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運動部落
  • 漫談超馬──從理想數學模式談配速概念~觀2016神宮外苑24小時賽後記
1
漫談超馬──從理想數學模式談配速概念~觀2016神宮外苑24小時賽後記
2
Challenge Taiwan 2021
CHALLENGE TAIWAN 4/24登場 六千名三鐵好手榮耀台東
3
瑞信HAPPY RUN公益親子路跑 急重症病童、醫護人員齊挑戰
陳瑞龍

漫談超馬──從理想數學模式談配速概念~觀2016神宮外苑24小時賽後記

2016-12-23
運動部落 跑步 馬拉松 超馬 專欄 陳瑞龍 跑步訓練

跑步配速這件事

從數學觀點來說,Y軸速度、X軸時間,兩者所成面積即是距離,若要畫到最大化的面積,則是以最理想速度[註1]從頭跑到尾,畢竟人不是機器,但是越趨近這個概念越是趨近面積最大化,換句話說就是將體力最佳化的平均分配。

[註1]最理想速度是從選手多次測試中找到的,過(越)快速度造成體力衰竭、過(越)慢雖可保持體力卻無法有效累積里程,兩者卻都是悖離理想的數學模式越遠、無法將面積最大化。
從這個理想數學模式配速概念,來看2016.12.17~18東京神宮外苑[註2]所舉辦的24小時賽[註3],從賽事成績前三名選手、正巧也是三種不同典型配速策略,來分析歸納其中特性。
[註2]神宮外苑賽道一圈距離為1.325公里(選手每整點晶片感應距離與所跑實際距離可能誤差<1.352KM)。
[註3]日本作為進軍2017年世界盃的選手選拔依據、超馬好手精銳盡出,最終有10位(男子7位、女子3位)選手達到國際標準(男子240以上、女子220以上),也非常漂亮的成就了金牌賽事(5位達國際標準)。毫無疑問是一場高水準24小時賽事,更展現日本超馬實力的雄厚。

2015神宮外苑24小時挑戰賽資料照 ©runningstreet365.com
陳瑞龍提供
陳瑞龍提供
陳瑞龍提供

小谷修平(Odani Shuhei)

從1~7小時晶片感應距離83.447KM推算,開賽速度約12+Kph,8~11小時127.158KM,推算維持約11Kph,12~16小時174.842KM維持約10Kph,17~24小時約以 9+Kph推進里程至248.404KM。從這樣逐次掉速現象來看,是不是開賽速度稍快造成,體力衰減而掉速 ? 至於是不是可以將配速調整得更貼近理想數學模式,應該是有值得精進的空間。(楢木十士郎Naraki Toshiro配速與小谷近似,開賽速度略高小谷,在22小時被追越,最終推進至247.994KM略遜小谷,也是一個很有趣的現象。)

小谷修平 ©fun-run.tokyo

高橋伸幸(Takahashi Nobuyuki)

從1~10小時晶片感應距離100.667KM,推算開賽速度約以10+Kph維持了10小時,11~21小時晶片感應推進至214.579KM,推算約10.5Kph維持了11小時,22~23小時237.096KM,推算此間加速至12Kph,最後時刻加速推進至249.804KM。從這樣逐次加速現象來看,高橋到了賽事末段體力仍然充沛十足,至於是不是可以將配速調整得更貼近理想數學模式,應該是有值得精進的空間。

石川佳彥(Ishikawa Yoshihiko)

從第1及2小時晶片時間推算開賽速度約為11.5Kph,整個24小時賽事隨著時間推進,從每小時晶片感應距離推算,速度大致維持在11+至11-(不快過11.5、也不慢過10.5Kph),在配速策略執行上,可以說幾乎是一個速度從頭跑到尾,時間來到最後的24小時將里程推進至263.127KM(幾乎吻合11x24=264、只有0.003%差;或許在石川心中仍會有一點點的不滿意)。在配速上表現既傑出又穩定,真是無懈可擊。只有27歲的石川,初登24小時超馬賽場即展現無比意志、一鳴驚人,真是英雄出少年、令人讚嘆呀!

假設賽前目標設定為264KM,這11Kph無疑是無懈可擊的最佳速度,也是理想數學模式配速的最佳示範。由此觀之,可以窺見其個人性格,必然蘊含著高度聰明、冷靜、沉穩、睿智、刻苦、堅毅與自律…...,內在的精神品行以無懈可擊的配速模式展現,真是令人尊敬呀!

