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訓練動作
  • 健身
  • 啞鈴
  • 上半身肌群
  • 跑步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跑5K
  • 瑜伽
  • 徒手訓練
  • 初階訓練
  • 跑10K
  • 瑜伽動作
  • 跑步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跑步
  • 跑步前該注意的事項
1
跑步前該注意的事項
2
爬升3座聖母峰!陳彥博艱苦完賽義大利TDG巨人之旅
3
雙足截肢的IRONMAN:Scott Rigsby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跑步前該注意的事項

2016-12-14
跑步 動學堂 初階訓練 訓練動作 跑步訓練 黃崇華教練

跑步前為什麼要做暖身操?

最主要有2個目的:
1.提高身體溫度,避免運動傷害
2. 達到最佳的運動表現

暖身包含:慢跑,動態熱身,關節操,跑步前做完這些項目,就可以達到最佳的運動表現,避免運動傷害。

臀大肌伸展
比目魚肌伸展

跑步的正確姿勢

身體重心勿後仰或過低,基本上就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正確跑姿。

跑前的裝備和補給

跑步的裝備分為三大類:

  1. 鞋款:包含馬拉松鞋、慢跑鞋和路跑鞋都是適合的鞋款,盡量避免像籃球鞋、登山鞋較硬類型的鞋款。

2. 服飾:挑選排汗性最佳的服飾

3. 補給:跑步前就充分補充完畢,尤其像高碳水化合物、水分、運動飲料、電解質這類型的補充,盡量避免在跑步中途大量補充食物,否則會影響運動表現。

關於黃崇華中國文化大學體育學系畢業,田徑馬拉松專長,未間斷跑齡27年持續中,擁有IAU世界超級馬拉松總會認證 100KM 8:10:06 (2000年9月),馬拉松最佳成績2:40:48 (1997臺北國際國道慶豐馬拉松賽)。

曾任:三重箭歇團創始人兼總教練,以及各大品牌跑團總教練
現任:華通概念運動有限公司 執行長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爬升3座聖母峰!陳彥博艱苦完賽義大利TDG巨人之旅

2017-09-18
超馬越野跑跑步話題新聞

台灣極地超馬名將陳彥博,上週末與其他四位台灣選手一同挑戰巨人之旅(Tor des Geants),他率先以總時間106小時45分抵達終點,艱辛完賽,冒險歷程令人動容。巨人之旅是全球10大耐力賽之一,總距離338km,海拔總起降24000m(相當於爬升3座聖母峰),限時150小時完成,途中必須翻越25座高峰、克服低溫、大雨、冰雹、寒冷的惡劣氣候,以及飢餓、睡眠不足、幻覺、脫水等狀況,此次參賽選手867位選手,最終棄賽人數達406位,僅461人完賽,可見其困難程度。

面對惡劣地形天候環境的彥博,在途中不慎摔傷,卻強忍劇痛勉強前進,最後終於還是克服巨大的睡意和疲憊,抵達了終點。究竟他是怎樣撐過來的?下面便是彥博對於此役的自述:

陳彥博艱辛完成義大利TDG巨人之旅超級越野賽。

賽程已經過了43小時,氣溫越來越低,從口中吐出濃濃霧氣,身體不自覺地開始微微打了冷顫,夜晚開始壟罩整個天空,我戴上頭燈,打開光線,再度奮戰第二個夜晚,不知道翻越了多少個山頭,都沒有睡眠⋯⋯

終於,慢慢掌握比賽配速和身體的狀況,很好,繼續保持下去,照這樣的配速應該可以慢慢追上前方的選手,極度陡上和陡下的山徑與亂石,很令人感到不安,深怕一個扭到,或是一個閃神,就會摔下山。⋯⋯沒多久,腳尖勾到樹枝,我整個人往前摔,左腳膝蓋碰一聲,撞到了地上的石頭⋯⋯「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我痛到在地上慘叫,咬牙著爬起來,留著鼻血,衣服也磨破了。⋯⋯試著走幾步,該死的!!!左腳膝蓋有明顯的疼痛感,但,至少還能夠前進,趕緊自我檢查,沒有斷,還能走,我依然還懷抱著希望,相信能夠往前追,但這疼痛感,越來越加劇,一切的痛苦,開始發生了。⋯⋯過了200km,我的左腳已經痛到無法抬起來,下坡一伸直就會有直逼腦門的痛,痛到我第一次在比賽中,有了棄賽的念頭⋯⋯後方選手也慢慢開始一個個追過,已經痛到不能再走了⋯⋯要棄賽嗎?到了檢查站,我不敢和團隊說,但卻已經意志消沉,怕自己比不完這比賽,吞一顆止痛藥,看能撐多久,就撐多久⋯⋯一直撐到最後一個檢查站⋯⋯

