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場館資訊
  • 台中魅力新景點 麗寶樂園渡假區 一站滿足
1
台中魅力新景點 麗寶樂園渡假區 一站滿足
2
騎公路車什麼坡都難不倒的訓練技巧
3
小雪茄登山車環法賽再顯身手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台中魅力新景點 麗寶樂園渡假區 一站滿足

2016-12-15
場館資訊 戶外運動 趣味 新聞

全家出遊去那玩?能滿足全家大小的需求?不妨安排2天1夜或3天2夜的輕旅行,出發到魅力新景點-台中麗寶樂園渡假區。從台北開車台中不到2小時,交通便利,麗寶樂園渡假區位於台中后里區,園內有水陸雙樂園、五星級渡假飯店-福容大飯店、密室逃脫旗艦館、超級休息站-道之驛、麗寶Outlet Mall、國際級賽車場,以及台灣最大的120米超級摩天輪,是台灣最具規模的渡假園區,不但能玩樂園、嚐美食、住飯店、逛outlet、飆賽車,甚至是家中的毛小孩也能同樂,一站滿足全家大小的需求,更是一座充滿精彩的娛樂王國。

台中魅力新景點 麗寶樂園渡假區 一站滿足 麗寶樂園提供

以麗寶廣場為核心,有水陸雙樂園、飯店、Outlet Mall,還有超級休息站,免開車,步行就能輕鬆抵達,體驗各項精彩。即將在2017年1月15日正式營運的「麗寶Outlet Mall」,建築五彩繽紛,充滿地中海港灣小鎮風格,除了國際名品、運動休閒、排隊人氣美食等,其中最令人期待的就屬全台獨家的北海道拉麵一條街、物產專賣、藥妝店,不用出國,就可同步感受到北海道純正的美食風味與物產,歡樂零時差,購物全年2折起,絕對讓您玩得痛快、買得過癮,逛累了,還可到氣氛浪漫的半露天咖啡座,享受愜意悠閒的時光,別忘了這裡也有全台唯一的「寵物公園」,戶外樹屋、綠地草坪能讓家中的毛小孩舒展筋骨,盡情奔跑。

義大利Portofino繽紛色彩外觀,十足渡假休閒風情。 運動星球/Oliver Wu攝影

在麗寶樂園渡假區的旅程中,千萬不能錯過全球唯一的斷軌式雲霄飛車「搶救地心」,飛天遁地的快感令人驚呼連連,好玩的遊樂設施、繽紛歡樂的花車遊行等,絕對是百玩不厭,春節連假延長營業至晚上8點,開放全台最美的星光樂園,600萬顆LED彩燈光彩絢爛,帶您走進夢幻的童話世界;玩累了,步行三分鐘即可以入住五星級的福容大飯店,14坪舒適寬敞大空間,讓身心徹底放鬆,元氣滿滿。

麗寶樂園園內有全球唯一的斷軌式雲霄飛車,挑戰你的膽量。 麗寶樂園提供

此外,渡假區還有令人血脈賁張的國際級賽車場,可以讓您盡情馳騁享受高速過彎的極速快感,第一階段推出Go Kart賽道,全長1355公尺的賽道多達11種跑法,目前提供包場服務,車商、車隊舉辦新車發表、教育訓練、品牌試駕等,10人即可輕鬆成團,搭配義大利頂級的Parolin單人座競技車或CRG雙人座Go Kart,給您最佳競速體驗。

國際級賽車場讓您盡情馳騁享受高速過彎的極速快感。 麗寶樂園提供

還玩不夠?緊鄰渡假區的特色景點,包羅萬象,有享譽國際的張連昌薩克斯風博物館、千年樹王大樟公、樹生酒莊、自行車樂園-后豐鐵馬道、三義木雕村等,都值得探索,至於交通,麗寶樂園渡假區每天提供多班台中高鐵站免費接駁服務,讓所有玩樂行程都變得超Easy,詳細旅遊行程,可上渡假區官網查詢。

