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FKA TWIGS詮釋現代運動的力量、展現自我
1
FKA TWIGS詮釋現代運動的力量、展現自我
2
對人生永遠不服輸-蔡禈懋:一切的挫折將讓我更加強壯
3
5個簡單的啞鈴動作加強下坡跑的能力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FKA TWIGS詮釋現代運動的力量、展現自我

2017-01-19
話題 健身 故事 NIKE

作為Nike女子春季Zonal Strength Tights緊身褲的創意總監,FKA twigs透過由她本人構思、執導、參演和錄製的一系列作品展現了現代運動的力量,並將運動定義為一種重要的表達方式。在此,她探討了個人對現代運動以及2017 Nike Women品牌宣傳片的標語“Do you believe in more?”的看法。

我始終堅信成功是充分準備與機遇的完美碰撞,對任何創意上的費盡心思或者運動中的艱辛旅程也都如此。成功並不僅僅是你縱身一躍的那一刻,也不是你踏著節拍的那一刻。而是在此之前的每時每刻——準備就是充分的訓練,機遇就是當你達到最快速度或是踏出最好節拍的時刻。

從有記憶開始,我就對訓練和上課很癡迷。三歲那年,我開始在當地的一家青少年中心學習舞蹈,到七歲的時候,我已經開始接受六種不同風格的舞蹈培訓。接著是表演課的學習。到了八、九歲的時候,我就開始學習唱歌。

當其他人去度假或者跟朋友們在公園裡玩耍的時候,我只想盡可能多上課訓練、參加每一堂課。

當Nike與我聯繫開展合作專案時,我覺得這是一次很好的能激發人們去“動起來”的機會。我甄選了一群非常出色的夥伴們,他們熱愛並尊重他們的身體,各自有著對於風格的獨到見解。他們是真正的激勵者,激勵人們變得更加健康,明白無論透過何種運動形式,每個人都可以成為最好的自己。

你必須與自己的身體高度協調,注意力高度集中,全神投入地去面對任何一場比賽或是一次創意工作的挑戰。脆弱與力量的差別就在一線之間。作為運動員,在比賽的最後關頭,你所有的付出和辛苦、你的父母為你犧牲的一切、以及每一個人給你的加油鼓勵,所有的一切都展現在最後那一秒裡。你必須接受自己的命運,用身體和意念的力量完成你的使命。

在創意方面也是一樣的道理。你為了一個創意夜以繼日的執行,在工作室待到淩晨四點,有時候還不得不找朋友幫忙。當那一刻來臨時,你必須把它展現在整個世界面前。在它發佈的那一刻,你感覺一切都對,就是它。

人們通常不會把舞者看作為是運動員,但在我們心中卻是一樣的。透過舞蹈,我認識了許多非常努力的年輕人,他們把自己的生命獻給了對力與美的追求。在我看來,他們代表著“現代運動”,即是打破疆界,探索一切運動領域。作為一名舞者,我也會嘗試接受自己的脆弱,說服自己現在的我已經足夠好了。在舞者從小接受的教育中,她們要一直看著鏡子,確保身體保持完美的平衡。

但在某一刻,你必須放開自己,相信你可以到達心中的目標。總而言之,舞蹈能夠讓你意識到不完美也是一種美。我認為這就是吸引人們觀看舞蹈最重要的原因。

對我來說,完美的狀態就是你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是在訓練,你只是在做自己,然後一切就這麼發生了。當結果來臨時,你欣賞並珍惜這份“順其自然”。就像影片裡的那些年輕人一樣,我們把運動的意義拓展到運動健身之外的領域。當我在跳舞的時候,我心裡想的不是我現在要鍛鍊我的腹部肌肉或者我的腿,但我這麼努力地訓練,我自然而然地會感覺自己的身體非常棒。專心訓練,享受音樂,與朋友在一起,探索自己身體的片刻之間,我感到自己變得更加強大。

Do you believe in more?講的是一個從小就與眾不同的女孩,她想做小城鎮中其他人都不想做的事情,她雖然沒有很多錢,但她心中的信念與希望讓她是那樣的富有。我想用我的人生完成更多的事情,我想做一切事情。

Do you believe in more?每個人都可以問自己這個問題。你是否相信自己可以在六個月的時間裡跑得更快、跳得更高?你是否相信自己可以在交叉訓練中堅持得更久?你是否相信你可以獲得最佳體型?你是否相信你可以用自己的自信在工作中得到晉升,或者完成那個創意?不論你想實現什麼目標,你想完成什麼任務,你都可以問自己,Do you believe in more?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對人生永遠不服輸-蔡禈懋:一切的挫折將讓我更加強壯

2018-09-04
街頭健身故事專訪健身人物誌

當你的人生遇到挫折失敗時,你會選擇轉身逃避還是勇往直前?年僅22歲左右的台灣街頭健身選手-蔡禈懋(阿懋Neil)卻是選擇勇往直前面對它!在2017年因為一個動作讓他的肩部受到及大的傷害,除了無法玩他最愛的街頭健身花招之外,連同舉啞鈴與拉單槓都會疼痛,這對於一個把街頭健身當成比任何一件事都重要的阿懋來說,無疑是當下人生中遇到的最大挑戰與挫敗,接下來我們將來了解深藏在他背後的一段故事。

認輸不是我的個性,遇見挫折就是去正面迎擊!