「彥博!山上天氣越來越差!大會氣象預報說下午會開始下雨,天空已經開始起大霧,不能睡!如果現在不出發,晚上天氣會更惡劣!」賽程過了280km,終於到了最後一個補給大站,Ares補給員、Etta、Ruth站在門口外面等不斷鼓勵我,希望催促我趕緊換好裝備馬上離開補給站,但極度疲勞我已經快要崩潰!

「我要休息一下!為了追趕賽程,已經連續4天沒有睡了!!我要休息!!已經出現好幾次幻覺和快失溫的況狀!腳摔傷連治療的時間都沒有!我不知道能不能比完!」「彥博!你可以的!最後50km了!一定要撐過去!我們在終點等你!加油!不要放棄!!」

連續四天沒睡的陳彥博奮力前進。

她們的鼓勵,我再吞下一顆止痛藥,逼迫自己腫脹的雙腳和摔傷的膝蓋離開補給站,往最後的2個陡峭山頭邁進,出發沒多久,他們說的沒有錯,天空已經被濃霧壟罩,雲霧在山巒間快速繚繞,開始包圍整個山谷,過了鞍部,抬頭看到山頭的賽道標記小旗子(Mark)劇烈搖晃,接著整片宣洩的陣雨,從山頭快速往我這裡衝下來!!!「嘩嘩嘩嘩嘩嘩轟轟轟!!!!」並颳起劇風,猛烈地從各種方向吹襲我的身體,幾乎快要站不穩,我勉強用pole支撐著身體,才穩住重心,深怕Go-Tex外套會濕掉,我趕緊再加上一層雨衣擋著,但情況越來越糟,從下雨,變成下冰雹!!!!

This is it!!!這是330km,最後一個山頭的補給站了!離開時,所有人都歡呼著,代表著,這是最後的一段路了!!!Ruth、Etta、Ares給了我一個大大的擁抱,心裡滿是激動!終於來到最後了!!但,大自然的考驗從沒那麼簡單,而是更加殘酷,能見度、氣溫越來越低,濃霧壟罩已經看不到山線,並開始下起暴雨,我的防水外套已經開始快要失去功效,裡頭的衣服已經開始有點濕掉,便趕緊用嘴巴一起咬著雨衣和防水外套,深怕漏水到裡面,我嘗試加快速度,讓身體產熱提高體溫,但過了一個小時,暴雨從沒有停歇,而是越來越大,看不到山頭,只明顯看的到暴雨的形狀,體溫開始降低、手指頭也開始發冷,我知道這狀況,代表什麼,「慘了⋯⋯」我即將面臨到危險的情況,心理的擔心越來越大,突然間,賽道變成一片雪白,臉痛到有點麻,剛剛的暴雨,轉變成暴風雪了!!!

抬頭看著山頂,只有強風暴雪,看著手錶高度計,還必須爬升600多公尺,我開始害怕,知道這種感覺,我的輕量化裝備,可能擋不住這惡劣風雪、過不了這山頭,雨衣、手套,開始結冰,身體已經沒有熱量提高體溫,在向風面暴風雪的情況,根本無法停下來穿上急救保暖外套,不能停!!!不能停!!!一定要一鼓作氣撐到補給站!!!停下來就完了!!!

擔心、害怕的範圍越來越大,好久沒有這種感覺⋯⋯靠近死亡的恐懼。2013年加拿大育空700km的恐懼景象,再次被喚醒,甚至有想到如果失溫昏迷在山上,沒有人能夠救我⋯⋯我不斷想著團隊Etta、Ares、Ruth,答應他們要到終點,不斷鼓勵自己,一定要,一定要撐下去!!!不知道撐了多久,我頭都不敢往上看,只敢看著賽道的腳印,因為頭一往上看,風雪就會吹進衣服裡把體溫帶走,到後來,體溫已經明顯往下掉,我開始乞求,希望能夠在失溫前到補給站,我不要這樣就結束⋯⋯我再次抬頭目測距離,終於在風雪間,看到微弱的黃色燈光,檢查站到了!!

