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訓練動作
  • 啞鈴
  • 健身
  • 上半身肌群
  • 跑步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初階訓練
  • 瑜伽動作
  • 瑜伽
  • 跑5K
  • 徒手訓練
  • 重量訓練
  • 跑10K
  • 跑步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2016日月潭Come!Bikeday自行車嘉年華熱烈進行中
1
2016日月潭Come!Bikeday自行車嘉年華熱烈進行中
2
專家:騎單車雖然好,但小心造成身體5種傷害!
3
The North Face掀起夏日「輕」風潮 城市旅人必「背」單品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2016日月潭Come!Bikeday自行車嘉年華熱烈進行中

2016-11-12
話題 戶外運動 單車 新聞 賽事

來自20個國家3,000位車友,11月12、13日將齊聚日月潭,參加2016日月潭Come! Bikeday自行車嘉年華,一起踩踏雙輪,徜徉於CNN GO票選全球十大最美自行車道的日月潭環潭公路山水風光,為2016臺灣自行車節再掀高潮。
 
由交通部觀光局、教育部體育署指導,日月潭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主辦、中華民國自行車騎士協會承辦的2016日月潭Come! Bikeday自行車嘉年華,今年吸引20個國家,超過3,000位車友參加,其中日本車友參加人數首度破百,中國74位,美國與南韓各30多位。
 
2016日月潭Come! Bikeday自行車嘉年華將於12日下午14時,由超級無敵可愛的「兒童滑步車賽」拉開序幕,一如往年,400個名額一開放報名便秒殺額滿,向山遊客中心儼然成為這群「小小兵」的競技場和遊樂園,熱鬧逗趣景象嗨翻全場。

日月潭單車嘉年華會11月12日由可愛的滑步車賽打頭陣。 中華民國自行車騎士協會/提供

13日主軸活動將由三條活動路線接續登場,其中日管處首度結合參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舉辦的「日月潭-松柏嶺85KM自行車挑戰」,共計925人報名,起終點皆於向山遊客中心,出發後往台 21 線前進,沿途行經向山隧道、集集火車站、綠色隧道、受天宮(松柏嶺遊客中心)等景點,引領車友飽覽丘陵茶鄉、鄉村田園風光;受天宮牌樓前補給站將由維他露基金會贊助補給飲料,沿途熱情加油民眾及超級卡哇伊的加油嘉賓,勢必要讓車友留下美好印象。
 
風景絕美的「環潭挑戰遊(30KM),今年共有1,215位車友報名,活動單位並邀請到「2016臺灣自行車節活動代言人」--王麗雅小姐,與劉至翰、「720armour愛心天使」邱念慈等明星車友與參加者共同體驗最美自行車道魅力;本年活動報名者中,女姓車友共計391位,比例高達32%,也是以往騎乘挑戰活動中較為少見。

「720愛心天使」邱念慈將參加日月潭單車嘉年華會。 中華民國自行車騎士協會/提供

沿著湖畔自行車道騎行的「單車逍遙遊」,今年首次將路線延伸至九龍口,將由領騎人員帶領大、小朋友體驗全新完成的自行車道,路線距離由六公里增加為十公里,沿途美景加上徐徐微風,廣闊的休憩平台,絕對讓人流連忘返。
 
另外,喔熊組長除了要穿上他今年最新款的單車服裝外,還號召喔熊Cosplay百人騎士團,一起來俏皮Cosplay並體驗日月潭逍遙的自行車道。觀光局為了鼓勵來參加的騎士們,將自騎士團內抽出1名幸運的成員,要送給他1台Apple I pad mini 2來感謝他們的熱情參與。
 
沒辦法參加的朋友也沒關係,當天在臺灣自行車節的臉書粉絲頁上會有現場的直播可以看,無論是觀看Live播出或者是事後影片觀賞,在11月20日 24:00以前,成功完成留言的民眾都有機會可以獲得喔熊限定版悶燒罐、喔熊小米手環、喔熊漁夫帽等精美贈品。
 
除了多元的騎乘挑戰外,今年的活動會場也相當熱鬧,除單車小丑表演、飛輪律動、舞蹈表演外,日月潭姊妹自行車道--日本瀨戶內島波海道參訪團今年已是第5度參加活動,並將於現場發送限量橘子果凍;此外,也有日本靜岡縣濱名湖、北海道、夏威夷、泰國觀光局及新北市高灘地、大鵬灣管理處等台灣十大自行車經典路線獲選單位都將於現場設攤,與民眾同樂,歡迎大家攜家帶眷一起來日月潭共度歡樂周末!