至於11Kph是不是石川發揮極致的最佳速度 ? 仍不可知。倘若以此配速模式嘗試將成績向上提升,配速每增加0.1公里,里程增加2.4公里、能增加到甚麼程度 ? 或是開賽速度增加到哪個速度,在哪個小時會發生掉速現象、速度掉多少、會呈現甚麼樣的曲線變化,最後可以推進到多少里程。相對和這次11Kph、263.127總里程相比,才可以得知石川發揮極致最佳速度是多少。會不會是繼關家良一之後,成為引領日本超馬界數年、甚至打破原良和2014在東吳大學所創285KM紀錄的當代頂尖跑者、真是令人引頸期盼、深深期待呀!

石川佳彥 ©fun-run.tokyo

從上述三種不同典型配速模式中比較,以石川11Kph為基準,高橋與小谷以上下各約1Kph的差異速度開賽,不論高橋後段加速、小谷後段掉速,其最終結果與石川的263.127KM相比(高橋249.804、小谷248.404KM),仍都有一段不小距離的差距,隨著選手速度震幅越大(與平均速度相比)相對越不穩定,也離理想數學模式越遠。也給踏入這領域的跑者一個無懈可擊準備方向的示範,才能夠在賽道上有更好的表現。或許許多跑者心中存在著許多實際執行層面的疑問。但是,石川佳彥做到了!還需要多作解釋嗎?

未來也期待著石川佳彥能夠來到東吳大學24小時賽場大放光芒,是不是能夠與中國單盈博士,攜手展現高度內在精神品行、發揮極致,以數字方式呈現將紀錄向上推升。掀起另一段有如過去關家良一與工藤真實時代旋風。用“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十年”形容,真是令人引頸期盼、深深期待呀!

*除配速策略直接影響成績表現之外,當然也更包含其他許多重要的必要條件,此處就不另作陳述。
*以上不是絕對的模式、數據、觀點與看法,僅供參考。
*資料擷取自主辦單位網路連結公布之每小時成績。
*石川佳彥曾於2016來台,參加南橫100KM賽(高度爬升約2200M)以 7:12奪冠;並將於2017再次來台尋求衛冕,參與該場賽事的跑者有福能在賽道上一睹風采。
*此次神宮外苑達到國際標準選手 : 楢木十士郎247.994、古北隆久242.215、大河原齊揚241.926、吉田隆太241.133、青谷瑞紀230.609、松本ゆり(Yuri)228.609、岡さゆり(Sayuri)222.760KM。
*從GOOLE氣相資料中得取12/17、18日賽事期間東京溫度約介於2~9度C之間。
*感謝葉東哲博士、傅祺育理事長協助提供相關內容資料。

關於陳瑞龍台灣超馬勇者。2013年參加中華民國超馬協會舉辦的環台超級馬拉松,雖因公無法全程參與,卻開啟連日長距離超級馬拉松之路。2014年自己規劃20天跑步環島、2015年完成43天跑步環法2800公里、2016年完成自己規劃和好友一行三人,38天從廈門跑到北京2300公里壯舉。

/ 關於陳瑞龍 /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CHALLENGE TAIWAN 4/24登場 六千名三鐵好手榮耀台東

2021-04-15
賽事話題跑步游泳單車鐵人三項戶外運動

2021年CHANLLEGE FAMILY 國際鐵人三項競賽台灣站(以下簡稱 CHALLENGE TAIWAN, CT)將在 4 月 24、25 日邁入第九個年頭。2020 年因為疫情一度影響賽事的舉辦,但 CT 仍在 11 月達成與參賽者間的約定順利開賽;2021 年,Challenge Taiwan 邀請到六千名國內外三鐵愛好者相聚在美麗的台東活水湖,一起挑戰自我,共創佳績!

Challenge Taiwan 2021
Challenge Taiwan 2021

Make Your Own Story 創造你自己的鐵人故事

這屆 Challenge Taiwan 主題為「Make Your Own Story」,創造你自己的鐵人故事。當你按下報名比賽的同意鍵,就是生命故事的新開端。訓練的故事裡,有你每次練習的紀錄,有克服開放水域的勇氣,有上卡騎車又怕脫卡摔車的小心翼翼,有週末長跑的寂靜孤獨。

比賽時,參賽選手又會留下怎樣難忘的回憶呢?你的比賽故事裡,會有鐵人的家鄉-台東,有美麗的活水湖、綿長的縱谷、有豐富的原住民文化,還有讓人難以抗拒濃厚的人情味。你的 CT 故事裡,有成長、有突破極限,再次感受到自己的價值!

Challenge Taiwan 226完賽獎牌
象徵至高榮耀的226完賽獎牌

不衝一次,不會知道自己有多強!