玩累了,步行3分鐘即可抵達五星級福容大飯店。 麗寶樂園提供

麗寶樂園
add 台中市后里區福容路8號
tel 04-2558-2459 (代表號)
time AM09:30-PM5:00

官方網站 http://www.lihpaoland.com.tw/
Facebook粉絲頁 麗寶樂園

分享文章

騎公路車什麼坡都難不倒的訓練技巧

2017-07-31
呼吸訓練觀念單車書摘戶外運動知識庫

公路車各家好手會到處找尋合適地點,進行短程卻極度陡上的計時爬坡賽,而他們針對騎乘技巧的經驗談以及建議,正好可幫助一般玩家做好爬坡前的準備,在團騎或是大型長距離活動都能游刃有餘。

騎公路車什麼坡都難不倒

轉速取勝

公路車各家好手會到處找尋合適地點, 進行短程卻極度陡上的計時爬坡賽,而 他們針對騎乘技巧的經驗談及建議,正好可以幫助我們這些一般玩家做好爬坡前的準備,進而在團騎或是大型長距離活動都能游刃有餘。根據2008年英國爬坡賽冠軍麥特‧柯林頓(Matt Clinton)的 說法,輕齒比、高踏頻(指踩踏速度)是爬坡的不二法門。「現在已經不流行重踩爬坡了,」柯林頓說,「輕快上坡,比起咬牙切齒地重踩加蛇行,來得更有效率。」 長距離爬坡時,要盡量以輕齒比、坐姿踩踏。《自行車手訓練手冊》(The Cyclist's Training Manual, 暫譯)作者蓋‧安德魯斯(Guy Andrews)說,「我們不要求你得像環法選手每分鐘轉速(rpm)達120 下,只要齒比運用得當,就可輕鬆將踏頻維持在85到95rpm之間,關鍵在於如何配合坡度作調 整。建議出發前先研究路線,起碼對距離與坡度有個概念。」 安德魯斯建議,「如果為了克服坡度或舒緩肌肉痠痛,不得不起身抽車,可將重心放在踏板 上,把齒比加重,以維持速度及動能。」

坐下吧

五屆爬坡賽冠軍史都華‧丹吉菲爾(Sturart Dangerfield)表示,若非必要,其實坐騎的效率比站姿抽車還高。因為抽車相當費力,得一邊支撐體重,一邊把身體往上推。「如果每次爬坡都得站起來抽車,表示你的齒比可能選錯了,或者還需多訓練肌力。」 丹吉菲爾的觀點獲得法國弗朗什-孔泰大學與美國猶他州立大學證 實:法國研究人員發現,當人體最大攝氧量(VO2 max,運動時身體可 利用的氧氣含量)低於75%時,抽車的效率反而更低;美國的研究則顯示,坡度為5%的時候,坐騎的速度比抽車還要快上3.7%,輸出功率更高達400瓦。不過,同一份報告也指出,當坡度高於15%時,兩者的速 度差微不足道。對此,《自行車超群表現》(Elite Performance: Cycling,暫譯)作者理查‧艾倫 (Richard Allen)大表同意,「站起來抽車很耗體力,比坐騎更容易累。但團騎有時必須進入氧氣負 債,好跟上高速行進的隊伍,等車速帶起來後,大幅節省體力。」

Tips:立即見效
爬坡時,抽車其實不 比坐騎來得有效率, 因為會耗費更多氧 氣,尤其在最大攝氧 量低於75%的狀態下。

循序漸進

「爬坡時,心理因素占了絕大部分,」另一位五屆爬坡賽冠軍吉姆‧韓德森(Jim Henderson)說,「尤其 長距離時,最好把一座山拆成好幾段,將爬坡視為一連串階段性的勝利,才不會被漫漫長路擊倒。」韓德森建議,每遇到轉彎處,就試著轉移注意力,預測前方10公尺(不是10公里)會發生什麼事,「我學會邊踩踏,邊默數迴轉數,讓我保持前進的動力與專注。」但眼光看得太遠也不好。運動心理學家傑米‧艾德華茲(Jamie Edwards) 說,「面對眼前沉重的任務,容易使體內寶貴的肝醣大量燃燒,無法心平氣和。然而,平心靜氣正是達到最佳表現的前提,因此當專注在太遙遠的事情時,後果就是無法把握當下。」

