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追火車──全球少見傳遞「復刻鐵道路牌環」馬拉松接力賽開放報名
1
追火車──全球少見傳遞「復刻鐵道路牌環」馬拉松接力賽開放報名
2
沒跑幾公里腳就痛! 你是不是穿錯鞋了? 專家親授選鞋6大指標
3
超激勵人心!70歲阿嬤完成30小時100英哩超馬賽挑戰!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追火車──全球少見傳遞「復刻鐵道路牌環」馬拉松接力賽開放報名

2017-01-10
話題 跑步 新聞 馬拉松

傳遞「鐵道文化」的馬拉松接力賽

新北市鐵道馬拉松接力賽去(105)年首屆開放報名即額滿,成為繼萬金石馬拉松?烏來峽谷馬拉松?金山馬拉松接力賽等,成為跑友口耳相傳新北市四大熱門賽事,今年將於4月16日(日)上午在福隆開跑,公布接力路線跑經第一道曙光-福隆?古隧道-舊草嶺隧道?台灣之眼-三貂角燈塔?極東車站-「石城」?我們的普羅旺斯-雙溪及貢寮、秘境小站-牡丹等旅遊路跑線,這場全球少見傳遞「鐵道路牌環」的路跑賽事訂於1月10日(二)中午12時開始預填資料,1月24日(二)中午12時開始報名,除維持7人組另再新增雙人組,報名額滿即截止。

追火車-全球少見傳遞「復刻鐵道路牌環」馬拉松接力賽開報 新北市觀光旅遊局提供

好友一生必跑的台灣旅遊跑步路線

這次賽事在牡丹、雙溪、貢寮與福隆等四個車站附近交接棒次,路線從福隆海景開始,前往古鐵道-舊草嶺隧道,接續台灣的極東公路藍天碧海美景?「台灣之眼」的三貂角燈塔?海灣及海蝕平台、我們的普羅旺斯-雙溪及貢寮、無人小站-牡丹,賽前或賽後可前往一窺鐵道迷心目中被喻為「國境之東」的「石城火車站」,更鼓勵跑友在地消費,使用大會提供50元消費券,一起跑出小鎮馬拉松經濟,共同興旺雙溪及貢寮商圈?美食、小農、旅館、民宿等六處在地產業。

台灣冠軍三強聯手,近萬人揪團競奪金軌

操刀大會視覺的國際設計大師蕭青陽:「透過時尚設計讓傳統文化接力傳承下去並帶動鐵道觀光」,復刻130年前劉銘傳興建台灣鐵路的鐵軌,製作鍍金獎座及潮酷時尚完賽禮(完賽獎牌??道路牌環套及勵志毛巾),系列獎牌復刻台鐵最古老四款路牌型式-「一圓二方三角四橢」,首屆三角形,今年為圓形獎牌,錯過今年就得再等四年;另外力邀甫獲世界DJ大賽台灣冠軍「DJ DinPei (丁培倫)」加入賽事,用重磅音樂服務跑者,再加上台灣隱型冠軍「興采實業」的世足賽級咖啡紗機能跑衣,以強強組合提供跑友新穎體驗。

超大尺寸獎牌,模仿舊鐵路電氣路牌設計,獨樹一幟。

七人組第一棒限定女性,接力史上顏值最高起跑線跑者

本次賽事有七人成隊的分組,另外新增雙人組。七人組賽程為4公里到14公里不等,雙人組賽程則分別約20公里及27公里,方便不同賽程需求的民眾組隊報名參加,大會也邀請熱愛台灣的外國跑者們組成勁旅並號召全球跑者一起「旅跑到新北」。本次賽事將於1月10日(二)中午12時於官方網站開放網路預填資料,這次的七人組開放600隊(「普悠瑪號」及「微笑號」組)、雙人組300隊,請跑友把握預填資料及正式報名兩個階段時間,並密切注意官方臉書「旅跑新北」及官方網站最新活動資訊!

