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岩聽起來像是一個很難的運動,當你站在一個看不見頂端的山腳下,別說是爬上去了,光看就覺得很可怕。然而攀岩確實是一項有風險的運動,在從事這項運動之前,首先必須得正視它的風險、學習必要的技巧、使用正確的裝備、克服心理障礙,這樣,其實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適合的道路,從中獲取成就感。
攀岩 圖片來源:outdoorhub.com
攀岩的起源與發
攀岩是從登山衍生出的一項運動,在約1970年前攀岩一直附屬登山系統之下,目的只是為了克服登山過程中的困難。直到1970年後,在法國,攀岩真正變成一項獨立運動。
屬於極限運動的攀岩,光想像常讓人望之卻步,但隨著越來越多攀岩館的設立,各種高度、形式,挑戰度高的、或是親民型的,抑或甚至專屬幼兒的,都讓想嘗試攀岩運動的人,有了更多容易入門的選擇機會,加上課程的多樣化設計,不論是想單純體驗或是想長期學習的,都能滿足需求。
圖片來源:wikimedia.org
攀岩的種類
常見的攀登模式有以下三種:
1.傳統攀登:由下往上攀,並一路架設出支點以確保自己的安全,因為這種攀登方式必須沿途放置確保點,所以傳統攀登路線大多都選擇裂隙地形,攀登的路線是沿著裂隙來前進。
傳統攀登分為自由攀登與人工攀登兩種;自由攀登又稱為徒手攀登,攀爬時只憑藉手腳四肢並不依靠其他裝備,而繩子只是作為確保安全之用;而人工攀登只求登頂,不限定任何的使用方法或裝備。在美國傳統攀登的難度級數是採用YDS系統,YDS系統只評鑑路線中最難的一段來做為整條路線的難度。
2.運動攀登:與傳統攀登不同之處是,攀爬路線已預先設置保護點,用bolt當固定點,危險性低,通常只有一個繩距,很少需要自己放確保點,追求難度為主要目的。攀岩運動發展至今,因技術及器械的進步與推廣攀岩運動的目的,運動攀登因安全、入門容易等因素,目前已成為攀岩界的主流攀登方式。
3.抱石:是攀岩種類中,最容易上手的其一類型。抱石的高度通常不高,所以也不用使用繩索固定,所以必須要在地上舖上抱石墊防止墜落時的衝擊。如果有三五好友一起玩,會是一個非常好玩的項目。
攀岩的配備
1. 吊帶:安全吊帶的設計以分散衝擊力、人體舒適、安全為要點,可分為攀登用與多功能用兩種。
2. 攀岩鞋:攀岩鞋最大的特色就是很合腳,是為了讓腳能用腳尖在很小的點上施力,剛開始攀岩的人會不太習慣,會有點痛。設計良好的岩鞋不但能幫助攀岩,也能保護腳。
3. 岩盔:岩盔可保護頭部,防止小落石等東西及墜落時的意外撞擊。所有的岩盔都必須符合U.I.A.A的規範以及取得C.E.認證。
4. 粉袋:裡面裝碳酸鎂粉,可以吸取手上的汗水,避免因為手汗而影響手對岩壁的觸感。
5. 快扣組:由兩只鉤環與一條繩環組,用來連接攀登繩與岩面上的確保點,確保點可為岩楔或bolt。將快扣掛入確保點後,將繩子掛入快扣中,可保護確保者在意外墜落。
6. 確保器:安全確保使確保者用之來連接攀登繩,以增加摩擦力達到制動目的的方式來確保攀登者安全。
7. 鉤環:連接安全吊帶與固定點或上攀、下降確保主繩,以不鏽鋼或鋁合金為材質,方便單手操作,不同鉤環有不同的承重,一般約為2000公斤左右。
8. 主繩:攀登主繩主要作用是當攀登者不管任何因素墜落時,保護攀登者用。攀登用繩都必須經過U.I.A.A或C.E.檢驗合格,依使用方法與粗細可分為單繩、雙繩、雙子繩(對繩),或是分為靜態繩與動態繩。先鋒攀登必需使用動態繩。
9. 抱石墊:為了減少戶外抱石的運動傷害所設計的墊子。
圖片來源:zztzr.com
攀岩的好處
1. 增加身體柔軟度與協調感:這是攀岩的關鍵能力,其重要性更勝於體力;國外已有醫療領域,將攀岩用來矯治孩童肌肉發展及手、眼、身體之協調訓練上。
2. 增強體力:攀岩運動要的是手腳均衡的力與美,並且足以負荷自己的體重、對抗地心引力,這件事,女孩可是一點兒也不輸男孩的。
3. 集中力:腳下全神灌注地踏著岩塊,留意身體在岩塊上位移的每個細節,可以培養一個人對於事物的專注程度。
4. 進取心:當自己靠著攀登繩承受體重、「掛」在高高的岩壁或岩塔上時,是放棄、還是繼續堅持?已經不只是勇氣可形容,還有意志力、榮譽感,及自我超越的決心。
5. 自信心:面對比自己身高還高至少3、4倍的岩場,仍毅然決定向上攀登、不怕面對攀岩過程中的困難,心性自然要比常人自重與自信。
6. 平衡感:被稱為在岩壁上行走的「蜘蛛人」,行走的基本姿勢是「三點不動一點動」,靠的就是平衡感!
圖片來源:outdoorhub.com
如何開始攀岩
當你開始決定接觸攀岩後,通常可以到攀岩館參加短期從1-3堂不等的學習體驗課程,以3堂、每堂3小時的基礎課程為例,就以安全確保的學習當作教學重點,反而不在於強調攀爬技巧的教授,因為唯有扎實的安全觀念,才能確保往後的攀爬都能將風險降至最低,課程最後一堂,也會進行安檢卡考核測驗,學員通過檢定,就能取得安檢卡,未來就能在教練在場的攀岩場館中,自行租用器材,協助朋友進行攀爬時的地面確保者角色。
圖片來源:redbul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