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人物誌
  • 美大隻佬減重近50公斤,還贏得馬拉松冠軍
1
美大隻佬減重近50公斤,還贏得馬拉松冠軍
2
跨欄田徑好手
UA HOVR推出史上最輕量「HOVR SONIC 6」助你迎戰各大路跑賽事!
3
只有不返航,才能到天堂!New Balance眾力飆速接力賽後要告訴我們的是?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美大隻佬減重近50公斤,還贏得馬拉松冠軍

2016-11-13
人物誌 跑步 瘦身 故事 馬拉松

當瓊·奧崔 (Jon Autrey) 2015年12月5日在賽後談到他以2小時38分23秒於聖裘德孟菲斯馬拉松 (St. Jude Memphis Marathon) 奪冠時,他聽起來像一個經驗豐富的選手。他說他採取了保守的跑法、平均配速,並適當地補充水分。令人難以想像的是,這位身形俐落的跑者曾經是一位美式足球後衛,而且體重曾達125公斤。

據Runner’s World網站報導,來自田納西州孟菲斯的奧崔在2015年12月5日贏得了聖裘德孟菲斯馬拉松的冠軍,這是這位32歲債券交易員的第10場超過26英里距離的全馬賽事,其中有兩場是超過50K的超馬賽,他也連續參加過三次波士頓馬拉松。

Jon Autrey 贏得2015 St. Jude Memphis Marathon 冠軍。 ©MARATHONFOTO

但奧崔並不總是跑得很快。事實上,在12年前,他只繞著一個足球場的長度跑,而且當時他的體重是275磅 (125公斤)。

現在,雖然身高192公分的他已經減去了46公斤的體重,他仍然無法相信他會成為一個認真的跑者。

「我總是不認為自己是一個跑者,」他說。「我認為自己是一個因為想要減肥,然後才開始喜歡跑步的人。」

憑藉堅實的肌肉和爆發力,美式足球總是奧崔比較擅長的運動。他高中時代在伊利諾伊州都在玩美式足球,並慢慢開始接受他自己成為一個大傢伙的事實。

「我的朋友叫我『肥胖傑克』,」他說。「我當時重達125公斤,不過由於我是後衛,所以這不是一個大問題。這只是我的暱稱。」

他在就讀位於伊利諾伊州布魯明頓的伊利諾衛斯理大學時,加入學校被國家大學體育協會 (NCAA) 劃為第三級別(D3)的美式足球隊,但由於在他的大一這年不斷地受傷,讓他對於自己的健康狀況有了不同的思考。

「自從我坐了冷板凳之後,我已經減去了一些體重,因為我並未吃得像一個正常的校隊後衛所應該攝取的數千卡路里的飲食,」他說。「而且我感覺很好。我想知道,如果一直把這種壓力放在我身上是不是值得。」

JON AUTREY 在高中時曾是一個重達125公斤的大胖子。 ©JON AUTREY

由於不確定他受傷之後還能有多少上場的機會,奧崔決定離開學校,回到孟菲斯,他出生的地方。

但是,回到田納西州並不是一個簡單的轉變過程。他母親當然歡迎他來同住,直到他有能力自立,但她的住家是一房一廳的公寓,並沒有太多的空間給這位19歲的大男孩伸展。「基本上我是睡在地板上,」他說。「並且,我們不得不共用一輛車。」

這樣的不便成了他開始跑步的好動機。「每當我需要去任何地方,我不得不到我媽媽工作的地方去開她的車,」他說。「從我家到那邊大約3公里。大多數日子裡,我會跑過去取車,然後開車到健身房。正是在這個期間,我決定要讓自己瘦下來。」

不想再成為「肥胖傑克」了,奧崔開始以減肥為主要目的而越跑越遠。他承認自己最初是一個圓滾滾的跑者,他會報名參加一場馬拉松,然後密集訓練,接著再一口氣休息好幾個月。雖然如此,他的確天生有種享受跑步的能力。