「如果不衝一次,不會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強!」知名網路素人 Hi Cindy,在參加完 2020 Challenge Taiwan 在臉書分享著。當初被朋友無意間推坑,迫使自己開始進行鐵人三項的訓練,教練、同伴在訓練過程中的鼓勵及指導,讓自己的體能得以提升,朋友及家人的支持,更是自己得以堅持完賽的重要力量。這次的三鐵完賽經驗讓 Cindy 更認識自己、更愛自己。

Cindy單車照片
Cindy 於 2020 年 CT 騎車奔馳於賽道上

鐵人一哥謝昇諺目標直指 Sub 9

「再給自己一個 Sub 9 的機會!」鐵人一哥謝昇諺於粉專說到「從 2019 年 3 月紐西蘭超鐵破 9 之後,沒有機會再跑進 9 小時內」因為疫情的關係,可以挑戰的三鐵舞台也跟著侷限在台灣的賽事,他決定選擇 Challenge Taiwan 當作他突破 9 小時紀錄的舞台,考量點除了賽事專業性,賽道具競爭性更適合選手挑戰個人成績,更棒的是比賽氛圍熱情且溫暖,可以與家人朋友一起跑向終點的畫面更是難忘。

謝昇諺在抵達終點後接受工作人員的歡呼及慶祝
謝昇諺在抵達終點後接受工作人員的歡呼及慶祝

Cindy 在 Challenge Taiwan 寫下了她自己與三鐵的難忘回憶,而謝昇諺正要在 2021 年的 Challenge Taiwan 中突破自己的紀錄創造成就。Challenge Taiwan 因為有每位選手的參賽得以豐富,而要完成一場鐵人比賽的過程,訓練中的苦澀甘甜、抵達終點的百感聚集,也唯有參賽的你才能夠體會。

你,是不是也願意成為故事的一角﹖你,願不願意讓 Challenge Taiwan,成為你故事的一部分﹖Challenge Taiwan 與你相約 4 月 24、25 日在台東相會!

資料來源/WayPoint 鐵人工廠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瑞信HAPPY RUN公益親子路跑 急重症病童、醫護人員齊挑戰

2018-11-05
賽事路跑親子運動跑步話題

「2018瑞信HAPPY RUN-拉小手一把」慈善公益路跑於11月3日登場,今年共有1,100位民眾熱情參賽,包括企業老闆一口氣揪88位員工齊跑、醫護人員特別調班前來、年輕父母帶著幼兒一起體驗人生「初路跑」,更有十餘名身體狀況許可的急重症病童,在醫護參賽者的陪伴下勇敢挑戰路跑,場面溫馨感人。

瑞信HAPPY RUN公益親子路跑 急重症病童、醫護人員齊挑戰

小病童、醫護人、全家大小齊跑

今年是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舉辦的第四屆路跑,瑞信董事長吳春福表示,「2018瑞信HAPPY RUN-拉小手一把」慈善公益路跑,是今年「拉小手一把」為急重症病童募款專案系列活動之一,活動獲得很多企業和個人的迴響,大家一起協力捐出愛心,用匯聚起來的力量幫助更多急重症病童。
 
一般來說,急重症兒童因為身體狀況特殊,往往無法從事過於激烈的運動,然而孩子在成長期最需要的是運動,才能累積對新事物的體驗。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想給病童和一般孩子一樣的生活體驗,今年號召眾多醫護人員與其愛兒,並邀請十餘位小小病童來完成人生中特殊的路跑挑戰。
 
為了這些小小鬥士,來自亞東醫院的醫護同仁自發性擔任醫護志工,更有許多醫護人員帶著家人孩子一起參加,沿途為小病童們加油打氣。

許多醫護人員與其愛兒一起參與活動,並有十餘位小小病童來挑戰人生「初路跑」

兒科醫界、護兒企業  用行動挺兒童友善 

醫護組隊部分,板橋亞東醫院除了支援路跑現場救護站的醫護人力,也號召院內醫護同仁一起組團參加;台大醫院的醫護團和親友也熱情組隊報名;其他發動響應路跑的醫院還包括禾馨醫院、台大兒童醫院、聯合醫院等。另有台北市動產質借處及經濟部工業局MIT微笑標章也組隊,用愛心一起挺病童。
 
企業組隊方面,最大團隊來自3D列印專家實威國際,組成了88人浩大陣容;一之軒烘焙路跑社則率先拋磚引玉,報名36位中有半數是烘焙師;瑞軒科技、世曦工程、台灣柏朗、遠雄集團也發動北部親友組隊參與。學校團隊則有台大政治系和醫療相關系所校友,展開別開生面的「同學聚會」。

資料來源/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