預填資料日期:106年1月10日(二)中午12時至1月23日(一)中午12時止。
正式報名日期:106年1月24日(二)中午12時到2月13日(一)上午10時止(額滿為止)。

我們跑的不是馬拉松,是文化記憶

知名跑團「街頭路跑」創辦人胡杰:「新路線,超酷的!讓我們跑的比烏龜慢,用眼睛、用心去感受每個轉角帶來的驚喜」。曾參與首屆賽事的網路跑友Blair說「我們跑的不是馬拉松,是文化記憶。我們追的不是火車,我們就是火車」,感受休閒?路跑及文化體驗。

欲得知更多資訊,可加入臉書「旅跑新北」及「新北旅客」粉絲團,隨時掌握賽事第一手消息。

賽事路線

各棒次路線資訊以及檢錄時間

雙人組棒次棒次路線資訊以及檢錄時間

組別說明

全程以接力方式完成,報名組別: 共分 3 組,請於報名時選擇組別,並填入棒次表,七人組並確定每隊至少 1 名女生,並擔任第 1 棒。雙人組棒次性別不限。

這麼有趣的追火車接力賽,趕緊揪朋友一起來跑吧!

*簡章、詳情請見賽事報名網站:http://www.ibodygo.com.tw/EventTopic.aspx?n=440

謝佑欣攝影

Running Holidays -2017新北市鐵道馬拉松接力賽
date  2017年4月16日(日)6:00-15:00

place  起點近福隆遊客中心,終點為雙溪高中運動場

報名網站 http://www.ibodygo.com.tw/EventTopic.aspx?n=440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沒跑幾公里腳就痛! 你是不是穿錯鞋了? 專家親授選鞋6大指標

2019-03-29
痠痛對策觀念運動傷害鞋子跑步話題

當你走進運動鞋店想買雙跑鞋,或是用來散步、健走、爬爬小山的運動鞋,你的考量是什麼?哪個品牌有名?價位多少?哪個名人代言?還是只要夠帥其他隨便?跑鞋專家提醒,觀察門市中很多消費者選鞋是「看心情」,以主觀認定來選擇,卻忘了把重點從「商品」拉回到「自己的腳」,導致穿不適合的鞋、增加運動傷害可能。

本文訪問美國專業跑鞋品牌BROOKS總代理金瑞晶國際(股)公司專家、以及足部專科物理治療師,詳細介紹選擇跑鞋、一般走路鞋的最大指標﹕4個合腳性與2個腳感,讓你買到真正適合自己的鞋,降低受傷風險同時減緩疼痛困擾!

沒跑幾公里腳就痛! 你是不是穿錯鞋了? 專家親授選鞋6大指標

足部運動傷害的3大關鍵

首先,我們從物理治療的角度釐清可能造成你足部運動傷害的原因,雖然本文討論的主角是以下第三項裡的鞋子,但選鞋時就必須完整考量各大關鍵因素。動晰物理治療所足部專科物理治療師鄭融指出,足部運動傷害的關鍵因素包括﹕

1. 身體結構﹕活動時足弓下沉量是否在0.4-0.6公分之間正常範圍,若下沉過多,可能是功能性扁平足、內旋足(類似概念常稱為低足弓);若下沉不夠即外旋足(類似概念常稱為高弓足)。

2. 動作控制能力或行為﹕例如走路時的步態或跑步時的動態姿勢。

3. 外在環境條件﹕活動的場所和地形影響很大,例如在硬地上跑步、走路,比在PU跑道上做同樣活動的衝擊性大。另外,包覆在腳上的鞋子也屬於外在環境條件範疇中,但是跟我們身體密不可分的關鍵。

一般高低足弓認定。左起:正常足弓、高足弓、低足弓 ©luckyfeetshoes.com

選鞋的4個合腳性

合腳性是選任何鞋子最基礎的考量,在合腳性不好的情況下運動,將慢慢堆疊出傷害問題,且不只腳底,久而久之膝蓋也會受傷。例如鞋子長度選錯,可能造成黑指甲;楦寬選錯可能使腳底兩側磨到起水泡。然而,BROOKS總代理金瑞晶國際(股)公司業務課長Roger指出,觀察現今選鞋狀況,合腳性是最多人忽略的一環。他建議透過以下四大基本要素,自我檢視鞋子是否符合合腳性需求:

1. 鞋楦﹕鞋楦寬度應與腳型對應,常見的腳型分類,依腳趾長度分為希臘腳、埃及腳、羅馬腳。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外型修長漂亮的窄楦,也不是每個人都適合舒適的超寬楦,選擇對應個人腳型寬度的鞋楦,確保穿著的舒適度。

2. 鞋身﹠鞋舌﹕ 這關係到你的腳背,因為亞洲人腳背較高,試鞋時應特別感受一下拉平鞋舌後,綁好鞋帶,是否沒有壓迫感。腳背高的人,應選擇鞋身厚度足夠的款式,避免腳背過度受壓不舒服。

3. 鞋後跟內裡﹕這是後跟包覆性和腳底支撐性的關鍵,尤其功能性扁平足加上過度內旋者應特別注意。

4. 中底+大底﹕在這統稱為底台,也是一雙機能運動鞋的重點部位。選擇底台,必須先看自己的腳掌和中足是否對應,如果你的中足較寬、足弓較低或過度內旋(足弓坍塌或扁平足),或者你是體重較重者,可選擇坊間有「直線底台」的鞋型,也就是中足部位設計較寬的鞋型,讓鞋底有足夠面積承受塌陷的中足肌肉,和身體重量。否則,常見消費者穿的鞋不適合自己的腳型,中足的肉溢出底台,連最基本的合腳性都沒有達到。

選鞋的2個腳感

每個人走路或跑步時都有專屬自己的步態,所以選鞋不只要考量靜態的足弓狀況、腳型,也要搭配動態的腳感和路感,才能有較周全的考量。首先以跑步舉例,Roger將一名跑者的步態分為「原始步態(走路時的姿勢)」和「跑步步態」,若兩種步態接近,屬於穩定型跑者;若兩種步態偏離,形成差異,屬於「支撐型跑者」。如果你是支撐型跑者,就需要一雙包覆性、支撐力較高的跑鞋 

對應兩種步態,選鞋時可考慮「靜態腳感」和「動態路感」,靜態腳感是穿上鞋來回走動的感覺,首要關鍵必須舒適;接著是動態路感,這通常很難在鞋店裡完成,可以在店內試跑看看,或者當你穿回去活動時,將感受到這雙鞋在路面上的吸震、回彈功能。

要注意的是,吸震和回彈在製鞋技術裡,需要取材的是兩種不同的材質與功能,在鞋子上可以分區塊處理。Roger解釋,無論走路或跑步,在向前推進時,腳後跟、中足、前腳掌三部分依照順序接觸地面,鞋款應該分三區塊幫助我們著地時緩衝腳後跟(吸震)、中足快速穩定、前腳掌輕鬆推進(回彈)。

因為一個人的步態如何推進,影響的不只是腳底,地面巨大的反作用力更擴及膝蓋和整個下肢。總代理金瑞晶國際(股)公司 總經理Meggie建議,買鞋時可先接受動態足測系統的檢測,透過動態錄影與感應貼片連結分析,測量整個下半身,也同時能了解自己的4個合腳性和2個腳感。

各足弓狀況建議的鞋型

高足弓/足弓下沉量不足/一般足弓/較瘦腳型/鞋底中央與外側磨損較嚴重者→首要條件避震緩衝:因為高足弓腳底觸地只有兩個支撐點(一般足弓有三個),腳掌與後跟承重較重,應更著重避震緩衝的中底+大底(底台),另可使用客製化鞋墊作為人工的第三點支撐。

低足弓/功能性扁平足/內旋足/O型腿/鞋跟內側磨損較嚴重者→首要條件包覆支撐性佳﹕這類跑者在運動時步態相對不穩,可選擇足弓內側提供較多支撐功能的鞋款;若足弓已塌陷、中足較寬,可選擇直線底台鞋款。

高足弓者適合避震緩衝功能佳的鞋子

對足底疼痛者的選鞋建議

對於已經有足底筋膜炎等足部傷害的人來說,更應該選避震緩衝功能佳的鞋型,來減緩這部分的疼痛;至於預防受傷上,最重要仍是考量上述4個合腳性與2個腳感。

此外,鞋墊和中底材質是可嘗試的額外幫助。Meggie指出,坊間常見的中底材質為EVA,好處是輕量、柔軟,但施壓潰縮後回復原狀的能力較差。而另一種材質PU,因為密度大於EVA,且PU成份的特色是喜歡被激活,常承受按壓(即穿越多次),材質的分子會越活化,有相當好的回彈力;不過因為成本較高且稍重,坊間運動品牌僅有包括BROOKS等極少數鞋款的中底使用PU成份。