我狼狽地衝進去,但卻又必須故作鎮定,裡頭的氣氛嚇到我,剛抵達的前方選手狀況都很不好,沒有人說話,臉色凝重,都圍在暖爐旁,甚至還有看到選手失溫,醫生用毛毯蓋在他身上,手錶時間是下午4點,必須再爬升400m,到達海拔2790m最後一個山頭,再15km才會到終點,如果再不出發,為了安全考量,可能要到早上才能離開,暴風雪環境太惡劣,我希望找人一起同行攻上最後的山頭,但每位選手知道不能停太久,補給食物馬上就離開,情急之下,我沒有其他辦法,衝到廁所,捆了一些衛生紙塞到肚子上,鞋子襪子都濕了,便趕緊把塑膠袋用冰爪撕成兩半,包在腳趾頭上,防止凍傷,最後的急救毯Bivy bag,也是用冰爪撕成兩半,包在兩隻手上,我沒有辦法了!!這是最後的應變救援方式,必須盡力用最短時間內穿越這山頭的暴風雪,不然我一定會有危險、或是棄賽⋯⋯大口快速喝了兩碗湯,向大會人員告知,我準備出發,他們再度確認:「1035 Chen, Yen - Po,身體狀況良好?確定離開?」「是,沒有問題!」「我們會用望遠鏡和GPS觀看你們的安全,」「Good Luck finial peak!」接著就把門打開,才跑出去兩步,「轟轟轟轟轟~~~~!!!」暴風雪就馬上吹襲著身體,我像逃命似的,不斷往上攀爬,希望平安的度過這最後的考驗,夠了!想趕快到終點了!!!

用冰爪抓地不斷推蹬,沒想到一個打滑,我滑倒往下滑了約20米,還好沒有一路滑下山谷,慶幸沒有受傷之際,我的右手防水手套卻飛走了,天啊!我無法冷靜,慌張到心跳急促,沒有時間了,用塑膠袋包在手上繼續往上,風雪肆虐,幾乎不給我任何喘息空間,最後100m沿著山壁前進,路段非常地窄小,不小心往下摔,就真的就再見了⋯⋯最後40m,陡峭的山壁,需要拉著繩索,才有辦法往上爬,突然間,風雪停止了,最後兩步踏上山頂,耀眼的太陽,穿過山頂照耀在我身上,我突然哭了出來:「這是最後的爬升了⋯⋯這是330km,25座山峰,最後一個山頂了⋯⋯好不容易⋯⋯真的好不容易⋯⋯」「謝謝你,給我最後的考驗⋯⋯。」離開了山頂,最後15km,高度從2790m下降到1200m,就會抵達到終點了,雪地因為夕陽融化更加難以行走,每一步都會打滑,就在我小心翼翼之際,看到前方一位選手,突然滑下去,然後山谷一陣慘叫⋯⋯待我靠近去看時,已經有救難人員,和其他選手在他身旁,他的腳,摔斷了⋯⋯實在太可惜了。距離終點只剩下一點點了啊⋯⋯10分鐘內救難直升機馬上就來把他載走,也讓我提心吊膽著每一步的下坡⋯⋯

氣溫急速降低,我的身體再度快失溫,連續100多個小時在高山競賽,食物也吃不夠,身體在最後10km出現危機狀況,頭開始暈眩、身體開始發冷、血糖越降越低,我知道可能會暈倒,但是已經要到終點了啊!你一定要撐住!我趕緊把身上所有的食物塞進嘴巴,巧克力、牛肉乾、2個咖啡gel、2個Gu,並灌了好幾口水,情況並沒有好轉,反而越來越發冷,我在山上對自己吶喊:「撐住啊!撐住啊!陳彥博!!!就要到了啊!!!你可以的!!!」這段路,好漫長、好痛苦,像是旋渦、像是無止盡的迷宮,我痛恨著為什麼不能快點到終點,跑得好痛苦,呼氣、吐氣、呼氣、吐氣,一直瘋狂的加速,也不管腳傷有多痛,只想趕快到終點了⋯⋯黑夜裡,山下終於出現了一點黃光,是終點的城市啊!!!我拖著疲憊不堪的身軀,無法承受任何疼痛的雙腳,一步步、一步步跑進了熟悉的街道。