日月潭單車嘉年華會於11月12日、13日舉行。 中華民國自行車騎士協會/提供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專家:騎單車雖然好,但小心造成身體5種傷害!

2019-05-06
觀念單車戶外運動知識庫

騎自行車被視為一種對健康非常有益的運動,但根據丹麥學者的研究顯示,每周一次、花90分鐘騎單車的人,發生心血管疾病機率雖然降低了24%。但是,會因為在騎行時各種不同的原因而造成運動傷害,尤其是那種騎乘公路長距離的人,都必須特別小心以下5種自行車造成的運動傷害。

專家:騎單車雖然好,但小心造成身體5種傷害! ©bicycling.com

頸椎傷害

騎自行車者容易會讓身體過度傾斜,因為會由一般車身結構設計的問題,為了觀察前方,必然要抬頭仰頸,而這是一種強迫性姿勢,期時間下來可能會造成頸部肌肉緊張!當頸椎關節和肌肉長期充滿緊張感時,容易疲勞、損傷,並且造成頸椎或頸部肌肉不適或是發炎。

腰部傷害

騎單車時,人體的腰部負擔是最重的!如果騎車時把單車的坐椅調得過高,此時容易造成騎車時臀部過度左右扭擺,長時間下來,會引起腰肌疲勞損傷,如果習慣了這種姿勢並養成俯身習慣,甚至很可能會形成駝背進而影響體態。

尾椎與臀部傷害

正常人坐位時,受力的支點是兩側臀部堅強粗大的坐骨結節,尾骨基本懸空且不承重。而在正常情況下騎車,臀部以坐骨結節著力,但當路面不平受到顛簸落下時,臀部難免向前滑動,會使坐骨結節落空在兩側,而一旦坐骨結節長時間承受不合理的摩擦、擠壓、負重時,長時間下來可能會導致創傷性滑囊炎的發生,而這種滑囊炎大多發生在一側坐骨上,這可能與騎車時姿勢的不平衡有關。此外,當騎自行車碰到路況不好時,也容易因為顛簸的關係,讓尾骨成為全身承重的支點,以及受到頗大的重力,在反覆與堅硬的坐墊相撞後,有可發生折斷或與骶骨分離的狀況。

然而有些車手為了挑戰自我極限,時常嘗試超過體能的長距離騎乘,很可能會因此而造成肛門括約肌拉傷甚至發炎,而肛門括約肌主導排便功能,所以括約肌發炎非常麻煩,除了使用藥物外,還要每天坐浴泡熱水,且坐姿勢不能再壓迫到傷口,至少得3~6個月才能痊癒。

手部傷害

因為騎自行車可能造成的手部傷害主要有兩種,第一種是尺骨神經病變(Ulnar neuropathy),主因是在騎行中上肢長時間受壓且運動量極小,導致上肢的血循環減少,再加上抓握下把手時,尺骨神經的過度延伸所導致手部出現痲痹、無力或小指發生疼痛等狀況。第二種則是常見的腕隧道症候群(carpal tunnel syndrome),主要原因為抓握把時,壓力直接傳達到主控拇指、食指、中指及一部分無名指的正中神經所致,造成手麻、手指疼痛、無力的情況。

膝蓋傷害

騎單車原本是對膝蓋非常理想的運動方式,在騎行時,膝蓋伸展幅度是在其正常活動範圍內,基本上不會承受任何壓迫,也不會受到外力的衝擊。不過也有研究顯示,當騎車者騎姿不當時,膝蓋可能會受傷,特別是膝蓋外側容易罹患髂脛束症候群,這種原因導致的傷害占所有因騎車造成運動傷害的15%左右。

如何防止騎車造成的運動傷害?

