漸凍,超馬經驗分享會:信念有多大,生命的韌性就有多強

2016-11-15
話題新聞馬拉松跑步

還記得曾在臉書上紅及一時的冰桶挑戰幫助漸凍人的活動嗎?用一桶裝滿冰塊的冰水,從頭頂直接到下,這就是漸凍人他們現在的感受。

漸凍人是一種「逐漸不能動」或「逐漸失能」的疾病。發病初期時,容易跌倒、無法久站、無法舉重;而隨病程進展,會逐漸無法走路、無法拿筷子、穿衣服、洗澡、如廁,生活仰賴他人協助,講話也不清楚,肢體僵硬,失眠、睡不好及酸痛的症狀也隨之出現。到疾病後期時,會無法以口語表達,只能用眼睛溝通,旁人難以理解;吞嚥困難而體重下降,營養失調,出現腸胃問題(如脹氣、便秘),需要依賴「胃造口」或「鼻胃管」維持生命所需營養;最後會無法自主呼吸,生存須依賴機器,從非侵入性呼吸器(Bi-Pap)、到侵入式呼吸器(氣切管)。

超越漸凍,超馬經驗分享會:現任漸凍協會理事長陳大謀與他的妻子屈穎。 台開集團提供

雖然身體不能自如,但他們的頭腦卻比任何人都清楚;知道自己要堅強地撐到最後。而運動也是,我們常說,堅持到底最後必有豐厚的收穫,於是當我們要去挑戰一場不可能的任務,如;超馬,到底要多少的力量與信心,才足夠我們去克服裡頭的困難呢?

漸凍人協會與超馬跑者協會在11/12時邀請到超馬跑者陳瑞龍分享從廈門到北京2300公里的心得以及2016年斯巴達馬拉松246公里比賽的其中兩位挑戰者,在這麼長的距離中,他們是如何訓練、說服,最終讓自己成功越過終點線呢?

不只是跑步,更是堅韌的生命旅行

2016年3月8日,陳瑞龍睜開眼睛,將地圖打開,不知為何,浮現在他眼前的盡是從廈門到北京的地圖,算了算,大約有2100公里的距離。沒有多想,當時的他只認為自己挑戰這段路程就如上天賦予它的使命一樣,非跑不可。經朋友的義氣相挺2016年3月11日,陳瑞龍更從廈門跑到北京,開啟了一場《2300公里超馬追夢之旅》:從金門一水之隔的中國大陸福建廈門島出發,經江西瑞金、景德鎮、安徽合肥、江蘇徐州、山東沛縣、德州、河北霸州,穿越武夷山、越渡長江、跑越黃淮平原,歷經38天全程約2300公里,最終於4月17日抵達北京天安門廣場,著實令人佩服。

途中也經歷了腳踏車烙鍊、遇到無法上坡的路段等困難,但對於決心超過一切的陳瑞龍來說,這些都不是問題,重點是我一定要到達終點。他說:「(這場挑戰)對我而言不只是跑步,更是堅韌的生命旅行(strong mind trip),以及與同行好友相互扶持鼓勵的深刻情誼,完成後所帶給我的並沒有任何的歡愉與喜悅,留下來的反而是一種失去奮鬥目標的失落感,與過程中種種筋肉無盡痛苦深刻的記憶。多年後它將會是令我最懷念的部分,也是深入人生的記憶。」

提到環島前的訓練規畫陳瑞龍表示;通常只要能撐過10天,後面就不會放棄,最重要的還是內在信心,相信就能做到!

左為陳瑞龍大哥 台開集團提供

關於斯巴達馬拉松

斯巴達松賽起源於1982年的一個跑步考古行動,當時英空軍中校佛登看到古籍上的記載,傳令兵斐裡庇第斯天亮出發,隔天傍晚跑到斯巴達城,他就夥同軍中同僚試跑這一段,結果真的花了36小時完成這一段246公里的長途路跑,翌日他們回到雅典,市長召見,嘉許他們的跑步考古行動,並且宣佈隔年(1983)開始舉辦從雅典到斯巴達的賽事。

以下有3個條件,若想參加這場賽事,你只要符合其一條件就好:

1. 參加過100公里比賽,完賽時間不得低於10個半小時。
2. 參加過200公里比賽並完賽。
3. 參加過斯巴達馬拉松在24個半小時前通過位在172公里處Nestani確認點。

斯巴達松不只門檻高,賽事難度也非常高,包含氣候、溫差、路段高低以及跨夜跑步。每年都有300多人參賽,但實際能完成的選手大概都在100多人左右,而台灣今年有14人參加,12人完賽,對於其他國家來說,完成率極高。

中間為當時英空軍中校佛登 ©inews.qq.com

跨出去前,先重訓再練跑

郭志霄和周俊宏是其中兩位參賽者,4年前的郭大哥在自己的初馬賽上還跑到被關門,沒想到3年後竟能完成斯巴達松賽。

在準備的過程當中,無論工作再忙再累,甚至經常出差,但郭大哥都堅持將自己的跑量維持在每月600公里,以及把握機會做天氣的耐熱訓練因應,進而圓夢。在正式比賽中,親友團的強大加油力量也為郭大哥增加了更多信心,他說:「除了自我毅力外,親友的鼓勵與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他們可以給予跑者無限勇氣。」

郭志霄完賽2016斯巴達松 郭志霄FB

你說超馬很難嗎?其實它就如同漸凍人病友超越漸凍,永不放棄的理念相通,即使還沒準備好也沒關係,重點是在每一次的自我挑戰過程中,你超越了多少?

體格強壯的周俊宏過去是一位健美選手,善於重量訓練的他,近年才開始接觸跑步。「跨出去就對了」,這句陳瑞龍大哥勉勵再三的話,讓他在心中回味,他表示:「像這樣的比賽,必須前一年就開始準備;關於訓練的方式除了每天40公里持之以恆的訓練以外,如果能加入重量訓練的話,有助於跑得更遠,並能維持良好的體態。」周大哥更建議如果要同時進行重量訓練及跑步的話,建議先做重訓再跑步,因為若先以練跑為優先的話,會消耗較多的身體能量,此時你所選擇的重量就會變得較低,進步空間也較慢。

周俊宏完賽2016斯巴達松 周俊宏FB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