4天前從這裡出發,跑了338km,翻越了25座山峰,海拔起降24000公尺,回來了!終於回來了!眼淚不爭氣地哭了出來,因為早在200km摔傷時,左腳膝蓋撞到石頭,越來越嚴重的疼痛,即使我忍痛上坡追過許多選手,下坡痛到只能跛腳下山,一直不斷被後方選手追過。

最後138km,幾乎都是用右腳支撐,已經無法跑、也無法走下坡,每一步痛到我幾乎一直吶喊⋯⋯甚至情緒不穩摔手杖⋯⋯我不斷咒罵自己,第一次,有了想棄賽的念頭⋯⋯我想棄賽⋯⋯我真的想棄賽⋯⋯我真的想放棄了⋯⋯但在Etta、Ares、Ruth的陪伴,鼓勵著我一定要完賽,給了我支撐下去的信心,「你不能放棄比賽、更不能放棄自己!」她們3位的出現,是我完賽的動力⋯⋯每當一看到他們,每一次的擁抱,我才知道,不再是一個人,而是她們,也一起等者、期盼著、期待著我平安到終點⋯⋯我們有同樣的信念,也相信,我們會一起完成⋯⋯沒有她們,這場比賽,我真的跑不到終點⋯⋯

陳彥博終於克服萬難抵達終點。

街道裡開始有了掌聲,民眾吶喊著,閃爍著的終點台就在前方,我拖著最後的力氣,站上了終點線,然後緩緩的,彎腰對前方敬了禮,感謝所有一切、所有選手和人員的付出,以及這山巒,拿出國旗,我的最後一步,338km,抵達了⋯⋯謝謝你,沒有放棄。

彥博千辛萬苦戰勝重重困難,終於成為這場TDG巨人之旅超級越野賽第51名抵達終點的選手。

資訊、圖片提供/陳彥博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雙足截肢的IRONMAN:Scott Rigsby

2016-08-04
IRONMAN游泳鐵人三項跑步人物誌故事單車

如果您有在觀看IRONMAN世錦賽的相關賽事影片,您會發現其中有一位下半身是彎刀義肢的選手,在眾多運動員群中特別顯眼,他就是雙足截肢的史考特·里格斯比(Scott Rigsby)。身為一位身障運動員,里格斯比對於耐力運動如馬拉松和三鐵等等卻一點也不退縮。他從2006年開始投入鐵人三項運動,並在2007年進入IRONMAN世錦賽的殿堂。下文是Runner’s World在07年底對於他第一次挑戰IRONMAN世錦賽的報導:

在10月夏威夷福特IRONMAN世界錦標賽馬拉松部分的23英里處,里格斯比已經覺得自己的半截下肢快要承受不住了,他甚至痛到幻想著直接摔在一副擔架上被趕緊抬去治療。他已經完成了2.4英里(3.9公里)的游泳、112英里(180公里)的自行車騎行,和幾近完成的26.2英里(42公里)全程馬拉松跑步。這位雙足截肢者的殘肢已經起了水泡、腫脹和擦傷破皮,使得每跑一步他都感覺自己的皮膚像是被壓到周圍的熔岩地裡燒燙的煤炭一樣。但是,當他看到手錶裡的時間已經進行了16小時13分,他意識到,如果他想在17小時大會關門前完成這場比賽,他已經沒有時間可以浪費,而且會對不起自己。於是,他加快了腳步。

「那是我讓自己所承受過最劇烈的痛苦,」住在亞特蘭大,當年39歲的里格斯比說。「我開始與自己對話:『這就是你努力了這麼久所要完成的。如果你能做到,你就可以改變世界。』」

的確,里格斯比並非僅僅是在誇大吹牛。他站到賽道上,為的就是扭轉世人對於殘障者的刻板印象,並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完成IRONMAN超級鐵人三項比賽的雙腿截肢者,而且重新定義殘障運動員的潛力。

雙足截肢的IRONMAN:Scott Rigsby ©hickorywellcrafted.com

前進可納的道路

在1986年7月,里格斯比當時是一個18歲的高中美式足球運動員,然而一次車禍意外改變了他的人生。他和其他兩位朋友坐在一台拖車後面,在一條狹路上被一輛從後方違規超車,卻撞上拖車的18輪卡車夾住,里格斯比就這樣被拖行了328英尺,然後他被壓在拖車下。他的右腿在第一次手術就立即被截肢,在未來的一年裡,他另外接受了16次大大小小的手術。醫生說,他要等到18個月之後才能重新下床走路,而且未來別想跑步了。「我經歷了一個無法接受事實的階段,以為它還會再長出來,」里格斯比說。「那真是一段非常難熬的日子。」