而要防止這5種騎自行車時的運動傷害,此時就要注意騎車的姿勢與使用的單車規格。

第一:騎行時要採取上體較低,頭部稍傾斜前伸的姿勢,而雙臂要自然彎屈便於腰部弓屈,降低身體重心,同時防止由於車子顛簸而產生的衝擊力傳到全身

第二:在騎行時,雙手必須輕而有力地握住把手,同時臀部也要坐穩車座位。

第三:為了保證正確的騎行姿勢,必須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車輛、車座、握把都是必須要盡量符合舒適。

第四:如果是長時間騎行的話,應該每個小時要下車伸展身體,一旦遇到路面顛簸不平時,最好是下車推車步行,然而長途騎行得人一定要量力而為,不要逞強造成運動傷害。

如何防止騎車造成的運動傷害? ©bicycling.com

資料來源/HERO HEATHLY&HOPE、BICYCLING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The North Face掀起夏日「輕」風潮 城市旅人必「背」單品

2016-07-04
THE NORTH FACE運動裝備戶外運動配備館

戶外探險活動、城市輕旅行已成為城市旅人追求豐富生活的必需品,而輕量配備不僅提供各式活動的整體舒適性,更支持旅人們零負擔的出遊冒險。全球戶外運動領導品牌The North Face今年夏天推出一系列輕巧繽紛的多功能背包,兼具外型多變的款式,在色系選擇上更加多元,不僅為夏日帶來新脈動,更是城市旅人的必「背」單品!

The North Face掀起夏日「輕」風潮,輕量背包系列繽紛搶眼登場。

展現夏日「輕」風潮 城市旅人必「背」單品

全球戶外運動領導品牌The North Face今夏主推輕量包款系列,輕盈設計讓城市旅人可輕鬆穿梭於城市與戶外,更針對郊外出遊不同的使用需求推出多款輕量側背包、肩背袋、後背包等,搭配繽紛搶眼的螢光色彩、迷彩與圖騰,聰明穿搭出多變風格,為夏日帶來獨特「輕」風潮。其中多功能腰包符合登山、健行、露營等各種使用需求,多變外型更能凸顯獨特個人風格,成為城市旅人戶外探索的最佳選擇。輕量多功能背袋主打方便攜帶、好收納,展開時輕巧使用、外型時尚,收整時攜帶便利不占空間,陪伴旅者面對多變環境的每個瞬間。此外防水多功能背包採用全防水貼條結構,輕鬆滿足野溪泡湯、泛舟溯溪等各種水系活動的需求,讓城市旅人更能自在享受夏日休閒時光!

4L-戶外多功能腰包 雲杉綠燈籠綠
6L-戶外多功能腰包 宇宙藍薄荷綠
5L-多功能包 斑紋灰熱帶珊瑚
3L 多功能腰包 宇宙藍彩
13L-校園側背包 銅橘民族彩印
20L-輕量多功能肩背袋 灰白燈籠綠
34.5L防水多功能背包 里蒙藍
17L-輕量多功能背包 潘普洛納紫粉桃紅
32L-輕量多功能裝備袋 瀝灰

關於The North Face​
1966年,兩位熱愛登山的年輕登山家創立了一家小型登山用品專賣店,並且為它取名為The North Face,開始設計生產專業的登山服裝與裝備,由於品質精良與傑出的產品設計,The North Face很快地成為知名的戶外服裝領導品牌。The North Face名字的由來緣起於在北半球,山脊的北壁往往日照時間最短,最寒冷、最多冰雪,對登山者而言也是最具危險與挑戰性的區域,需要更好的技巧與最佳的裝備來克服;許多登山家皆以攀登山峰的北壁作為他們挑戰的終極目標。

分享文章
  • 訓練動作
  • 啞鈴
  • 健身
  • 上半身肌群
  • 跑步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初階訓練
  • 瑜伽動作
  • 瑜伽
  • 跑5K
  • 徒手訓練
  • 重量訓練
  • 跑10K
  • 跑步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