Meggie建議,體重過重、足底有疾病問題的人,可選擇回彈力較好的PU中底材質鞋款;如果仍有不適,也可進一步選購客製化的鞋墊。

 

足底有疼痛問題者可嘗試PU中底材質鞋款,PU材質密度大於常見的EVA,有相當好的回彈力;缺點是稍重且較貴

常見3大迷思

1. 一雙運動鞋穿到底,拿來做各種運動項目?

各運動項目都有其專門對應的功能需求,例如你可以穿帆布鞋走路逛街,但如果拿這類低避震緩衝、低支撐性的鞋來跑步,恐怕沒幾公里膝蓋就跟你抗議。除非是做強度較低的散步、走路(非職業性競走)時,可沿用同為避震緩衝型的跑步鞋(實際上健走鞋和跑步鞋仍是不同區塊的產品),否則千萬記住「術業有專攻」,運動鞋當然也有專攻!

2. 選鞋用手來量測輕重?

鞋子是穿在腳上的,不是拿在手上的。然而,許多人尤其跑者選鞋時,習慣把鞋拿在手上量測有多輕,這是應該被顛覆的選鞋模式。身體對鞋子重量的感受,取決於自身體重、運動強度(跑步或走路)、地形上下坡,而不是單看鞋子輕重來判斷適不適合。

3. 依照跑力好、肌耐力佳者的選鞋攻略來選鞋?

以跑鞋為例,敢跟大眾或跑友間分享自己選鞋攻略的人,通常是自身跑力好的跑者,甚至是職業選手。但重點是﹕你跟他們一樣厲害嗎?如果你是SUB 5(全馬42公里跑進5小時以內)、超過標準體重的跑者,卻去學SUB3(全馬42公里跑進3小時以內)的精瘦型跑者穿輕薄型跑鞋,除非你想跑完一個全馬休息兩個月,否則別學了!建議成績未達SUB 4的跑者,挑全馬比賽鞋時,避震緩衝功能佳的跑鞋才是首選。

諮詢對象/BROOKS總代理金瑞晶國際(股)公司 總經理Meggie、業務課長Roger;動晰物理治療所足部專科物理治療師鄭融

採訪整理、攝影/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超激勵人心!70歲阿嬤完成30小時100英哩超馬賽挑戰!

2016-05-24
馬拉松越野跑高齡故事跑步話題

史上最強的阿嬤又一位!70歲的Gunhild Swanson在關門前6秒鐘完成了難度超高的 Western States 100 超馬賽(簡稱WS100),以30小時跑完100英哩(約160公里)、總爬升近 5500公尺,總下坡超過 7000 公尺、其中有高山雪地、有飛揚塵土、廣袤森林、有酷熱高溫(約攝氏40度)、涉雪渡河(約1.2米深),歷經白天黑夜,堪稱美國歷史最悠久也最難的超馬賽!如同波士頓馬拉松,這場經典賽事也是有門檻的,要先在別的比賽取得資格才能報名,因此凡是WS100認可的資格賽,都非常熱門,因為大家都想取得這場經典賽事的終極聖杯。

當Swanson阿嬤跑回終點時,全場歡聲雷動,大家簡直比看到第一名完賽還激動,真是太激勵人心了啊。

Swanson阿嬤事後受訪說,他看到有人在樹下睡覺、有人躺在溪裡散熱,這場賽事的地形難度太高,以至於她認為像她一樣的一般人根本不可能用跑的,她只能用踩的或是用登山健行的方式往上往下移動,當她到比較平緩的地形,才用跑的追時間。

©ERIN STROUT/RUNNER’S WORLD
Swanson阿嬤的兒子也陪她一起完跑全程。 ©pointlenana.wordpress.com

ps.因為此次賽事有台灣選手參加,在終點門上也懸掛了我們的國旗,真是太感動了~

左上方可見台灣國旗。 ©ajwellman.blogspot.com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