藉由使用網路上的訓練計畫,他開始以1:30的時間之內完跑半程馬拉松。當他在2009年完成他的初馬,也是這場聖裘德孟菲斯馬拉松,他完賽時間是3小時14分45秒。

2011年,奧崔的體重減到225磅 (102公斤)。那年,他決定報名參加他的第二場馬拉松。不過,賽前訓練還是苦不堪言。他往往跑了幾英里就覺得身體不適,但奧崔無論如何還是完成了比賽,以3小時42分06秒衝過終點線。

「我還是帶著很可觀的肥肚圈在跑步,但它不僅只是體重而已,」他說。「這是我肥胖的來源。以前我總是想要喝啤酒就來上一罐;如果我想要披薩,我就來上一片。然而,我已經意識到,這必須被改變。」
 
於是,他專注於吃得更健康,而且他的速度改變了。在2012年時,他想要讓自己跑進波士頓馬拉松參賽時間門檻,而為了要達到這個新目標,他請了一位教練:凱文·雷勒斯 (Kevin Leathers) 來訓練他。

由雷勒斯提供更優質的訓練、補給的專業建議,以及比賽策略的諮詢,在八個星期後,奧崔在紐奧良搖滾馬拉松跑出他的最佳成績3小時00分51秒,比他以前的全馬PB還快了8分鐘。

在2015年12月,回到他的家鄉孟菲斯,他知道有沒有什麼能打敗在家鄉奪冠的感覺。

「當那場比賽還剩下四分之一英里時,我問一個路旁觀賽者,有沒有人跟在我身後。他們告訴我,後面一個人都沒有,」他說。「這真是像一場夢一樣。在我生命中,我從來沒有想到我有一天會贏得一場馬拉松。我不得不說這是完美的一天。」

在今年4月,已經減到175磅 (79公斤) 的奧崔也參加了他連續第三場波士頓馬拉松,雖然沒能打破他2015年在波馬創下的2小時36分04秒個人最佳成績,不過仍以2小時57分43秒完賽。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UA HOVR推出史上最輕量「HOVR SONIC 6」助你迎戰各大路跑賽事!

2023-03-10
UNDER ARMOUR路跑馬拉松鞋子跑步配備館

隨著全球疫情逐漸趨緩,生活開始回到原有步調,世界各大路跑賽事亦隨之恢復舉辦,而堅持不懈的跑者們,早已準備好挑戰自己的下一場目標!專業運動品牌UNDER ARMOUR為幫助廣大跑者重返賽道,全新推出「UA RUN ANYWHERE」機能服飾及「HOVR SONIC 6」跑鞋,並特別邀請Team UA 跨欄&田徑好手 吳佩珊、林丞彥搶先感受新品魅力!

跨欄田徑好手
UA特別邀請Team UA 跨欄&田徑好手-吳佩珊、林丞彥搶先感受新品魅力!

UA RUN ANYWHERE系列服飾材質柔軟舒適、彈性靈活,搭配機能口袋與反光設計,大幅提升夜間運動安全性,讓你全力專注備賽、挑戰極限!而升級的「HOVR SONIC 6」跑鞋則增加20% UA HOVR中底,提升緩震回彈腳感且不增加跑者負重,為 HOVR系列鞋款至今最輕量跑鞋,讓跑者無論何時何地都能展開跑程、享受自在暢快的跑步體驗!

UA RUN ANYWHERE
UA RUN ANYWHERE系列服裝與 UA HOVR系列鞋款,幫助跑者更上層樓。

柔軟高延展性X反光機能設計

全新「UA RUN ANYWHERE」系列服飾,滿足跑者一切所需,採用混紡棉料材質、排汗速乾,讓你隨時保持乾爽舒適,不但能有效減少肌膚摩擦,同時能幫助跑者保持全天候舒適;搭配輕量的彈性拉伸結構,讓跑者能在各種環境下不受阻礙,專注訓練。隱藏式機能口袋可放置個人隨身小物,便利收納設計給予跑者既輕盈敏捷又無負擔的跑步體驗!

UA RUN ANYWHERE
全新「UA RUN ANYWHERE」系列服飾,擁有隱藏式機能口袋及反光設計元素。

為幫助每位跑步愛好者能自由安排日夜間訓練,UA RUN ANYWHERE全新系列服飾皆於衣領、胸前、衣角處注入反光設計元素,有助於提高跑者夜間運動安全性、讓跑者即便在弱光環境也能安心暢跑,自由暢跑不設限!