把妹就是我的啟蒙點

從小就是一個好動又愛玩的阿懋,在採訪當天充滿活力又熱情的態度就讓編輯部印象深刻,對於自己怎麼會走上街頭健身這條路,阿懋用很直率的語氣:「我當初開始健身是因為想要把妹啦!」,原來,最初在2011那年才就讀高二的阿懋,因為覺得自己太瘦穿衣服很不好看,再加上在青春期時想要吸引更多女孩子們的注意,所以,開始在房間裡做伏地挺身以及去公園拉拉單槓,也因為在房間運動的時候會開著YOUTUBE的健身影片,一邊研究如何做這個健身的動作一邊聽著音樂訓練。
 
突然,有一天在YOUTUBE上面看到國外有人在單槓上面做了一個很帥的動作(編按:前水平引體向上),當下就想要來試試看做這個動作,當時,也只是在每週1-2次去公園單槓場引體向上時做看看而已,但因為不知道這個動作的絕竅在哪,所以也就僅此於隨意玩玩拉拉看這個階段。在經過大約6個月左右的時間,突然有一天就做出這個朝思暮想的前水平引體向上,讓他每次去拉單槓都會做這個動做給大家看,也滿足了自己愛秀敢現的個性外,還讓自己去單槓場的次數由一個禮拜1-2次增加到1天3次。

講起街頭健身總是充滿熱情度的阿懋!

影片帶我走進街頭健身

進入大學的阿懋更加喜愛街頭健身這件事情,在進入大學的第一天不是去找教室而是先去找單槓場在哪?阿懋表示,自從學會了前水平引體向上這個街頭健身招式之後,我每次只要去單槓場就一定要秀一下,久而久之我也開始想要練些新的招式來吸引更多人的注意,所以開始進入健身房想要讓自己的力量能更加精進,在當時也開始學會拉弓式引體向上與打字機引體向上這些新招式。

進入大學的第一天不是去找教室而是先去找單槓場在哪!

直到大二的某一天在YOUTUBE上看到國外有一支蠻酷的影片,它們主要是兩個人在樓梯上做一些街頭健身的招式,當時在大學校園裡面大家都瘋傳著這支外國影片。在當下阿懋突然覺得這些招式不是我自己也會嗎?何不我自己來拍一支影片放在網路上,讓更多人看到我也會這些招式!但也有一些同學說你要做就做更好,不要只是學國外的這支影片,然而,個性本來就屬於不服輸的阿懋,在當下就被同學的言語所激到,因此,就找人幫他錄製動作影片,然後自己開始學習剪接,在當時的台灣並沒有人做這樣的街頭健身招式影片,因此,他自己花了許多的時間完成第一支影片,這支影片放到網路上後,果然,立刻引起校園裡的一陣騷動也獲得更多人的注意,接著開始有電視台邀請他去上一些節目表演街頭健身的招式,所以他也就更加投入在研究街頭健身這塊領域。

一連串的挫折讓我更加堅強

聊到在進入這塊領域有沒有遇到什麼樣的挫折?阿懋陷入沉思:「我因為玩街頭健身,在大二就開始上各大電視節目通告,導致當時在大學的課業與訓練無法兼顧之下,決定休學讓自己能更加專心在街頭健身這塊領域上,另外,也因為沒有一些正確的訓練方式與觀念,所以,讓自己在過了訓練巔峰時期之後,迎接而來的就是一連串的運動傷害,在當時沒有一受傷就要停止訓練把傷養好的概念與想法,只要覺得好像已經不會痛了就又繼續練習與玩招,也因為這樣導致身體肌肉與關節不斷的受傷,而且一次比一次還要嚴重,再加上練習的招式難度跟當下的肌肉力量,無法取得一個正確有效的平衡,因此就遇到第一次的瓶頸。」
 
當遇到這次瓶頸時,就讓自己更加思索一些結構性的問題,這時候的阿懋設定先退回原點,將基本功夫做的更加紮實,除了訓練身體肌群之外,也開始朝向肌肥大的目標訓練。阿懋表示,街頭健身如果你想要玩招讓一些定點姿勢撐得更久,那你就勢必要將身體的肌肉量做一個大幅度的提升,唯有這樣才能讓自己的招式層級能更上層樓。

這個朝思暮想的前水平引體向上,就是他學會的第一個街頭健身招式。

參加比賽才能看清楚自己

2015年阿懋開始參加比賽,隔年他就拿到2016街頭健身世界盃台灣台北站的台灣冠軍與觀眾票選獎這兩個殊榮。阿懋表示,也因為參與這場比賽前我非常積極與密集的練習,導致比賽完後就發現手腕受傷了,但這段時間是我在體能與招式上成長與進步最大的第一個階段。同年,因為獲得台灣冠軍所以就飛到中國大陸北京參加2016年街頭健身世界盃的比賽,在要去參賽之前我發現與國外選手在實力上的懸殊差距,所以,我開始選擇一些自己從來沒練過的招式來做為訓練課程,這也是我在體能與動作上第二次的大躍進。
 