深呼吸

對抗緊繃神經,不妨好好練習腹式呼吸法:手臂微張,握住煞把,讓胸腔打開,容納更多空氣。 接著以鼻子吸氣,數到三暫停,用嘴巴慢慢吐氣,默數到四。艾德華茲解釋,「呼吸太急促時, 體內容易產生過多的二氧化碳,表示腦部與其他部位的肌肉供氧量不足,無法正常運作。深呼 吸會啟動副交感神經系統,緩和心跳,有助於維持正常呼吸。」

深呼吸秘訣大公開
深呼吸會啟動副交感 神經系統,也可緩和 心跳、排出體內過多 的二氧化碳,增加肌 肉含氧量。

騎士的各種藉口

很多人以「住家附近沒有山」或「每天都要上全天班」作為逃避爬坡練習的藉口。但兩屆爬坡賽 冠軍詹姆士‧多賓(James Dobbin)可不這麼認為,他天天通勤往返英國巴斯和布里斯托,「重點其實在輸出功率,只要有心,就算是平路也能練成。我會在通勤途中做短暫但密集的間歇訓練,以接近時速50公里的速度,連續踩踏30秒,然後休息,再重複。晚上則在家踩訓練台。我比較重視練習的強度,時間長短倒是其次。」 教練安迪‧華德森(Andy Wadsworth)建議,練習深蹲跳以提升輸出功率,「深蹲跳結合增強式 訓練的爆發強度,以及健力的力道控制。」首先,拿一對啞鈴,重量加起來是深蹲可舉重量的30%。接著,雙腳打開與髖骨同寬,手握啞鈴,垂放大腿外側。然後抬頭挺胸,原地蹲下,將臀部向後推,膝蓋呈90度彎曲。就定位後吐氣,猛力向上蹬,將身體直直向上拉開,保持雙臂在 身體兩側,舉起啞鈴。落下時吸氣,臀部向後推,膝蓋彎曲,輕輕著地後回到起始姿勢。「稍作休息,再重複一次動作,讓肌肉快速熱起來。」華德森說,「試著一次連續跳五到八下,注意每一下都要跳到最高點,著地時則盡量輕緩。」期刊《體能及狀態研究》(Journal of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Research)發現,從事深蹲跳練習的運動員, 其立定垂直跳的高度在八周內進步了大約17%,而20公尺衝刺項目的速度也有差不多幅度的進步。

舉例來說,有一位車手體重90公斤,身高155公分,平路輸出功率200瓦,平均時速約32公 里。如果他減到73公斤,輸出功率相同,時速就會增加至33.7公里。套用到坡度10%的山路, 爬坡速度會從原本每小時約6.8公里,進步到8.2公里。「減重的關鍵在於循序漸進,以健康為主。」《吃得強壯》(Food for Fitness,暫譯)作者安妮塔‧ 畢茵(Anita Bean)說。例如慢慢調整飲食習慣,增加堅果類的攝取。加州希望之城國家醫療中心 (City of Hope National Medical Centre)曾進行一項實驗:受試者每人每天食用70顆堅果,為期六個 月,目標減重8%。畢茵說,「堅果營養含量高,富含單一不飽和脂肪、蛋白質、纖維,而且容易 產生飽足感。」嘴饞時抓一把來吃,正餐時也比較不會吃太多。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研究發現,把原本一速到底的練習方式改成間歇訓練,也有助於減重。在 一項針對男性、歷時15周的實驗中,受試者每周騎車三次,每次20分鐘,搭配8秒重踩與12秒 輕踩交替的間歇訓練,結果每人體重平均減少2.72公斤,比單純輕踩40分鐘的人多減了足足三倍。簡單來說,爬坡的祕訣是:轉速、坐騎、衝刺、飲食控制,接著一路飆速攻頂。

輕握手把

有意識地讓雙手不要緊抓握把,釋放手臂及肩膀的緊繃感。身體一旦僵硬就容易受車子震動影響,使凹凸不平的路面感覺更加顛簸。此外,由於人體比車身重很多,慣性又大,必須一直調整回正,會很吃力。肢體僵硬也容易讓人心生恐懼。建議把大部分重量維持在踏板上,屁股微微離開座墊,任由車身自然彈跳。如果遇到路面突起,雙腿就成了避震器。或者直線下滑時將踏板保持水平位置,也能達到同樣效果。