Scott Rigsby 1986年遭遇車禍截肢住院。 ©Scott Rigsby

五年後,里格斯比開始就讀喬治亞州立大學,並同時在校內開始游泳和騎自行車。但,他還是想跑步。他說,「如果你告訴我,我不能做某件事,我就會自己找到方法來做到。」有一天,他終於鼓起勇氣上操場跑步,但在第四圈時,他已被重建的左腳無法承受衝擊力道,於是他腳上植皮之間的接縫被撕裂。這個挫折對於里格斯比打擊至深。「以我的『看起來完好』的腿來說,我覺得自己像一個囚犯,」他說。

在隨後的七年中,里格斯比自大學畢業,從事了各種銷售和建設工作,但還是陷入了憂鬱症,不過它後來還是被治好了。終於在1998年,他決定將他的左腿也截去膝蓋以下的部分。「裝好我的新義肢,我便可以從一個『專業』的病人變成平常人,」他說。「我終於有一雙很好的腿了。」

里格斯比玩鐵人的靈感來自於2004年12月,就在他讀到《跑者世界》雜誌其中一篇關於莎拉·賴納特森(Sarah Reinertsen)的故事時。賴納特森是第一位挑戰夏威夷IRONMAN超級鐵人三項世界錦標賽、單腳膝蓋以上截肢的女性。「我從來沒有做過鐵人三項,但當我意識到,還沒有雙足截肢者完成一場超級鐵人賽,」里格斯比說,「我決定,這就是我要的挑戰。」

意念所趨,障礙一一被排除。2006年,里格斯比成為第一位完成奧運距離鐵人三項(標鐵)和半程超級鐵人三項的雙腿截肢者。2007年3月,他以5小時4分成為第一位完成ING喬治亞馬拉松的雙足截肢跑者。三個月後,里格斯比終於來到了在愛達荷州舉辦的福特IRONMAN Coeur D'Alene(科達倫)超級鐵人三項比賽的終極目標前。他費力完成了游泳和自行車賽程,但是,頸部和背部疼痛迫使他不得不在馬拉松賽上半途而廢。

里格斯比的下一個機會就在這場夏威夷的超鐵世錦賽。在2007年10月13日,可納的氣溫在華氏85度左右(約攝氏29度)、濕度也很高。在終點前等候的朋友們都越來越坐立不安,不確定里格斯比是否會在時間截止前回到終點。最後,他們終於看見他從阿里大道(Alii Drive)跑下來並越過終點線,大會的計時器上面顯示時間是:16小時42分46秒。

「大部分截肢者都會越來越不愛活動,並最終會成為肥胖、憂鬱症和糖尿病的高危險群患者,」里格斯比的訓練夥伴,Getting2Tri基金會的執行長邁克·倫哈特說道。「史考特為人們提供了勇氣和靈感,並為他們展現自己的潛能。」

他知道他自己還可以對他人有更大的影響。2007年1月,里格斯比創辦了自己的非盈利性組織,為殘障運動員提供訓練和指導方面的協助。「一旦你完成某事,會很容易乘上成功的浪潮,並享受15分鐘的名聲,」里格斯比說。 「我要堅持到底,並告訴人們,你可以善用上帝給你的生命,並用它來做一些非比尋常的事。」

「也許其他無論是身強力壯或截肢的人會看到我的故事,然後說:『你知道嗎?生活雖然艱難,但如果這個人能做到,為什麽我不可以?』」

里格斯比目前仍活躍於IRONMAN與馬拉松的賽場上,並積極給予殘障運動員各類協助,同時也到處去演講,以他自身的故事來激勵、啟發大家。

©southcliff.com
Scott Rigsby將個人經歷集結出書。 ©The Scott Rigsby Foundation
Scott Rigsby熱愛各項健身運動。 ©Joseph Kelley/gearandglimmer.com
Scott Rigsby也熱衷從事各項公益活動。 ©Katie Greene/MLive.com
分享文章
  • 訓練動作
  • 健身
  • 啞鈴
  • 上半身肌群
  • 跑步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跑5K
  • 瑜伽
  • 徒手訓練
  • 初階訓練
  • 跑10K
  • 瑜伽動作
  • 跑步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