UA HOVR家族最輕量成員誕生

HOVR SONIC系列跑鞋是一款專為喜歡輕裝上腳的跑者所量身打造,「HOVR SONIC 6」採用一片式工藝透氣網布鞋面,利用增多穿孔數量與精工處理,消除多餘布料使結構更加輕量化,同時給予極佳透氣性與貼合包覆性;搭配採用發泡橡膠與碳橡膠相互結合的流線型大底,提供輕量避震與耐磨兼具的驚艷腳感!

跨欄&田徑好手吳佩珊、林丞彥共同體驗UA全新鞋款HOVR SONIC 6。NT$3980

而HOVR SONIC 6本次更升級增加20%的UA HOVR中底系統,提供長時間緩衝避震與絕佳能量回饋,能減少衝擊力、幫助迅速恢復能量,推動雙腳穩定前進。融合俐落搶眼的動力學足跟杯設計,強化落地時對腳跟的支撐與速度表現;以及採用完美包裹足部的3D壓模鞋墊,大幅增加踏步舒適度,帶領跑者放心邁步、專注奔馳,適合喜歡輕量訓練、間歇跑練習以及正起步訓練的跑步愛好者!

資料提供/星裕國際

責任編輯/林彥甫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只有不返航,才能到天堂!New Balance眾力飆速接力賽後要告訴我們的是?

2017-04-11
賽事NEW BALANCE馬拉松路跑跑步話題

小時候玩過大隊接力嗎?當時的自己,無論跑得快或慢,都會為著自己的隊友,盡自己最大的力量,努力向前將棒子交到下一個人的手裡。
 
接力賽與路跑賽最大的不同就是接力賽是多人合作的競賽項目。同隊選手之間以棒子或接力帶做為傳接工具,必須在接棒區內接棒。接力賽跑的成績除以選手人數通常比獨立項目的成績為快。根據選手的個人最佳速度,來安排接力賽跑的接棒順序,最終最快完成賽程的隊伍獲勝。而路跑賽通常是個人表現的賽事,以完賽或是個人PB為目的。

New Balance在4/9時舉辦了一場全台規模最大的山路飆速接力賽,聚集各大院校好手與一般組跑者,面對全長44.2公里、近500公尺高低落差與21公里爬坡段的終極坡道馬拉松賽程,最終獲勝的隊伍,將代表台灣前往美國紐約參與「布魯克林半程馬拉松」,進行最終跨海決戰。

每次的訓練,都是重新開始

過去一直有運動習慣的小編,卻從未參加過正式的接力賽,藉由此次的機會,鼓足勇氣,加入這場戰爭。雖然有固定的運動習慣,不過因為此場路段是以山路為主,跑什麼就練什麼,所以每一次的準備就像新的一樣,忘記過去,重新開始訓練。
 
由於只有三次的訓練時間,加上隊友之間的程度不同,所以台大田徑隊的總教練簡坤鐘教練運用他的經驗,在最短的時間,幫我們這群忙碌的上班族做最快的訓練。
 
不管是什麼賽事,什麼強度的訓練,一定是從熱身開始:400公尺*2、拉筋、放鬆短跑,至少20分鐘,目的是為了讓身體熱起來,才不會在接下來的訓練之中受傷。

由於是山路的挑戰,也就逃不了上下坡的魔掌,所以除了跑步的速度,肌力一定要足夠有力量,尤其是下半身,更為重要。所以暖身過後,簡教練每次都會花15分鐘的時間幫我們做腹部、棒式、側棒式、棒式抬腳、背部,除了加強核心的力量,更重視股四頭肌的強度,尤其對於要跑下坡的隊友來說,更為需要。

這三次的主課表,我把它稱做為簡易的科學化訓練,訓練一圈是400公尺,每跑完一圈,教練便會要求我們做脈搏的測量。

方法:

  1. 暖身10-15分鐘後,手摸脈搏,計時1分鐘,來確認自己的心跳,1分鐘過後,自己的心跳數,就是目前的心率。
  2. 第一趟:用自覺的八成力去跑完第一趟的400公尺操場,回到終點後利用上述的方式查看心跳數。如果超過180,就代表在剛剛的跑步之中,跑得太快,超過了自己所能負荷,所以第二圈時,就得將速度放慢些。休息3分鐘後,接著跑第2趟。
  3.  第二趟:用自覺可以的速度跑一圈,利用上述的方式查看心跳數。休息3分鐘後,在量一次脈搏,接著跑第3趟。

以此類推,用這樣簡易科學化的訓練方式,找到自己心率中間值,從中穩定自己的配速。在這個過程中,小編與隊友們便很快地找到自己的節奏與配速,在棒次的分配上,也能很快的知道誰適合哪一棒。

簡教練表示:很多人跑步一段時間後便傳出受傷的訊號,或者是當你膝蓋不舒服時,許多醫生便會請你不要再做激烈運動,但他認為,跑步應是一輩子的事情,只要你確實保養,知道該有的嘗試,其實受傷的機率相當低,觀念是比訓練量更重要的事,有了正確的觀念,就能夠延長訓練的壽命。

每次的訓練結束後,教練也不斷地叮囑我們收操的重要性,無論訓練的強弱,收操一定要確實做到,前後左右的大小腿肌群皆不可忽略,這樣,當你下一次在做訓練的時候,才不會因為筋膜的緊繃而影響到運動表現。

在開始之前,我們各棒就分別搭乘接駁車前往各棒的起點,隨著車子越開越高,我們的心也就越來越慌…在定點等待的同時,我們每個人都緊盯著螢幕關注跑友的狀況,即使再跑的他們聽不到我們的聲音,也能感受到我們的心意。

第一棒由雙溪國小出發,總共設置三處接力點,包含三貂運動公園與美拍景點「不厭亭」,位於瑞芳與雙溪交界處,跑者沿途不但可眺望瑞芳美景,雙溪鄉全貌亦能印入眼簾。一般社會組是07:50起跑,小編是第四棒,我的前三棒隊友們似乎都友在預期的時間內跑到定點,雖然只有4.8K,但在等待即將接棒的那一刻,我內心緊張的程度幾乎無法言喻,直到小編第三棒的隊友接給我的那一刻,只見他面目猙獰、中氣十足的大喊GO的那一瞬間,我身上的緊張蟲就像看到獅子一般,全被嚇跑了,套上接力帶,順利衝了出去。

不為自己,只為團隊而跑

9點45分,太陽公公已露出了30度的熱情,還不到一公里時,就看見沿途充滿了步兵,雖然心疼,但卻更激發了自己的意志力,因為今天,我不為自己,只為團隊而跑,一想到還在等接我棒的隊友表情,腳步只有更快。

花了26分鐘的時間,我順利將棒子交給隊友。跑完後,工作人員問小編說:「途中你有停下來拍照嗎?」我說:「如果是個人路跑賽,我肯定不會錯過這次的風景,但是這個是團體賽,我們是在為團隊而跑,所以就算再累,也不能停下來。」

New Balance接力賽所要傳給跑友們的理念。不管與隊友熟不熟,跑的過程有多艱辛,但是為整個團隊而跑,就算用爬的也沒有人敢停下來變成步兵。

大專組冠軍的「疾走大師A」興奮表示:「我們每個人的擅長項目不同,這次特別以肌力與耐力來區分棒次,像是第五棒能在拉鋸中甩開對手奠定勝機,就是良好成效的印證!但很高興有機會參賽,能夠前進美國更是開心!」雖然僅是短短的幾句話,但是從中可以清楚的感受到雖然路線相當具有挑戰性,但是能夠學到得到的東西,絕對不只有在這44.2公里之中。

接力形式賽制讓跑者不再依循個人英雄主義,而是上下一心、眾志成城,邁開疲乏腳步跟緊前端跑者,一股作氣超前對手,在疲憊中燃燒因高溫沸騰的血液,為團體榮譽奮力比拼,不論有多少力量,但那種為團隊拼了的感覺,就像生活一樣,我們為著自己的家人、工作團隊努力的模樣,過程中固然有苦有樂,當完成之後回頭看,你會發現,即使一生只有那麼一次全力以赴的機會,依然能夠念心不忘,將感覺永留此刻。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