踩踏不要停

下坡前,幾乎都得先經過一段艱苦的爬坡,此時如果突然放鬆,停止踩踏,反而會讓雙腿僵掉。 尤其當你原本若呈低趴姿勢,更是如此。下坡時,請仍不時踩踏,就算不是大幅加速也沒關係。 這樣一來,當前方又有上坡出現時,至少還可保有腿力。

保持安全距離

別忘了,不管是你或前方車友,都沒人有煞車燈,因此如果有人突然煞車或轉彎,根本毫無預 警。切記,視線不光只是盯著前方車友的後輪,一定還要能涵蓋遠處的道路,才能保持安全距離,讓你有時間反應。但是多遠的距離才算安全呢?何不善用公路的「兩秒鐘原則」?至於超車時,也請靜待對向無來車的空檔。

隨時注意路況

要正確預知路面變化、積水、前後方車友以及兩側車輛等危險,就必須隨時觀察周遭環境。如果路標顯示前方有岔路、當心行人或路障,代表轉彎處可能有視線死角;如果發現頭頂上枝葉茂密,小心下方路面可能相當溼滑;如果觀察到路面的白色標線磨損,顯示可能常有汽車違規轉彎;如果看到柏油路面凹凸不平,表示車輛可能時常在此急煞,也有可能是前方有急彎或人孔蓋,造成彎道突然緊縮;如果出現交叉路口,則得留意其他駕駛。簡單來說,專注前方路況,餘光留意四周,並隨時以手指輕含車把(就算只用食指),有助於緊急應變。

夾緊趴低會更快

身體趴得越低,手臂夾得越緊,就能縮小迎風面,降低風阻,也就更容易讓地心引力帶著你下 滑。肢體夠靈活的話,還可保持抬頭,看向前方。如果想提高車速,可改握下把,身體趴向上管,並選擇適合的大齒比,才不會踩空。此外,使用前方大盤可讓鏈條保持一定張力,避免因路面顛簸而落鏈。

挺胸坐正慢下來

降低風阻可讓下坡速度更快;反之,如果想減速,但又不想因長時間煞車磨損輪圈,請將身體坐正,增加受風面積。改握變把或上把也有助於增加風阻,或試著將手肘及膝蓋外張,亦有同樣效 果。利用身體作為最原始的煞車,有助於控車,打滑時也較容易穩住車身。急煞時,坐挺的姿勢較能支撐你的體重。

書籍資訊
◎圖文摘自紅樹林出版, Cycling Plus Magazine著作《公路車技術指南:從新手到選手的基礎概念、騎乘技巧、體能訓練、清洗維修、飲食計畫全手冊》一書。英國暢銷公路車雜誌,由Immediate Media出版集團發行,其內容涵蓋的主題多元。不僅針對初學者,以精美的圖文深度解析體能訓練、騎乘技巧、運動後恢復、營養補給等知識,為甫入門的新手提供最專業的指導;亦有蒐羅自資深教練、冠軍車手、運動生理學家及營養學家等各方專家的第一手資訊,為專注競速或追求體能卓越的資深玩家,開啟更進階、嶄新的運動視野。

這是一本深入淺出、選材多元的全方位公路車指南。翻開它吧!不論你是首次跨上公路車的菜鳥,或是準備解開塵封已久的愛駒,重出江湖。

人類代步工具發展的速度之快,不下奔馬,然而其中有這麼一匹鐵馬,風馳電掣,如同光一般,飛掠文明所及的通衢。它,就是追風者的車,公路車。

公路車不僅是一門講求速度、功率的運動,同時考驗個人絕佳的體能與專注度。

自古以來,公路車始終領著人們旅行他方,冒險啟程,穿梭腳力無法抵達之境。此刻,我們再次攬轡跨鞍……

•書籍資訊 請點此

責任編輯/瀅瀅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小雪茄登山車環法賽再顯身手

2017-01-30
單車戶外運動話題

登山車退役名將荷西‧安東尼‧赫米達(Jose Antonio Hermida),與公路車傳奇車星荷昆·羅德里格茲(Joaquim Rodríguez,綽號小雪茄)將攜手參加2017海角史詩(ABSA Cape Epic)登山車馬拉松賽。