去完北京與香港比賽之候,回到台灣我就繼續加強自己的肌肥大與基礎訓練,但也只是懵懵懂懂的胡亂練習,直到參加一個團練群認識了郭教練,那個時候才真正知道原來拉單槓是要透過哪些肌群的發力,搭配上什麼樣的肌肉收縮才能正確的做到這個動作,而不是像以前一樣就是硬拉上去。同時,也開始有肌群的訓練順序概念,例如:二頭肌與背肌都是採用拉的動作,所以可以一起安排訓練等等的這些肌肥大的健身知識與訓練方式,也才了解為何自己以前常常受傷及肌肥大這塊的進步幅度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

光榮的背後卻是面臨人生最低潮

也因為開始參加很多比賽之後,深知自己實力沒有國外選手這麼強的阿懋,開始去研究每個比賽的規則與評分標準及得分的方向,接著就是針對這些比賽規則來加強一些招式,讓自己可以在每場比賽上都能把優點發揮到最大化,所以在2017年Kenguro Pro街頭健身AUSTER世界盃台灣高雄分站賽上拿到台灣區的冠軍獎杯。

花式單槓360°轉體。

而這次比賽之後卻讓阿懋面臨人生最大的低潮期!阿懋眉頭一緊的說:「在那次台灣的比賽我做了一個單槓360°轉體的花式動作,就發現自己的肩膀好像有點不舒服,但因為接著要去香港比所以我也沒有想太多,直到8月去香港比完賽之後回到台灣,我的手開始會抖加上使不上力,也沒有辦法做那些基本的花式動作,緊接著10月我就入伍當兵去,在營區我剛開始連拉單槓跟舉啞鈴都有問題,那個時候我真的開始思考,如果我不能繼續練街頭健身那我要幹嘛?還好經過整整六個月的休養時間,讓自己的身體漸漸的恢復力量與正常狀態,但肌肉力量方面卻是退回到最初期的狀態。」(編按:阿懋單槓原本可輕鬆拉25下,當時退步到最多只能拉8下的狀態)

不服輸的個性造就了他

今年三月阿懋開始恢復基礎肌力訓練,經過4個月裡不間斷的練習與提升自己,在七月的2018街頭健身台灣全國冠軍錦標賽裡拿到了第二名。阿懋表示,在這短短的4個月裡能夠讓自己從0到現在這個成績,他相信沒有愧對任何一個支持他的人,尤其是一直在他身旁陪伴的的女友。但他也不以此成績為傲,因為他的目標是要放在接下來9/22的香港世界盃亞洲站賽事及明年的比賽。編輯部想,不服輸的個性加上對街頭健身這樣充滿熱情的阿懋,將會在這條路上持續的發光發熱!

不服輸的個性加上對街頭健身這樣充滿熱情的阿懋,將會在這條路上持續的發光發熱!

採訪、撰文/David
圖片攝影/鄧穎謙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5個簡單的啞鈴動作加強下坡跑的能力

2017-02-13
動學堂啞鈴跑步訓練訓練動作跑步健身

運動星球有提過如何降低跑下坡對腳的傷害,知道該怎麼避免以及預防後,我們就可以開始學習要如何增強下坡的能力。
 
平時,除非你只在跑步機上跑步或是居住在較偏山的區域,否則想隨時訓練跑坡能力,恐怕有些困難。在坡道上過度的前傾或者後傾都會影響到你的跑步效率、加強受傷的概率。如何在有限的訓練空間強化自己的坡道能力呢?以下這5組啞鈴訓練當沒辦法在山坡練習時,可以先以這些動作加強:

 1  啞鈴側弓箭步

相較於前後,側邊運動更常被忽略,但它同樣需要鍛鍊。起始姿雙手握住啞鈴,右腳向右邊跨步,下蹲,背部仍保持打直,身體不過度前傾,左邊亦是如此,左右各20次。

©Mitch Mandel

 2  啞鈴深蹲

雙手握舉啞鈴,放置在肩膀兩側,然後下蹲,當你站起來的時候雙手上推啞鈴。保持腹部核心收緊,推舉啞鈴時一定要挺直腰背,做20組。

©Mitch Mandel

 3  啞鈴硬舉

採站姿,雙腳打開與肩膀同寬,雙手握住啞鈴。保持下半身穩定,吸氣時,將膝蓋彎曲下蹲,手往下垂直擺,吐氣後再回到起始動作,做20組。

©Mitch Mandel

 4  啞鈴登階練習

雙手分別握住一隻啞鈴,雙臂自然下垂在身側,將右腳踩在台階上,從右腳腳跟發力、將身體抬起、左腳懸空,在最高點收緊臀大肌,之後左腳先落地、回到原始位置;左右交替,做20次。

©Mitch Mande

 5  啞鈴前弓箭步

持啞鈴在身體兩側,雙腳並攏站好,跨出單腳做弓箭步蹲動作,下蹲至膝蓋呈90度,後腳膝蓋會靠近地面。跨出腳出力回到開始位置,左右重複做20組。

©Mitch Mandel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