世界自行車壇兩位指標選手,將聯手組成強大的MERIDA FACTORY RACING車隊,在2017年的海角史詩(ABSA Cape Epic)登山車馬拉松賽,留下他們競馳的足跡。過去經常一同訓練的兩人,如今分別自登山車世界盃賽場,與公路車競賽的最高殿堂退役,然而在他們心中,新的挑戰才正要開始萌芽。
 
曾拿下世界冠軍的荷西‧安東尼‧赫米達,對於海角史詩登山車馬拉松賽並不陌生,甚至在這場世界知名的大型賽事中,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這場艱難的比賽中,不乏單站冠軍與名列前茅的紀錄,並成為“Amabubesi”(譯為:老虎之傲)完賽俱樂部的會員,只有完賽至少三次的車手,才能取得這份榮耀。
 
而在公路車壇最頂尖、最考驗的賽場上,留下無數勝績的荷昆·羅德里格茲,同樣以堅毅的個性,與精湛的控車技巧著稱,與荷西組隊共同面對這場全新的挑戰,可以說是最理想的人選。小雪茄在2016年的環法賽,拿下總排第7名的好成績,證明了即便在退役前,他的狀態依舊讓人印象深刻。
 
雖然小雪茄已經正式宣佈高掛戰袍,但他依然活躍於公路車運動,致力將經驗與知識,傳授給年輕一輩的新銳車手;他在2017賽季,仍會陪同車隊參與大多數的賽程,並且持續維持自身的健康,與良好的體能狀態。
 
這對西班牙的雙人組合,過去就是彼此的訓練夥伴,兩人的體能表現與多年的友誼加乘,無疑將讓今天的海角史詩登山車馬拉松賽,更加讓人期待,成為大賽當中的另一項看點。
 
更特別的是,這支車隊將會身著巴林美利達一級職業車隊的車衣下場,並且配置征戰登山車多站賽的戰馬遠征海外。他們所使用的96至尊(Ninety-Six)車隊版,為全碳纖維的輕量化全避震車款,兼具敏捷、舒適,與選手在賽道上所需的牽引性能,搭配全新的配件出擊,表現值得期待。
 
「今年的海角史詩登山車馬拉松賽,無論對我個人、小雪茄或其他隊員來說,都是特別讓人興奮的一件事。」荷西‧安東尼‧赫米達如是說。「除此之外,還有一支備受矚目的隊伍,由喬治·因卡皮耶(George Hincapie)與卡德爾·伊凡斯(Cadel Evans)組成,我的工作就是攻擊伊凡斯,至於因卡皮耶,就交給小雪茄來負責。」赫米達笑著說。
 
他也提到:「特別是對我來說,在闊別賽場多年後再次回歸,我的心情充滿期待。無論是賽事本身、主辦單位,或其他參賽選手,始終都對我非常照顧,我也相當認同這場比賽的精神,非常期待能夠回到這裡。特別是在從世界杯越野車項目退休後,我有機會將精神放在馬拉松與多站賽上頭。不過,加入這支新的隊伍(有小雪茄在我身旁),因為他從來沒有參與過這場比賽,我必須扮演導師的角色,這份新增的任務,對我也算是額外的挑戰。士氣高昂的我們,對比賽有很高的期待。雖然沒有瞄準特定的目標,但希望能在這次的挑戰中,留下屬於自己的足跡。」

荷西‧安東尼‧赫米達(Jose Antonio Hermida)

而荷昆·羅德里格茲則說:「與巴林美利達一級職業車隊合作,是今年非常好的開始,相當期待能參與世界上最重要的登山車賽事之一。不僅心情上相當興奮,我也希望能透過這次與荷西組隊的機會,向這位世界頂尖的登山車選手學習。我們的目標是盡可能拿出自己最好的表現,相信以目前的狀態來說,能夠爭取到相當有競爭力的位置。除此之外,我也想盡情享受全新挑戰的樂趣。」
 

荷昆·羅德里格茲(Joaquim Rodríguez)

資訊、圖片提供:巴林美利達車隊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